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他不得不第三次往稻田里放蟹苗,一桶一桶从海鲜教授那里拿来的抗碱青蟹倾倒到水田里……
路过的刘院士冷笑:“小楚,你养的这是稻田蟹,还是稻田洗澡蟹?”
呵,这就是养海鲜的下场!
楚芃麦眨眨眼:“希望这一批不是洗澡蟹。”
但可惜……天气变化太快,一场沙尘暴袭来,他的海水稻依然顽强,螃蟹却又死的死,跑的跑。仅剩的活螃蟹被他捞起来上锅清蒸了,请师兄师姐们大吃一顿。
第四局……第四局明年再说,今年的天气已经不适合养螃蟹了,楚芃麦只能守着他剩下的两亩水稻等待下一年的到来。
呜呜呜,做科研真的好难啊。
受到挫折的他,决定向受到更严重挫折的师兄秦冠英寻找安慰和鼓励。
两人一起坐在沙堆上,楚芃麦转头看向秦冠英:“师兄,你培育出无籽水稻的时候是不是很难过?很郁闷?”
秦冠英摆了摆手说:“那倒没有,一开始我可激动了,导师也很激动,我们整个实验室都非常激动。”
“海水稻产量低、口感差,但能在3.6%盐度的海水里生长,我们用产量高口感好的水稻与之杂交,虽然提高了海水稻的产量,它的抗逆性却变差了,只能在2%盐度的环境里生长。”
说到这,秦冠英忽然激动地站了起来:“但我杂交出来的水稻不一样,它抗逆性非常强,能在5.6%盐度的重度盐碱地里生长!简直是大家梦寐以求的水稻!!!”
抗逆性确实很强了,最糟糕的盐碱地也不过6%的盐度。楚芃麦眼露同情:“结果它长是能长,却绝种了,一颗种子都没结。”
秦冠英挠挠头,讪笑:“发现它根本不抽穗的时候,我确实有些难过,但发现导师比我更难过的时候,我就没那么难过了,哈哈哈。”
楚芃麦:…………
师兄和他一样孝顺啊!他想了想说:“对了,师兄。你当时杂交出来的稻种还有剩下的吗?我试着种一种。”
咳,用生子丹抢救一下它归零的产量。
第135章 火爆全球第四天
从师兄那里领到无籽水稻的种子,楚芃麦又向华南野生生物种质库申请领取上次看中的小麦种子,又租了两亩地种植。
农学院的传统,有钱就请人干活,没钱就找师兄师姐干活。楚芃麦有钱……有钱也找同门互帮互助。
前方冯师姐正操纵无人机撒硫磺粉,调节酸碱度。后方秦冠英则坐在深松机上,握着方向盘在盐碱地里哼哧哼哧地松土垦荒。
“师弟,你也太抠了吧!”秦冠英十分不理解那么有钱的楚芃麦竟然找他们这些种地水平二流的家伙来干活,“而且,我们这样真的行吗?”
不排盐碱,不铺暗管,也不用土壤改良剂,就这么直接种……
拿着水管走过来的楚芃麦,信心十足地说:“师兄,我相信你的无籽水稻。”
秦冠英微笑:“师弟,我自己都没那么相信它。”
耕地、平地、灌水……秦冠英正要把水管挪到另一块地里,却被楚芃麦阻止了。
“师兄,别!这块地不做水田做旱地!”
秦冠英愣了愣:“师弟,这不是旱稻啊。”
楚芃麦淡定地把水管拿走:“这块地我要用来种小麦。”
众师兄师姐:??????
