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是先坐马车到了镇上,又转马车去了县里。
进了县城筱歌拉着宋可心直奔药铺。
小药童昨天才见过她,态度好得不得了,直接把大夫叫了出来。
大夫捧着灵芝看了半天,满意地给了八十两的高价。
宋可心有一个特别好玩的情况,就是她一惊讶就下意识板着脸。
大夫还以为她嫌价格低,好性子地解释了半天。
宋可心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板着脸出声,“没……我就是有点惊讶,一会就好了。”
给筱歌逗得出了门就忍不住笑出声。
害得她羞得不行。
之后筱歌又领着她添置了不少东西,租了个马车让车夫帮忙拉了回去。
两人走的是苏瑾言常走的路,根本不经过村子里,所以也就没人看到她们买了这么多东西。
完全就是闷声发大财。
第8章 农女日常(8)
与此同时,宋子涵正在北山上溜达。
背篓里放着几串葡萄和一堆柿子,她尝了两个,这野生的葡萄很好吃,要不是吃不了,她恨不得都摘回去。
她准备先弄几串回去做葡萄汁喝。
说不定还能卖。
兜兜转转,她走到了筱歌挖人参的地方,作为一个正正经经的穿书女,还是有一些光环在的。
筱歌也没想到,有一棵小人参它不合群,和那一片人参隔了得有两米的距离。
就露出一片不大点的叶子,居然就被宋子涵一眼看到了。
她心下大喜,果然有奇遇!人参啊!
她也顾不上别的了,小心地把指头大的人参挖了出来,下手太重还弄断了几根人参须。
之后也不在山里逗留,急急忙忙回家了。
和她奶奶撒了撒娇,一个人坐马车去了镇上。
在镇上的药铺里换了三两银子。
她美滋滋地揣着银子,这就是她的启动资金了。
在这个白面才三文钱一斤的时代,三两银子其实不算少,但也着实算不得多。
她不过是买了些米面,调料,和肉,就花进去小一两。
她准备回去之后好好琢磨如何赚钱。
再说筱歌这边,和宋可心两人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给了车钱便打发车夫回去了。
筱歌挑出自己买的东西,先送了回去,然后帮着宋可心和二婶一起往院子里倒腾。
二婶听说灵芝卖了六十两惊得捂着嘴瞪大眼。
半晌才难以置信地又问了一遍,“真的?卖了那么多钱?”
宋可心看她娘和她一样,顿时觉得心里平衡了,“当然啦!以后咱们家就有钱啦!”
“太好了!”二婶拿出一两银子,说什么也要塞给筱歌,说是承了她的福气。
筱歌推辞半天,好不容易才让二婶收了起来。
哪里是承了她的福气,完全就是她占便宜多得了两只野鸡。
她准备把野鸡翅膀剪剪,养起来留着下蛋。
现在家里有钱了,也是时候修修房子和院子了,不然到了冬天,下了雪,就不好弄了。
别看这稻草房,篱笆墙,围出的房子和院子都不小。
尤其是房子后面还有一大块平地,正好当成后院,而且靠着山,没人会过来,也不会有人发现。
永宁县的冬天温度算不上特别低,所以就算现在种菜,冬天也是能长出来的。
只不过因为棉花太贵,大多数人都是两层单衣过一冬,虽然不至于冻死,但也绝不好受。
筱歌准备找人建个竹屋,竹子山里有的是,材料根本不用多少钱,而且通风透气,一点都不会潮。
村里也有不少人家都盖了竹屋,所以一点都不突兀,就是他们的竹屋……着实有点丑。
筱歌再怎么,审美也是在的,尤其是炼了那么多年的器,也不是没炼过随身小院,想当年她设计的随身小院可是能卖到三十枚极品灵石的高价,好看又实用!
