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自觉尴尬,又怕被嫌弃。
也不是怕。
高门贵女见惯了家中男性三妻四妾,往往比民间女子更早能察觉到男子的凉薄。
久而久之,倒也不痴望能有什么‘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奇迹,会落在自己身上了。
这般想着,又顾忌许平安这个外男还在,南瑾也不好就此事深谈下去,于是转了话锋问他,
“太医院既没有给她,如今咱们在温泉山庄,又不比宫中可以私下叫人出宫采买。宜妃的这些药,又是从哪儿弄来的?”
许平安道:“微臣曾带采颉游过庄子,后山那儿就长了许多药材。”
采颉白了许平安一眼,没好气道:“就是奴婢跟小主抱怨的那日,他带着奴婢逛了三四个时辰,盯着些草药看个没完。
奴婢瞧着各个模样都长得差不多,看他那般专注,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草药一不留神就能长了腿,跟着咱们一并溜达起来。”
本是说笑话,南瑾却顺着她的话说了下去,
“是了。寻常人即便得了方子,也得要能懂得分辨,才能将这些草药采全。若不然用错了那味药,药性相冲可是伤及性命的。”
又看向许平安,道:“前阵子闹天花,太医坊往杏花春馆送去了许多草药。宜妃拣出了苍术,却将别的药材一并焚烧。你可知道苍术一物,用多了会有什么副作用?”
许平安沉声道:“《本草纲目》中有记,‘苍术一味,能除恶气,古今病疫及岁旦,入家旺烧苍术以辟邪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
寻常只学了皮毛医术之人,自会将天花也归纳为疫病,用此法防护。但一旦精通医理,便知此法完全无法防治天花。至于太医坊送去各宫的那些艾叶、山奈,更是只能起到稳定人心之用了。
小主问及苍术的副作用,微臣翻遍医书,只在《金匮要略》中得一记载。有极少部分人,在大量使用苍术后,会出现面红目赤、头晕目眩等类似于喝醉酒的症状。
再严重些,或可导致双目受损,有碍视力。但这是极少出现的情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南瑾细细思忖着许平安这番话,
少顷,应他一句,“我知道了。今日事多谢你,旁人若问起,你只说是来我这儿给采颉诊病,至于咱们说了些什么,不好节外生枝。”
许平安恭敬道:“微臣明白。”
采颉送了许平安出去,回来时见南瑾斜倚在暖座上想事想的出神。
于是问:“小主想什么呢?”
南瑾回眸看她,幽幽吐出一句,
“宜妃身边有懂医术之人。她知道苍术那样有隐秘的副作用,害怕伤到三皇子,所以不愿意用。也知道如何采药煎药,治疗宜妃的漏溺之症。”
采颉道:“宜妃母家在川渝,她嫁到潜邸成为皇上侍妾时,才刚及笄。家人不放心,带了会医术的婢女在她身边,也是常理中事。”
“是常理中事,可宜妃为何要隐瞒此事?”
南瑾沉声道:“宜妃身边伺候的婢女,只有丽欣是从母家带来的。可宫中谁又知道丽欣医术精湛?怕是连宜妃自己都有心隐瞒此事。
她既然一早知晓焚烧苍术无用,焚烧艾叶、山奈更是自欺欺人。她又为何要多此一举?
她要是心里没鬼,大可说明缘由,将苍术还给太医坊。又何以要大费周折,大半夜的挖个坑把它们填埋了?”
采颉想问题不及南瑾这样细,一时也想不出关窍来。
南瑾垂眸,心下细细梳理着这些蛛丝马迹,
忽地,她心房倏然一跳,有一可怕的想法随即撞入她的脑海。
她问采颉,“如果是你要远嫁,你父母挑选了一名会医术的婢子跟着你。那你觉得,这婢子应当最精通哪一科医术?”
采颉想了想说:“女子生产犹如走了一遭鬼门关,必得是精通了妇产千金一科,跟在身边才更有保障些。”
“是啊。”
南瑾悠悠看着采颉,面色有些僵住,
“那么当日宜妃难产,在许平安来之前,丽欣一直都守在宜妃身旁。
难道她看不出稳婆在宜妃的肚子上动了手脚?稳婆问皇后保大保小时,难道她也当真没有办法能护得宜妃母子周全?”
