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现在想来,这些层层叠叠的幔帐,除了装饰之外,似乎还隐藏着另一个作用:
——便是将整个床围,尤其是靠近墙壁的那一面,严严实实地遮挡起来。
太后常年居于深宫,皇子离宫开府后,即便府邸在上京,后妃依着位份高低,每年也不过只有三日至半个月的时间可前往小住。
更何况太后向来偏爱端王,去端王府的次数远多于沈晏辞的潜邸,在此停留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
平日里她不在,这房间便只有下人会进来打扫。
床榻近前,尤其是床后那堵椒墙,被这些厚重华丽的幔帐遮挡了大半。
人在外面一眼看过去,别说是发现床围浮雕上的细微古怪,便是负责洒扫的下人,也多是得过且过,只在得知太后即将驾临的前几日才会仔细清理一番。
其余时候不过是做做表面功夫,洒扫时只顾面子上能糊弄过去就行。如此敷衍着,他们当然不会发现这间房中隐藏的秘密。
再者,这间房名义上终究是太后的居所。
沈晏辞登基之后为彰显孝道,也绝不会擅动此地。
所以这里面即便真藏了什么惊天秘密,只要潜邸一直存在,这个秘密便会长久地封存下去。
可现在,它却被意外地摊在了南瑾面前。
房中死寂一片,仿佛连永馨的哭声也乖觉地弱下去。
南瑾定了定神,走近那堵因机括开启而显露一道缝隙的椒墙,试探着轻轻推了推,能推动。
她取来火折子点燃,照见椒墙之后,是一条陡峭向下的石阶,不知通往何处。
南瑾有意要往前探一步,采颉却一把拉住她的衣袖,声音发颤道:
“娘娘别去......这地方瞧着就瘆人!”
她踮起脚尖,壮着胆子朝阴森森的石阶深处飞快瞥了一眼,不禁打了个哆嗦。
南瑾低声道:“采颉,你先把永馨抱去乳母那里,让她好生哄着,而后便回来在这儿守着等我。若我下去一刻钟还没有回来,你再去喊侍卫来。”
采颉不依,“这地方古怪得很,奴婢瞧着都心惊肉跳得!不然......不然咱们还是直接叫了李公公,让他带着侍卫一并下去查看吧?”
南瑾摇头否了,“这金锁是太后赐给永馨的。顺妃与我说过,自上回上京那场地动之后,潜邸许多破损塌陷之处,都是由太后的母家负责重新修。
所以这条暗道里藏着的秘密,必定与太后乃至整个皇室息息相关。
若咱们贸然惊动了李德全,难免会引起别的后妃的注意。在不知道这个秘密究竟是什么之前,节外生枝只会给自己惹下麻烦。”
采颉仍是紧紧拉着她,抿着唇,眼中满是担忧:“那、那咱们就当不知道算了!万一您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奴婢这......”
她话还未说完,便见南瑾已是摇头否了。
于是想了想,看一眼永馨,又说:“您一个人去总归不成!二公主夜里哭闹,只怕是因着地动受了惊吓,奴婢去叫许平安过来。他好歹略通些拳脚功夫,关键时刻也能护着您周全。”
南瑾默然片刻。
如今身在宫外,她真正能信得过且能帮衬上她的,也就只有采颉和许平安了。
这般一个人贸然下去,到底也是未知重重,多个人照应也是好的。
于是略一思索,点头应道:“也好。有劳你们。”
沈晏辞赐给许平安的宅邸距离潜邸并不算远。
采颉一路小跑,来回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将许平安带了回来。
许平安在来前已听采颉大致说明了情况,他心思细早有准备。
不仅随身带了迷药和催泪散,还带了两把平日里用来给病患开刀的锋利匕首。
待一切准备妥当,南瑾和许平安各自用面纱覆住了口鼻。
许平安当先一步,举着火折子,将南瑾护在身后。
原以为这密道深入地下,必定是越走越黑。
可沿着陡峭的石阶向下走了不过两丈深,又顺着一条狭窄的通道前行了十来米,前方竟隐隐透出了几分昏黄烛光。
许平安停下脚步嗅了嗅暗道里的气味,压低声音对南瑾说:
“娘娘,不对劲。这越往深处走,气味越是熏臭难当,像是有人长期生活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
他话音未落,前方光亮处猛地传来一声低沉的厉喝:
“什么人!?”
