第29章
闻母正襟危坐缓了片刻,又稀奇得笑:“此事你父亲可知晓?”
“和你问我时知道的差不多。”
那便是蒙在鼓里。瞧那马夫拿到信笺时也稀罕得不行,那时刚好喝高了,嘿嘿一乐,觉得是跑堂的伙计作弄他,拆开信眼一瞧,再素不过的纸上盖了太后玉玺,屁股被咬了似的瞬间弹起来找她报告。
事已至此,闻母把这万千烦恼暂且抛下,放低声音正色道:“你那两个小友心中牵挂你,于是天天上我这儿来蹭吃蹭喝,还想来京师看望你,可行吗?”
说的全是闲话,声音却压得比方才还低,闻淇烨明白这画外音是欧阳和慕容心里有了打算,八成是想到京中弄个官做,也很容易,欧阳父亲是洛州抚疆使,从二品,兄长是梁汴府正,正四品,且他族人多在北方为官,再不济他家中与闻氏交好,只要他想,黑白两大道条条通京师,慕容也能弄个小官做,毕竟时今的大陈,卖官鬻爵的大人遍地走。
闻淇烨这下收了神通,面色凝重下来,良久,弯腰看着母亲威重的长眸,道:“倘若他们来京师想玩个尽兴,一举一动,我无法兼顾,更无从像其父亲其长兄一般无微不至地呵护,欧阳与慕容的长辈日理万机,也无有可能一同前来,起码得将手头琐事收拾好才行,贸贸然而来,太急。”
闻母抬眉反问:“他们不能自娱自乐,非要你带?”
母亲明知故问,若这京师的日子极其好过,他想方设法也要把身边人全部拉过来过好日子。另说慕容与欧阳二人,一个仗义豪迈,江湖三教九流的朋友众多,堪称一呼百应,平日喊着打打杀杀,实则感性非常,一个心有玲珑七窍,擅长笼络人心,有军师之才,却太过正直,做别的都可以如鱼得水,可他们的为人离现今的为官之道,少说也有十万八千里。
闻淇烨思忖道:“母亲回去便与他们说我确是断袖,在京师乐不思蜀,回去请他们吃烤羊,当能恕我拒不待客之举。”说着,裹住半边脖颈的衣领耷拉下来,后颈露出向前的划痕,个中暧昧不由分说地钻了出来。
闻母听他说话听得头疼,眼睛瞥见眼睛也被钻得生疼,她按着眼角,连忙起身要走:“他们也是听了你那流言,想来安慰你。罢了,我要去准备今夜宫宴的面妆,起开。”
夜宴启于皇宫正殿,仪式盛大,殿内金碧辉煌,以竹枝为型作烛物,火光如萤如昼。
四周阳气极盛,是为不夜天。
辰时仪已尽,贺表已宣毕,百官已按品秩山行了大礼,皇上御赐节物,宴开。
下分蒲黄酒的礼官按制依次斟酒,百官行拜受礼,其上皇上太后端坐,其下菜肴轮上而乐曲声动天地。
李胤这几日为那北境之事急得焦头烂额,好不容易才撑着场子举杯向群臣,得了这群虎狼的万岁,连笑脸也懒得给,糊弄完这繁缛的皇室礼节,坐下却朝谢怀千露出个期翼的笑,举盏递与谢怀千道:“值此佳节,儿臣恭为母后把盏上寿。”
谢怀千素来在打扮上懒怠,今儿虽然穿得全乎,但依旧不合礼制,明黄吉服有莲花纹,黑亮如漆的长发压在龙凤珠翠冠下,浑身珠光宝气,护甲外有镯,颈上还有朝珠,端庄地坐在座上,睨着台下百官。周立中今年倒没腆着脸进献蛇酒了,看来少主老仆之间闹得不很愉快。
其后李胤献酒,他接了饮下,李胤看见他脖颈、手背上青紫叠鲜红,一滩接一滩,他怎么不懂这是哪里来的,又笑道:“母后过得好,也是夏侍君伺候得好,儿臣下去也要赏赐夏侍君。”
谢怀千偏头露出一截修长的荷颈,护甲有意扫过上面痕迹,笑意莞然地炫耀:“身强力壮,当打之年。”
李胤虽在那事上也是个弄潮儿,这会却被吓傻了,比起魅惑,他只在谢怀千身上感到一种诡异的恫怖,像聊斋里爬出来的鬼,也不知谁无福至此,要消受这煞神。两人身后侍立的文莠也觑着眼多看了好几眼,神情莫测。
谢怀千见没人欣赏,手指和笑同时收了起来,唇角还淡淡牵着,李胤连忙又问候:“近几日都未见母后上朝,母后享福儿臣心里甚是欣慰,可母后怎知,近日并不太平,这夜宴还能照常操办不过是儿臣将消息压下,这才能歌舞升平。”
谢怀千唇角平了,神色浅淡道:“何事?”李胤不信他一点也不知,顿道:“北境与可扎尔人开战,云州反遭余殃,儿臣与众臣商讨数日,仍未决定是否该出兵,进军后对策如何?母后向来熟知那潭深浅,可否指教一二?”
