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你既说是嘉嫔让你放的火,那么她是要害谁?瑾贵人吗?”
梨儿摇头,“嘉嫔是要谋害大公主。”
顺妃闻声机警,肃声道:“你把话说清楚。”
梨儿慌乱地吞了口唾沫,这才对顺妃说:
“嘉嫔娘娘自从小产后,性情就变得格外敏感乖张。那段日子娘娘见她终日以泪洗面,常会来宫中宽慰她。
后来经了大皇子中毒一事,您担心大公主安危,不放心将她独留宫中,所以来探望嘉嫔时,总将大公主带在身边。
这本是您一番好心,可嘉嫔却不这么想。她见不得你们母女情深,心里愈发妒恨怨怼。私下更是常与奴婢抱怨,说、说......”
她惊慌地瞥了嘉嫔一眼,很快垂下眼帘,咬着牙道:
“说您出身微贱,不过是因为诞育了大公主才成了妃位。
您压在她头上这么多年,眼见她孩子没了,还要日日带着女儿过来耀武扬威。
奴婢劝过嘉嫔多次,说您没有那些心思,是真心为着她好。可嘉嫔却不肯听奴婢半句劝。”
梨儿抬眸看向顺妃,又问:“每年霜降,皇后娘娘都会邀请六宫嫔妃去畅音阁听戏。娘娘可还记得,头一日您来探望嘉嫔时,她曾问过您,去畅音阁时会不会带着大公主?”
顺妃默然思忖着。
那日嘉嫔好像的确问过她,会不会带盈月一同去畅音阁。
那时嘉嫔说:“畅音阁吵闹,公主经不得那些咋呼。不如姐姐留公主在宫中,也是省心的事儿。”
顺妃道:“自从允谦中毒后,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生怕一个不留意,就让盈月也遭了算计。
如今除了给皇后娘娘请安,我去哪儿都要带着盈月才能安心。左右内阁也有供人休息的地方,到时盈月要是闹腾起来,叫宝香带下去哄一哄就是。”
短暂的回忆过后,顺妃轻轻颔首,应下梨儿所问。
梨儿继续道:“您带大公主去畅音阁,要想休息就只能往偏房去。故而那日听戏前,嘉嫔就已经有了全盘的谋算。
她让奴婢提前带了一把锁头。等大公主闹腾起来,宝香带着她去偏房后,便示意奴婢动手。
奴婢偷偷尾随她们,等她们进了偏房,奴婢便将提前准备好的戏子衣物堆放在偏房门外,用来引火。
可正打算将门锁上时,奴婢听见有人朝这边来了。
奴婢慌忙躲闪,不慎掉了火折子在烛台上,来不及捡起,先躲在了楼梯的拐角处。
后来见瑾贵人进了偏房,奴婢心里慌了,本想先回去问问嘉嫔的意思,可这时候王贵人却来了连廊。
她见偏房门口堆放了衣物,又见烛台上摆放着火折子。不知怎地,竟鬼使神差地取了火折子,将那些衣物点燃。
奴婢那时还在庆幸,这把火烧起来就算要追查,也有王贵人在前面顶着。于是壮了胆子,等王贵人走后,偷偷去锁了偏房的门。
只那么些衣物,是不足以让火势汹涌起来。而嘉嫔说让奴婢去给她换汤婆子,只因那汤婆子里面装着的压根就不是滚水,而是火油!
奴婢将火油全都泼在了火堆上,火势这才迅速蔓延,一发不可收拾......”
这也就解释了当日众人所疑。
上京秋日多雨,畅音阁又是由纯木打造,木头沾了水汽湿润不易燃烧,为何那场火却会烧得那般猛烈。
梨儿这番话近乎是脱口而出,半句磕绊也不打。
又说得滴水不漏,动机合理。
实不知她为了今日的诬告,已是在背地里打过多少回腹稿。
阵阵恶寒涌上嘉嫔的心口,她犹如被人推进了深不见底的冰窟,整个人冻得僵住。
殿内外嫔妃听完梨儿所述无不揣测。
宜妃身子微微一侧,也刻意与嘉嫔保持起了距离,
“梨儿是贴身伺候你的,她能将此事细枝末节都说得清楚,倒是不由要让人生疑了。”
贞妃更是嗔怒道:“本宫瞧你真是疯了!皇嗣你也敢谋害?你小产是淑妃所累,她人都已经死了,你还要追究什么?
此番害了盈月不成,难道还打算要动允谦的心思吗?还是说......昔日乳母给允谦下毒,也是你指使的!?”
贞妃豁然起身,怒视着嘉嫔,不留余地道:
“你这样的毒妇,便是本宫从前与你交好,而今也容不得了!”