“咱们这儿也没有抗盐碱小麦的项目……”
楚芃麦拿出在种质库发现的生长在盐碱地边缘的野生二粒小麦种子:“多种几次,它说不定就越来越适应盐碱地了。”
众人还想劝阻,但随着楚芃麦又指挥他们在一旁的地里搭起葡萄架子,种上从各教授那里讨来的生菜、小白菜、番茄、黄瓜……他们也就不劝阻了,劝不过来。
他们看楚芃麦的眼神就像在看小孩儿闹着玩,反正现实最后会教对方做人。
但是……
一个月后……楚芃麦的生菜可以吃了。
两个月后……楚芃麦的番茄也成熟了。
唔,还挺好吃的。
楚芃麦熟悉的教授和他的师兄、师姐都收到他赠送的蔬菜,一人一塑料袋。
冯师姐拿出一个西红柿,在水管上冲着冲就咬了一口,评价说:“好甜啊,听说番茄会在高盐环境下合成更多的糖分抵御恶劣环境,难怪那么好吃。”
“小师弟搞科研虽然和秦师兄有的一拼,种菜倒是甩秦师兄十八条街。”
同样拿着番茄的秦冠英:……
“请不要拉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实验室位于沙漠边陲,条件确实有艰苦之处,隔三岔五就掀起的沙尘暴,让楚芃麦觉得自己就像地里被土掩埋、被大风吹的水嫩嫩的小白菜,每天都干得像风干的白菜干,急需补充水分。
这边昼夜温差也很大,早穿棉袄午穿纱。白天他拿着小风扇对着脸吹,晚上他这个热带常住居民却冻得瑟瑟发抖,还得用暖水袋和电热毯。
他们宿舍的空调有些老旧,制冷效果勉勉强强,制热效果实在感人……
蚊虫也非常猖狂,一不注意就叮得人满手满腿的肿包,又疼又痒,让他们这些在田里干活的学生苦不堪言。
不过,楚芃麦老家的蚊虫也不遑多让,他带来的老家特产驱虫药倒是极受众人的追捧,最后堪称人手一瓶了。
买东西也很不方便,去市区最近的市场得开两个多小时车,网购快递也没人送上门,得他们亲自去附近建设兵团的快递点拿。
这是让楚芃麦最痛苦的一件事,他这个人最喜欢在网上买有趣但无用的小东西。
既然没办法在网上买,学习之余他就爱上了去戈壁滩捡垃圾,什么好看的石头,形状奇特的干尸植物,不知品种的动物骨头……
当然,还有他随手捡的真垃圾,不知是谁扔下的塑料瓶、塑料袋、易拉罐、啤酒瓶……
为了自己兴之所起的捡垃圾之行顺利,楚芃麦还买了一头骆驼做运输工具。哼,郑云崖提议的沙漠越野车哪有骆驼有意思。
喂骆驼,给骆驼梳毛,带骆驼遛弯儿且自己遛弯儿,对他来说可是极有意思的一件事。
总的说来,楚芃麦在新省的日子还算过得有滋有味,有骆驼,有小红,有狗,有男朋友。
秋天草叶枯黄,路边的胡杨灿烂得像金子。
骑在骆驼上的楚芃麦发号施令:“比奇,冲!”
比奇嗖的一下窜了出去,奔向前方草场上的牛群。它虽然不是牧牛犬,但也不是不能冒充一下牧牛犬。
旁边缓慢开车跟随的郑云崖:…………
他男朋友目前沉迷骑骆驼,去近一些的地方都要骑着骆驼出去秀一秀,获得其他人或吃惊,或无语,或羡慕的眼神。
今天是休息日,楚芃麦陪他来给附近老乡看牛……
天知道为什么,他明明是来县医院支援科室建设的,却因为有兽医证偶尔还会被安排一些治疗动物的活计。
领导的话历历在耳:“小郑,你不是要去研究中心看你对象吗?顺路就去看看合作社的牛了。”
牛羊是牧民重要的财产,郑云崖无语归无语,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何况,他男朋友也很喜欢这样和动物接触的活动。
就是……一点也不顺路。这家养牛合作社离楚芃麦所在的研究中心足足有八十多公里。
合作社的主任一看到郑云崖就像看到了救星,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就是说的话让人听不懂。
唔,在这边生活语言不通也是一件难事。郑云崖看向他社交能力满分的男朋友。
楚芃麦手舞足蹈用自己最近学到的塑料民族话和老板沟通,大致弄清楚了情况:“病牛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忽然就病得很严重,刚刚还死了两头。”
郑云崖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他换上防疫服,让楚芃麦去一边玩儿,跟着老板去看死牛。
死去的牛腹部膨胀如鼓,有结膜炎,舌头外翻,鼻孔有大量白色泡沫,肝门外翻。他现场给牛做了解剖,发现胃里有大量青草,肠膜充血,心里有了底。
“魏氏梭菌引起的青草胀。”郑云崖扭头和主任说,“建议给其他牛紧急接种多联疫苗。你们最近是不是换了草料?”
“太快了,慢慢说。”合作社的主任一脸迷茫,用不熟练的普通话回答。
郑云崖:…………
他又转头看向远处的楚芃麦。对方正和比奇两只狗,不是,一人一狗在牛群里横冲直撞,玩得非常开心。
察觉到背后的视线,楚芃麦转过头跑了过来,又手舞足蹈将郑云崖的话转达给老板。于是,郑云崖在这边给牛接种疫苗,他就和主任一起看草料。
“我们之前喂的是这个……最近主要喂的这个……”主任给楚芃麦看他们喂食的草料,“哈哈哈,这个本来做蔬菜用的,但不易保存,朋友没卖出去就送给我喂牛了。”
路过的刘院士冷笑:“小楚,你养的这是稻田蟹,还是稻田洗澡蟹?”
