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萧宴宁叹了口气:“用银子的地方太多了。”要改善民生要加强四海的防务,想想就有点头大。好在他也不是喜欢钻牛角尖的人,暂时先把这些事给放在了一边。
来日方长,他还年轻,一口吃不成胖子,有些事只要他有心改变,早晚都能做到。
两人随即又讨论起南诏,南诏这些年国内也是风不调雨不顺,这也是它动不动就想跳腾两下的意思。
不过南诏国主年迈,南诏太子是个有野心的人,等他上位,南疆边境怕是又要起纷争。
毕竟国内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容易民怨沸腾,如果能咬大齐一口,那完全能把国内矛盾给压下去。况且,人年轻难免年少轻狂,做事也没那么多束缚。
萧宴宁的意思是不收拾南境就不收拾,一旦决定收拾它,就让它再也没有机会生出这么多心思。
梁靖因他的想法而欣喜,欣喜于萧晏宁的态度,也感动于他对自己的全然信任:“臣也是如此想。”
等时间差不多了,梁靖就出宫了。
他倒是想多陪萧宴宁一段时间,不过到底是刚和家人坦白,多少还是要克制一下的。
因南疆那边还未彻底肃清匪贼,梁靖在京城带了近二十天就离京了。
临走萧宴宁在宋宅细细交代他,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梁靖点头,他望着窗外,声音低哑:“等边境一切安然,我们就可以一起在院子里喝酒赏梅了。”
宋宅陆陆续续中了不少梅花,梁靖很喜欢,一想到红梅树下,两人闲适地喝酒谈心,他心里只觉得高兴。
“那我等你回来。”萧宴宁抚摸着他肩头的伤疤,最后他道:“梁靖,保护好自己。”
梁靖看向他,眼睛晶亮:“放心。”
萧宴宁能做的也只有相信这人的保证。
这次梁靖出京,萧宴宁仍旧去了城外,还是没让他知道,就那么默默看着他骑马离开,不过他还是被前来送梁靖离京的梁牧发现了。
看到皇帝,梁牧先是一愣,而后有些震惊,随即恍然。
他走上前,心情复杂地行礼。
因为在外面,萧宴宁抬手虚虚扶了他一把:“不必多礼,我今日就是寻常身份。”
梁牧站直了身体,他趁着萧宴宁不注意偷偷看了看他,这还是他和梁靖把话说开后第一次见到萧宴宁呢,心下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简直是五味陈杂。真要说,也就是和霍氏一样,管不住梁靖,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好在皇帝应该不知道他已知情,他也只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要不然总不能跳到皇帝跟前说些没什么用处的话吧。当然,如果有天,萧宴宁要是伤害到梁靖,那他肯定会站在梁靖这一边。
是了,梁靖把梁牧知道他们有情的事说给了萧宴宁听,但他没把萧宴宁知道的事说给梁牧,不是故意的,就是忘了。让梁靖说,他还会觉得,不提也好,省得别扭。
梁牧尽量表现的和以前一样,他道:“公子,这里风大,人又多,公子可要先回城?”萧宴宁看了他一眼,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梁牧还挺会自欺欺人的,不过他并未挑破,而是点了点头:“我这就准备回去,梁大人是要回去还是准备去四处逛一逛?”
梁牧心下苦笑,他就是有天大的事现在也不可能扔下皇帝,要是皇帝回宫的路上出了什么问题,那罪过都要落在他头上了。于是他道:“我也准备回城,公子请。”
萧宴宁嗯了声,翻身骑马,梁牧不远不近地跟在他身后。
又过了两个月,于桑当众请辞,皇帝直接给批了。
户部尚书杜检看到皇帝连句挽留的话都没有,批准的速度那般快,他的脸皮忍不住抽了抽,他心道,幸好自己当初没犯傻,没让别人捡漏他的户部尚书之位,要不然他现在到哪哭去。
而远在通州的安王听到于桑辞官的消息,他笑了下。
只能说于桑碰到了萧宴宁,也是他的运气。
太上皇看到安王时,心里正烦闷,他总觉得小八不像小时候的萧宴宁那般讨人喜欢。
他性格直,有什么就说什么,结果秦太后哭了,哭得那是一个撕心裂肺,皇帝从未见过这阵仗,手忙脚乱地哄了一个时辰才把人哄好,从此他再也不敢说小八半句不好了。
此时看到安王在笑,太上皇想到萧宴宁从小就喜欢安王的脸,于是他道:“小孩子都喜欢你,以后奶娘把小八抱出来走动时,你多去看看他。”
安王:“……”什么叫小孩都喜欢他,他怎么不知道?他那名字向来是吓唬孩子的吧。
还有,小八才几个月,让他去看,他能看出花来吗?
