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宸轩道:“母后给我生了两个弟弟,嬷嬷说母后可辛苦了!我见母后睡了两天,想着母后肯定饿了,就央着嬷嬷教我煮粥!”
他仰起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皇后,笑得甜腻腻的,“母后快尝一尝嘛!我煮了好久呢!”
皇后微笑着颔首,“好。轩儿亲手做的,母后定要喝得干干净净!”
云熙闻言连忙捧起碗盏,仔细吹温了温度,一匙匙送入皇后口中。
说实话,那粥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
选的是上好的粳米,与滋补的药材和燕窝、花胶等平日里皇后吃惯了的食材一并炖煮,却是贪多贪足,反倒糊成了一团浆糊。
调味也失了分寸,淡得几乎尝不出味道,像用清水吊出来的一般。
可偏是这样一碗味道奇怪到难以形容的粥,
却是甜到了皇后心底,暖慰了她凄苦的心。
第405章 为母怜子3
晚些时候,许平安依例为皇后请平安脉。
皇后问他,“本宫怀胎十月,你与侯院判几乎日日都来为本宫诊脉,难道就一丁点异样都不曾察觉?”
许平安道:“娘娘孕期脉象的确无虞。只因这等异状非诊脉所能预见。
此事确与侯院判有关。他那时为皇上调养龙体,急功近利用了一味虎狼之药,药性极猛,可强补气血。
但此药在极罕见的情形下,会扰动先天胎元,导致异变。这件事因着只有侯院判一人知晓,您有孕时他唯恐说明真相会被皇上降罪,故而心存侥幸,一直隐瞒未报......”
皇后静静地听着,心里如何会有不恨的道理?
可事已成定局,而今再去追究谁的责任,也是没有意义了。
“你与本宫说一句实话。本宫的孩子......这般情况,能活多久?”
许平安面色如常道:“请皇后娘娘宽心。小皇子们吉人天相,微臣定当竭尽全力,精心调治护养,他们未必不能如寻常人一般......”
“许平安。”皇后沉下眸色觑着他,“医典古籍本宫也懂得查阅。若你还念着昔日本宫对你的提拔之恩,本宫希望能听你一句实话。”
许平安压根就没想过这件事能瞒得住皇后。
即便他此刻扯谎,来日皇后查阅古籍,便会发现史料记载中的共生子,别说是三年,就连活过三个月的都罕有。
于是他便跪在了皇后面前,压低了声音缓缓道:
“不论旁事,单论娘娘您对微臣有恩,微臣叶定当拼尽毕生所学,护得两位皇子周全。若得上苍垂怜,或许......能博来三五年的光景也未可知。”
三五年......
那时孩子长大,该是到了懵懂知晓世事的年纪。
如此二体共生,哪里又能活得安稳?活得有尊严?
况且日子久了,这事想瞒也瞒不住。
宫外的风言风语,那些或惊恐、或鄙夷、或猎奇的议论,也迟早会传入他们耳中,到那时他们又当如何自处?
皇后沉默良久,只淡淡对许平安说了句,“本宫知道了。今日你与本宫说了些什么,不必告诉皇上。”
许平安退下后,皇后让云熙端来温水和帕巾。
她浸湿了帕子拧得半干,而后俯下身,动作极轻柔地为她的孩子擦拭着身体。
云熙在一旁看着,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娘娘,您别灰心。许太医不是也说了,或许能更长久呢?说不定......说不定是会有奇迹发生的。”
皇后并未抬头,依旧专注地擦拭着孩子柔嫩的肌肤,
“他们还这样小,连翻身都做不到。可他们会一日日长大,一日日有了自己的思想。”
她顿了顿,指尖停在孩子恬静无知的小脸上,
“云熙,你觉得他们这样活着,会快活吗?”
云熙张了张嘴,喉咙像被堵住,一个字也答不出来。
皇后继续道:“被所有人当成怪物看待,每天都活在提心吊胆里,只为活着而活着。这样的日子,自他们懂事那一天起,便要日复一日地去承受,承受到死。”
滚烫的泪水无声滑落,滴在孩子柔软的被褥上,
“若本宫和皇上因着对他们不舍,想让他们活得更久一点,给他们最好的吃穿用度,骗自己说这是在弥补他们。这样......算是为了他们好吗?”