许平安瞬间绷紧了身子,
他一手护住南瑾,另一只手早已探入怀中,紧紧将迷药握在手中。
他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见自摇曳光影中逐渐显出两道男子魁梧的身影,
便在他正要扬手洒出迷药的刹那,南瑾却猛地按住了他的胳膊。
她非但没有后退,反而上前一步,借着火折子的光亮朝着那两名男子晃了晃,语气淡定自若地反问道:
“能来此地的还能是什么人?把家伙事都收起来。”
她这般随意的语气,却唬得那两名男子愣住,“你是主子的人?”
覆面的纱巾遮住了南瑾的下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在昏暗光线下愈发深不见底的眸子。
她眉梢微挑,定声道:
“若不然,还有谁能找到这里?”
两名男子闻言对视一眼,脸上戒备之色消散几分,收刀入鞘朝着南瑾恭敬一揖道:
“属下冒失,冲撞了贵人,还请贵人恕罪。”
第436章 最后底牌2
许平安见南瑾与他们这番熟稔对答,一时有些发懵,几乎要以为南瑾当真与这些人是旧相识。
而南瑾也顾不得向他解释,只静静打量着来人,等着对方先开口试探。
为首的蓄须壮汉道:“可是主子到了要用人的时候?”
南瑾心下飞快思忖着:
这密道定是太后着人修潜邸时留下的,而这些人口中的‘主子’,大抵就是太后。
但潜邸平日就算无人居住,外围也有侍卫看守。
这些人躲在密道中,日常要有吃喝供给,必然需要外出采买补给。
看他们衣着也算干净整洁,并不见长期困顿的邋遢模样。
所以南瑾几乎可以肯定,这条密道,定还有另一处更为隐秘的出口通向外界。
只是太后已然驾鹤西去,此乃举国皆知的大丧。
他们既知晓太后已逝,又为何还要继续忠心耿耿地守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
这暗道尽头,究竟又藏了怎样的秘密?
他们方才问‘可是主子到了要用人的时候?’
这密道里能藏多少人手?
即便太后私下豢养死士,也没必要将他们藏在潜邸底下。
电光火石间,南瑾想起她与知笙在那尊金雕麒麟腹中发现的那封太后的亲笔信。
一时间,有一可怖且荒诞的念头攀上了她的心头。
而她口中却只是故作寻常道:“先带我去见了人吧。”
见他二人躬身让开道,又冲她做了个请的手势,南瑾心中的猜想便愈发笃定。
若真如她所料,那么这事儿兹事体大,怕是连许平安也得暂且瞒着了。
于是她微微侧首,低声吩咐许平安一句,“你我不好都进去。你留在此处,若一刻钟我还不曾出来,便与采颉一并叫了侍卫来。”
“可是......”
“没有可是。”南瑾肃声打断了他的话,“你若不留下,真出了变故,才是没人能搭救我了。”
话落便不再看他,对那二人道:“走吧。”
往密道深处走去的路上,听为首的蓄须壮汉边走边感慨道:
“主子从前交代过,若有朝一日有人能从另一入口进来,便是咱们的新主子。也是说这样暗无天日的日子,总算快熬到头了。”
南瑾冷笑道:“你们倒是忠心,知道主子出了事儿,竟没撂下这烂摊子逃命去。”
“贵人说笑了。”壮汉无奈叹道:“且不说咱们的贱命都是当年主子救下的,便是家中父母妻儿的性命,也都在主子手中攥着。差事办不好,便是逃了,也要落个家破人亡、死路一条的下场。”
南瑾跟着指引一路往里走,直到停在了一处狗笼前。
那狗笼四面皆是拇指粗的精铁栅栏,上面严严实实地罩着一块黑布,只在靠近地面的地方留了一个小小的通气口。
笼边另有一名守卫一动不动地杵在那里,目光死死盯着笼内。
从南瑾的角度看去,她并看不见黑布之下囚禁着什么。
只觉有阵阵恶臭自狗笼中涌出。
即便隔着覆面的纱巾,那股味道依旧无孔不入,熏得南瑾浑身不适。
她下意识地抬手捂了捂口鼻,眉头紧紧蹙起。
壮汉见状,忙赔着小心道:
“贵人且忍一忍。这玩意儿关在这里头,吃喝拉撒都在一处,味道是有些冲了。”
狗笼边儿的木桌上点着一支劣质的红烛,将熄未熄地摇曳着。