太上皇自然不知道安王在心里的吐槽,他只觉得自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十分得意地离开了。
安王在他身后翻了翻白眼,这都是什么事儿,自打太上皇一行人来到通州,他那清闲的日子就没了。
太皇太后那是天天以泪洗面,临终还想着给平王子孙后代某个前程,幸好被太上皇还算靠谱,她话没说完就给挡了回去,要不然远在京城的萧宴宁都要被气笑了。
只是这小八,也让他很头疼。
萧宴宁出生时,皇宫里都是他的哥哥姐姐,小八现在就他一个哥哥,太上皇有事没事就想让他负责小八成长。
安王心里很慌,他只会舞刀弄枪,不大会哄孩子。
作者有话说:
我讨厌待高审。
第195章
萧宴宁登基的第四年,南诏突发水灾,淹没了不少地方,南诏国内民不聊生,边境因此也出现了不少骚扰事件。这期间南诏新主有意和大齐联姻,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大齐皇帝,以换取两国边境的和平。
这个提议当时在朝中还引起了讨论,一部分官员觉得南诏新主的想法还挺美,他们大齐的皇帝还未立后封妃,临也临不到南诏人先入宫,一部分官员则觉得,萧宴宁岁数到了,后宫一个人都没有,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皇帝也该充实后宫了,甭管是南诏女子还是大齐女子,只要有人能先进后宫,后面能进去多少,那都不是事儿。
朝堂上因为这事儿吵起来,萧宴宁就那么看着他们争吵。
坐在这个位置上,烦心事就是多。连他要不要成亲的私事这些朝臣都管,还说皇帝的事无大小之分,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说的冠冕堂皇,当他不知道,有些朝中官员家的女儿早就过了寻常人家女儿出嫁的年龄,就等着他一个松口,顺势入宫呢。
别说他现在有了梁靖,就算没有梁靖,萧宴宁又会容这些人的意。
后宫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影响到前朝,可萧宴宁没有后宫,在这方面无敌。
想在这方面拿捏他,简直是痴心妄想。
半数官员在那里争吵不休,萧宴宁冷眼看着,最后有人看向秦追,忍不住道:“秦大人,于情于理,您也该劝劝皇上。”
一时间,众人的视线都放到了秦追身上。
秦追:“……”他也是真的有些无奈了,这群人怎么知道他没劝。皇帝刚登基时,他也没想着劝,一来太上皇都不着急,二来他也知道萧宴宁当时出宫建府时,太上皇和秦太后赐人时把没见过这阵势的萧宴宁给吓到了,可能把人吓出点毛病,这些年皇帝一直没心思在色这方面,再者,他早先也听秦太后提起过,御医说皇帝在人事这块开窍晚,不用太过着急,加上那两年皇帝又是折腾西北贸易之路又是官船出海,事情一大堆,天天都忙着朝事,秦追也没刻意想起这些。
直到太上皇的八皇子出生了,秦追才恍然,皇帝岁数已经不小了,该立后封妃了。
一开始,秦追还比较矜持,入宫见皇帝时说完朝事就开始拉家常,说他家那些孙子辈的人做的那些让人发笑的事,还顺势提了皇帝小时候发生的事,感叹小孩子当真是天下最单纯无辜的人。
萧宴宁给他的反应也很好,一脸笑意,说让他有空多带着几个孩子入宫。
秦追心里哽的不行,要是皇帝后宫哪怕有一个妃子,他那媳妇就可以带孩子入宫,现在让他带孩子入宫,明显不合适。
后来,秦追发现太矜持皇帝听不懂,于是就开始光明正大的提起婚事。
皇帝插诨打科就是不接话,真要说,他这两年在私底下都快把嘴皮子劝破了,但根本没用。
太上皇和秦太后都拿皇帝没办法,他一个当舅舅的能怎么办。
他还能以死逼迫皇帝成亲?
萧宴宁看有人把火气对准秦追,他冷笑道:“说大齐和南诏联姻的事,你们问秦卿做什么?难不成他能替朕做主娶南诏公主?”