谢怀千饮完李胤献上的酒,拉好衣领道:“北境乃我朝藩属,与屏司近似之理,昔人云唇亡齿寒,又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诸侯有难,理当遣兵剿外寇,先固根本,再循雷霆手段。”
李胤颔首,又看着谢怀千:“那母后可还来看儿臣理政?儿臣真怕母后不来了。”他嘴上写着怕,心里却巴不得谢怀千不来,谢怀千心里明镜似的,想着某人弯唇道:“不来,明日哀家便去五脏庙清净一阵,往后胤儿便自己拿主意。”
李胤霎时喜忧参半,谢了谢怀千几句,拐回来又恨不得夏侍君一辈子都这么扒着谢怀千不放,道:“母后要觉得夏侍君不够,儿臣还可进奉些好儿郎供母后消遣。”
谢怀千往下睨了眼闻淇烨,又刚刚好,闻淇烨也在看他,怎么会那么巧?
和以前那种恨不得刺破他脸皮的看法不同,闻淇烨现下恐怕更想撕破别的地方,谢怀千率先别开脸,笑容更真了些,继续拿夏真羲当挡箭牌:“夏侍君醋性大,他不高兴,哀家怎能无虞?”
谈到这档子事儿上,李胤又容光焕发,变得十分机灵,他左右一想,低着脑袋问询道:“母后难道信奉一生一世一双人?儿臣可助母后与夏侍君在宫中大婚,此事不传外。”
李胤也不顾他那便宜父皇死活,这性子倒是融会贯通,做中官想来也不逊色于元骞。
谢怀千觉得有趣,仍斥他:“荒唐,往后这话不许再说,叫人听见成何体统?”虽说如此,谢怀千却没有上脸子,显然,李胤这人并非全不可取,起码还有一两句话中听。
场子撑到一半,谢怀千找来元骞,说身子不适,且先退下回了慈宁宫,他未妆点,舍去许多麻烦,元字辈三人围在他身边给他卸首饰,头上当真轻了不少,好受许多。
元骞奉来温水与他洗脸,谢怀千安静地闭上眼睫帘子给他擦,元骞喜欢坏了,多少有点见主子眼开的意思,又忍不住胡言乱语道:“老祖宗真是奴婢见过最水灵的人,不世出的佳公子,哎哟,这小鼻子小眼,奴婢给您提鞋洗鞋缝鞋穿鞋才算了啊。”
谢怀千稍微睁了些眼缝轻轻地睨他,元骞瞧着不怕,光傻乐,又说:“您别跟奴婢一般见识。”
水涔涔沿着下巴颏往下流,谢怀千闭着眼睛道:“晚些等人都散了,起驾出宫去五脏庙。”
元俐元骞相视一眼,都很稀奇,元骞便问:“主子,这么晚了还去五脏庙干什么?大可明儿一早再去啊。”
谢怀千起了些作弄人的蔫儿坏,平和道:“提早去那歇着。”他一顿,有意气若游丝地吐息,显出些虚弱的假象,“明早要见婆家,哀家心里慌。”
看不出来他心慌,下边三个小的听了这话是直心悸,元俐更是两眼一黑,恨不得长出十双手,给小闻大人和娘娘一人捂五双。
这说的都是什么啊?