——便是将整个床围,尤其是靠近墙壁的那一面,严严实实地遮挡起来。
太后常年居于深宫,皇子离宫开府后,即便府邸在上京,后妃依着位份高低,每年也不过只有三日至半个月的时间可前往小住。
更何况太后向来偏爱端王,去端王府的次数远多于沈晏辞的潜邸,在此停留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
平日里她不在,这房间便只有下人会进来打扫。
床榻近前,尤其是床后那堵椒墙,被这些厚重华丽的幔帐遮挡了大半。
人在外面一眼看过去,别说是发现床围浮雕上的细微古怪,便是负责洒扫的下人,也多是得过且过,只在得知太后即将驾临的前几日才会仔细清理一番。
其余时候不过是做做表面功夫,洒扫时只顾面子上能糊弄过去就行。如此敷衍着,他们当然不会发现这间房中隐藏的秘密。
再者,这间房名义上终究是太后的居所。
沈晏辞登基之后为彰显孝道,也绝不会擅动此地。
所以这里面即便真藏了什么惊天秘密,只要潜邸一直存在,这个秘密便会长久地封存下去。
可现在,它却被意外地摊在了南瑾面前。
房中死寂一片,仿佛连永馨的哭声也乖觉地弱下去。
南瑾定了定神,走近那堵因机括开启而显露一道缝隙的椒墙,试探着轻轻推了推,能推动。
她取来火折子点燃,照见椒墙之后,是一条陡峭向下的石阶,不知通往何处。
南瑾有意要往前探一步,采颉却一把拉住她的衣袖,声音发颤道:
“娘娘别去......这地方瞧着就瘆人!”
她踮起脚尖,壮着胆子朝阴森森的石阶深处飞快瞥了一眼,不禁打了个哆嗦。
南瑾低声道:“采颉,你先把永馨抱去乳母那里,让她好生哄着,而后便回来在这儿守着等我。若我下去一刻钟还没有回来,你再去喊侍卫来。”
采颉不依,“这地方古怪得很,奴婢瞧着都心惊肉跳得!不然......不然咱们还是直接叫了李公公,让他带着侍卫一并下去查看吧?”
南瑾摇头否了,“这金锁是太后赐给永馨的。顺妃与我说过,自上回上京那场地动之后,潜邸许多破损塌陷之处,都是由太后的母家负责重新修。
所以这条暗道里藏着的秘密,必定与太后乃至整个皇室息息相关。
若咱们贸然惊动了李德全,难免会引起别的后妃的注意。在不知道这个秘密究竟是什么之前,节外生枝只会给自己惹下麻烦。”
采颉仍是紧紧拉着她,抿着唇,眼中满是担忧:“那、那咱们就当不知道算了!万一您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奴婢这......”
她话还未说完,便见南瑾已是摇头否了。
于是想了想,看一眼永馨,又说:“您一个人去总归不成!二公主夜里哭闹,只怕是因着地动受了惊吓,奴婢去叫许平安过来。他好歹略通些拳脚功夫,关键时刻也能护着您周全。”
南瑾默然片刻。
如今身在宫外,她真正能信得过且能帮衬上她的,也就只有采颉和许平安了。
这般一个人贸然下去,到底也是未知重重,多个人照应也是好的。
于是略一思索,点头应道:“也好。有劳你们。”
沈晏辞赐给许平安的宅邸距离潜邸并不算远。
采颉一路小跑,来回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将许平安带了回来。
许平安在来前已听采颉大致说明了情况,他心思细早有准备。
不仅随身带了迷药和催泪散,还带了两把平日里用来给病患开刀的锋利匕首。
待一切准备妥当,南瑾和许平安各自用面纱覆住了口鼻。
许平安当先一步,举着火折子,将南瑾护在身后。
原以为这密道深入地下,必定是越走越黑。
可沿着陡峭的石阶向下走了不过两丈深,又顺着一条狭窄的通道前行了十来米,前方竟隐隐透出了几分昏黄烛光。
许平安停下脚步嗅了嗅暗道里的气味,压低声音对南瑾说:
“娘娘,不对劲。这越往深处走,气味越是熏臭难当,像是有人长期生活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
他话音未落,前方光亮处猛地传来一声低沉的厉喝:
“什么人!?”
