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师父,咱们去哪里啊?”
  楚院长笑着道:“去带你们看看你们学兄。”
  “拜访学兄?”
  “是啊,日后再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guanchang.html target=_blank >官场混,总要有些人脉。”楚院长笑着道。
  “还有些事,本院长要给你们上最后一课。”
  几人都好奇,但是也没有开口问。
  他们到的第一站,就是临县距离苍山五十多里的万县。
  “这万县地大,本县县令是我们书院的学子,咱们先安置好,再去拜访你们学兄。”
  “好。”
  几人到了客栈,安顿好以后,楚院长就带着他们去拜访县令。
  第198章 游学
  楚院长带着几人到了内堂,见到了周县令,看着三十左右,看着很稳重的样子。
  “院长。”周院长笑着道:“院长许久不见。”
  周院长笑道:“是啊,这是你几位学弟,带你们来游学,这第一站就到了你这里,可得好好招待。”
  “这是自然。”周县令笑着道:“我是苍山出来的,如今能为咱们书院出一份力,也是应该的。”
  “好。”
  “那这群孩子我就交给你了。”
  “院长放心吧。”
  楚院长摆摆手道:“没什么不放心的。”
  几个学子在万县待了三天,这三天周县令亦师亦友,几位学子也是收获良多。
  待了三天以后,楚院长又带着他们出发,再往府城去,见到了刘知府。
  刘知府已经年近五十,看着很威严的样子,也耐心的点拨了几人,但是因为太忙,他们就待了一天就走了
  而后,他们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小县城的百姓看着就很贫苦,但是县令府里却是仆役成群,每日饭食做得极多,吃不完就扔掉。
  让众学子不禁想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们就待了半天,就跟着楚院长离开了。
  在马车上,楚院长笑着问几位学子。
  “这次出来,可有收获。”
  几人都沉默了,楚院长看了看众人,轻笑道:“罢了,咱们再往前走。”
  又到了一个小城,楚院长带着学子去拜访,那县令姓柳,看着很瘦,一家子就住在衙门后面,与上一个县令形成了对比,不仅仅对百姓的事放在心上,还连夜给学弟们讲学。
  苏远宁走的时候,看着柳县令衣服上的补丁,还忍不住落下泪来。
  几人继续前行,到了南边,气候开始热起来,这次他们拜访的是一位夫子。
  许夫子着布衣,看着清贫,精气神却很好,见到楚院长他们来了,热情招待让人买肉买酒,这是他们住的最舒服的一家。
  许夫子有个小院,里面种着菜,旁边喂着小鸡,学堂内时不时有读书声。
  “院长,许学兄是什么功名啊。”
  “进士出身。”
  “进士!”周明朝瞪大了眼睛:“进士,为什么会在乡下教书啊,这不是十年寒窗白学了吗?”
  楚院长但笑不语,笑着道:“多看看吧。”
  许夫子为人风趣,饶是给孩子启蒙,也能把懵懂孩童逗得哈哈大笑,和沈时今他们讨论学术的时候,又总是有特别的见地,让几人都钦佩不已。
  最后一站走完,他们就要回苍山了,上了马车,楚院长让他们说得到的收获。
  众人都各有不同,有的说学到了为人处世,有的说学到了知识有的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还有人说学到了做人的标准,日后若是做官,一定要做个清廉的好官。
  只有沈时今沉默着,楚院长笑着道:“沈小二,这次你可别想躲懒,快说说。”
  沈时今看着众人,笑着看着院长道:“我与其他同窗的见解或有不同。”
  “放心说就是了。”楚院长笑着道。
  沈时今沉默片刻道:“我这些日子,看着几位学兄,都是从苍山出来的,但是都各有不同。”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做人。”
  “我看不上柳县令那样的人,钦佩许夫子,敬重周县令柳知府。”
  “柳县令……他……”周明朝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道:“不就是咱们在开县的那位,他家里仆从数都数不清,外面的百姓都快饿死了,小二你是不是记错了。”
  楚院长摆摆手道“小二你,继续说。”
  “这是为何?”
  沈时今看了看众人道:“周县令为人勤勉,对我等学弟也客气,在当地风评也极好。”
  “小二你怎么知道?”