【作者有话说】
千千心语:老公不管怎么样遮都长得很帅,看了又看满意的不得了
豹言豹语:李胤小儿,在你给母后介绍什么?这对吗?
◇
第20章 五脏庙
《葬书》有言,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青囊经》亦有言,阴阳相见,福禄永贞,京师寺庙大多于东南侧,五脏庙偏要在西北,背山面水,也是大吉之位。闻淇烨之前对五脏庙和谢怀千都颇有微词,目下风水轮转,他对谢怀千这蛇宝宝自寻的蛇窝又是极感兴趣。
翌日,闻淇烨与母亲表弟同去,自是确定无有眼线才动身。
两盏茶功夫便到了。
那庙立于高亢之地,木构为主,拾级而上得见流水,古柏如盖,很能辟邪,上去后见那处叠山理水,亭台轩榭都若游园惊梦所记庭院,而中间几殿的确是寺庙制式,七铺斗拱,手笔极大,却不见一樽神像。
闻母越看越感叹,昨夜辗转反侧抛诸脑后,只想儿媳不愧出自大户人家,所幸闻氏家大业大,也不算输,她搀着闻宣襄走了几步,有个侏儒大小的老太监过来,笑着作揖道:“夫人,奴才元骞,我家主子早已等候多时,您与我来。”
“有劳公公。”闻母虽年事已高,然而生得标致,人高马大,英姿飒爽,不愧一品诰命夫人。元骞心说老祖宗眼光真好,这一家没一个长瘸的。
绕了一段小路,到一间阁,元骞和闻淇烨一前一后站在门前,口吻敬重道:“夫人,便是这了,莫要客气,当自己家。”闻母在门边紧紧攥着闻宣襄的手,刹那便换上从容面孔,踏过门槛,她瞧见一张再年轻不过的脸。
“和你问我时知道的差不多。”
那便是蒙在鼓里。瞧那马夫拿到信笺时也稀罕得不行,那时刚好喝高了,嘿嘿一乐,觉得是跑堂的伙计作弄他,拆开信眼一瞧,再素不过的纸上盖了太后玉玺,屁股被咬了似的瞬间弹起来找她报告。
事已至此,闻母把这万千烦恼暂且抛下,放低声音正色道:“你那两个小友心中牵挂你,于是天天上我这儿来蹭吃蹭喝,还想来京师看望你,可行吗?”
说的全是闲话,声音却压得比方才还低,闻淇烨明白这画外音是欧阳和慕容心里有了打算,八成是想到京中弄个官做,也很容易,欧阳父亲是洛州抚疆使,从二品,兄长是梁汴府正,正四品,且他族人多在北方为官,再不济他家中与闻氏交好,只要他想,黑白两大道条条通京师,慕容也能弄个小官做,毕竟时今的大陈,卖官鬻爵的大人遍地走。
闻淇烨这下收了神通,面色凝重下来,良久,弯腰看着母亲威重的长眸,道:“倘若他们来京师想玩个尽兴,一举一动,我无法兼顾,更无从像其父亲其长兄一般无微不至地呵护,欧阳与慕容的长辈日理万机,也无有可能一同前来,起码得将手头琐事收拾好才行,贸贸然而来,太急。”
闻母抬眉反问:“他们不能自娱自乐,非要你带?”