许平安瞬间绷紧了身子,
他一手护住南瑾,另一只手早已探入怀中,紧紧将迷药握在手中。
他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见自摇曳光影中逐渐显出两道男子魁梧的身影,
便在他正要扬手洒出迷药的刹那,南瑾却猛地按住了他的胳膊。
她非但没有后退,反而上前一步,借着火折子的光亮朝着那两名男子晃了晃,语气淡定自若地反问道:
“能来此地的还能是什么人?把家伙事都收起来。”
她这般随意的语气,却唬得那两名男子愣住,“你是主子的人?”
覆面的纱巾遮住了南瑾的下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在昏暗光线下愈发深不见底的眸子。
她眉梢微挑,定声道:
“若不然,还有谁能找到这里?”
两名男子闻言对视一眼,脸上戒备之色消散几分,收刀入鞘朝着南瑾恭敬一揖道:
“属下冒失,冲撞了贵人,还请贵人恕罪。”
第436章 最后底牌2
许平安见南瑾与他们这番熟稔对答,一时有些发懵,几乎要以为南瑾当真与这些人是旧相识。
而南瑾也顾不得向他解释,只静静打量着来人,等着对方先开口试探。
为首的蓄须壮汉道:“可是主子到了要用人的时候?”
南瑾心下飞快思忖着:
这密道定是太后着人修潜邸时留下的,而这些人口中的‘主子’,大抵就是太后。
但潜邸平日就算无人居住,外围也有侍卫看守。
这些人躲在密道中,日常要有吃喝供给,必然需要外出采买补给。
看他们衣着也算干净整洁,并不见长期困顿的邋遢模样。
所以南瑾几乎可以肯定,这条密道,定还有另一处更为隐秘的出口通向外界。
只是太后已然驾鹤西去,此乃举国皆知的大丧。
他们既知晓太后已逝,又为何还要继续忠心耿耿地守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
这暗道尽头,究竟又藏了怎样的秘密?
他们方才问‘可是主子到了要用人的时候?’
这密道里能藏多少人手?
即便太后私下豢养死士,也没必要将他们藏在潜邸底下。
电光火石间,南瑾想起她与知笙在那尊金雕麒麟腹中发现的那封太后的亲笔信。
一时间,有一可怖且荒诞的念头攀上了她的心头。
而她口中却只是故作寻常道:“先带我去见了人吧。”
见他二人躬身让开道,又冲她做了个请的手势,南瑾心中的猜想便愈发笃定。
若真如她所料,那么这事儿兹事体大,怕是连许平安也得暂且瞒着了。
于是她微微侧首,低声吩咐许平安一句,“你我不好都进去。你留在此处,若一刻钟我还不曾出来,便与采颉一并叫了侍卫来。”
“可是......”
“没有可是。”南瑾肃声打断了他的话,“你若不留下,真出了变故,才是没人能搭救我了。”
话落便不再看他,对那二人道:“走吧。”
往密道深处走去的路上,听为首的蓄须壮汉边走边感慨道:
“主子从前交代过,若有朝一日有人能从另一入口进来,便是咱们的新主子。也是说这样暗无天日的日子,总算快熬到头了。”
南瑾冷笑道:“你们倒是忠心,知道主子出了事儿,竟没撂下这烂摊子逃命去。”
“贵人说笑了。”壮汉无奈叹道:“且不说咱们的贱命都是当年主子救下的,便是家中父母妻儿的性命,也都在主子手中攥着。差事办不好,便是逃了,也要落个家破人亡、死路一条的下场。”
南瑾跟着指引一路往里走,直到停在了一处狗笼前。
那狗笼四面皆是拇指粗的精铁栅栏,上面严严实实地罩着一块黑布,只在靠近地面的地方留了一个小小的通气口。
笼边另有一名守卫一动不动地杵在那里,目光死死盯着笼内。
从南瑾的角度看去,她并看不见黑布之下囚禁着什么。
只觉有阵阵恶臭自狗笼中涌出。
即便隔着覆面的纱巾,那股味道依旧无孔不入,熏得南瑾浑身不适。
她下意识地抬手捂了捂口鼻,眉头紧紧蹙起。
壮汉见状,忙赔着小心道:
“贵人且忍一忍。这玩意儿关在这里头,吃喝拉撒都在一处,味道是有些冲了。”
狗笼边儿的木桌上点着一支劣质的红烛,将熄未熄地摇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