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咱们都是大懿的百姓,所以咱们会去指责婉音和兰婼以卵击石,不自量力,心思歹毒。可细想想,她们又做错了什么?
  她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人,只因为大懿朝的一旨令下,便全部死在她们面前。她们心里的恨意,一点都不会比你少。
  所以她们要报仇,所以她们会死。”
  知笙静静望着南瑾复杂难辩的神色,摇了摇头,
  “瑾儿,你若与她们有了一样的心思,你的下场,也只会是如此。”
  仿佛是在这一刻,南瑾才骤然明白了兰婼生前与她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何意。
  她们的确是在做着同样的事。
  站在兰婼和婉音的立场上,为了北狄,她们没有做错任何事。
  站在沈晏辞的立场上,为了大懿,他也没有做错任何事。
  而这中间牺牲掉的无数百姓,无论造成他们灭顶之灾的人是有意还是无意,
  他们死了,也就只是死了。
  这个世界,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承受了冤屈,便停止转动。
  所以知笙后来轻声对她道:
  “你若肯守着这份旧日的情分,往后的日子,必定会过得顺遂如意。”
  南瑾却是摇头,垂眸苦笑道:“娘娘都做不到的事,我又如何能轻描淡写地就擦去这一切,当它们从未发生?”
  知笙定声道:“人活着,难道只是为了情爱这一件事吗?男子可以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天下大业,割舍放弃许多,且能为世人称赞,流芳百世。
  那么,凭什么女子就必须要守着爱意过完这一生,才能算得圆满?”
  她的视线落在熟睡的永馨身上,眼底深藏的失望与悲哀终于抑制不住地弥漫开来,
  而她也只是缓缓地,一字一字道:
  “这皇宫,你我是出不去了。打从你入宫的那一刻起你就该知道,你选择了接近权力的巅峰,借彼之刃为你父母报仇雪恨,你便注定要牺牲掉你的自由。
  做了皇帝的女人,哪怕是死了,也只能做天家的鬼。”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便如绮梦那般,她是做了许多错事,但也的确被皇上伤透了心。我曾经向皇上求过,让她跟着邵家葬了,免得入了妃陵搅弄不安。
  可皇上却是连这样死后的自由也不肯给她,还是草草将她‘塞’进了妃陵。
  瑾儿,咱们这一生,都不可能真正离开他。所以,我不劝你与他毫无芥蒂,我只劝你......不要为难自己。”
  话已至此,不过归于一声冷笑,再不说下去。
  而南瑾只觉得一颗心因着知笙的肺腑之言,像是化作了一叶扁舟,浮沉在碧波汹涌的江海之中。
  它颠簸着,挣扎着,终于无可挽回地,一点一点沉下去,沉下去......
  她们的人生,难道当真只能如此了吗?
  第431章 协理六宫
  便在知笙与南瑾秉烛夜谈的次日,发生了此番南巡途中最大的两桩事。
  一是皇后匆匆言及宸轩的哮症似有反复之象,为保万全,只得即刻带了宸轩先行回宫医治调养。
  二是沈晏辞颁下口谕,亲赐了南瑾协理六宫之权。
  这消息来得突然,以至于后妃们闻讯无不惊诧,私下里议论纷纷。
  昨日帝后还在西湖水榭言笑晏晏地共庆携手十载之喜,何以一夜之间竟生出如此大的变故来?
  后妃这些时日几乎日日与皇后结伴四下游乐,宸轩亦是天天都能见得着面的。
  除了在金陵府时柳絮纷飞不便出行外,自入江南以来,途径皆是山明水秀,气候宜人,
  这好端端的,宸轩怎就骤然犯了旧疾?
  一时不解,便有人按捺不住好奇私下里打听。
  只不过南瑾一早便交代了许平安,无论谁来探问,只回说二皇子病情需要回宫静养,其余的话一个字也不许多说。
  而南瑾与沈晏辞,仿佛也迎来了他们之间的大团圆。
  沈晏辞在‘得知’了南瑾便是当年救他之人后,倒并没有多少感慨。
  只淡淡道了句命运弄人,幸而兜兜转转,山水终有相逢日。
  南瑾也不过浅浅莞尔,应了一句终究是彼此的缘分了。
  只是沈晏辞当真会以为南瑾对此事一无所知吗?
  而南瑾又当真会觉得沈晏辞对此事毫不知情吗?
  不过是彼此心知肚明,维持着这份心照不宣的糊涂,方能显得一切顺理成章,不至突兀罢了。
  五月底御驾回銮的时候,船只行于水路运河的那个颠簸难眠的夜晚里,沈晏辞曾问过南瑾一句话,
  “瑾儿。你说若朕当初一早就找到了你,许多事会不会就此不同了?”