想到就赶紧做,她去找苏瑾言借了纸和笔,将竹楼的设计图画了出来,上下两层,造型精致又美观。
旁边还接了个三层的小阁楼,阁楼每层都比房间要低一点,所以三层阁楼才和竹楼一样高。
阁楼上端是个观景台,面积不小,用竹子和竹楼连在一起,从竹楼上可以直接到观景台,下面是两层小仓库。
她家的地势比苏瑾言家低出不少,双层小楼的高度才和苏家平齐。
因为院子又宽又长,足足有二十米长,即便修了竹楼也还有一大片空地。
又在院子里圈出一大块地方用来做几间连着的竹厢房。
厢房和正房的中间是地窖入口,往下挖三米垒一个竹地窖,挖的深,又有竹子撑着,也不用担心塌。
另一边搭上厨房,鸡舍,再搭个兔窝,然后开出一片空地种些常用的菜。
再把后院的地开出来,栽四棵葡萄藤,搭个葡萄架,种一棵柿子树,一棵桑树,一棵枣树。
省的想吃的时候还要去山上摘。
正好山上的泉水离她家后院很近,把水引下来很简单,搭个蓄水池,另一边用竹篱围上,挖个化粪池。
奈斯!
她准备先找人建竹楼和院子,卫生间抽水马桶的设计原理她也画好了,还有水龙头,她也设计了一个竹制的,非常方便,卫生间和厨房还有厢房都要有。
除了竹楼里有两个浴室自带的卫生间,外面还有一个独立的茅楼,也要接上抽水马桶。用来给客人用。
这样下来,没个十两银子根本打不住,这还是没有材料费得情况下。
尤其是铺地的竹子必须要削平整,特别耗费人力。
就算找十个人,也起码要二十天才能完工。
时间紧急啊!
筱歌抱着图纸躺在床上,钱太不经花了啊!
第二天宋可心知道她要去找工人,当下决定和她一起,她们家也需要重新建一下,也用竹子,省钱,而且听大姐姐的意思,竹子做的屋子虽然不比砖房,但冬暖夏凉,很是舒适。
而且大姐姐画的图纸真的好好看。
她家后院也有不小的地方,所以她也想弄水龙头和蓄水池,还有那个什么化粪池。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筱歌出发之前还给她也设计了一个竹楼,和她家不一样,但也很好看。
而且也有阁楼和观景台,这是她最喜欢的。
两人各找了十个工人,十五文一天,供两顿饭,还找了一个专门建房的工头。
虽然两人的竹楼造型精致,但里面却并没有什么特别难建的地方,唯一难的抽水马桶和水龙头,图纸都画好了,所以找人还是很好找的。
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建筑工人,那可各个都是能工巧匠,只会建的比她画的更好。
甚至一个工人还给她提出了一个整改的思路,缩小了二楼竹屋的面积,在外面围一圈平台,夏天纳凉正好,视线也开阔,让她豁然开朗,觉得师傅改完更好了。
于是筱歌欢欢喜喜地付了五两定金。
工人只要见到钱,干活的热情就高,直说明天就上门开建。
筱歌应了之后便回去收拾东西,和她娘搬到厢房,等竹楼建好了,再搬回来。
第9章 农女日常(9)
家里建的很快,不过半月就结束了所有的工作。
把野鸡和兔子挪进新窝。
筱歌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上山。
赶在冬天之前把葡萄柿子都摘回来,酿些葡萄酒,做些柿饼存着。
想到就做,筱歌和张氏说了一声就背着背篓上了山。
这一大片葡萄和柿子实在不少,背篓肯定是放不下的,筱歌摘了不少存在空间里,然后才往背篓里码。
想到里面还有一片桑树,筱歌有点想吃桑葚,要不还是去摘一些吧!