一语落,满殿寂静。
有风撞入微开的菱窗,吹得烛火晃了晃。
夜,更深了些。
第219章 抽丝剥茧2
荣嫔所居的正殿,已然灯火尽熄。
千丝万缕的思绪,在南瑾心头交织缠绕,闷得她心慌。
她索性推开菱窗,任由夹杂着土腥味的风灌进来,吹个清醒。
今夜月色迷蒙,仅剩的一丝皎洁,也被浓雾遮蔽,像极了宜妃骤然临盆那夜的天气。
此情衬彼景,当日许多被南瑾忽视的细节,再度浮于脑海中。
她想起她自请要为宜妃接产时,皇后给足了她信任,吩咐众人退下。
唯有丽欣僵着不肯走,还是硬被云熙劝离的。
那时南瑾只当是主仆情深,
而今看来,怕是宜妃母子的命,都在丽欣手里头攥着,所以她才执意不敢离开。
南瑾沉下脸色,垂眸看着案前微弱的灯火,被风吹得爆了灯花。
她取过银挑子,将灯芯挑亮些,神情阴晴不定地看向采颉,
“我若没猜错,宜妃难产那日,即便咱们不请来许平安,只凭她自己,也有十足把握能保住这一胎。
她为了隐瞒自己有孕的事实,强勒了几个月的孕肚,连太医都说她这般胡闹,没有出事已是万幸。
但如果丽欣‘医术精湛’,手下知晓轻重,懂得避开要害,那宜妃即便缠腹,对龙胎的损伤也不至于太大。”
采颉蓦地睁大了眼,“小主的意思是,这一切皆是宜妃的谋划?但她产程凶险,咱们是亲眼瞧见的。她何苦这般为难自己?”
南瑾脸色淡漠到没有丝毫表情,
“她是冲着贞妃去的。说不定连舍命告发贞妃的那个稳婆,都是她预先安排好的。
若非贞妃母家太过强盛,皇后也觉察出不对劲,替贞妃向皇上求了情,贞妃此番受惩,岂会只是降位这么简单?
这事落在别的任何嫔妃身上,谋害皇嗣,都是诛九族的死罪。”
她稍作停顿,细细剖析起来,
“知道宜妃有孕的,就只有皇上、皇后,和她自己。宜妃的母家并无多少权势,皇上无需顾忌外戚干政,更没有理由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下手。
皇后与宜妃的关系向来亲密和睦,且当日稳婆问及保大保小一事,皇后没有丝毫迟疑,就选择了保住宜妃。
若是皇后真要害她,总该保住皇嗣,由着宜妃死了才好。这样一来,皇嗣便能名正言顺地养在皇后膝下,她算计一场才算有了着落。
贞妃向来与宜妃不和,私下也甚少往来。咱们时常去宜妃宫中陪她闲聊,都没看出她有半分孕相。贞妃大抵也不会提前知晓这事儿。
那么,好端端的,宜妃为何会突然早产?”
采颉道:“杏花春馆的婢女花奴曾说过,那日宜妃准备就寝,让她去煮些牛乳来安神。她捧了牛乳回来时,宜妃恰巧掀了门帘要往庭院去。花奴躲闪不及,这才撞倒了宜妃,导致她提前分娩。”
南瑾打断了道:“我当日闻此说辞便觉蹊跷。只是那时宜妃命悬一线,我便没有往深处想。现在细细咂摸着,这事实在古怪。”
她随手将被风吹乱的鬓发捋至耳后,看着采颉道:
“你待我上心,平日进出都会先我一步掀了门帘,要我仔细出入。宜妃如此重视这一胎,生怕有人算计她,连有孕的消息都不敢透露。怎么她要出门,丽欣却不跟着伺候?反倒要她自己掀了门帘,闹出这么大的意外?”
采颉怔愣片刻,忽而一合掌道:
“对啊!丽欣平日伺候宜妃仔细,一饮一食都要先替宜妃尝过味道温度,才肯放心让宜妃用。怎么到了大事上,她却疏忽了?”
南瑾冷道:“除非这一切,是她们主仆二人一早就算计好了的。宜妃生产那日,赶上太后头风,皇上醉酒,后宫能主事者唯有皇后。
皇后为着后宫女眷的清誉,即便见宜妃难产,也断断不会公然下懿旨,召太医来为宜妃接生。即便她唤来太医,宜妃拼死不从,她也没辙。可若当日太后和皇上都在,那这事儿就由不得她了。
为保皇嗣无虞,哪里还有这么多的忌惮?到时皇上一声令下,只怕太医院上下都要一窝蜂地涌入产房。惹得宜妃丢光脸面不说,她绕这么大一圈想把脏水泼给贞妃的心思,只怕也得前功尽弃。
偏得是皇上和太后都被绊住不能出面,她的这些谋算才能万无一失。稳婆只要豁出命去指认贞妃,贞妃就算再巧舌如簧,也自证不得清白。”
南瑾抬头看向窗外,
天边乌云如墨,黑沉沉地压下来。
她手中百无聊赖地摆弄着银挑子,眸光寸寸黯淡下去,
也不是怕。
高门贵女见惯了家中男性三妻四妾,往往比民间女子更早能察觉到男子的凉薄。
久而久之,倒也不痴望能有什么‘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奇迹,会落在自己身上了。
这般想着,又顾忌许平安这个外男还在,南瑾也不好就此事深谈下去,于是转了话锋问他,
“太医院既没有给她,如今咱们在温泉山庄,又不比宫中可以私下叫人出宫采买。宜妃的这些药,又是从哪儿弄来的?”
