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但是,现在都不一样了。他是这家店的老板,是唯一能担起责任的人,几个员工还要靠他吃饭,不能像以前那样子只会躲开,脑子乱成一团,什么方法都想不出来。
  而且,这家店是他的心血,不能让任何人毁掉。
  “我就要在这!我儿子都吃出肠胃炎来了,你们不能推卸责任!”没想到,那个男人边说边掏出手机,在店里环视一圈录像,“看见了没有,就是这家店,卖的面包质量有问题,以次充好,害人不浅,大家都不要来!”
  剩余的顾客跑得一干二净,就剩下他们两个,那摄像头都快怼到姜津脸上,让他呼吸都加快了些。
  男人的声音很大,破锣嗓子,有打算大闹一场的架势。
  不太像正常的顾客索赔,而前不久,正好有几条突如其来的差评。
  一想到这儿,姜津向前一步,声音开头有些发颤但还是立马恢复了镇定:“你冷静一点,我们慢慢谈。请问能出示一下当时的购买凭证和医院的单据吗如果属实,我们愿意赔偿。”
  结果男人一听就急了眼,“说那么多,你们不还是不信吗?那么多天过去,小票早就丢了,谁会翻垃圾桶把它找出来?”
  此言一出,姜津立马断定这人纯纯是来闹事抹黑。自己的生意遭到了同行的眼红,这才三番五次地搞他。
  如此棘手的情况,他身体下意识颤抖,本能地想往后退。
  没有人告诉他应该怎么正确解决冲突,只能自己摸索。他现在能靠的也只有他自己。要是这事闹大,难免会有不知情的顾客相信,舆论的力量很可怕,搞不好会立马关店。
  一想到这,姜津心中突然升起一股勇气,让他直面冲突。
  他的声音瞬间冷下来,他双手攥拳,抬起眼睛,不卑不亢,正对着摄像头:“我们没有任何推卸责任的意思,只是让你拿出实证。店里所有的烘焙师都一直兢兢业业,卫生非常严格从不懈怠。如果情况正如你所说,我愿意亲自去医院赔礼道歉。但如果没有的话,建议你请回吧。”
  他咬紧牙关,绷着一张脸,背挺得很直,像竹子。一步也不肯妥协。
  男人见勒索不成,突然恼羞成怒,对着货柜猛踹。玻璃噼里啪啦碎了一地,里面做好的面包也被人丢在地上,混着锋利的碎片。
  几分钟之后,男人发泄完怒气正要逃逸,突然跟门口的警察打了个照面。
  小胡小心翼翼地从收银台后面冒出一个头:“……我看越来越不对劲,就报了警,没想到来的那么巧。”
  犯罪现场一览无余,男人就被警察带走,拘留是少不了了。姜津也跟着去做了笔录。
  警察在查男人手机的时候,碰巧还发现了其他面包店老板给他的转账,估计他就是被人雇佣过来刻意闹事的,那些差评也是这个人弄的。
  从派出所出来,姜津裹了裹衣服,一句话也没说,闷头往回赶。店里的员工一个没走,小胡见他回来,连忙上前询问情况,得知结果以后众人松了一口气。
  看来店里能平稳很长时间了。
  时间已经不早了,姜津让他们赶快下班,嘱咐夜路注意点安全。
  今天是姜津第一次面对这种恶意闹事,第一次进派出所,没有倚靠任何人。
  他以为自己胆小窝囊,但经过今天,他发现自己心里突然憋着一股气。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也有了成年人具备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自己蹲在地上,看着散落一地的面包心疼不已。这些面包花样精致繁多,原料都用的最好的,每一个都经过他的手,醒发揉面送进烤箱,本来会被人吃进肚子然后让他们露出笑容。
  姜津捡起其中一个,眼眶后知后觉有些发热,他小心翼翼又非常仔细地揪掉了沾上灰尘的表皮,自己一小口一小口,抱着膝盖,慢慢吃掉了。
  魏黎回家的时候一片黑暗,他开了灯,发现姜津的所有物品都消失不见。
  他想起来,姜津刚搬来的时候每天都在拆快递,碰到很喜欢的软装还会兴致勃勃地给他分享,虽然他用不上。
  姜津说这是他真正拥有的第一间房间,得好好装饰一下,每天看到心情都会变好。
  而现在,那个本来温馨的房间里面已经变得空荡荡。所有的东西都被姜津带走了。
  魏黎慢慢合上门,回了自己的地盘。可笑的是,整个家里还存在姜津痕迹的是他的房间,手链和u盘慌忙之中被扔在地上,魏黎捡起来,轻轻摆好,放在了原先的位置。
  然后他发现有些不妥。东西已经被人发现,再藏起来也没有任何意义。于是,他把那个盒子摆到了空无一物的桌子上。
  魏黎在摆放布局上有着偏激的强迫,以至于房间每一处都符合简洁规整,但是现在,桌子上凭空出现一个小小的盒子。
