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余红卿客气道谢。
钱氏待她们母女很是亲热:“你娘院子里有个秋千,先前你表妹总想过去玩儿,你娘不在,我害怕她给玩坏了,不许她去,当时她还生我气。如今你回来了,记得多带你表妹过去玩一玩。”
余红卿笑着应是。
钱氏笑眯眯打量一番:“这丫头,一点不像小地方来的,规矩学得真好。”她又压低声音问,“可有请宫里的嬷嬷教规矩?钱府今年也有姑娘选秀,不如我让那边的嬷嬷过来教导一二?”
“不必。”白如意一口回绝,自己女儿是借着选秀刷名声,钱府姑娘是正经想入宫,真正想做宫妃的秀女,早在入宫选秀之前就已经开始明争暗斗。她不想让女儿被钱家的姑娘记恨,“先前在兴安府学了学,够用了……耽搁了钱府的姑娘,我这心里过意不去。”
“都不是外人。”钱氏一挥手,“你太客气了。”
说话间,几人一起入了正院,大伯母赵氏已经等着了,她明显是听到了几人的动静才刻意等待。
余红卿再次行礼。
她忽然发现,到了太傅府后,入目都是长辈,见了谁都要行礼,一路过来,屈膝好几次,如果依着白如意的意思在京城找婆家,弄不好下半辈子弹每一天都得这么过。
看来,谈婚论嫁除了看男方品性,还得看看对方府里长辈多不多。
最好是选个长辈不多的,规矩不那么严的人家,不然,一天到晚总屈膝,膝盖也受不了。
“卿娘。”赵氏伸手扶她,“别这么客气,可还习惯?”
余红卿随口答:“习惯。”
赵氏身边一个年纪姑娘笑吟吟道:“范家怕是没有这么大的园子,妹妹若是有兴致,一会儿姐姐带你转一转?”
这是长房的幺女白青珊,比余红卿大半岁,已经定了亲,定的是承恩侯府世子,婚期在两个月后。
“多谢姐姐好意。”余红卿满脸的感激,实则心里清楚,白青珊那话,更像是在嘲讽她父族穷困,说她没见过世面。
三人走在前,表姐妹俩走在后,白青珊一路走,一路打量余红卿。
“妹妹长得真好。”
余红卿笑了笑:“姐姐长得也好。”
白青珊笑容一僵,这丫头是一点都不谦虚。恰在此时,前面三人走到了门口,需要人打帘子,她快步上前,抢过了丫鬟的活儿。
魏氏的院子里,已经挤了一群女眷。年长的四十多岁,年轻的十几岁,看她们的打扮,不像是正经的主子,但又要比丫鬟和管事们华丽一些。
应该是太傅大人的妾室,入眼花红柳绿,鼻息间都是各种香气。
这些香粉不廉价,即便掺杂在一起,也并不难闻。
五人进门,众人立即行礼告退。
魏氏在隔了几年后与女儿相见,怎么都亲香不够,看到女儿过来,笑得像朵花儿似的,伸手握住女儿的手:“这么凉,为何不带暖炉?”她目光落到了余红卿的管事身上,“你们就是这么伺候主子的?”
白如意急忙解释:“娘,我是习惯了不抱暖炉,不关他们的事。”
魏氏微微蹙眉,没再说什么,拍了拍女儿的手背:“不回去了也好。”
余红卿行完礼后坐在边上的椅子上,清晰地看见妯娌听到这话都变了脸色。
钱氏勉强扯出一抹笑:“母亲,您说妹妹不回去了,这是何意?”