许平安道:“微臣曾带采颉游过庄子,后山那儿就长了许多药材。”
采颉白了许平安一眼,没好气道:“就是奴婢跟小主抱怨的那日,他带着奴婢逛了三四个时辰,盯着些草药看个没完。
奴婢瞧着各个模样都长得差不多,看他那般专注,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草药一不留神就能长了腿,跟着咱们一并溜达起来。”
本是说笑话,南瑾却顺着她的话说了下去,
“是了。寻常人即便得了方子,也得要能懂得分辨,才能将这些草药采全。若不然用错了那味药,药性相冲可是伤及性命的。”
又看向许平安,道:“前阵子闹天花,太医坊往杏花春馆送去了许多草药。宜妃拣出了苍术,却将别的药材一并焚烧。你可知道苍术一物,用多了会有什么副作用?”
许平安沉声道:“《本草纲目》中有记,‘苍术一味,能除恶气,古今病疫及岁旦,入家旺烧苍术以辟邪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
寻常只学了皮毛医术之人,自会将天花也归纳为疫病,用此法防护。但一旦精通医理,便知此法完全无法防治天花。至于太医坊送去各宫的那些艾叶、山奈,更是只能起到稳定人心之用了。
小主问及苍术的副作用,微臣翻遍医书,只在《金匮要略》中得一记载。有极少部分人,在大量使用苍术后,会出现面红目赤、头晕目眩等类似于喝醉酒的症状。
再严重些,或可导致双目受损,有碍视力。但这是极少出现的情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南瑾细细思忖着许平安这番话,
少顷,应他一句,“我知道了。今日事多谢你,旁人若问起,你只说是来我这儿给采颉诊病,至于咱们说了些什么,不好节外生枝。”
许平安恭敬道:“微臣明白。”
采颉送了许平安出去,回来时见南瑾斜倚在暖座上想事想的出神。
于是问:“小主想什么呢?”
南瑾回眸看她,幽幽吐出一句,
“宜妃身边有懂医术之人。她知道苍术那样有隐秘的副作用,害怕伤到三皇子,所以不愿意用。也知道如何采药煎药,治疗宜妃的漏溺之症。”
采颉道:“宜妃母家在川渝,她嫁到潜邸成为皇上侍妾时,才刚及笄。家人不放心,带了会医术的婢女在她身边,也是常理中事。”
“是常理中事,可宜妃为何要隐瞒此事?”
南瑾沉声道:“宜妃身边伺候的婢女,只有丽欣是从母家带来的。可宫中谁又知道丽欣医术精湛?怕是连宜妃自己都有心隐瞒此事。
她既然一早知晓焚烧苍术无用,焚烧艾叶、山奈更是自欺欺人。她又为何要多此一举?
她要是心里没鬼,大可说明缘由,将苍术还给太医坊。又何以要大费周折,大半夜的挖个坑把它们填埋了?”
采颉想问题不及南瑾这样细,一时也想不出关窍来。
南瑾垂眸,心下细细梳理着这些蛛丝马迹,
忽地,她心房倏然一跳,有一可怕的想法随即撞入她的脑海。
她问采颉,“如果是你要远嫁,你父母挑选了一名会医术的婢子跟着你。那你觉得,这婢子应当最精通哪一科医术?”
采颉想了想说:“女子生产犹如走了一遭鬼门关,必得是精通了妇产千金一科,跟在身边才更有保障些。”
“是啊。”
南瑾悠悠看着采颉,面色有些僵住,
“那么当日宜妃难产,在许平安来之前,丽欣一直都守在宜妃身旁。
难道她看不出稳婆在宜妃的肚子上动了手脚?稳婆问皇后保大保小时,难道她也当真没有办法能护得宜妃母子周全?”
