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于是南瑾了然颔首,再不追问了。
到了七月初五这日,离宫前夜,南瑾在自己宫中小厨房亲手做了许多拿手菜肴。
她邀请了荣妃、嘉妃前来小聚。自然,也请了顺妃。
顺妃当日久跪腿伤,事后南瑾吩咐了许平安悉心医治,如今伤势早已痊愈。
虽不能根治她的旧疾,但至少没有令她的痛苦加剧。
对于顺妃当日对知笙说出那番话的真正动机,南瑾已不愿再去深究。
其实无论顺妃说与不说,以知笙那般刚烈决绝的性子,最终的结局或许都不会改变。
既如此,南瑾也觉得无需再计较什么。
即便她斗垮了顺妃,让沈晏辞将她打入冷宫,又待如何?
不过是让盈月自此失去了母亲,让这宫里头多了个可怜的孩子罢了。
其实这天夜里,南瑾也邀了沈晏辞。
只是沈晏辞以朝政繁忙为由,虽口头应下,最终却并未赴约。
彼时月明星稀,又赶上了夏夜难得的凉爽宜人。
几位妃嫔坐在承乾宫的庭院中,一边享用着美食佳酿,一边闲话家常,已是全然不见初入宫闱时彼此的剑拔弩张了。
日子久了,再深的困局,人也总能活出几分通透明白。
听得嘉妃感慨道:“如今想想从前,咱们那般明争暗斗,也不知究竟是为了什么?人总是所求越多,反而陷得越深。我算是看清楚了,皇上的心要在谁那儿,原也不是靠争抢就能得来的。
与其执着于高位恩宠,倒不如随遇而安。我觉着咱们姐妹们如今能这样坐在一处,吃吃饭,说说话,打打叶子牌,这日子就很好。
再不必像从前那般,各自都存了心思算计,你害了我,我又报复你,稍有风吹草动,便要提心吊胆,生怕惹火上身。日日那般煎熬,真不知图个什么。”
荣妃也接口道:“是啊,从前只想着如何争得圣宠,能让位份再高些,日子便能更顺心如意些。可你瞧咱们,争抢了那么些年,不还是在嫔位上熬了许久?
反倒是后来放下了执念,只专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如今反倒都晋了妃位,俸禄多了,麻烦少了,日子竟不知比从前欢快了多少。“说着试图学说了句京腔,“‘大伙而’说是不是?”
她这一声生硬别扭的儿化音,顿时逗得众人前仰后合,笑声不断。
南瑾这才恍惚察觉,认识荣妃这么久了,她虽早已改掉了乡音,但这京片子说得始终不算地道。
今日刻意学了一句儿化,更是惹得嘉妃笑得险些跌下椅子去,
“阿依夏木~你入宫算来也快五年了,怎么口音还是学不来咱这儿的调调?”
荣妃羞得脸颊绯红,嗔怪道:“偏要学来做什么?你自己听听,你叫我名字叫得好听吗?”
她字正腔圆地用母语念了一遍自己的本名,嘉妃好奇地跟着学了一句,却险些咬了舌头,更是引得满座欢笑。
后来酒过三巡,嘉妃借着微醺的酒意,举杯向南瑾郑重道:
“瑾儿,说到底,我是该敬你一杯,也欠你一句抱歉。”
南瑾静静看着她,唇边含着温和的笑意,“姐姐这是说的哪里话?”
嘉妃有些不好意思地牵起南瑾的手。
昔日长春花上的尖刺在南瑾掌心留下的伤痕早已消退无踪,但那场景却深深烙印在嘉妃心中,至今想起仍觉愧疚。
“从前你刚入宫时,我因嫉妒柳嫣然,却又不好得罪了镇国公府,只得拿你来撒气。后来我遇着难处,你却能不记前嫌,帮我洗脱嫌疑,走出困境。这件事,我一直心中对你有愧。”
南瑾轻轻摇头,反握住嘉妃的手,语气平和,“姐姐若是不提,我几乎都要忘了这桩事。不过既然你今日提了......”
她回眸给织香递了个眼色,织香立刻会意,转身入内殿,很快取来了一束开得正艳的长春花。
为了方便插入花樽养护,花枝上的尖刺并未修剪,瞧着便觉凛人。
南瑾接过那束长春花,仔细避开花刺拿在手中,徐徐道:
“光是口头道歉怕是不够,我总得将这花儿原样还给姐姐才是。”
席间一时安静下来。
嘉妃的脸色微微发白,却还是深吸一口气,闭上眼道:
“好!若能从此让你心中对我再无半分芥蒂,今日这遭,我便受着了!”