“字面上的意思。”魏氏在面对儿媳妇时,完全没有了笑意,“彭家对不起如意,往后如意会长住京城。”
钱氏明显察觉到婆婆不高兴,低下头遮住眼中神情。
赵氏面色很快恢复如常:“在京城也好,我们能照看到妹妹,只是……外头怕是又要嚼舌根了。妹妹还这么年轻,以后……”
还要不要嫁人。
众人都听出来了她的未尽之意。
魏氏有些不悦:“如意才刚回来,这些事以后再说。”
白如意没吭声,她知道自己又一次和离会被娘家嫂嫂们嫌弃,但她这些年憋屈够了,每次都看在彭继文对她一心一意的份上忍耐,如今连那份一心一意都不在,她不愿意再受委屈。
赵氏勉强笑了笑:“儿媳是好意,妹妹若是有意,儿媳也好让娘家帮着留意。”
余红卿有注意到,钱氏听到这话翻了个白眼。
没多久,另外三个舅母也到了。
她们没有明着为难余红卿,没有对白如意说难听话,但要说对她们母女有多亲近,那也不存在。
陪着魏氏用完了早膳,出了正院时,阳光洒落,外面的雪都化了一半。
白如意没有回院子,而是让人去备马车,又让人去叫彭知礼准备出门事宜。
母女俩慢悠悠往马房去,白如意小声解释:“我得去名下的宅子看一看,之前倒是让人看着,但照看得不一定精心。回头找人修整打扫一番,万一被撵出去,咱们母子三人也有个落脚地。”
说到最后一句,她语气里满是笑意,明显是玩笑话。
余红卿也看出来了,有魏氏在,即便有人不客气地赶他们走,也会被魏氏拦下。她兴致勃勃问:“能到处转一转么?我还是第一回来京城呢。”
第44章 终是瞒不住
马车走在京城繁华的街道上,两边都是五六层的小楼,不少人来来往往,街面上的女眷颇多,倒比潍州府的风气开放多了。
彭知礼到底是没能跟母女俩一起出来,他被白府的那些表哥带着一起去参加诗会了。
倒也不怕彭知礼在外被人欺负,无论他什么出身,只要是和白家兄弟一起出门,那就是一荣俱荣,旁人若是想要欺负他,那就是欺负白家兄弟。
“多认识点人有好处。”白如意带着一双儿女回京,决意要与彭家绝离,其实下了很大决心。
她想过一双儿女的出路……不愿意在彭家委曲求全,就得回娘家受些委屈。
两者相较,她更愿意被白家人欺负,好歹那是自己家人,都是她至亲长辈和兄长。
白如意的宅子位于朱雀街,这边的宅子都很大,街面上马车不多,几乎没有行人。
宅子是三进院落,里面有人照看,只是住的人太少,显得特别萧瑟和寥落。
她一边往里走,一边道:“当时爹娘给我置办这个宅子,想的是让我成亲以后住在这里。离白府近,走后面的小路,坐马车只需要半刻钟就能回,为了买这宅子,还多给了中人几百两的红利。”
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梧桐树,冬日里光秃秃的,衬得整个前院更显萧瑟。白如意站在树下,怅然道:“可能我真是错的,当初从一开始就该听从长辈的意思嫁到京城,如今……平白惹人笑话,还害了你们姐弟。”
余红卿握住她的手:“娘!您后悔生下我们了吗?”
白如意本还有些悲伤,听到这话,回过神摇头:“不!若是重来一次,只为了你们姐弟,我还是会先嫁潍州府,再嫁给彭家。”
这院子里有八个人,有
俩人已经年迈,平时打扫房子的人手都不太够,想要整修房子,还得另找人手。
在这京城之中,只要有银子,不愁找不到人。
当天就有一个专门整修大宅子的老匠人过来,定下了需要修整和修改的地方。
此事繁杂,白如意想一步到位修整到满意,前后折腾了近两个时辰,才将所有的细节定下。
“好在我当年留了些家具在此,不然,兴安府家具没有拉过来,这一时半刻,怕是买不到合心意的。”
三进宅子,所有的家具都齐全,看得出来,白府真的很用心。
冬日里日头短,母女俩出门时,白如意笑道:“我名下的嫁妆一分为二,你和知礼一人一半。以后我就和知礼住在这里,郊外有一个三十亩地的庄子,位置有些偏,胜在地方大,跟这个宅子的价值差不多,到时那个庄子给你。”
余红卿无奈:“娘,能别说这事么,一说嫁妆,我感觉自己明儿就要嫁出去了似的。”
白如意玩笑道:“害羞了?”
“我真不想嫁人。”话是这么说,余红卿脑中却浮现了雌雄难辨的一张脸。
她弯腰上马车,甩开心头的杂念。
她只是觉得他长得好而已。
对着那样一张脸,吃饭时胃口都要好些。
当然了,两人家世悬殊大,人家可是出身侯府,而余红卿说是出身太傅府,实则是太傅府的亲戚。她就是一个小地方来的,娘家没有任何助力的姑娘而已。
悬殊这么大,不可能结亲。
再说了,结亲也不能光看长相。
而且余红卿如今还是秀女,再要谈婚论嫁,那也是选秀之后。还有十来天要过年,选秀在二月初,选完都五月了。
观他年纪,估计已谈婚论嫁,甚至已经娶妻了。
*
白如意要求匠人在年前将这院子整修出来,过年时,她想带着一双儿女回来住两天。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target="_blank">倾碧悠然
钱氏待她们母女很是亲热:“你娘院子里有个秋千,先前你表妹总想过去玩儿,你娘不在,我害怕她给玩坏了,不许她去,当时她还生我气。如今你回来了,记得多带你表妹过去玩一玩。”
余红卿笑着应是。
钱氏笑眯眯打量一番:“这丫头,一点不像小地方来的,规矩学得真好。”她又压低声音问,“可有请宫里的嬷嬷教规矩?钱府今年也有姑娘选秀,不如我让那边的嬷嬷过来教导一二?”