旁人激动旁人的,
偏顺妃与南瑾这两个当事人,却平静得有些诡异。
她们半句指责嘉嫔的话都没有,反倒是彼此一个眼神的交汇后,不约而同将目光落在了贞妃身上。
她们都不相信这件事会是嘉嫔所为。
但许多事纵然她们再不信,隔着铁证如山,也是无能为力。
第136章 诛你九族
殿内一片沉寂。
皇后目光追在嘉嫔身上。
见她麻木地流泪,脸色也灰败到了极点,几近绝望。
皇后问她,“你不打算替自己分辩?”
嘉嫔回过神,一双泪眼直勾勾地盯着梨儿,
“她自幼伺候在臣妾身边,陪伴臣妾一同长大,臣妾自问待她不薄。臣妾原以为在这宫中,唯有她能得臣妾放心信任。
而今连她都要这样污蔑臣妾,且字字珠玑,叫人挑不出错漏来。”
她抹去泪痕,苦笑着摇头,
“旁人有心算计,这证据确凿的事,臣妾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有一句话想问问她。”
嘉嫔缓步走到梨儿身前,
没有打骂,也没有歇斯底里,只是语气尤为平静地说:
“谋害皇嗣是株连九族的死罪。我很想知道,你为了诬陷我,不惜赔上自己、赌上你全家性命。你这么做究竟是为着什么?”
“奴婢没有要陷害您......是您自己做事实在太绝。”
梨儿目光闪烁,分明是不敢直视嘉嫔,可嘴却硬,
“肃齐死了,奴婢要是再不反抗,定要步他的后尘!到时您为了保住这个秘密,更不会给奴婢的家人留活路!”
提及家人,梨儿情绪格外激动,
“奴婢死了无所谓,可奴婢不能牵连他们!”
嘉嫔知道,梨儿能在众人面前指证她,就必然没有改口的可能。
她不愿再执着于没有结果的事,叫人白白看了她的笑话。
她一贯恣肆,又爱招惹口舌是非,后宫里被她得罪过的嫔妃数不胜数。
这会儿只怕人人都等着看她的笑话。
嘉嫔自知无力翻身,如同一朵经不得风霜的娇花,折了腰跪在皇后面前,再不言语。
皇后并不急着给她定罪,先是看了眼南瑾和顺妃,
“这事儿关乎你们,本宫想听听你们怎么说。”
南瑾思量片刻,很快有了法子。
她起身冲皇后福了福,“还请娘娘容嫔妾问梨儿几个问题。”
皇后扬眉默许,南瑾便走到梨儿面前,问:
“你很确定皇后娘娘可以保全你家人的性命,是不是?”
梨儿回答得不假思索,“是。”
南瑾颔首,又问:“方才听你所言,你也很清楚你帮嘉嫔做下这些事,是在助纣为虐,对吗?”
梨儿点头。
南瑾微微一笑,“你既知道皇后娘娘能护你周全,又清楚嘉嫔让你做的事本身就是错的,那么当日嘉嫔用你家人性命要挟你时,你就应该当机立断去找皇后娘娘说明此事。
一来可让嘉嫔悬崖勒马,二来不单你家人无恙,你也不会性命不保。”
南瑾步步逼近梨儿,语带锋芒,
“我是奇怪着,怎么你当日肯纵着你主子乱来,今儿却突然茅塞顿开,悔不当初了?”
“这......我......”
梨儿显然没有料到南瑾会有此一问。
她全程利落的口条,此刻忽而变得结巴起来,愣愣半晌也答不出个所以然。
不等她反应,顺妃的问语也追到了耳边,
“你说你忠心嘉嫔吧,却还不如方才那个半道伺候嘉嫔的太监。人家好歹是被打得不行了才肯招供。你呢?呵......”
顺妃不掩讥笑,讽刺道:“你倒好,旁人还不曾碰你一下,你就先急着吐了个干干净净。倒像是生怕不能坐实了嘉嫔的罪名似的。”
梨儿慌色满面,颤颤巍巍道:
“奴婢当日是一时糊涂,才会帮嘉嫔......”
“那你现在不糊涂了?”