她端出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样,伸出手来,“来吧!”
却只听一阵轻笑,继而鬓边拂过一道极轻的力道。
她缓缓睁开眼,才见南瑾竟是折下了最娇艳的一朵长春花,轻轻簪在了她的鬓边。
而后细细端详着,笑道:“嗯,这艳色,正衬姐姐。”
嘉妃微有错愕,“你......”
南瑾笑意不减,“姐姐如今待宫人宽和,咱们都看在眼里。再说了,我若真要为着这点陈年旧事同姐姐计较,当日就该让姐姐和顺妃一同在凤鸾宫前跪着了。”
嘉妃忙摆手道:“还为难什么呀?就像皇后娘娘从前说的那样,人若非要分个贵贱,只以为自己出身高贵,便把不如自己的人都当成贱人。那么如今在你眼中,我身份不及你尊贵,那我不也成了贱人了?”
她自顾说着,掩唇道:“那才真是好笑了~想我从前骂这个贱人骂那个贱人的,闹了半天,原是跟这儿自我介绍呢~”
嘉妃一贯心直口快,口无遮拦,
但正是这般真性情,在彼此卸下心防后,反而愈发能逗得大家开怀。
后来大伙儿见顺妃一直默不作声,也会想着法子逗她开怀。
总归这一夜,承乾宫内没有半分算计,唯有女子间相聚的轻松与欢喜,流淌在月华之下。
只是彼时并无人知晓,
这一场看似寻常的夜宴,竟是她们此生与南瑾相见的最后一面了。
第469章 春日宴4
元安五年七月初六,正吉日。
南瑾永远都忘不了这一天。
记忆中,那是一个极晴好的日子。
仿佛五更天还未完全过去,东方的天际便已彻底放亮,澄澈如洗。
离宫前,南瑾将顺喜安排去了造办处那个曾让他受尽屈辱与白眼的地方。
只是如今,他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小太监,而是造办处的掌事太监。
他经历过苦难,所以也必不会让日后新入宫的宫人,再遭受一遍他曾经吃过的苦头。
至于织香,则被调去了司制房。织香心思灵巧,手艺出众,在司制房多加磨砺,等来日年满二十五岁放出宫去,凭着在宫中历练出的好技艺,无论是嫁人还是自立门户开一间织坊,总能将往后的日子过得红火安稳。
南瑾离宫之时,沈晏辞并未前来相送。
是李德全引着她,登上了一辆与运送秀女入宫无别的青帷马车。
马车缓缓行驶在出宫的青石板路上,成群大雁跟随着宫车行径的方向掠空而过,
护在轿旁的李德全仰头瞧着,笑吟吟地对着车内说道:
“鸿雁高飞送道,是极好的兆头。”
这样的话,南瑾听来只觉得熟悉。
她浅浅掀开轿帘的一角朝外望去,
但见碧空如洗,万里无云,与她当年跟随柳嫣然初入宫闱那日一模一样。
她不由得笑了笑,朝着身后那片巍峨宫殿的红墙金顶处深深望了一眼,轻声道:
“是啊。这样好的日子,往后年年岁岁,只当是咱们大懿的寻常了。”
临近宫门时,马车略略停顿下来。
听李德全在轿窗外低声道:“奴才只能送您到这儿了,盼着您此去万事顺遂。”
他语气微有哽咽,说不得两句,眼眶便已泛红。
南瑾隔着纱帘看着他模糊的身影,微笑颔首,
“也愿李公公平安顺遂。日后照顾在皇上身边,还请您多提醒着皇上些,务必以龙体为重,别太为国事操劳了。”
李德全连声应下,“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皇上有奴才仔细照顾着,您可安心。”
“对了。”南瑾自随身的行囊中取出一个小匣子,从车窗递了出去。
李德全连忙双手接过,眉眼浮了欢喜之色,连声道:
“哎呦!主儿到底还是念着奴才!这都要走了,还特意给奴才备了礼。您看看这......”