母亲明知故问,若这京师的日子极其好过,他想方设法也要把身边人全部拉过来过好日子。另说慕容与欧阳二人,一个仗义豪迈,江湖三教九流的朋友众多,堪称一呼百应,平日喊着打打杀杀,实则感性非常,一个心有玲珑七窍,擅长笼络人心,有军师之才,却太过正直,做别的都可以如鱼得水,可他们的为人离现今的为官之道,少说也有十万八千里。
闻淇烨思忖道:“母亲回去便与他们说我确是断袖,在京师乐不思蜀,回去请他们吃烤羊,当能恕我拒不待客之举。”说着,裹住半边脖颈的衣领耷拉下来,后颈露出向前的划痕,个中暧昧不由分说地钻了出来。
闻母听他说话听得头疼,眼睛瞥见眼睛也被钻得生疼,她按着眼角,连忙起身要走:“他们也是听了你那流言,想来安慰你。罢了,我要去准备今夜宫宴的面妆,起开。”
夜宴启于皇宫正殿,仪式盛大,殿内金碧辉煌,以竹枝为型作烛物,火光如萤如昼。
四周阳气极盛,是为不夜天。
辰时仪已尽,贺表已宣毕,百官已按品秩山行了大礼,皇上御赐节物,宴开。
下分蒲黄酒的礼官按制依次斟酒,百官行拜受礼,其上皇上太后端坐,其下菜肴轮上而乐曲声动天地。
李胤这几日为那北境之事急得焦头烂额,好不容易才撑着场子举杯向群臣,得了这群虎狼的万岁,连笑脸也懒得给,糊弄完这繁缛的皇室礼节,坐下却朝谢怀千露出个期翼的笑,举盏递与谢怀千道:“值此佳节,儿臣恭为母后把盏上寿。”
谢怀千素来在打扮上懒怠,今儿虽然穿得全乎,但依旧不合礼制,明黄吉服有莲花纹,黑亮如漆的长发压在龙凤珠翠冠下,浑身珠光宝气,护甲外有镯,颈上还有朝珠,端庄地坐在座上,睨着台下百官。周立中今年倒没腆着脸进献蛇酒了,看来少主老仆之间闹得不很愉快。
其后李胤献酒,他接了饮下,李胤看见他脖颈、手背上青紫叠鲜红,一滩接一滩,他怎么不懂这是哪里来的,又笑道:“母后过得好,也是夏侍君伺候得好,儿臣下去也要赏赐夏侍君。”
谢怀千偏头露出一截修长的荷颈,护甲有意扫过上面痕迹,笑意莞然地炫耀:“身强力壮,当打之年。”
李胤虽在那事上也是个弄潮儿,这会却被吓傻了,比起魅惑,他只在谢怀千身上感到一种诡异的恫怖,像聊斋里爬出来的鬼,也不知谁无福至此,要消受这煞神。两人身后侍立的文莠也觑着眼多看了好几眼,神情莫测。
谢怀千见没人欣赏,手指和笑同时收了起来,唇角还淡淡牵着,李胤连忙又问候:“近几日都未见母后上朝,母后享福儿臣心里甚是欣慰,可母后怎知,近日并不太平,这夜宴还能照常操办不过是儿臣将消息压下,这才能歌舞升平。”
谢怀千唇角平了,神色浅淡道:“何事?”李胤不信他一点也不知,顿道:“北境与可扎尔人开战,云州反遭余殃,儿臣与众臣商讨数日,仍未决定是否该出兵,进军后对策如何?母后向来熟知那潭深浅,可否指教一二?”
谢怀千饮完李胤献上的酒,拉好衣领道:“北境乃我朝藩属,与屏司近似之理,昔人云唇亡齿寒,又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诸侯有难,理当遣兵剿外寇,先固根本,再循雷霆手段。”
李胤颔首,又看着谢怀千:“那母后可还来看儿臣理政?儿臣真怕母后不来了。”他嘴上写着怕,心里却巴不得谢怀千不来,谢怀千心里明镜似的,想着某人弯唇道:“不来,明日哀家便去五脏庙清净一阵,往后胤儿便自己拿主意。”
李胤霎时喜忧参半,谢了谢怀千几句,拐回来又恨不得夏侍君一辈子都这么扒着谢怀千不放,道:“母后要觉得夏侍君不够,儿臣还可进奉些好儿郎供母后消遣。”
谢怀千往下睨了眼闻淇烨,又刚刚好,闻淇烨也在看他,怎么会那么巧?