顺妃喝止她的狡辩,又对皇后说:
“皇后娘娘,臣妾不相信嘉嫔会为了嫉妒而谋害盈月。
盈月与嘉嫔十分亲昵,孩子不懂大人的弯弯绕绕,只知道谁对她好,谁喜欢她,她便喜欢谁。
况且嘉嫔几乎日日都能见到盈月,她要想害盈月有的是机会,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南瑾也道:“嫔妾也以为这事不合常理。这婢子言辞闪烁,举止怪异。她虽是贴身伺候嘉嫔娘娘的,但也不可尽信。”
梨儿摇头,“嘉嫔是要谋害大公主。”
顺妃闻声机警,肃声道:“你把话说清楚。”
梨儿慌乱地吞了口唾沫,这才对顺妃说:
“嘉嫔娘娘自从小产后,性情就变得格外敏感乖张。那段日子娘娘见她终日以泪洗面,常会来宫中宽慰她。
后来经了大皇子中毒一事,您担心大公主安危,不放心将她独留宫中,所以来探望嘉嫔时,总将大公主带在身边。
这本是您一番好心,可嘉嫔却不这么想。她见不得你们母女情深,心里愈发妒恨怨怼。私下更是常与奴婢抱怨,说、说......”
她惊慌地瞥了嘉嫔一眼,很快垂下眼帘,咬着牙道:
“说您出身微贱,不过是因为诞育了大公主才成了妃位。
您压在她头上这么多年,眼见她孩子没了,还要日日带着女儿过来耀武扬威。
奴婢劝过嘉嫔多次,说您没有那些心思,是真心为着她好。可嘉嫔却不肯听奴婢半句劝。”
梨儿抬眸看向顺妃,又问:“每年霜降,皇后娘娘都会邀请六宫嫔妃去畅音阁听戏。娘娘可还记得,头一日您来探望嘉嫔时,她曾问过您,去畅音阁时会不会带着大公主?”
顺妃默然思忖着。
那日嘉嫔好像的确问过她,会不会带盈月一同去畅音阁。
那时嘉嫔说:“畅音阁吵闹,公主经不得那些咋呼。不如姐姐留公主在宫中,也是省心的事儿。”
顺妃道:“自从允谦中毒后,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生怕一个不留意,就让盈月也遭了算计。
如今除了给皇后娘娘请安,我去哪儿都要带着盈月才能安心。左右内阁也有供人休息的地方,到时盈月要是闹腾起来,叫宝香带下去哄一哄就是。”
短暂的回忆过后,顺妃轻轻颔首,应下梨儿所问。
梨儿继续道:“您带大公主去畅音阁,要想休息就只能往偏房去。故而那日听戏前,嘉嫔就已经有了全盘的谋算。
她让奴婢提前带了一把锁头。等大公主闹腾起来,宝香带着她去偏房后,便示意奴婢动手。
奴婢偷偷尾随她们,等她们进了偏房,奴婢便将提前准备好的戏子衣物堆放在偏房门外,用来引火。
可正打算将门锁上时,奴婢听见有人朝这边来了。
奴婢慌忙躲闪,不慎掉了火折子在烛台上,来不及捡起,先躲在了楼梯的拐角处。
后来见瑾贵人进了偏房,奴婢心里慌了,本想先回去问问嘉嫔的意思,可这时候王贵人却来了连廊。
她见偏房门口堆放了衣物,又见烛台上摆放着火折子。不知怎地,竟鬼使神差地取了火折子,将那些衣物点燃。
奴婢那时还在庆幸,这把火烧起来就算要追查,也有王贵人在前面顶着。于是壮了胆子,等王贵人走后,偷偷去锁了偏房的门。
只那么些衣物,是不足以让火势汹涌起来。而嘉嫔说让奴婢去给她换汤婆子,只因那汤婆子里面装着的压根就不是滚水,而是火油!
奴婢将火油全都泼在了火堆上,火势这才迅速蔓延,一发不可收拾......”
这也就解释了当日众人所疑。
上京秋日多雨,畅音阁又是由纯木打造,木头沾了水汽湿润不易燃烧,为何那场火却会烧得那般猛烈。
梨儿这番话近乎是脱口而出,半句磕绊也不打。
又说得滴水不漏,动机合理。
实不知她为了今日的诬告,已是在背地里打过多少回腹稿。
阵阵恶寒涌上嘉嫔的心口,她犹如被人推进了深不见底的冰窟,整个人冻得僵住。
殿内外嫔妃听完梨儿所述无不揣测。
宜妃身子微微一侧,也刻意与嘉嫔保持起了距离,
“梨儿是贴身伺候你的,她能将此事细枝末节都说得清楚,倒是不由要让人生疑了。”
贞妃更是嗔怒道:“本宫瞧你真是疯了!皇嗣你也敢谋害?你小产是淑妃所累,她人都已经死了,你还要追究什么?
此番害了盈月不成,难道还打算要动允谦的心思吗?还是说......昔日乳母给允谦下毒,也是你指使的!?”
贞妃豁然起身,怒视着嘉嫔,不留余地道:
“你这样的毒妇,便是本宫从前与你交好,而今也容不得了!”