呵,这就是养海鲜的下场!
楚芃麦眨眨眼:“希望这一批不是洗澡蟹。”
但可惜……天气变化太快,一场沙尘暴袭来,他的海水稻依然顽强,螃蟹却又死的死,跑的跑。仅剩的活螃蟹被他捞起来上锅清蒸了,请师兄师姐们大吃一顿。
第四局……第四局明年再说,今年的天气已经不适合养螃蟹了,楚芃麦只能守着他剩下的两亩水稻等待下一年的到来。
呜呜呜,做科研真的好难啊。
受到挫折的他,决定向受到更严重挫折的师兄秦冠英寻找安慰和鼓励。
两人一起坐在沙堆上,楚芃麦转头看向秦冠英:“师兄,你培育出无籽水稻的时候是不是很难过?很郁闷?”
秦冠英摆了摆手说:“那倒没有,一开始我可激动了,导师也很激动,我们整个实验室都非常激动。”
“海水稻产量低、口感差,但能在3.6%盐度的海水里生长,我们用产量高口感好的水稻与之杂交,虽然提高了海水稻的产量,它的抗逆性却变差了,只能在2%盐度的环境里生长。”
说到这,秦冠英忽然激动地站了起来:“但我杂交出来的水稻不一样,它抗逆性非常强,能在5.6%盐度的重度盐碱地里生长!简直是大家梦寐以求的水稻!!!”
抗逆性确实很强了,最糟糕的盐碱地也不过6%的盐度。楚芃麦眼露同情:“结果它长是能长,却绝种了,一颗种子都没结。”
秦冠英挠挠头,讪笑:“发现它根本不抽穗的时候,我确实有些难过,但发现导师比我更难过的时候,我就没那么难过了,哈哈哈。”
楚芃麦:…………
师兄和他一样孝顺啊!他想了想说:“对了,师兄。你当时杂交出来的稻种还有剩下的吗?我试着种一种。”
咳,用生子丹抢救一下它归零的产量。
第135章 火爆全球第四天
从师兄那里领到无籽水稻的种子,楚芃麦又向华南野生生物种质库申请领取上次看中的小麦种子,又租了两亩地种植。
农学院的传统,有钱就请人干活,没钱就找师兄师姐干活。楚芃麦有钱……有钱也找同门互帮互助。
前方冯师姐正操纵无人机撒硫磺粉,调节酸碱度。后方秦冠英则坐在深松机上,握着方向盘在盐碱地里哼哧哼哧地松土垦荒。
“师弟,你也太抠了吧!”秦冠英十分不理解那么有钱的楚芃麦竟然找他们这些种地水平二流的家伙来干活,“而且,我们这样真的行吗?”
不排盐碱,不铺暗管,也不用土壤改良剂,就这么直接种……
拿着水管走过来的楚芃麦,信心十足地说:“师兄,我相信你的无籽水稻。”
秦冠英微笑:“师弟,我自己都没那么相信它。”
耕地、平地、灌水……秦冠英正要把水管挪到另一块地里,却被楚芃麦阻止了。
“师兄,别!这块地不做水田做旱地!”
秦冠英愣了愣:“师弟,这不是旱稻啊。”
楚芃麦淡定地把水管拿走:“这块地我要用来种小麦。”
众师兄师姐:??????
