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苏然递给星临一粒,说:“来,看看这两种障碍物行不行。”
  他和星临分别站到了一个小路口和一个大路口的前方。
  苏家大门就在他们旁边,一旦出现危险,他们可以马上钻进去锁门。
  两人对视一眼,苏然回过头道:“一、二、三——扔!”
  他们同时抬手,将摔炮用力扔向了肥堆的另一边!
  噼!啪!
  清脆的两声在两个路口的另一端爆响!
  随后,他们屏息紧盯住障碍物另一边的情况。
  ……空气中隐隐弥漫开令人不安的氛围。
  少顷,两个路口的另一头都出现了丧尸的身影!
  它们摇摇晃晃走出各自的院子大门,左右晃头,看见苏然和星临,立马转身大步大步朝这里走来,逐渐改走为奔,喉咙里发出兴奋地嘶吼——
  然后纷纷撞在了家具障碍物和肥堆上!
  前者立马发出哐的一声响,堆叠在一起的家具微微晃动了一下。
  但因为结构稳固,每一件家具之间互相支撑,所以并没有发生移动或者倒塌。
  后者更为坚固,实心的一米五高肥堆果然不是轻易就能推倒跨越的,丧尸只能扑在上头,喷着口水伸出双手朝苏然一顿乱抓,却就是碰不着他。
  苏然和星临缓缓后退,背靠背。
  丧尸遇见人类后会越来越亢奋,障碍物虽然能挡住它们,但时间久了也有可能会被推翻。
  但他们本就没有站在原地调戏丧尸的打算,就算以后要运水,也是拉着推车飞奔而过。
  所以——
  “回家!”
  苏然一声令下,两人立马跑回到院子里,锁上大门,径直冲上三楼。
  从三楼望出去,底下两个路口的丧尸失去猎物,立马就迷失了。
  它们的兴奋状态解除,行为变得呆滞,在障碍物的另一头歪歪脑袋,打转徘徊,过了好一会儿,终于迷茫地转身离开。
  苏然兴奋地和星临对视一眼。
  ——这个办法,可行!
  第12章
  后面两天,他们专心攻克剩下的路线。
  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套策略。
  一闯进院子,苏然就关上大门,站在院子中央,星临则继续往前,跑到屋子的大门边上,背贴住墙。
  苏然把铁铲杵在地上,大吼一声“啊”或者“哈”,力发丹田,气势如虹。
  而星临就在门边,当屋子里头的丧尸被声音吸引冲出来时,他瞅准时机,砸死几个算几个,砸不死的,他们俩一同围剿!
  效率奇高!
  当然,也有遇到难缠的,比如在叶叔家,也就是小推车在的那户人家家里,他们遇到了一只提着菜刀登场的丧尸。
  对方乍一出现,苏然以为看到了镜像的自己,一人一尸持械斗起来,星临都差点挨他们两刀。
  好在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头丧尸要大,再危险的情况最终也能化险为夷,他们的战斗经验呈指数级上涨。
  一个个路口逐渐被封住。
  为了加快肥堆的发酵速度,苏然一般会往里头加点动物粪便。
  理论上当然是草食动物的粪便最好,因为食肉动物的粪便里可能会有寄生虫、有害病菌……但都末世了,哪还能要求这么高!
  很早很早以前,社会还没这么发达的时候,不也得挑人粪撒田里?
  反正发酵充分,万事大吉。
  于是这两天,苏然把小母鸡和雪团的粪便全都收集起来,往几个肥堆里撒。
  他甚至对着自家马桶沉思过……但最终还是万般纠结地转身离开。
  不过——
  “这个肥堆是不是太‘干’了?”
  经过两天下来的观察学习,人鱼同志多多少少也掌握了些堆肥知识,知道干料就是炭料,有益肥堆升温;湿料就是氮料,能加快发酵速度。
  科学的碳氮比能将肥堆控制在合适的温度上,进行良好的发酵,农村里堆肥虽不讲究,但为了能发酵成功,也不能让这二者的比例偏移得太夸张。
  苏然也觉得这个肥堆干料过多了点,转身跑回家,把这几天累积的厨余搬出来,洒了进去,然后他顿了顿,红着耳朵说:“你,走远点,转身背对我。”
  星临:“?”
  “别看我,快去做!”
