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萧宴宁抬头,满眼单纯,很是奇怪:“母妃说了啊,要争气,不能是个纨绔。母妃每日都这般教育儿臣。”
  皇帝:“……”
  看着满身泥水有点脏兮兮的萧宴宁,皇帝站在那里无语又无力,所以秦贵妃口中的成才就只是一句话?
  **
  秋天的尾巴彻底消失时,萧宴宁的蛐蛐彻底没了声响。
  萧宴宁很伤心,亲自用小铲子给它挖了个坟,把它埋在里面。
  萧宴宁嘟嘟囔囔几句,为蛐蛐送行。
  而这天,大公主的婚事终于定下了,并非寒门之家,而是文勇侯家的嫡次子季洛河,是当年的探花,很有才名。
  皇帝赐婚,来年九月初九成亲。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两个宝宝快见面了,哈哈哈哈。
  第29章
  眨眼又是一年,这个年秦贵妃过得不怎么痛快,因为年前英国公病了一场。
  英国公年轻时在战场上大大小小的伤没少受,年轻时不觉得有问题,现在年岁渐大,身体就有点遭不住了。平日里受伤严重的地方泛疼在他眼里都属于正常,自己找大夫开点药就行。
  只是一到冬天就难捱,总感觉浑身上下就没有不疼的地方。以往老爷子都硬抗,今年老爷子还想硬抗,没抗住,折腾来折腾去,把自己折腾病了。
  秦贵妃听到消息后,担心的不行,恨不得一天派无数个宫人前去打听情况。皇帝那边更是第一时间派去了御医,又让人从御药房送去了不少上好的药材,还赏赐了不少上好的补品。
  太后那里不用说,日日在佛堂念经,还亲自抄写经文送到了国公府。
  皇帝知道秦贵妃心情不好,下了朝还特意前来安慰她。
  被萧宴宁安慰时,秦贵妃还能忍着伤着反过来安慰萧宴宁,让他不要担心。皇帝这一低声温柔的安慰,秦贵妃彻底忍不住了,眼泪那是啪嗒啪嗒地往下落。
  皇帝忙给秦贵妃擦眼泪:“已经派御医去了,英国公很快就会没事的。”
  “臣妾知道,臣妾心里感激皇上。”秦贵妃眼泪朦朦,梨花带雨:“只是臣妾心里难受,忍不住担心。”
  皇帝望着她叹息一声:“你的心情朕了解。”他自打入了这京城,碍于种种原因,已有数年没见过生母了。一想到母亲在通州独自一人,皇帝心里也不好过。
  别的不敢说,思念父母这种心情,他和秦贵妃一样。
  他也想把母亲接到京城,但时机不对,还是得缓一缓。
  秦贵妃见皇帝一脸落寞,她忙擦了擦眼角:“臣妾在皇上面前失礼了。”
  “这算什么失礼。”皇帝望着她道:“贵妃性情中人,在朕面前哭一哭也好,要不然一直憋着,会把人憋出毛病。”
  像他,他都快病了。
  秦贵妃自然感激皇帝的安抚。
  这时,萧宴宁来了。
  萧宴宁赶来的时机恰恰好,打断了皇帝要说的话。
  萧宴宁眼泪浅,一看到秦贵妃脸上有泪,他就忍不住掉眼泪。
  小孩子一哭特可怜,皇帝一看又哭了一个,也没心情感慨他自己了。
  他看向闷闷哭的萧宴宁头疼道:“你别哭了,快来哄哄你母妃,你母妃的眼睛都哭肿了。”
  萧宴宁很听话,他吸了吸鼻子,走到秦贵妃面前道:“母妃,你不要难过了。”
  秦贵妃点了点头,正准备说自己不难过了,结果这时萧宴宁突然打了个大大的喷嚏,一个大泡泡从鼻子里跑了出来。泡泡颤抖了两下,啪的一声裂开,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迹。
  秦贵妃:“……”她心里还在难过呢,但是看着萧宴宁自己都一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懵逼模样,她难过的同时又觉得有点好笑,一时间,表情有些扭曲。
  皇帝也愣住了,随即他反应过来扬声道:“来人,把七皇子带下去……”
  萧宴宁根本没等他把话说完,自己鬼叫了一声,捂着半张脸跑了出去。
  皇帝:“……”
  在他记忆里,在通州时,包括太子在内,他每次见了都是干干净净,在他面前都是进退有礼。唯有萧宴宁,好像自打萧宴宁出生,皇帝已经见过无数发生在他身上的糗事了。
  皇帝转动着眼球默默看向秦贵妃。
  秦贵妃想说什么,张了张口又什么都没说出来。
  皇帝沉默半晌:“刚才小七是害羞了吧。”
  秦贵妃干干道:“是吧。”要是不害羞,也跑不了那么快啊,跟一阵风一样,咻得一下子就没了,最基本的仪态都没有,皇上面前,甚至告退二字都没说。
  很失礼!