“咱们这儿也没有抗盐碱小麦的项目……”
楚芃麦拿出在种质库发现的生长在盐碱地边缘的野生二粒小麦种子:“多种几次,它说不定就越来越适应盐碱地了。”
众人还想劝阻,但随着楚芃麦又指挥他们在一旁的地里搭起葡萄架子,种上从各教授那里讨来的生菜、小白菜、番茄、黄瓜……他们也就不劝阻了,劝不过来。
他们看楚芃麦的眼神就像在看小孩儿闹着玩,反正现实最后会教对方做人。
但是……
一个月后……楚芃麦的生菜可以吃了。
两个月后……楚芃麦的番茄也成熟了。
唔,还挺好吃的。
楚芃麦熟悉的教授和他的师兄、师姐都收到他赠送的蔬菜,一人一塑料袋。
冯师姐拿出一个西红柿,在水管上冲着冲就咬了一口,评价说:“好甜啊,听说番茄会在高盐环境下合成更多的糖分抵御恶劣环境,难怪那么好吃。”
“小师弟搞科研虽然和秦师兄有的一拼,种菜倒是甩秦师兄十八条街。”
同样拿着番茄的秦冠英:……
“请不要拉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实验室位于沙漠边陲,条件确实有艰苦之处,隔三岔五就掀起的沙尘暴,让楚芃麦觉得自己就像地里被土掩埋、被大风吹的水嫩嫩的小白菜,每天都干得像风干的白菜干,急需补充水分。
这边昼夜温差也很大,早穿棉袄午穿纱。白天他拿着小风扇对着脸吹,晚上他这个热带常住居民却冻得瑟瑟发抖,还得用暖水袋和电热毯。
他们宿舍的空调有些老旧,制冷效果勉勉强强,制热效果实在感人……
蚊虫也非常猖狂,一不注意就叮得人满手满腿的肿包,又疼又痒,让他们这些在田里干活的学生苦不堪言。
不过,楚芃麦老家的蚊虫也不遑多让,他带来的老家特产驱虫药倒是极受众人的追捧,最后堪称人手一瓶了。
买东西也很不方便,去市区最近的市场得开两个多小时车,网购快递也没人送上门,得他们亲自去附近建设兵团的快递点拿。
这是让楚芃麦最痛苦的一件事,他这个人最喜欢在网上买有趣但无用的小东西。
既然没办法在网上买,学习之余他就爱上了去戈壁滩捡垃圾,什么好看的石头,形状奇特的干尸植物,不知品种的动物骨头……
当然,还有他随手捡的真垃圾,不知是谁扔下的塑料瓶、塑料袋、易拉罐、啤酒瓶……
为了自己兴之所起的捡垃圾之行顺利,楚芃麦还买了一头骆驼做运输工具。哼,郑云崖提议的沙漠越野车哪有骆驼有意思。
喂骆驼,给骆驼梳毛,带骆驼遛弯儿且自己遛弯儿,对他来说可是极有意思的一件事。
总的说来,楚芃麦在新省的日子还算过得有滋有味,有骆驼,有小红,有狗,有男朋友。
秋天草叶枯黄,路边的胡杨灿烂得像金子。
骑在骆驼上的楚芃麦发号施令:“比奇,冲!”
比奇嗖的一下窜了出去,奔向前方草场上的牛群。它虽然不是牧牛犬,但也不是不能冒充一下牧牛犬。
旁边缓慢开车跟随的郑云崖:…………
他男朋友目前沉迷骑骆驼,去近一些的地方都要骑着骆驼出去秀一秀,获得其他人或吃惊,或无语,或羡慕的眼神。
今天是休息日,楚芃麦陪他来给附近老乡看牛……
天知道为什么,他明明是来县医院支援科室建设的,却因为有兽医证偶尔还会被安排一些治疗动物的活计。
领导的话历历在耳:“小郑,你不是要去研究中心看你对象吗?顺路就去看看合作社的牛了。”
牛羊是牧民重要的财产,郑云崖无语归无语,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何况,他男朋友也很喜欢这样和动物接触的活动。
就是……一点也不顺路。这家养牛合作社离楚芃麦所在的研究中心足足有八十多公里。
合作社的主任一看到郑云崖就像看到了救星,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就是说的话让人听不懂。
唔,在这边生活语言不通也是一件难事。郑云崖看向他社交能力满分的男朋友。
楚芃麦手舞足蹈用自己最近学到的塑料民族话和老板沟通,大致弄清楚了情况:“病牛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忽然就病得很严重,刚刚还死了两头。”
郑云崖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他换上防疫服,让楚芃麦去一边玩儿,跟着老板去看死牛。
死去的牛腹部膨胀如鼓,有结膜炎,舌头外翻,鼻孔有大量白色泡沫,肝门外翻。他现场给牛做了解剖,发现胃里有大量青草,肠膜充血,心里有了底。
“魏氏梭菌引起的青草胀。”郑云崖扭头和主任说,“建议给其他牛紧急接种多联疫苗。你们最近是不是换了草料?”
“太快了,慢慢说。”合作社的主任一脸迷茫,用不熟练的普通话回答。
郑云崖:…………
他又转头看向远处的楚芃麦。对方正和比奇两只狗,不是,一人一狗在牛群里横冲直撞,玩得非常开心。
察觉到背后的视线,楚芃麦转过头跑了过来,又手舞足蹈将郑云崖的话转达给老板。于是,郑云崖在这边给牛接种疫苗,他就和主任一起看草料。
“我们之前喂的是这个……最近主要喂的这个……”主任给楚芃麦看他们喂食的草料,“哈哈哈,这个本来做蔬菜用的,但不易保存,朋友没卖出去就送给我喂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