  沈时今轻笑道:“万县的面好吃,又麻又辣。”
  “这有什么关系?”苏远宁不解道。
  “这辣椒花椒,都是很贵的,路边的小摊面都可以放,不正是可以说明,百姓富足吗?”
  “这……说的也对。”
  沈时今说完,又轻笑道:“那咱们就继续说说,大家最看不上的王县令。”
  “他确实不行啊,作为父母官,自己吃香的喝辣的,百姓都揭不开锅了。”周明朝不解道。
  沈时今轻笑道:“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他府内的仆从大多年迈,而且平日里府里吃不完的饭菜,都会送到善堂。”
  “这……”
  沈时今轻笑道:“看人不能光看表面,虽然王县令府里花用无度,但是也是日日上衙门,县务也处理的井井有条。”
  “王县令虽然不算是个好官,但是也不能算是什么罪大恶极之人。”
  “咱们接着说柳县令……大家都觉得他勤政爱民,可是合州还是很穷,他自己家里,孩子瘦的和皮包骨一样,家里的老太太更是病了多日,他却忙着修建什么桥,想做出政绩,这才是真的蠢。”
  “小二,难不成帮百姓做事还有错?”
  沈时今眯了眯眼,轻笑道:“没错啊。”
  “但是你们想想,一座桥要修三年吗?好要特意请石匠雕琢,刻上字这等沽名钓誉之辈,只是做的好罢了。”
  “都说柳县令日日去修桥,可是他的手,连半点老茧都没有。”
  “王县令骄奢,自己过的好,但是也是花的自己的银子,甚至还有可能惠及百姓,但是柳县令……外面立着好官的牌坊,内里不能安顿家眷,外不能兼顾百姓,这等沽名钓誉之人,我最是看不上。”
  “这两位学兄都不是什么好官,但是依我看来,还是王县令好些。”
  沈时今轻笑道:“至于许夫子,我打听了一下,他们县出来八个举人,十个秀才,都是许夫子教出来的,他虽然没有做官报国,却从另一个方面,给国家培育人才。”
  “小二,……你这些,都是怎么知道的啊?”周明朝不解,他们明明一直在一起啊,这些小二怎么知道的,他们怎么不知道。
  沈时今笑着道:“吃饭的时候问的啊。”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沈时今一路上都在各处买买买,他们原觉得沈时今年纪小贪吃,没想到……他背地里打听到这么多。
  楚院长点点头道:“小二说的极对。”
  “这次带他们游学,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他们清楚举人再前一步,就是进士,上可以报国,下可以育民,实在不行,就照顾好家里,别学得和柳县令一般,明白了吗?”
  “是,院长我们明白了。”
  楚院长轻笑道:“若是做了官,一个不小心,可能祸及全家,你们已经是举人了,现在要想好,日后要做什么。”
  “也许……在年少时,王县令也满怀一腔报国,柳县令也是真心想为百姓做事。”
  “就像你們乡试时的最后一道题。”
  “齐鲁之异:春秋时齐富鲁贫,是地利还是治理?”
  “万县靠近府城,这百姓有了营生,这政绩自然不会差,占了地利,其他的便是锦上添花。”
  “而合县和开县,本就偏远,作为父母官,就算在任三年,绞尽脑汁也救不了百姓,那就尽量顾好自己,顾好家人,端那些虚名是没用的。”楚院长语重心长道
  几人都沉默了,这与他们读的圣贤书差别太大了。
  楚院长看着几个少年,叹口气道:“罢了……你们还年轻,少年意气,总是难免的。”
  “夫子……那若是我们做了官,去了合县和开县这种地方,难不成就要去学王县令,独善其身吗?”
  楚院长看着周明朝,笑了一声,对沈时今道:“时今,你说。”
  沈时今点点头道:“方才他们批判王县令,并不是说勤政错了,而是柳县令错了。”
  “若是我到了合县和开县,我会先去了解当地的情况,看看有什么可以得用的,例如开荒,种田培育种地,先做能帮百姓吃饱饭,做完这些,若是再有余钱,再去修路修桥。”
  苏远宁点点头道:“夫子,我明白了。”
  陆谦也点点头道:“我也明白了。”
  楚院长点点头道:“这次游学,学学问倒是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学会看人再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