  皇帝看着秦贵妃,秦贵妃看着皇帝,四目相对,两人脑海里想的都是那个鼻涕泡泡。
  然后不知道谁先开始,嘴角蓦然绷不住了,相互看着就笑出了声,笑得一时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至于萧宴宁,萧宴宁洗干净了脸就把自己整个人埋到了被子里,他现在只想原地消失。
  皇帝从永芷宫离开本来想回乾安宫,但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心血来潮地去了钟祥宫。
  柳贤妃仍旧和以前一样温柔,皇帝和她说了一会儿话,然后望着乖巧站在一旁的五皇子,皇帝和善地问道:“最近在做什么?”
  萧宴安恭敬道:“回父皇的话,儿臣写字力道不足,如今正在练字。”
  皇帝点了点头笑道:“知道用功是好事。”
  五皇子一脸感动:“谢父皇,儿臣会努力。”
  皇帝又问了几句学业上的问题,五皇子回答的还不错,至少皇帝一直在点头。
  从钟祥宫出来,皇帝又去了玉福宫。
  皇帝没有在第一时间见到六皇子,听康淑妃说,六皇子正在读书。
  康淑妃准备让人把六皇子叫来,皇帝阻止了她,说是自己要亲自去看六皇子读书的情况。
  六皇子端坐在书桌前,神色肃穆,人则像是一轮明月温润又清冷,有几分康淑妃的影子。
  读书声朗朗悦耳。
  看到皇帝,六皇子也只是惊讶了一下,而后坦然、大方、规规矩矩地请安。
  皇帝看着桌子上的书随口道:“喜欢读书吗?”
  萧宴钰垂眸恭声道:“儿臣虽年幼,却也知道读书可以明事理。老师也曾讲过,书要多读才能明白里面的意思,儿臣喜欢读书。”
  看着规规矩矩的六皇子,就连答话都滴水不漏。
  皇帝心想,这才是他熟悉的孩子的模样。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望着站着一动不敢动的六皇子,皇帝想的却是两年前这孩子一听到读书还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如今大了,也沉稳了。
  皇帝有些意兴阑珊,不过面上并不显,他夸赞了六皇子几句,这才缓缓离开。
  “你说七皇子喜欢读书吗?”回宫的路上,皇帝问刘海。
  刘海笑道:“皇上,七皇子虽然还小,但到底是皇子,等入了学就会读书了。”
  “朕问你,他喜不喜欢,扯这些做什么。”皇帝挑眉道。
  刘海忙垂下眼诚实地回答:“恕老奴眼拙,老奴还真看不出来。”
  “怕是不喜欢。”皇帝叹了口气给了个结论。
  刘海偷偷观他脸色,不像是生气的模样,但也不怎么高兴。
  刘海心里不由感慨,真是伴君如伴虎,帝心难猜。
  皇帝其实并没有生气,他只是突然发现,相比较其他人,萧宴宁没有那么假,至少脸上没有披上喜怒不形于色的外衣。
  若今日他问萧宴宁喜不喜欢读书,他应该会皱着眉头一脸不高兴地回答不喜欢。
  皇帝也不知道自己抱着什么心态在宫里转一圈,只是他那些孩子又有什么错。他也是从孩子一路走来,到现在身为人君,很多事都不能太过任性。
  身为皇子,一言一行都被人盯着,若太不上进,也非幸事。
  “小七倒是有朕年轻时的样子。”皇帝说,在通州也没那么多规矩,他也做过几件荒唐事,也有那么几分桀骜。
  刘海笑:“陛下现在也还年轻,正是几位皇子学习的榜样。”
  皇帝横了他一眼:“从你嘴里听句实话也挺难。”
  刘海诚惶诚恐道:“陛下跟前,老奴说的都是实话,不敢有半分欺瞒。”
  皇帝哼了声,没再吭声。
  ***
  如同去年让人头皮发麻的水患,天总有晴的时刻,流水总有停的时候,河堤也总有重新搭好的时候。
  英国公的病年后也稳住了,只不过到底是老胳膊老腿了,御医说平日里需要多注意休养。秦贵妃还特意遣人去英国公府,让英国公务必注意身体,要不然她寝食难安。
  英国公自然满口答应。
  家人身体健康,秦贵妃的心情也明媚起来。已经强制把黑历史忘在脑后的萧晏宁早就活泼起来了。
  秦贵妃问他有什么打算时,萧晏宁握着拳头说自己一定要抓到一只威武雄壮的蛐蛐,尽量把它养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