和以前那种恨不得刺破他脸皮的看法不同,闻淇烨现下恐怕更想撕破别的地方,谢怀千率先别开脸,笑容更真了些,继续拿夏真羲当挡箭牌:“夏侍君醋性大,他不高兴,哀家怎能无虞?”
谈到这档子事儿上,李胤又容光焕发,变得十分机灵,他左右一想,低着脑袋问询道:“母后难道信奉一生一世一双人?儿臣可助母后与夏侍君在宫中大婚,此事不传外。”
李胤也不顾他那便宜父皇死活,这性子倒是融会贯通,做中官想来也不逊色于元骞。
谢怀千觉得有趣,仍斥他:“荒唐,往后这话不许再说,叫人听见成何体统?”虽说如此,谢怀千却没有上脸子,显然,李胤这人并非全不可取,起码还有一两句话中听。
场子撑到一半,谢怀千找来元骞,说身子不适,且先退下回了慈宁宫,他未妆点,舍去许多麻烦,元字辈三人围在他身边给他卸首饰,头上当真轻了不少,好受许多。
元骞奉来温水与他洗脸,谢怀千安静地闭上眼睫帘子给他擦,元骞喜欢坏了,多少有点见主子眼开的意思,又忍不住胡言乱语道:“老祖宗真是奴婢见过最水灵的人,不世出的佳公子,哎哟,这小鼻子小眼,奴婢给您提鞋洗鞋缝鞋穿鞋才算了啊。”
谢怀千稍微睁了些眼缝轻轻地睨他,元骞瞧着不怕,光傻乐,又说:“您别跟奴婢一般见识。”
水涔涔沿着下巴颏往下流,谢怀千闭着眼睛道:“晚些等人都散了,起驾出宫去五脏庙。”
元俐元骞相视一眼,都很稀奇,元骞便问:“主子,这么晚了还去五脏庙干什么?大可明儿一早再去啊。”
谢怀千起了些作弄人的蔫儿坏,平和道:“提早去那歇着。”他一顿,有意气若游丝地吐息,显出些虚弱的假象,“明早要见婆家,哀家心里慌。”
看不出来他心慌,下边三个小的听了这话是直心悸,元俐更是两眼一黑,恨不得长出十双手,给小闻大人和娘娘一人捂五双。
这说的都是什么啊?
【作者有话说】
千千心语:老公不管怎么样遮都长得很帅,看了又看满意的不得了
豹言豹语:李胤小儿,在你给母后介绍什么?这对吗?
◇
第20章 五脏庙
《葬书》有言,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青囊经》亦有言,阴阳相见,福禄永贞,京师寺庙大多于东南侧,五脏庙偏要在西北,背山面水,也是大吉之位。闻淇烨之前对五脏庙和谢怀千都颇有微词,目下风水轮转,他对谢怀千这蛇宝宝自寻的蛇窝又是极感兴趣。
翌日,闻淇烨与母亲表弟同去,自是确定无有眼线才动身。
两盏茶功夫便到了。
那庙立于高亢之地,木构为主,拾级而上得见流水,古柏如盖,很能辟邪,上去后见那处叠山理水,亭台轩榭都若游园惊梦所记庭院,而中间几殿的确是寺庙制式,七铺斗拱,手笔极大,却不见一樽神像。
闻母越看越感叹,昨夜辗转反侧抛诸脑后,只想儿媳不愧出自大户人家,所幸闻氏家大业大,也不算输,她搀着闻宣襄走了几步,有个侏儒大小的老太监过来,笑着作揖道:“夫人,奴才元骞,我家主子早已等候多时,您与我来。”
“有劳公公。”闻母虽年事已高,然而生得标致,人高马大,英姿飒爽,不愧一品诰命夫人。元骞心说老祖宗眼光真好,这一家没一个长瘸的。
绕了一段小路,到一间阁,元骞和闻淇烨一前一后站在门前,口吻敬重道:“夫人,便是这了,莫要客气,当自己家。”闻母在门边紧紧攥着闻宣襄的手,刹那便换上从容面孔,踏过门槛,她瞧见一张再年轻不过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