  人鱼颇为打量地瞟瞟他,轻飘飘后退三米,转过身。
  苏然很心虚地转头看了眼,确认这家伙老老实实背过身去了,回过头,拉开自己的裤子拉链……
  ……
  星临凝视前方的村道,听着后头淅淅沥沥的声音,陷入沉思。
  一分钟后,身后传来苏然尴尬的声音。
  “咳,这样也可以加快发酵速度……你要是有感觉的话,也去弄一下,弄完后翻一翻垛,把布盖上回来。”
  然后一溜烟就往前跑走了,星临只看到了他血红的耳朵……
  *
  整条运水路线是在第三天建设完毕的。
  除了小推车,苏然还收获了十桶各种原材料压榨的食用油、十五袋大米、八袋面粉,酱油、米醋、味精、盐、狗粮、卫生纸,等等等等。
  星临则给自己挑了一部手机。
  “现在没网没信号,你要手机做什么?”苏然很迷茫。
  星临对着他拍下一张照片。
  苏然:“!”
  他跑过去看,还好,拍得不丑,甚至还挺会拍,光影抓挺好的……
  “地心世界的人造灯照射出来的光线很死板,”星临看着这张照片,语气很平淡地说,“摄影学在那里是一门很空虚的学问。”
  所谓的阳光并非真正的阳光。
  所谓的月光并非真正的月光。
  人永远活在人造的环境中,光影从来与“灵动”不沾边。
  苏然沉默。
  当天下午,他从外面回来,交给星临另一部手机。
  “我没找到专门的照相机,只找到这个牌子的手机,以前听说过这个牌子的照相功能会比较好,你可以用用看。”
  “……”星临接过,看向手中这台钢化膜都裂成蛛网,却看得出来被小心翼翼擦拭干净过的手机,又抬眸看向他。
  半晌后,牵起唇角。
  “谢谢。”
  除此之外,苏然还搜刮来一袋贝贝南瓜种子。
  他可以种南瓜啦!
  前几天催芽的玉米种子还没成功催出来,苏然抽了一张纸巾,沾湿后包裹住南瓜种子,同样放到冰箱上面去——这儿温度高,有利于种子出芽。
  赵姐姐家的发酵床垫料也拿到手了,同时小母鸡的木屋正式打造完毕。
  木屋虽小,但五脏俱全。
  屋子分为左右两边,左边是活动空间,用金属网格板作“地板”,网格板下方就是厚厚一层发酵床垫料。
  从一个圆形门洞钻到右边,则有一个圆形草蒲团,是“卧室”,用来给小母鸡睡觉休息。
  小母鸡在新家门前探头探脑,抬脚迈进去后,在左边空间转了两圈,便转身钻到了右边。
  它在蒲团上坐下,胸前的羽毛随着弯出来的弧度变得越发蓬松,喉咙里发出一声舒服的“咕咕”!
  苏然松了口气。
  把这小木屋放到自己卧室里总归不太合适了,苏然最近也发现,有了小伙伴之后,雪团晚上睡觉就变得没那么安分,俩小只半夜里总闹来闹去,吵得他睡不着。
  他依旧不放心让它们去院子里睡,但或许是家里多了个星临使然,苏然觉得关上一楼大门和三楼露台门,晚上让雪团和小母鸡在家里别的地方休息也可以。
  所以,他把狗窝和鸡窝全部挪到了三楼小客厅。
  在第四天的早晨,他和星临拉上推车出门。
  俩人对视一眼。
  苏然深吸一口气,面对前方寂静的村道。
  “——跑!”
  嘎啦嘎啦嘎啦!
  哒哒哒哒哒!
  急促的脚步声和凌乱的车轮撵动声将村道从早晨的睡梦中惊醒,危险的气息迅速开始弥漫,幢幢鬼影出现在沿路障碍物的另一端……
  苏然和星临一点都不回头,他们沿路狂奔,直到冲到终点,来到沙滩上……
  海风迎面扑来。
  他们的脚踩进沙子里,不再发出响声。
  车轮也陷进沙子里,不再转动。
  苏然跑向大海,双脚踢起海浪。
  他笑出了声,也说不上自己为什么要笑,明明没什么好笑的事,但就是突然觉得心里好畅快。
  听到笑声,星临回头看他,一开始若有所思地看,后来也跟着勾起了唇角。
  这一天,他们来回运了五趟水。
  为了不累积丧尸的“愤怒值”,每趟与每趟之间分隔开两个小时,务必保证丧尸们都回家了,睡了,睡开心了,才开始相似的循环。
  于是,从天亮运到天黑。
  傍晚,厨房墙外。
  星临踩着梯子,接过底下苏然递上来的水,哗啦啦倒进储水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