  床单还残留着褶皱,似乎上面还有一些体温,煞是显眼。魏黎习惯性地伸手,刚想捋平,又突然停下。
  几秒之后,他再一次伸出手,轻轻一抹,姜津在这房子里最后一丝痕迹也消失了。
  他小时候家里经常伴随争吵,宁静不可多得,每当外面传来锅碗瓢盆的碎裂声,他就无比想要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没有那些歇斯底里的咒骂和尖叫。
  魏黎躺在床上,枕着手,慢慢闭上眼睛,窗外正巧传来几声鸟鸣。
  第75章 节外生枝
  时间似乎过得很快,店门开了又闭闭了又开,似乎只是一眨眼,就匆匆忙忙从初春变到了夏天的末尾,离下一个季节只是临门一脚的功夫。
  前段时间,a市连绵不断的雨天让姜津一个北方人有些煎熬,手上湿疹起了不少,只好去医院拿点药膏抹抹。可梅雨季逐渐过去,姜津的手还是没得到好转,反反复复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再去医院的时候,医生问他是不是精神压力太大了,身体太疲惫,导致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了。
  姜津一愣,憋了半天,还是点点头承认了。
  这段时间他就没有松口气的时候。
  店里很忙,他又喜欢亲力亲为,客流量大的时候连吃饭都忘记。就算闲下来还要去找新的房子落脚,新租的房子他有点不太满意。
  总之,各种各样的烦心事都接踵而至,搞得他压力太大,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这种繁忙的工作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
  就是他很少再梦到魏黎了。
  刚开始他还会半夜惊醒过来看着天花板发愣,现在白天体力消耗过大,倒是一口气能睡到早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现在手里有一笔钱,能让他抵御好多风险。
  医生建议他平时注意休息,别太劳累。姜津也不知道去哪儿,一个人出去玩似乎获得的快乐也有限。碰巧a市最近举行国际烘焙展,李秀芹每年都会从s市过来参加,一来就是好几天,听说姜津这情况,她索性让他跟她一起去。
  场地非常大,展位很多,不乏国内外大牌子,试吃也是不少,每一个都大排长龙。姜津逛得嗓子冒烟,伴手礼和宣传页倒是拿了一堆。不少展位还发定制的大单肩包,姜津领了一个,将手里的东西统统放了进去。
  好多师傅现场制作,让他见识倒也长了不少。
  这种国际大展一天逛完不太可能,两个人腿都走酸了也才走了一个展厅。好不容易找了个地方坐下,李秀芹把今天拍到的图和跟姜津的合照,带着定位发了个朋友圈。
  然后她关上手机,冲他感慨:“设备越来越高端,面包款式也花里胡哨的,就连预制品也比前几年都多了很多,到处都在卷。人还是得不断学习,要不然早晚落后时代了。”
  姜津深以为然,点点头。市场在不断变化,在没有能力去引导之前,只能去顺应。
  李秀芹又问:“最近你的店怎么样,开了那么长时间你也应该适应了吧?”
  姜津说:“还好,刚开始确实有些辛苦,熟练就好些了。”
  不过他没说辛苦都折射到身体上了。
  李秀芹感慨一声:“对了,我还忘了魏黎也在a市,你们两个本来就关系好,一起在陌生的城市打拼也有个照应,确实比一个人单打独斗强。”
  姜津没料到会突然听到这个名字,手里的试吃差点掉在地上,幸好他眼疾手快接住了。
  他顿了顿,没接她的话,装作对小盒里的新品奶油非常感兴趣,低头又挖了一勺默默吃掉。
  李秀芹浑然不觉,继续闲聊:“哎,魏黎最近干嘛去了?我最近没听见他动静呢。”
  这时候姜津再不说话就有点说过不去了,他含糊道:“他挺忙的……”
  他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联络,姜津自然而然也不知道对方在忙什么,同样的,他也不太想知道。
  李秀芹的一番话,把这个好不容易遗忘的名字又从记忆中翻出来,鼻尖似乎又闻到了那股混着红酒味道的雾气。
  “你来a市是怎么了?进保密局啦?回答问题跟挤牙膏一样。”李秀芹蹙眉奇道,索性直接拿出手机来,点了几下,一边又说,“魏黎不就在a市吗?我把他约出来咱三个聚聚呗,滨江那边有家火锅店我馋好久了,老是刷到他家广告,干脆就去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