被他折腾几年了,百官也知道萧宴宁的性子,遇到一些事就睁着眼说瞎话。
他们就是想让秦追开口说句话而已,什么时候逼迫秦追替他做主了。
皇帝不同意就不同意呗,还非要拿话给他们安莫须有的罪名。
来日方长,他还年轻,一口吃不成胖子,有些事只要他有心改变,早晚都能做到。
两人随即又讨论起南诏,南诏这些年国内也是风不调雨不顺,这也是它动不动就想跳腾两下的意思。
不过南诏国主年迈,南诏太子是个有野心的人,等他上位,南疆边境怕是又要起纷争。
毕竟国内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容易民怨沸腾,如果能咬大齐一口,那完全能把国内矛盾给压下去。况且,人年轻难免年少轻狂,做事也没那么多束缚。
萧宴宁的意思是不收拾南境就不收拾,一旦决定收拾它,就让它再也没有机会生出这么多心思。
梁靖因他的想法而欣喜,欣喜于萧晏宁的态度,也感动于他对自己的全然信任:“臣也是如此想。”
等时间差不多了,梁靖就出宫了。
他倒是想多陪萧宴宁一段时间,不过到底是刚和家人坦白,多少还是要克制一下的。
因南疆那边还未彻底肃清匪贼,梁靖在京城带了近二十天就离京了。
临走萧宴宁在宋宅细细交代他,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梁靖点头,他望着窗外,声音低哑:“等边境一切安然,我们就可以一起在院子里喝酒赏梅了。”
宋宅陆陆续续中了不少梅花,梁靖很喜欢,一想到红梅树下,两人闲适地喝酒谈心,他心里只觉得高兴。
“那我等你回来。”萧宴宁抚摸着他肩头的伤疤,最后他道:“梁靖,保护好自己。”
梁靖看向他,眼睛晶亮:“放心。”
萧宴宁能做的也只有相信这人的保证。
这次梁靖出京,萧宴宁仍旧去了城外,还是没让他知道,就那么默默看着他骑马离开,不过他还是被前来送梁靖离京的梁牧发现了。
看到皇帝,梁牧先是一愣,而后有些震惊,随即恍然。
他走上前,心情复杂地行礼。
因为在外面,萧宴宁抬手虚虚扶了他一把:“不必多礼,我今日就是寻常身份。”
梁牧站直了身体,他趁着萧宴宁不注意偷偷看了看他,这还是他和梁靖把话说开后第一次见到萧宴宁呢,心下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简直是五味陈杂。真要说,也就是和霍氏一样,管不住梁靖,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好在皇帝应该不知道他已知情,他也只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要不然总不能跳到皇帝跟前说些没什么用处的话吧。当然,如果有天,萧宴宁要是伤害到梁靖,那他肯定会站在梁靖这一边。
是了,梁靖把梁牧知道他们有情的事说给了萧宴宁听,但他没把萧宴宁知道的事说给梁牧,不是故意的,就是忘了。让梁靖说,他还会觉得,不提也好,省得别扭。
梁牧尽量表现的和以前一样,他道:“公子,这里风大,人又多,公子可要先回城?”萧宴宁看了他一眼,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梁牧还挺会自欺欺人的,不过他并未挑破,而是点了点头:“我这就准备回去,梁大人是要回去还是准备去四处逛一逛?”
梁牧心下苦笑,他就是有天大的事现在也不可能扔下皇帝,要是皇帝回宫的路上出了什么问题,那罪过都要落在他头上了。于是他道:“我也准备回城,公子请。”
萧宴宁嗯了声,翻身骑马,梁牧不远不近地跟在他身后。
又过了两个月,于桑当众请辞,皇帝直接给批了。
户部尚书杜检看到皇帝连句挽留的话都没有,批准的速度那般快,他的脸皮忍不住抽了抽,他心道,幸好自己当初没犯傻,没让别人捡漏他的户部尚书之位,要不然他现在到哪哭去。
而远在通州的安王听到于桑辞官的消息,他笑了下。
只能说于桑碰到了萧宴宁,也是他的运气。
太上皇看到安王时,心里正烦闷,他总觉得小八不像小时候的萧宴宁那般讨人喜欢。
他性格直,有什么就说什么,结果秦太后哭了,哭得那是一个撕心裂肺,皇帝从未见过这阵仗,手忙脚乱地哄了一个时辰才把人哄好,从此他再也不敢说小八半句不好了。
此时看到安王在笑,太上皇想到萧宴宁从小就喜欢安王的脸,于是他道:“小孩子都喜欢你,以后奶娘把小八抱出来走动时,你多去看看他。”
安王:“……”什么叫小孩都喜欢他,他怎么不知道?他那名字向来是吓唬孩子的吧。
还有,小八才几个月,让他去看,他能看出花来吗?