“不必。”白如意一口回绝,自己女儿是借着选秀刷名声,钱府姑娘是正经想入宫,真正想做宫妃的秀女,早在入宫选秀之前就已经开始明争暗斗。她不想让女儿被钱家的姑娘记恨,“先前在兴安府学了学,够用了……耽搁了钱府的姑娘,我这心里过意不去。”
“都不是外人。”钱氏一挥手,“你太客气了。”
说话间,几人一起入了正院,大伯母赵氏已经等着了,她明显是听到了几人的动静才刻意等待。
余红卿再次行礼。
她忽然发现,到了太傅府后,入目都是长辈,见了谁都要行礼,一路过来,屈膝好几次,如果依着白如意的意思在京城找婆家,弄不好下半辈子弹每一天都得这么过。
看来,谈婚论嫁除了看男方品性,还得看看对方府里长辈多不多。
最好是选个长辈不多的,规矩不那么严的人家,不然,一天到晚总屈膝,膝盖也受不了。
“卿娘。”赵氏伸手扶她,“别这么客气,可还习惯?”
余红卿随口答:“习惯。”
赵氏身边一个年纪姑娘笑吟吟道:“范家怕是没有这么大的园子,妹妹若是有兴致,一会儿姐姐带你转一转?”
这是长房的幺女白青珊,比余红卿大半岁,已经定了亲,定的是承恩侯府世子,婚期在两个月后。
“多谢姐姐好意。”余红卿满脸的感激,实则心里清楚,白青珊那话,更像是在嘲讽她父族穷困,说她没见过世面。
三人走在前,表姐妹俩走在后,白青珊一路走,一路打量余红卿。
“妹妹长得真好。”
余红卿笑了笑:“姐姐长得也好。”
白青珊笑容一僵,这丫头是一点都不谦虚。恰在此时,前面三人走到了门口,需要人打帘子,她快步上前,抢过了丫鬟的活儿。
魏氏的院子里,已经挤了一群女眷。年长的四十多岁,年轻的十几岁,看她们的打扮,不像是正经的主子,但又要比丫鬟和管事们华丽一些。
应该是太傅大人的妾室,入眼花红柳绿,鼻息间都是各种香气。
这些香粉不廉价,即便掺杂在一起,也并不难闻。
五人进门,众人立即行礼告退。
魏氏在隔了几年后与女儿相见,怎么都亲香不够,看到女儿过来,笑得像朵花儿似的,伸手握住女儿的手:“这么凉,为何不带暖炉?”她目光落到了余红卿的管事身上,“你们就是这么伺候主子的?”
白如意急忙解释:“娘,我是习惯了不抱暖炉,不关他们的事。”
魏氏微微蹙眉,没再说什么,拍了拍女儿的手背:“不回去了也好。”
余红卿行完礼后坐在边上的椅子上,清晰地看见妯娌听到这话都变了脸色。
钱氏勉强扯出一抹笑:“母亲,您说妹妹不回去了,这是何意?”
