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云济不回答,只是依旧淡看着。
  唐大将军将信交给老太傅仔细分析,看向隆亲王道:“这信,的确不能证明就是隆亲王你所写,但余下的,希望隆亲王也能解释得过去。”
  余下的?
  还有信?
  就在众人好奇信在哪里时,太监领着一个小孩从外面走进来。
  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信和隆亲王以及唐大将军身上,谁都没有注意到有孩子走进来,直到这孩子走到了眼跟前,不少人觉得熟悉。
  “你怎么在此?”隆亲王怒问。
  众人这才想起来,这不见是陈友明和周瑶所生,后被长宁养在膝下的那个奸生子吗?
  而狼崽子没有回答隆亲王,而是朝着龙椅行了大礼后才直起身道:“小儿前来,是为边陲百姓,兖州惨死的将士要一个公道。”
  意识到什么,隆亲王伸手就要来抓狼崽子,却被唐大将军当场拦住。
  狼崽子灵活的退到几个老臣身边,从袖袋里掏出十多封信,有开封的,有没开的,但从信封褪色程度看来,比唐大将军先前拿的几封信都要年岁长些。
  第278章 全看林皇后想不想保隆亲王
  老太傅一把拿过信,先将开封了的信纸拿出来。
  一共五封信,三封东月的,两封戎狄的,都是常年和大赵打交道的,文字相差并不算太大,而大赵官员为了截取情报,也都是要学两方的文字的。
  只粗粗扫一眼,都纷纷大惊失色。
  这上面写的是七年前边陲的一场恶战。
  当时距离和东月上一次恶战已经是两年了,边陲一直风平浪静,皇上已有了消减兵力的打算,将隆亲王召回京中欲要商议。
  却不料,东月联合戎狄,突然进攻,边陲来不及反应,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数万,两方联合却一路直捣。
  已经快到盛京的隆亲王当下就抗旨返回,只带了数千兵将日夜不休的奔回,赶在两方联合杀入第五座城池的时候抵挡了他们前进的步伐。
  虽当时前线已经溃不成军,但隆亲王的到达振奋军心,连百姓也加入其中,最终以少胜多,将两方赶出了边关。
  为民抗旨,驱赶敌军,以少胜多等名号连带着隆亲王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大赵,至此隆亲王在大赵百姓眼中那就是天兵神将,是大赵的护国神,皇上也没有降罪隆亲王抗旨一事,反倒嘉奖封赏,隆亲王和整个唐家更上一层楼。
  一片欢快之中,都忘了,虽是将东月和戎狄的联合军赶了出去,可他们连下四城,烧杀抢掠让大赵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戎狄靠着抢得到粮食和俘虏过了两个冬日,而东月则是利用大批的俘虏做苦力发展,而大赵却因此伤了元气,皇上病情也是在当时加重的。
  等到双方几经交涉了两年退回俘虏的时候,数万人最后只活着回来了两千人,且都骨瘦如柴,满身病痛,没多久,都死了。
  至此,这事就再无一人提起了,完完全全掩盖在隆亲王府的迅速腾起之下。
  可如今,看这些信中内容,再结合当初种种,终于得知真相。
  什么为民抗旨,什么驱赶敌军,什么以少胜多,都是早就商量好的交易,彼此互惠互利,只有国家遭受了的大笔损失,数以万计的百姓和将士成了垫脚石。
  而前段时间兖州军被困渭城,何尝不是故技重施。
  只是云济领兵死撑着,拖住了对方,而苏芮及时求援,唐大将军又当即出兵,这才没有照成更大的损失。
  但从根本来说,隆亲王是想要再一次卖国求荣的。
  如此之举,令在场官员无一不震怒。
  即便素日里也有政见不和,党派之争,甚至其中不乏私心,但都不会危害大赵,更不会将数以万计的百姓和将士就那么送去给敌军残杀。
  就是文官都气得脖子发粗,领兵打仗的武将当下就冲上来要打隆亲王。
  隆亲王手底下的武官立即围着隆亲王阻拦,乱作一团下忙喊冤:“一个黄毛小儿不知从哪里找来的书信,就说隆亲王卖国求荣?未免儿戏!何况这信中哪里写了是写给隆亲王的了?又如何证明,这信不是伪造。”
  “这信是我从外祖父书房暗阁之中得到的,是我母亲长宁郡主疯癫之后亲口说出来的,发现信中涉及重大,我不知该告诉何人,这才找上了叔祖父唐大将军。”狼崽子声音稚嫩,听起来格外认真。
  孩子大多不会撒谎,就算撒谎,也不会说得这样伶俐。
  而隆亲王并没有反驳。
  老太傅则不想听过多有的没的,将手中还没拆封的信递给身边几位老臣。
  “皇后娘娘驾到。”
  才撕开一个口子,门外就响起了太监的唱喊声。
  所有人纷纷转身行礼,拜见林皇后。
  来的不止林皇后,还有皇上身边的统领太监福公公。
  两人显然是一路急赶来的,额头都蒙上了细细密密的汗,呼吸也不平稳,但林皇后并不休息,急步走上矮于龙椅的凤位,问:“太监来报,唐大将军状告隆亲王通敌卖国,此事当真?”