她似自问,很快摇头,
“不是的。这只是为了弥补我心里对他们的愧疚,好让我自己能好过些。而我的自私,只会在他们身上加注更多的痛苦与折磨。”
皇后冲孩子们扬起下巴,温柔笑着,
“可我的孩子......不该因为我的自私,去承受这些。”
这般说着,
原本还在嘤嘤啼哭的两个孩子,却似能听懂话似的同时止住了哭声,只睁着圆滚滚的眼睛看着皇后,咯咯笑了。
第406章 为母怜子4
日子就这般平静地悄然划过。
这一日秋风习习,南瑾半倚在暖座的软榻上养神。
她身上盖着薄毯,看着宫人们在庭院里玩着沙包,听着暖阁方向传来孩子轻甜的笑声,倒觉得是一派岁月静好了。
她尚在月子里,许平安再三叮嘱过,头半个月是断然不好下床走动的。
她这边如此,皇后那边想必也是。
这几日,后宫的姐妹们倒是常来她这里走动。
顺妃腿脚不便,却也来过两次。
她将盈月教养得极好,性子活泼又懂礼数。
每每前来,也少不得要与南瑾分享许多养育女儿的心得体会,又带来许多精致的布偶、摇铃等小玩意儿送给南瑾。
盈月和小公主也格外投缘。
每次随顺妃前来,盈月总爱跟着乳母守在小小的公主摇篮边,咿咿呀呀地逗弄着尚在襁褓中的小妹妹,一待就是许久。
顺妃看着女儿欢喜的模样,便笑着对南瑾说:“瞧她们俩这样投契。从今往后彼此也算是有个伴了。”
南瑾倚在榻上,含笑颔首,“是呢。只盼着孩子往后,也能像盈月这般讨人喜欢就好。”
顺妃握着南瑾的手,温言道:“你的孩子自是差不了的。”又问:“可想了名字了?”
南瑾道:“想了个‘馨’字。温馨的馨。”
顺妃道:“香之远闻者为馨,是个好名字了。只等着满月之时皇上再赐下正名,往后咱们守着孩子,日子便也有了盼头,一切都会顺心如意起来。”
私下里,南瑾也曾多次向来探望她的后妃们问起皇后凤体安否。
各宫妃嫔也都见过了皇后诞下的那对双生子。
前两日荣嫔来瞧她时,便兴致勃勃地说起,“那小哥俩感情好得不得了,生得面孔一模一样不说,还总是躺在一张小榻上,怎么黏着都不够。虽说才丁点大,可那眉眼鼻唇,已能看出将来定是极俊朗的模样了!”
如此南瑾心中便也盼着。盼着休养上半个月可以下床走动了,便要赶着去看望皇后和一对小皇子,也是要把她亲手备下的心意送给皇后。
这日一早,采颉便将南瑾亲手给皇后的孩子织就的小儿衣取了出来。
那些细软的小衣、小裤、小袜,用的皆是最上等的湖绸,针脚细密匀称,又都绣着寓意吉祥的云纹和福字。
采颉将它们一件件仔细抚平,整齐地摆放在锦盒中,笑着对南瑾说:
“娘娘的手艺这样精巧,皇后娘娘瞧了定是欢喜得很呢!”
南瑾笑着点头,“等下把馨儿抱上,也让皇后娘娘瞧一瞧。”
二人正说着话,许平安提着药箱进来为南瑾请平安脉。
“娘娘脉象平稳,气血渐复,只是月子里还需仔细将养,下床少走动些已是无碍,不过切记不可累着,以免落下病根。”
南瑾颔首,“有劳你了。”
许平安刚回完话,却见采颉却突然上前一步,伸手便在他的胳膊上狠狠拧了一把。
“哎哟!”许平安猝不及防,疼得倒抽一口凉气,差点跳起来。
南瑾瞧他滑稽模样忍俊不禁,又听采颉埋怨道:
“好啊你!要不是我今日去内务府领月例银子,我还不知道你竟得了这样大的威风呢!”
她赌气地背过身去,重重哼了一声,
“你升了院判这样天大的好信儿,却瞒得我和娘娘滴水不漏!怎地?是觉得你如今捡了高枝儿飞了,我这小宫女便配不上你了是不是?”
采颉这话半是埋怨半是娇嗔,显然是故意说些气话。
可许平安却当了真,他急得脸都红了,忙不迭解释道:
“这话可就是乱说了!这不是调任的旨意还没正式下来,八字没一撇的事,我怎好早早张扬?万一不成,岂不让你空欢喜一场?”
他二人旁若无人地打情骂俏,南瑾起初还带着笑意看着,但听着听着,却隐隐觉出了不对劲来。
她问许平安,“你成了院判,那侯院判呢?”