太上皇自然不知道安王在心里的吐槽,他只觉得自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十分得意地离开了。
安王在他身后翻了翻白眼,这都是什么事儿,自打太上皇一行人来到通州,他那清闲的日子就没了。
太皇太后那是天天以泪洗面,临终还想着给平王子孙后代某个前程,幸好被太上皇还算靠谱,她话没说完就给挡了回去,要不然远在京城的萧宴宁都要被气笑了。
只是这小八,也让他很头疼。
萧宴宁出生时,皇宫里都是他的哥哥姐姐,小八现在就他一个哥哥,太上皇有事没事就想让他负责小八成长。
安王心里很慌,他只会舞刀弄枪,不大会哄孩子。
作者有话说:
我讨厌待高审。
第195章
萧宴宁登基的第四年,南诏突发水灾,淹没了不少地方,南诏国内民不聊生,边境因此也出现了不少骚扰事件。这期间南诏新主有意和大齐联姻,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大齐皇帝,以换取两国边境的和平。
这个提议当时在朝中还引起了讨论,一部分官员觉得南诏新主的想法还挺美,他们大齐的皇帝还未立后封妃,临也临不到南诏人先入宫,一部分官员则觉得,萧宴宁岁数到了,后宫一个人都没有,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皇帝也该充实后宫了,甭管是南诏女子还是大齐女子,只要有人能先进后宫,后面能进去多少,那都不是事儿。
朝堂上因为这事儿吵起来,萧宴宁就那么看着他们争吵。
坐在这个位置上,烦心事就是多。连他要不要成亲的私事这些朝臣都管,还说皇帝的事无大小之分,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说的冠冕堂皇,当他不知道,有些朝中官员家的女儿早就过了寻常人家女儿出嫁的年龄,就等着他一个松口,顺势入宫呢。
别说他现在有了梁靖,就算没有梁靖,萧宴宁又会容这些人的意。
后宫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影响到前朝,可萧宴宁没有后宫,在这方面无敌。
想在这方面拿捏他,简直是痴心妄想。
半数官员在那里争吵不休,萧宴宁冷眼看着,最后有人看向秦追,忍不住道:“秦大人,于情于理,您也该劝劝皇上。”
一时间,众人的视线都放到了秦追身上。
秦追:“……”他也是真的有些无奈了,这群人怎么知道他没劝。皇帝刚登基时,他也没想着劝,一来太上皇都不着急,二来他也知道萧宴宁当时出宫建府时,太上皇和秦太后赐人时把没见过这阵势的萧宴宁给吓到了,可能把人吓出点毛病,这些年皇帝一直没心思在色这方面,再者,他早先也听秦太后提起过,御医说皇帝在人事这块开窍晚,不用太过着急,加上那两年皇帝又是折腾西北贸易之路又是官船出海,事情一大堆,天天都忙着朝事,秦追也没刻意想起这些。
直到太上皇的八皇子出生了,秦追才恍然,皇帝岁数已经不小了,该立后封妃了。
一开始,秦追还比较矜持,入宫见皇帝时说完朝事就开始拉家常,说他家那些孙子辈的人做的那些让人发笑的事,还顺势提了皇帝小时候发生的事,感叹小孩子当真是天下最单纯无辜的人。
萧宴宁给他的反应也很好,一脸笑意,说让他有空多带着几个孩子入宫。
秦追心里哽的不行,要是皇帝后宫哪怕有一个妃子,他那媳妇就可以带孩子入宫,现在让他带孩子入宫,明显不合适。
后来,秦追发现太矜持皇帝听不懂,于是就开始光明正大的提起婚事。
皇帝插诨打科就是不接话,真要说,他这两年在私底下都快把嘴皮子劝破了,但根本没用。
太上皇和秦太后都拿皇帝没办法,他一个当舅舅的能怎么办。
他还能以死逼迫皇帝成亲?
萧宴宁看有人把火气对准秦追,他冷笑道:“说大齐和南诏联姻的事,你们问秦卿做什么?难不成他能替朕做主娶南诏公主?”
被他折腾几年了,百官也知道萧宴宁的性子,遇到一些事就睁着眼说瞎话。
他们就是想让秦追开口说句话而已,什么时候逼迫秦追替他做主了。
皇帝不同意就不同意呗,还非要拿话给他们安莫须有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