旁人激动旁人的,
偏顺妃与南瑾这两个当事人,却平静得有些诡异。
她们半句指责嘉嫔的话都没有,反倒是彼此一个眼神的交汇后,不约而同将目光落在了贞妃身上。
她们都不相信这件事会是嘉嫔所为。
但许多事纵然她们再不信,隔着铁证如山,也是无能为力。
第136章 诛你九族
殿内一片沉寂。
皇后目光追在嘉嫔身上。
见她麻木地流泪,脸色也灰败到了极点,几近绝望。
皇后问她,“你不打算替自己分辩?”
嘉嫔回过神,一双泪眼直勾勾地盯着梨儿,
“她自幼伺候在臣妾身边,陪伴臣妾一同长大,臣妾自问待她不薄。臣妾原以为在这宫中,唯有她能得臣妾放心信任。
而今连她都要这样污蔑臣妾,且字字珠玑,叫人挑不出错漏来。”
她抹去泪痕,苦笑着摇头,
“旁人有心算计,这证据确凿的事,臣妾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有一句话想问问她。”
嘉嫔缓步走到梨儿身前,
没有打骂,也没有歇斯底里,只是语气尤为平静地说:
“谋害皇嗣是株连九族的死罪。我很想知道,你为了诬陷我,不惜赔上自己、赌上你全家性命。你这么做究竟是为着什么?”
“奴婢没有要陷害您......是您自己做事实在太绝。”
梨儿目光闪烁,分明是不敢直视嘉嫔,可嘴却硬,
“肃齐死了,奴婢要是再不反抗,定要步他的后尘!到时您为了保住这个秘密,更不会给奴婢的家人留活路!”
提及家人,梨儿情绪格外激动,
“奴婢死了无所谓,可奴婢不能牵连他们!”
嘉嫔知道,梨儿能在众人面前指证她,就必然没有改口的可能。
她不愿再执着于没有结果的事,叫人白白看了她的笑话。
她一贯恣肆,又爱招惹口舌是非,后宫里被她得罪过的嫔妃数不胜数。
这会儿只怕人人都等着看她的笑话。
嘉嫔自知无力翻身,如同一朵经不得风霜的娇花,折了腰跪在皇后面前,再不言语。
皇后并不急着给她定罪,先是看了眼南瑾和顺妃,
“这事儿关乎你们,本宫想听听你们怎么说。”
南瑾思量片刻,很快有了法子。
她起身冲皇后福了福,“还请娘娘容嫔妾问梨儿几个问题。”
皇后扬眉默许,南瑾便走到梨儿面前,问:
“你很确定皇后娘娘可以保全你家人的性命,是不是?”
梨儿回答得不假思索,“是。”
南瑾颔首,又问:“方才听你所言,你也很清楚你帮嘉嫔做下这些事,是在助纣为虐,对吗?”
梨儿点头。
南瑾微微一笑,“你既知道皇后娘娘能护你周全,又清楚嘉嫔让你做的事本身就是错的,那么当日嘉嫔用你家人性命要挟你时,你就应该当机立断去找皇后娘娘说明此事。
一来可让嘉嫔悬崖勒马,二来不单你家人无恙,你也不会性命不保。”
南瑾步步逼近梨儿,语带锋芒,
“我是奇怪着,怎么你当日肯纵着你主子乱来,今儿却突然茅塞顿开,悔不当初了?”
“这......我......”
梨儿显然没有料到南瑾会有此一问。
她全程利落的口条,此刻忽而变得结巴起来,愣愣半晌也答不出个所以然。
不等她反应,顺妃的问语也追到了耳边,
“你说你忠心嘉嫔吧,却还不如方才那个半道伺候嘉嫔的太监。人家好歹是被打得不行了才肯招供。你呢?呵......”
顺妃不掩讥笑,讽刺道:“你倒好,旁人还不曾碰你一下,你就先急着吐了个干干净净。倒像是生怕不能坐实了嘉嫔的罪名似的。”
梨儿慌色满面,颤颤巍巍道:
“奴婢当日是一时糊涂,才会帮嘉嫔......”
“那你现在不糊涂了?”
顺妃喝止她的狡辩,又对皇后说:
“皇后娘娘,臣妾不相信嘉嫔会为了嫉妒而谋害盈月。
盈月与嘉嫔十分亲昵,孩子不懂大人的弯弯绕绕,只知道谁对她好,谁喜欢她,她便喜欢谁。
况且嘉嫔几乎日日都能见到盈月,她要想害盈月有的是机会,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南瑾也道:“嫔妾也以为这事不合常理。这婢子言辞闪烁,举止怪异。她虽是贴身伺候嘉嫔娘娘的,但也不可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