毕竟空间里的桑葚还没熟。
一路相安无事地采完了桑葚,筱歌刚把包好的一大包桑葚放到背篓里。
正准备拎起背篓回去。
忽然耳边传来了哼哧哼哧的声音。
她对这个声音一点都不陌生,是野猪。
果然,眨眼间,一头野猪从草丛中窜了出来,直冲向筱歌。
好在她上山都会带上一把匕首,这还是从苏瑾言那学的。
她微微躬身抽出匕首,等待时机争取一击即中。
苏瑾言看着她的动作,不着痕迹地收回了已经迈出去的脚。
总归以他的身手不会让她受伤,锻炼锻炼也是好事。
至少目前她的状态很让人意外。
女孩子碰到这种东西不是应该慌不择路地跑吗?或者说一般人都会是他以为的那种反应。
小姑娘倒是截然不同,甚至还头脑冷静地摆出攻击的姿态。
所以他才没急着出手,也是想看看她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到底是纤弱的少女,虽然攻击得手,却因为力道不够而无法致命,甚至激怒了野猪。
在疼痛的刺激下,野猪的动作比之前更加狂躁,力量也大了许多。
进了县城筱歌拉着宋可心直奔药铺。
小药童昨天才见过她,态度好得不得了,直接把大夫叫了出来。
大夫捧着灵芝看了半天,满意地给了八十两的高价。
宋可心有一个特别好玩的情况,就是她一惊讶就下意识板着脸。
大夫还以为她嫌价格低,好性子地解释了半天。
宋可心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板着脸出声,“没……我就是有点惊讶,一会就好了。”
给筱歌逗得出了门就忍不住笑出声。
害得她羞得不行。
之后筱歌又领着她添置了不少东西,租了个马车让车夫帮忙拉了回去。
两人走的是苏瑾言常走的路,根本不经过村子里,所以也就没人看到她们买了这么多东西。
完全就是闷声发大财。
第8章 农女日常(8)
与此同时,宋子涵正在北山上溜达。
背篓里放着几串葡萄和一堆柿子,她尝了两个,这野生的葡萄很好吃,要不是吃不了,她恨不得都摘回去。
她准备先弄几串回去做葡萄汁喝。
说不定还能卖。
兜兜转转,她走到了筱歌挖人参的地方,作为一个正正经经的穿书女,还是有一些光环在的。
筱歌也没想到,有一棵小人参它不合群,和那一片人参隔了得有两米的距离。
就露出一片不大点的叶子,居然就被宋子涵一眼看到了。
她心下大喜,果然有奇遇!人参啊!
她也顾不上别的了,小心地把指头大的人参挖了出来,下手太重还弄断了几根人参须。
之后也不在山里逗留,急急忙忙回家了。
和她奶奶撒了撒娇,一个人坐马车去了镇上。
在镇上的药铺里换了三两银子。
她美滋滋地揣着银子,这就是她的启动资金了。
在这个白面才三文钱一斤的时代,三两银子其实不算少,但也着实算不得多。
她不过是买了些米面,调料,和肉,就花进去小一两。
她准备回去之后好好琢磨如何赚钱。
再说筱歌这边,和宋可心两人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给了车钱便打发车夫回去了。
筱歌挑出自己买的东西,先送了回去,然后帮着宋可心和二婶一起往院子里倒腾。
二婶听说灵芝卖了六十两惊得捂着嘴瞪大眼。
半晌才难以置信地又问了一遍,“真的?卖了那么多钱?”
宋可心看她娘和她一样,顿时觉得心里平衡了,“当然啦!以后咱们家就有钱啦!”
“太好了!”二婶拿出一两银子,说什么也要塞给筱歌,说是承了她的福气。
筱歌推辞半天,好不容易才让二婶收了起来。
哪里是承了她的福气,完全就是她占便宜多得了两只野鸡。
她准备把野鸡翅膀剪剪,养起来留着下蛋。
现在家里有钱了,也是时候修修房子和院子了,不然到了冬天,下了雪,就不好弄了。
别看这稻草房,篱笆墙,围出的房子和院子都不小。
尤其是房子后面还有一大块平地,正好当成后院,而且靠着山,没人会过来,也不会有人发现。
永宁县的冬天温度算不上特别低,所以就算现在种菜,冬天也是能长出来的。
只不过因为棉花太贵,大多数人都是两层单衣过一冬,虽然不至于冻死,但也绝不好受。
筱歌准备找人建个竹屋,竹子山里有的是,材料根本不用多少钱,而且通风透气,一点都不会潮。
村里也有不少人家都盖了竹屋,所以一点都不突兀,就是他们的竹屋……着实有点丑。
筱歌再怎么,审美也是在的,尤其是炼了那么多年的器,也不是没炼过随身小院,想当年她设计的随身小院可是能卖到三十枚极品灵石的高价,好看又实用!