“字面上的意思。”魏氏在面对儿媳妇时,完全没有了笑意,“彭家对不起如意,往后如意会长住京城。”
钱氏明显察觉到婆婆不高兴,低下头遮住眼中神情。
赵氏面色很快恢复如常:“在京城也好,我们能照看到妹妹,只是……外头怕是又要嚼舌根了。妹妹还这么年轻,以后……”
还要不要嫁人。
众人都听出来了她的未尽之意。
魏氏有些不悦:“如意才刚回来,这些事以后再说。”
白如意没吭声,她知道自己又一次和离会被娘家嫂嫂们嫌弃,但她这些年憋屈够了,每次都看在彭继文对她一心一意的份上忍耐,如今连那份一心一意都不在,她不愿意再受委屈。
赵氏勉强笑了笑:“儿媳是好意,妹妹若是有意,儿媳也好让娘家帮着留意。”
余红卿有注意到,钱氏听到这话翻了个白眼。
没多久,另外三个舅母也到了。
她们没有明着为难余红卿,没有对白如意说难听话,但要说对她们母女有多亲近,那也不存在。
陪着魏氏用完了早膳,出了正院时,阳光洒落,外面的雪都化了一半。
白如意没有回院子,而是让人去备马车,又让人去叫彭知礼准备出门事宜。
母女俩慢悠悠往马房去,白如意小声解释:“我得去名下的宅子看一看,之前倒是让人看着,但照看得不一定精心。回头找人修整打扫一番,万一被撵出去,咱们母子三人也有个落脚地。”
说到最后一句,她语气里满是笑意,明显是玩笑话。
余红卿也看出来了,有魏氏在,即便有人不客气地赶他们走,也会被魏氏拦下。她兴致勃勃问:“能到处转一转么?我还是第一回来京城呢。”
第44章 终是瞒不住
马车走在京城繁华的街道上,两边都是五六层的小楼,不少人来来往往,街面上的女眷颇多,倒比潍州府的风气开放多了。
彭知礼到底是没能跟母女俩一起出来,他被白府的那些表哥带着一起去参加诗会了。
倒也不怕彭知礼在外被人欺负,无论他什么出身,只要是和白家兄弟一起出门,那就是一荣俱荣,旁人若是想要欺负他,那就是欺负白家兄弟。
“多认识点人有好处。”白如意带着一双儿女回京,决意要与彭家绝离,其实下了很大决心。
她想过一双儿女的出路……不愿意在彭家委曲求全,就得回娘家受些委屈。
两者相较,她更愿意被白家人欺负,好歹那是自己家人,都是她至亲长辈和兄长。
白如意的宅子位于朱雀街,这边的宅子都很大,街面上马车不多,几乎没有行人。
宅子是三进院落,里面有人照看,只是住的人太少,显得特别萧瑟和寥落。
她一边往里走,一边道:“当时爹娘给我置办这个宅子,想的是让我成亲以后住在这里。离白府近,走后面的小路,坐马车只需要半刻钟就能回,为了买这宅子,还多给了中人几百两的红利。”
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梧桐树,冬日里光秃秃的,衬得整个前院更显萧瑟。白如意站在树下,怅然道:“可能我真是错的,当初从一开始就该听从长辈的意思嫁到京城,如今……平白惹人笑话,还害了你们姐弟。”
余红卿握住她的手:“娘!您后悔生下我们了吗?”
白如意本还有些悲伤,听到这话,回过神摇头:“不!若是重来一次,只为了你们姐弟,我还是会先嫁潍州府,再嫁给彭家。”
这院子里有八个人,有
俩人已经年迈,平时打扫房子的人手都不太够,想要整修房子,还得另找人手。
在这京城之中,只要有银子,不愁找不到人。
当天就有一个专门整修大宅子的老匠人过来,定下了需要修整和修改的地方。
此事繁杂,白如意想一步到位修整到满意,前后折腾了近两个时辰,才将所有的细节定下。
“好在我当年留了些家具在此,不然,兴安府家具没有拉过来,这一时半刻,怕是买不到合心意的。”
三进宅子,所有的家具都齐全,看得出来,白府真的很用心。
冬日里日头短,母女俩出门时,白如意笑道:“我名下的嫁妆一分为二,你和知礼一人一半。以后我就和知礼住在这里,郊外有一个三十亩地的庄子,位置有些偏,胜在地方大,跟这个宅子的价值差不多,到时那个庄子给你。”
余红卿无奈:“娘,能别说这事么,一说嫁妆,我感觉自己明儿就要嫁出去了似的。”
白如意玩笑道:“害羞了?”
“我真不想嫁人。”话是这么说,余红卿脑中却浮现了雌雄难辨的一张脸。
她弯腰上马车,甩开心头的杂念。
她只是觉得他长得好而已。
对着那样一张脸,吃饭时胃口都要好些。
当然了,两人家世悬殊大,人家可是出身侯府,而余红卿说是出身太傅府,实则是太傅府的亲戚。她就是一个小地方来的,娘家没有任何助力的姑娘而已。
悬殊这么大,不可能结亲。
再说了,结亲也不能光看长相。
而且余红卿如今还是秀女,再要谈婚论嫁,那也是选秀之后。还有十来天要过年,选秀在二月初,选完都五月了。
观他年纪,估计已谈婚论嫁,甚至已经娶妻了。
*
白如意要求匠人在年前将这院子整修出来,过年时,她想带着一双儿女回来住两天。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target="_blank">倾碧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