“不是给你的。”
“这......您看看这小匣子多漂亮嘿~”
李德全改口说着,却是尴尬得恨不能原地找个地缝钻进去。
南瑾笑,“劳烦公公将这个锦盒转交给皇上。”
李德全忙敛起局促,恭敬地打了个千儿,“主儿放心,奴才一定亲手呈到皇上手中。”
而后,他只得定定地站在原地,望着那辆青帷马车车轮滚滚,将南瑾送出了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宫。
待李德全返回朝阳宫时,沈晏辞已穿戴好朝服,正准备前往金銮殿上朝。
李德全垂首上前,低声回禀道:
到了七月初五这日,离宫前夜,南瑾在自己宫中小厨房亲手做了许多拿手菜肴。
她邀请了荣妃、嘉妃前来小聚。自然,也请了顺妃。
顺妃当日久跪腿伤,事后南瑾吩咐了许平安悉心医治,如今伤势早已痊愈。
虽不能根治她的旧疾,但至少没有令她的痛苦加剧。
对于顺妃当日对知笙说出那番话的真正动机,南瑾已不愿再去深究。
其实无论顺妃说与不说,以知笙那般刚烈决绝的性子,最终的结局或许都不会改变。
既如此,南瑾也觉得无需再计较什么。
即便她斗垮了顺妃,让沈晏辞将她打入冷宫,又待如何?
不过是让盈月自此失去了母亲,让这宫里头多了个可怜的孩子罢了。
其实这天夜里,南瑾也邀了沈晏辞。
只是沈晏辞以朝政繁忙为由,虽口头应下,最终却并未赴约。
彼时月明星稀,又赶上了夏夜难得的凉爽宜人。
几位妃嫔坐在承乾宫的庭院中,一边享用着美食佳酿,一边闲话家常,已是全然不见初入宫闱时彼此的剑拔弩张了。
日子久了,再深的困局,人也总能活出几分通透明白。
听得嘉妃感慨道:“如今想想从前,咱们那般明争暗斗,也不知究竟是为了什么?人总是所求越多,反而陷得越深。我算是看清楚了,皇上的心要在谁那儿,原也不是靠争抢就能得来的。
与其执着于高位恩宠,倒不如随遇而安。我觉着咱们姐妹们如今能这样坐在一处,吃吃饭,说说话,打打叶子牌,这日子就很好。
再不必像从前那般,各自都存了心思算计,你害了我,我又报复你,稍有风吹草动,便要提心吊胆,生怕惹火上身。日日那般煎熬,真不知图个什么。”
荣妃也接口道:“是啊,从前只想着如何争得圣宠,能让位份再高些,日子便能更顺心如意些。可你瞧咱们,争抢了那么些年,不还是在嫔位上熬了许久?
反倒是后来放下了执念,只专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如今反倒都晋了妃位,俸禄多了,麻烦少了,日子竟不知比从前欢快了多少。“说着试图学说了句京腔,“‘大伙而’说是不是?”
她这一声生硬别扭的儿化音,顿时逗得众人前仰后合,笑声不断。
南瑾这才恍惚察觉,认识荣妃这么久了,她虽早已改掉了乡音,但这京片子说得始终不算地道。
今日刻意学了一句儿化,更是惹得嘉妃笑得险些跌下椅子去,
“阿依夏木~你入宫算来也快五年了,怎么口音还是学不来咱这儿的调调?”
荣妃羞得脸颊绯红,嗔怪道:“偏要学来做什么?你自己听听,你叫我名字叫得好听吗?”
她字正腔圆地用母语念了一遍自己的本名,嘉妃好奇地跟着学了一句,却险些咬了舌头,更是引得满座欢笑。
后来酒过三巡,嘉妃借着微醺的酒意,举杯向南瑾郑重道:
“瑾儿,说到底,我是该敬你一杯,也欠你一句抱歉。”
南瑾静静看着她,唇边含着温和的笑意,“姐姐这是说的哪里话?”
嘉妃有些不好意思地牵起南瑾的手。
昔日长春花上的尖刺在南瑾掌心留下的伤痕早已消退无踪,但那场景却深深烙印在嘉妃心中,至今想起仍觉愧疚。
“从前你刚入宫时,我因嫉妒柳嫣然,却又不好得罪了镇国公府,只得拿你来撒气。后来我遇着难处,你却能不记前嫌,帮我洗脱嫌疑,走出困境。这件事,我一直心中对你有愧。”
南瑾轻轻摇头,反握住嘉妃的手,语气平和,“姐姐若是不提,我几乎都要忘了这桩事。不过既然你今日提了......”
她回眸给织香递了个眼色,织香立刻会意,转身入内殿,很快取来了一束开得正艳的长春花。
为了方便插入花樽养护,花枝上的尖刺并未修剪,瞧着便觉凛人。
南瑾接过那束长春花,仔细避开花刺拿在手中,徐徐道:
“光是口头道歉怕是不够,我总得将这花儿原样还给姐姐才是。”
席间一时安静下来。
嘉妃的脸色微微发白,却还是深吸一口气,闭上眼道:
“好!若能从此让你心中对我再无半分芥蒂,今日这遭,我便受着了!”