想到就赶紧做,她去找苏瑾言借了纸和笔,将竹楼的设计图画了出来,上下两层,造型精致又美观。
旁边还接了个三层的小阁楼,阁楼每层都比房间要低一点,所以三层阁楼才和竹楼一样高。
阁楼上端是个观景台,面积不小,用竹子和竹楼连在一起,从竹楼上可以直接到观景台,下面是两层小仓库。
她家的地势比苏瑾言家低出不少,双层小楼的高度才和苏家平齐。
因为院子又宽又长,足足有二十米长,即便修了竹楼也还有一大片空地。
又在院子里圈出一大块地方用来做几间连着的竹厢房。
厢房和正房的中间是地窖入口,往下挖三米垒一个竹地窖,挖的深,又有竹子撑着,也不用担心塌。
另一边搭上厨房,鸡舍,再搭个兔窝,然后开出一片空地种些常用的菜。
再把后院的地开出来,栽四棵葡萄藤,搭个葡萄架,种一棵柿子树,一棵桑树,一棵枣树。
省的想吃的时候还要去山上摘。
正好山上的泉水离她家后院很近,把水引下来很简单,搭个蓄水池,另一边用竹篱围上,挖个化粪池。
奈斯!
她准备先找人建竹楼和院子,卫生间抽水马桶的设计原理她也画好了,还有水龙头,她也设计了一个竹制的,非常方便,卫生间和厨房还有厢房都要有。
除了竹楼里有两个浴室自带的卫生间,外面还有一个独立的茅楼,也要接上抽水马桶。用来给客人用。
这样下来,没个十两银子根本打不住,这还是没有材料费得情况下。
尤其是铺地的竹子必须要削平整,特别耗费人力。
就算找十个人,也起码要二十天才能完工。
时间紧急啊!
筱歌抱着图纸躺在床上,钱太不经花了啊!
第二天宋可心知道她要去找工人,当下决定和她一起,她们家也需要重新建一下,也用竹子,省钱,而且听大姐姐的意思,竹子做的屋子虽然不比砖房,但冬暖夏凉,很是舒适。
而且大姐姐画的图纸真的好好看。
她家后院也有不小的地方,所以她也想弄水龙头和蓄水池,还有那个什么化粪池。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筱歌出发之前还给她也设计了一个竹楼,和她家不一样,但也很好看。
而且也有阁楼和观景台,这是她最喜欢的。
两人各找了十个工人,十五文一天,供两顿饭,还找了一个专门建房的工头。
虽然两人的竹楼造型精致,但里面却并没有什么特别难建的地方,唯一难的抽水马桶和水龙头,图纸都画好了,所以找人还是很好找的。
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建筑工人,那可各个都是能工巧匠,只会建的比她画的更好。
甚至一个工人还给她提出了一个整改的思路,缩小了二楼竹屋的面积,在外面围一圈平台,夏天纳凉正好,视线也开阔,让她豁然开朗,觉得师傅改完更好了。
于是筱歌欢欢喜喜地付了五两定金。
工人只要见到钱,干活的热情就高,直说明天就上门开建。
筱歌应了之后便回去收拾东西,和她娘搬到厢房,等竹楼建好了,再搬回来。
第9章 农女日常(9)
家里建的很快,不过半月就结束了所有的工作。
把野鸡和兔子挪进新窝。
筱歌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上山。
赶在冬天之前把葡萄柿子都摘回来,酿些葡萄酒,做些柿饼存着。
想到就做,筱歌和张氏说了一声就背着背篓上了山。
这一大片葡萄和柿子实在不少,背篓肯定是放不下的,筱歌摘了不少存在空间里,然后才往背篓里码。
想到里面还有一片桑树,筱歌有点想吃桑葚,要不还是去摘一些吧!
毕竟空间里的桑葚还没熟。
一路相安无事地采完了桑葚,筱歌刚把包好的一大包桑葚放到背篓里。
正准备拎起背篓回去。
忽然耳边传来了哼哧哼哧的声音。
她对这个声音一点都不陌生,是野猪。
果然,眨眼间,一头野猪从草丛中窜了出来,直冲向筱歌。
好在她上山都会带上一把匕首,这还是从苏瑾言那学的。
她微微躬身抽出匕首,等待时机争取一击即中。
苏瑾言看着她的动作,不着痕迹地收回了已经迈出去的脚。
总归以他的身手不会让她受伤,锻炼锻炼也是好事。
至少目前她的状态很让人意外。
女孩子碰到这种东西不是应该慌不择路地跑吗?或者说一般人都会是他以为的那种反应。
小姑娘倒是截然不同,甚至还头脑冷静地摆出攻击的姿态。
所以他才没急着出手,也是想看看她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到底是纤弱的少女,虽然攻击得手,却因为力道不够而无法致命,甚至激怒了野猪。
在疼痛的刺激下,野猪的动作比之前更加狂躁,力量也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