许平安脸色微滞,忙道:“侯院判他年事已高,自觉力不从心,前几日已经向皇上请辞,告老还乡了。”
他仰起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皇后,笑得甜腻腻的,“母后快尝一尝嘛!我煮了好久呢!”
皇后微笑着颔首,“好。轩儿亲手做的,母后定要喝得干干净净!”
云熙闻言连忙捧起碗盏,仔细吹温了温度,一匙匙送入皇后口中。
说实话,那粥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
选的是上好的粳米,与滋补的药材和燕窝、花胶等平日里皇后吃惯了的食材一并炖煮,却是贪多贪足,反倒糊成了一团浆糊。
调味也失了分寸,淡得几乎尝不出味道,像用清水吊出来的一般。
可偏是这样一碗味道奇怪到难以形容的粥,
却是甜到了皇后心底,暖慰了她凄苦的心。
第405章 为母怜子3
晚些时候,许平安依例为皇后请平安脉。
皇后问他,“本宫怀胎十月,你与侯院判几乎日日都来为本宫诊脉,难道就一丁点异样都不曾察觉?”
许平安道:“娘娘孕期脉象的确无虞。只因这等异状非诊脉所能预见。
此事确与侯院判有关。他那时为皇上调养龙体,急功近利用了一味虎狼之药,药性极猛,可强补气血。
但此药在极罕见的情形下,会扰动先天胎元,导致异变。这件事因着只有侯院判一人知晓,您有孕时他唯恐说明真相会被皇上降罪,故而心存侥幸,一直隐瞒未报......”
皇后静静地听着,心里如何会有不恨的道理?
可事已成定局,而今再去追究谁的责任,也是没有意义了。
“你与本宫说一句实话。本宫的孩子......这般情况,能活多久?”
许平安面色如常道:“请皇后娘娘宽心。小皇子们吉人天相,微臣定当竭尽全力,精心调治护养,他们未必不能如寻常人一般......”
“许平安。”皇后沉下眸色觑着他,“医典古籍本宫也懂得查阅。若你还念着昔日本宫对你的提拔之恩,本宫希望能听你一句实话。”
许平安压根就没想过这件事能瞒得住皇后。
即便他此刻扯谎,来日皇后查阅古籍,便会发现史料记载中的共生子,别说是三年,就连活过三个月的都罕有。
于是他便跪在了皇后面前,压低了声音缓缓道:
“不论旁事,单论娘娘您对微臣有恩,微臣叶定当拼尽毕生所学,护得两位皇子周全。若得上苍垂怜,或许......能博来三五年的光景也未可知。”
三五年......
那时孩子长大,该是到了懵懂知晓世事的年纪。
如此二体共生,哪里又能活得安稳?活得有尊严?
况且日子久了,这事想瞒也瞒不住。
宫外的风言风语,那些或惊恐、或鄙夷、或猎奇的议论,也迟早会传入他们耳中,到那时他们又当如何自处?
皇后沉默良久,只淡淡对许平安说了句,“本宫知道了。今日你与本宫说了些什么,不必告诉皇上。”
许平安退下后,皇后让云熙端来温水和帕巾。
她浸湿了帕子拧得半干,而后俯下身,动作极轻柔地为她的孩子擦拭着身体。
云熙在一旁看着,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娘娘,您别灰心。许太医不是也说了,或许能更长久呢?说不定......说不定是会有奇迹发生的。”
皇后并未抬头,依旧专注地擦拭着孩子柔嫩的肌肤,
“他们还这样小,连翻身都做不到。可他们会一日日长大,一日日有了自己的思想。”
她顿了顿,指尖停在孩子恬静无知的小脸上,
“云熙,你觉得他们这样活着,会快活吗?”
云熙张了张嘴,喉咙像被堵住,一个字也答不出来。
皇后继续道:“被所有人当成怪物看待,每天都活在提心吊胆里,只为活着而活着。这样的日子,自他们懂事那一天起,便要日复一日地去承受,承受到死。”
滚烫的泪水无声滑落,滴在孩子柔软的被褥上,
“若本宫和皇上因着对他们不舍,想让他们活得更久一点,给他们最好的吃穿用度,骗自己说这是在弥补他们。这样......算是为了他们好吗?”