一语落,满殿寂静。
有风撞入微开的菱窗,吹得烛火晃了晃。
夜,更深了些。
第219章 抽丝剥茧2
荣嫔所居的正殿,已然灯火尽熄。
千丝万缕的思绪,在南瑾心头交织缠绕,闷得她心慌。
她索性推开菱窗,任由夹杂着土腥味的风灌进来,吹个清醒。
今夜月色迷蒙,仅剩的一丝皎洁,也被浓雾遮蔽,像极了宜妃骤然临盆那夜的天气。
此情衬彼景,当日许多被南瑾忽视的细节,再度浮于脑海中。
她想起她自请要为宜妃接产时,皇后给足了她信任,吩咐众人退下。
唯有丽欣僵着不肯走,还是硬被云熙劝离的。
那时南瑾只当是主仆情深,
而今看来,怕是宜妃母子的命,都在丽欣手里头攥着,所以她才执意不敢离开。
南瑾沉下脸色,垂眸看着案前微弱的灯火,被风吹得爆了灯花。
她取过银挑子,将灯芯挑亮些,神情阴晴不定地看向采颉,
“我若没猜错,宜妃难产那日,即便咱们不请来许平安,只凭她自己,也有十足把握能保住这一胎。
她为了隐瞒自己有孕的事实,强勒了几个月的孕肚,连太医都说她这般胡闹,没有出事已是万幸。
但如果丽欣‘医术精湛’,手下知晓轻重,懂得避开要害,那宜妃即便缠腹,对龙胎的损伤也不至于太大。”
采颉蓦地睁大了眼,“小主的意思是,这一切皆是宜妃的谋划?但她产程凶险,咱们是亲眼瞧见的。她何苦这般为难自己?”
南瑾脸色淡漠到没有丝毫表情,
“她是冲着贞妃去的。说不定连舍命告发贞妃的那个稳婆,都是她预先安排好的。
若非贞妃母家太过强盛,皇后也觉察出不对劲,替贞妃向皇上求了情,贞妃此番受惩,岂会只是降位这么简单?
这事落在别的任何嫔妃身上,谋害皇嗣,都是诛九族的死罪。”
她稍作停顿,细细剖析起来,
“知道宜妃有孕的,就只有皇上、皇后,和她自己。宜妃的母家并无多少权势,皇上无需顾忌外戚干政,更没有理由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下手。
皇后与宜妃的关系向来亲密和睦,且当日稳婆问及保大保小一事,皇后没有丝毫迟疑,就选择了保住宜妃。
若是皇后真要害她,总该保住皇嗣,由着宜妃死了才好。这样一来,皇嗣便能名正言顺地养在皇后膝下,她算计一场才算有了着落。
贞妃向来与宜妃不和,私下也甚少往来。咱们时常去宜妃宫中陪她闲聊,都没看出她有半分孕相。贞妃大抵也不会提前知晓这事儿。
那么,好端端的,宜妃为何会突然早产?”
采颉道:“杏花春馆的婢女花奴曾说过,那日宜妃准备就寝,让她去煮些牛乳来安神。她捧了牛乳回来时,宜妃恰巧掀了门帘要往庭院去。花奴躲闪不及,这才撞倒了宜妃,导致她提前分娩。”
南瑾打断了道:“我当日闻此说辞便觉蹊跷。只是那时宜妃命悬一线,我便没有往深处想。现在细细咂摸着,这事实在古怪。”
她随手将被风吹乱的鬓发捋至耳后,看着采颉道:
“你待我上心,平日进出都会先我一步掀了门帘,要我仔细出入。宜妃如此重视这一胎,生怕有人算计她,连有孕的消息都不敢透露。怎么她要出门,丽欣却不跟着伺候?反倒要她自己掀了门帘,闹出这么大的意外?”
采颉怔愣片刻,忽而一合掌道:
“对啊!丽欣平日伺候宜妃仔细,一饮一食都要先替宜妃尝过味道温度,才肯放心让宜妃用。怎么到了大事上,她却疏忽了?”
南瑾冷道:“除非这一切,是她们主仆二人一早就算计好了的。宜妃生产那日,赶上太后头风,皇上醉酒,后宫能主事者唯有皇后。
皇后为着后宫女眷的清誉,即便见宜妃难产,也断断不会公然下懿旨,召太医来为宜妃接生。即便她唤来太医,宜妃拼死不从,她也没辙。可若当日太后和皇上都在,那这事儿就由不得她了。
为保皇嗣无虞,哪里还有这么多的忌惮?到时皇上一声令下,只怕太医院上下都要一窝蜂地涌入产房。惹得宜妃丢光脸面不说,她绕这么大一圈想把脏水泼给贞妃的心思,只怕也得前功尽弃。
偏得是皇上和太后都被绊住不能出面,她的这些谋算才能万无一失。稳婆只要豁出命去指认贞妃,贞妃就算再巧舌如簧,也自证不得清白。”
南瑾抬头看向窗外,
天边乌云如墨,黑沉沉地压下来。
她手中百无聊赖地摆弄着银挑子,眸光寸寸黯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