  “回娘娘,此事千真万确,臣有书信为证,隆亲王府养子唐承亦发现暗阁书信。”唐大将军直身回禀。
  “速速取来。”林皇后着急命令。
  福公公立即走下云台,从各个官员手中拿过传看的信纸,一同奉给林皇后。
  看过一封又一封书信,林皇后的脸色越发难看,不敢置信的看向隆亲王问:“隆亲王,此事你作何解释?”
  “臣,冤枉。”一阵子没开口的隆亲王朝着林皇后就大喊起来。“臣忠君爱国,二十多载杀敌无数,不敢论功,但问心无愧,绝不会做出通敌卖国,草菅将士之命的事来,望娘娘明鉴。”
  林皇后并不因此相信,而是抖了抖手中的信纸质问:“那这信呢?”
  “这信臣不知从何的来,臣与东月有血海深仇,岂会通信,戎狄同样,这小儿说是从臣书房暗格得来的书信,可臣书房并无任何暗格,他言,是臣前些日子疯魔的女儿告知,可臣的女儿已经神志不清,会说什么,又能信吗?不过是勾结一气前来陷害臣罢了,臣怀疑,臣女突然疯魔亦和他们脱不开干系。”
  “我没有说谎,皇后娘娘,我没有说话,是母亲说的,也是母亲说暗阁如何打开,我才打得开的,书信就是从里面发现的。”狼崽子着急的喊起来,见林皇后似乎并不信任自己,忙反手指向老臣手里还未开封的信封喊:“还有,这里还有,肯定有证据证明的。”
  这话一出,不少人暗道不好。
  可没等唐大将军开口,林皇后便先一步道:“既如此,来人,随长宁郡主养子前往隆亲王府,查看是否真有暗阁,未开封的书信亦呈上来本宫亲自过目。”
  此话一出,便没来回转之地。
  隆亲王已是二皇子一脉,而林皇后是二皇子母后,如今情况,自会为二皇子考虑,未必会秉公处理。
  这派出的人跟着狼崽子去了,是不是有暗阁全看林皇后想不想保隆亲王,那未开封的信也是一样。
  林皇后看了,说是不足为证,谁又能去质疑呢。
  因此,刚刚福公公来收信的时候,几位老臣都心照不宣的把手中的信藏在了身后。
  可如今点破,林皇后又开了口,自然不能再藏了。
  只能看向云济和唐大将军,看他们是否还有后招。
  这才发现,云济不见了!
  第279章 证据确凿
  方才人明明在这儿的,怎么一下子就不见了?
  “您当心脚下。”
  正奇怪,就听身后传来云济恭敬的声音。
  如今何人能让云济这般毕恭毕敬?
  纷纷转过身看去,只见云济掺扶着一个身子佝偻,发丝全白,留着一把山羊胡的小老头。
  众人奇异,云济这时候怎么去搀扶一个小老头来,难不成是什么重要的证人。
  奇怪之际,都没注意到,凤位之上的林皇后脸色微弱的变了变。
  “劳烦王爷了,这年纪大了,就不中用了,走几步都困难。”老头感慨的自嘲,声音却倒是中气十足。
  但这声音,让朝上一些人身子猛然震了震。
  几个老臣都神情激动起来,一向不苟言笑的刑部尚书严大人更是激动得同手同脚的跑上前,抖动的嘴几番张开才最终含泪吐出两个含糊的字:“老…老师。”
  老师?
  严大人幼年时期曾是太子伴读,也就是如今的皇上,两人师出一门,他唤眼前的小老头老师,那这小老头岂不就是……
  告老还乡的王老太师!
  “五十多岁的人了,都三品大员了,还这样眼窝子浅。”王老太师嘴上说教,可语气却都是爱护,如老父亲终得见多年未见的儿子。
  “是是是,学生无用。”一边答应,一边泪珠子就往下掉,严大人顾不得平日里的礼数,抬起袖子就把眼泪鼻涕一把擦掉,尽量沉稳的关切问:“老师身体近来可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