她似自问,很快摇头,
“不是的。这只是为了弥补我心里对他们的愧疚,好让我自己能好过些。而我的自私,只会在他们身上加注更多的痛苦与折磨。”
皇后冲孩子们扬起下巴,温柔笑着,
“可我的孩子......不该因为我的自私,去承受这些。”
这般说着,
原本还在嘤嘤啼哭的两个孩子,却似能听懂话似的同时止住了哭声,只睁着圆滚滚的眼睛看着皇后,咯咯笑了。
第406章 为母怜子4
日子就这般平静地悄然划过。
这一日秋风习习,南瑾半倚在暖座的软榻上养神。
她身上盖着薄毯,看着宫人们在庭院里玩着沙包,听着暖阁方向传来孩子轻甜的笑声,倒觉得是一派岁月静好了。
她尚在月子里,许平安再三叮嘱过,头半个月是断然不好下床走动的。
她这边如此,皇后那边想必也是。
这几日,后宫的姐妹们倒是常来她这里走动。
顺妃腿脚不便,却也来过两次。
她将盈月教养得极好,性子活泼又懂礼数。
每每前来,也少不得要与南瑾分享许多养育女儿的心得体会,又带来许多精致的布偶、摇铃等小玩意儿送给南瑾。
盈月和小公主也格外投缘。
每次随顺妃前来,盈月总爱跟着乳母守在小小的公主摇篮边,咿咿呀呀地逗弄着尚在襁褓中的小妹妹,一待就是许久。
顺妃看着女儿欢喜的模样,便笑着对南瑾说:“瞧她们俩这样投契。从今往后彼此也算是有个伴了。”
南瑾倚在榻上,含笑颔首,“是呢。只盼着孩子往后,也能像盈月这般讨人喜欢就好。”
顺妃握着南瑾的手,温言道:“你的孩子自是差不了的。”又问:“可想了名字了?”
南瑾道:“想了个‘馨’字。温馨的馨。”
顺妃道:“香之远闻者为馨,是个好名字了。只等着满月之时皇上再赐下正名,往后咱们守着孩子,日子便也有了盼头,一切都会顺心如意起来。”
私下里,南瑾也曾多次向来探望她的后妃们问起皇后凤体安否。
各宫妃嫔也都见过了皇后诞下的那对双生子。
前两日荣嫔来瞧她时,便兴致勃勃地说起,“那小哥俩感情好得不得了,生得面孔一模一样不说,还总是躺在一张小榻上,怎么黏着都不够。虽说才丁点大,可那眉眼鼻唇,已能看出将来定是极俊朗的模样了!”
如此南瑾心中便也盼着。盼着休养上半个月可以下床走动了,便要赶着去看望皇后和一对小皇子,也是要把她亲手备下的心意送给皇后。
这日一早,采颉便将南瑾亲手给皇后的孩子织就的小儿衣取了出来。
那些细软的小衣、小裤、小袜,用的皆是最上等的湖绸,针脚细密匀称,又都绣着寓意吉祥的云纹和福字。
采颉将它们一件件仔细抚平,整齐地摆放在锦盒中,笑着对南瑾说:
“娘娘的手艺这样精巧,皇后娘娘瞧了定是欢喜得很呢!”
南瑾笑着点头,“等下把馨儿抱上,也让皇后娘娘瞧一瞧。”
二人正说着话,许平安提着药箱进来为南瑾请平安脉。
“娘娘脉象平稳,气血渐复,只是月子里还需仔细将养,下床少走动些已是无碍,不过切记不可累着,以免落下病根。”
南瑾颔首,“有劳你了。”
许平安刚回完话,却见采颉却突然上前一步,伸手便在他的胳膊上狠狠拧了一把。
“哎哟!”许平安猝不及防,疼得倒抽一口凉气,差点跳起来。
南瑾瞧他滑稽模样忍俊不禁,又听采颉埋怨道:
“好啊你!要不是我今日去内务府领月例银子,我还不知道你竟得了这样大的威风呢!”
她赌气地背过身去,重重哼了一声,
“你升了院判这样天大的好信儿,却瞒得我和娘娘滴水不漏!怎地?是觉得你如今捡了高枝儿飞了,我这小宫女便配不上你了是不是?”
采颉这话半是埋怨半是娇嗔,显然是故意说些气话。
可许平安却当了真,他急得脸都红了,忙不迭解释道:
“这话可就是乱说了!这不是调任的旨意还没正式下来,八字没一撇的事,我怎好早早张扬?万一不成,岂不让你空欢喜一场?”
他二人旁若无人地打情骂俏,南瑾起初还带着笑意看着,但听着听着,却隐隐觉出了不对劲来。
她问许平安,“你成了院判,那侯院判呢?”
许平安脸色微滞,忙道:“侯院判他年事已高,自觉力不从心,前几日已经向皇上请辞,告老还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