  南瑾却只是背对着他躺着,呼吸匀长,像是睡得沉了。
  这一年的六月末,御驾南巡半载,终于浩浩荡荡地回了上京。
  依照旧例,每三年南巡归京后,皇帝需回到昔日登基前所居的潜邸小住几日。
  一来是方便就近体察上京民情,
  二来皇子潜邸乃为先帝下旨修,于此小住,亦有追思先帝恩德之意。
  这是南瑾第一次踏足沈晏辞的潜邸。
  她被安排住进了东二厢房。
  与顺妃闲聊时听她提起,那本是预备给太后留用的厢房,只不过当年皇子们离宫开府后,太后只在此处短暂地住过半月,余下时光大多还是居于端王府中。
  临边儿上的东三厢房,则是从前邵绮梦的居所。
  在潜邸住下的第二日,沈晏辞由官员陪同外出体察民情。
  南瑾晨起后,本与荣嫔、嘉嫔约了打叶子牌消遣,却见顺妃自邵绮梦那间空置的厢房中走出,瞧着是在里头上了三柱清香。
  嘉嫔见状没好气地撇撇嘴,“顺妃姐姐也忒好心了。这会子功夫还念着她,倒忘了她从前是如何刻薄待你了?”
  顺妃脸上笑意阑珊,淡然道:“我与她到底是自潜邸相处了这么些年,如今人都走了,过去的事还计较些什么?”
  荣嫔在一旁听着,轻轻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感慨道:
  “她原也是个可怜人,终究是被家族所累。说起来,在苏州时我曾偶然遇见一女子,模样倒是与她有几分相像。
  不过那女子打扮得素净简单,不像她总是花团锦簇的热烈。她与丈夫相伴出游,身边带着两个孩子,瞧着倒是和乐欢愉的。
  那时我便在想,若邵绮梦当初未曾入宫,她所期盼的寻常日子,会不会一早就能得了?”
  嘉嫔闻言嗤笑一声,不以为然道:“就她那副一点就着的火爆脾气,若真生在个寻常百姓家,嫁与夫家隔三差五咋咋呼呼的,指不定早就被人打断了腿去!”
  说罢,她也不愿再纠缠这些无谓的痴话,径自收拾了庭院中的牌桌,急着催众人开局玩乐了。
  第432章 太后旧居
  时值六月末,上京的气温一早攀升起来。
  虽是在八角亭阴凉处打牌,但到底比不得在宫中有冰鉴可以消暑,太阳晒起来,连吹在人脸上的风都带着热气。
  嘉嫔原本打牌的兴致最高,可坐下来就连输了六七把,待顺妃又亮出一手好牌赢了个大数,嘉嫔终于耐不住,将手中牌往桌上一撂,烦躁地挥着团扇道:
  “不打了不打了!这鬼天气再坐下去,非把人闷出一身痱子不可。”
  说着仓促起身,‘落荒而逃’了。
  顺妃瞧她这模样,摇头失笑道:“她最是不会玩这些,还比不得荣嫔才学来熟练。偏生还要日日缠着人陪她打,纯是自个儿找罪受了。”
  荣嫔跟着笑了笑,“原也是搭个伴,咱们几个膝下都有孩子闹腾着,嘉嫔姐姐平日清闲些,只当是陪陪她了。
  其实若是皇后娘娘在的话,她定有许多法子能让咱们玩得尽兴。”
  说着脸上掠过一丝惆怅,“也不知道二皇子怎么样了。这哮症若当真反复起来,日后可真要处处小心,娘娘也少不得要跟着受累辛苦。”
  南瑾与顺妃闻言,也只能道一句二皇子吉人自有天相。
  而顺妃一贯是聪明的。
  南瑾从她微妙的表情变化上可以看得出,知笙半途回宫一事,她定是察觉到了什么。
  只是聪明人在宫中的长久生存之道,多半要依托于这份装聋作哑的功夫。
  旁人不明说的事,顺妃连打听都懒得打听,只作不知便是了。
  昨日回了潜邸,南瑾夜里是歇在沈晏辞房中的。
  偏巧昨日又是采颉的生辰,回了上京,南瑾便叫她去许平安那儿住两日,不必跟着伺候。
  至于南瑾的行李箱笼,旁人不及采颉清楚该如何归置,只能暂且搁置在东二厢房。
  此刻散了牌局得空,南瑾起身道:
  “我总惦记着厢房还未拾掇出来,总不好一直乱着。两位姐姐也别在这太阳底下久坐了,回房歇歇晌吧。”
  顺妃闻言关切道:“采颉不在,你一人收拾也是费事。左右眼下闲着,我和宝玲陪你一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