她端出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样,伸出手来,“来吧!”
却只听一阵轻笑,继而鬓边拂过一道极轻的力道。
她缓缓睁开眼,才见南瑾竟是折下了最娇艳的一朵长春花,轻轻簪在了她的鬓边。
而后细细端详着,笑道:“嗯,这艳色,正衬姐姐。”
嘉妃微有错愕,“你......”
南瑾笑意不减,“姐姐如今待宫人宽和,咱们都看在眼里。再说了,我若真要为着这点陈年旧事同姐姐计较,当日就该让姐姐和顺妃一同在凤鸾宫前跪着了。”
嘉妃忙摆手道:“还为难什么呀?就像皇后娘娘从前说的那样,人若非要分个贵贱,只以为自己出身高贵,便把不如自己的人都当成贱人。那么如今在你眼中,我身份不及你尊贵,那我不也成了贱人了?”
她自顾说着,掩唇道:“那才真是好笑了~想我从前骂这个贱人骂那个贱人的,闹了半天,原是跟这儿自我介绍呢~”
嘉妃一贯心直口快,口无遮拦,
但正是这般真性情,在彼此卸下心防后,反而愈发能逗得大家开怀。
后来大伙儿见顺妃一直默不作声,也会想着法子逗她开怀。
总归这一夜,承乾宫内没有半分算计,唯有女子间相聚的轻松与欢喜,流淌在月华之下。
只是彼时并无人知晓,
这一场看似寻常的夜宴,竟是她们此生与南瑾相见的最后一面了。
第469章 春日宴4
元安五年七月初六,正吉日。
南瑾永远都忘不了这一天。
记忆中,那是一个极晴好的日子。
仿佛五更天还未完全过去,东方的天际便已彻底放亮,澄澈如洗。
离宫前,南瑾将顺喜安排去了造办处那个曾让他受尽屈辱与白眼的地方。
只是如今,他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小太监,而是造办处的掌事太监。
他经历过苦难,所以也必不会让日后新入宫的宫人,再遭受一遍他曾经吃过的苦头。
至于织香,则被调去了司制房。织香心思灵巧,手艺出众,在司制房多加磨砺,等来日年满二十五岁放出宫去,凭着在宫中历练出的好技艺,无论是嫁人还是自立门户开一间织坊,总能将往后的日子过得红火安稳。
南瑾离宫之时,沈晏辞并未前来相送。
是李德全引着她,登上了一辆与运送秀女入宫无别的青帷马车。
马车缓缓行驶在出宫的青石板路上,成群大雁跟随着宫车行径的方向掠空而过,
护在轿旁的李德全仰头瞧着,笑吟吟地对着车内说道:
“鸿雁高飞送道,是极好的兆头。”
这样的话,南瑾听来只觉得熟悉。
她浅浅掀开轿帘的一角朝外望去,
但见碧空如洗,万里无云,与她当年跟随柳嫣然初入宫闱那日一模一样。
她不由得笑了笑,朝着身后那片巍峨宫殿的红墙金顶处深深望了一眼,轻声道:
“是啊。这样好的日子,往后年年岁岁,只当是咱们大懿的寻常了。”
临近宫门时,马车略略停顿下来。
听李德全在轿窗外低声道:“奴才只能送您到这儿了,盼着您此去万事顺遂。”
他语气微有哽咽,说不得两句,眼眶便已泛红。
南瑾隔着纱帘看着他模糊的身影,微笑颔首,
“也愿李公公平安顺遂。日后照顾在皇上身边,还请您多提醒着皇上些,务必以龙体为重,别太为国事操劳了。”
李德全连声应下,“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皇上有奴才仔细照顾着,您可安心。”
“对了。”南瑾自随身的行囊中取出一个小匣子,从车窗递了出去。
李德全连忙双手接过,眉眼浮了欢喜之色,连声道:
“哎呦!主儿到底还是念着奴才!这都要走了,还特意给奴才备了礼。您看看这......”
“不是给你的。”
“这......您看看这小匣子多漂亮嘿~”
李德全改口说着,却是尴尬得恨不能原地找个地缝钻进去。
南瑾笑,“劳烦公公将这个锦盒转交给皇上。”
李德全忙敛起局促,恭敬地打了个千儿,“主儿放心,奴才一定亲手呈到皇上手中。”
而后,他只得定定地站在原地,望着那辆青帷马车车轮滚滚,将南瑾送出了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宫。
待李德全返回朝阳宫时,沈晏辞已穿戴好朝服,正准备前往金銮殿上朝。
李德全垂首上前,低声回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