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第221章 夫妻夜话
“爹娘每天都不闲着,弄回来的东西都被老二拿走了。
那么多东西老二他们怎么可能吃的完?
当家的,你说老二他们是不是拿东西的东西出去换钱了?“张翠花儿突然想到一个可能。
“肯定是,我早就想到了,要不然那么多东西,他们怎么可能吃得完。
而且就算是吃得完,我估计老二他们也不舍得都吃了。
毕竟家里供一个读书人可不是小事儿,那真是掏空一家人的家底都不一定供出来。
我看老二他们过日子很节省,应该是在努力攒银子。“顾年说道。
“这倒是,供一个读书人确实不容易。
以后咱们家也要省吃俭用了,好在家里以前也攒了点儿银子,要不然就这么让栓子出去读书,我还真怕供不起。“张翠花儿说道。
“家里还有多少银子?有二十两吗?”顾年挣了银子都是交给张翠花儿,所以对于家里具体有多少银子,他是不知道的。
“你走以后我就把家里的银钱又拢了一遍,现在家里一共有二十六两八百三十五文。
不过家里糙米不多了,需要买,还有栓子,去他二叔家光拿糙米也不行,还得买点儿细粮带着。
还有,栓子的衣服只有一身没有补丁的,我还得去买布给他做两件新衣服。
还有,栓子读书还要买笔墨纸砚,还要买书。
我听说书可贵了,一本薄薄的孩童启蒙的书就要二两银子。
当家的,咱们真的能供栓子念书吗?“张翠花儿其实心里是没有底的。
“咱们省着点儿用,我再勤快点儿,怎么的也能供儿子念几年。
几年以后,要是栓子有这个天赋,那咱们就咬牙供下去。
要是不是那块料,到时候就托人在镇上给他找个事儿做,以后也不用跟我一样,风里来雨里去的在深山里讨生活。“顾年想的很清楚。
大家都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可是读书实在是太费钱了。
普通人家真的是合举家之力才能供的起一个读书人。
还有一点,就是就算是读了书,能考中秀才举人的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人。
大部分人都只是白辛苦一场,既浪费了银子,又没学出名堂。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这些人自命清高,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除了会念些之乎者也,其它什么都不会。
考秀才无望,回家以后也不会种地,又不愿意去做工,家里总不可能白白养活着你。
所以说读书是好,但是家底一般的人家都是供不起的。
好在,顾年家里只有栓子一个儿子,他们多辛苦几年,总能让栓子多读几年。
再不济,栓子还有两个姐姐,大妞儿二妞儿的彩礼也能有不少。
当然了,这是最后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才会这样的。
“唉,你这么想也对,不管咋说,也得让儿子读书识字。
老二,老三家的儿子都去念书了没道理咱们家栓子不去。
没事儿,我明天开始就带着大妞儿二妞儿去挖竹笋,晒笋干。
夏天就采蘑菇木耳,秋天就捡各种山货。一年下来,我们娘三也可以多赚几两银子。
你在去多下几个套子,多捉些野鸡野兔,我风干了攒着。
攒多了除了每个月给老二他们拿去的,剩下的你就拿到县城去卖了。
咱们努力一点儿,总能让儿子读下去的。“张翠花儿盘算着怎么才能多挣点钱。
“嗯,我明天把栓子送过去就回来,回来以后就去打猎,我这次去远一点儿的地方。
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打一头野鹿,那玩意儿值钱,捕猎它危险还不高。
下套子也是,我去远点儿的地方多下几个,附近都已经被我们捉的不剩几只了。“顾年也说了自己的打算。
“行,不过你自己去到底不安全,要不然你叫着老四你们俩一起吧。”顾年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打猎,张翠花儿也不放心。
“也行,两个人总归要安全一点儿,两个人说不定还能打头野牛啥的。”顾年也点头同意。
山里的野兽太多,真的是一不小心就会没命。
“你不要着急挣钱就去打一些危险的猎物,咱们家里还有一些银子,供着儿子读两年不成问题。
剩下的咱们可以慢慢攒,你要记住,你是咱们家的顶梁柱,你要是出啥事儿,咱们家就完了。“张翠花儿说道。
“我知道,你放心吧,危险的事情我不会做的。”顾年也知道自己就是家里的主心骨。
自己要是没了,儿子不要说读书了,就是活下去都难。
所以他可惜命着呢?像是熊,野牛这些,他自己一个人肯定是不会往前凑的。
“你知道就好,对了,大妞儿的事儿怎么样了?二婶答应了吗?”张翠花儿又问。
“二婶儿说给看看,不过二婶儿也说了,在镇上找,估计找不到条件好的。
就是条件一般的,都不一定能愿意娶咱们山里姑娘。
大妞儿想嫁去镇上,就只能找那些家庭条件差,不好娶媳妇的。“提到大闺女,顾年叹了口气。
“那怎么办?要不然还是给大妞儿就在山下村子里面找一个算了。
就算是镇上,真要是吃不上喝不上,那日子过着也糟心。“张翠花儿想了想,觉得让闺女嫁去镇上可能不是一个好选择。
“到时候再看看吧,反正大妞儿还不大,可以好好挑两年。”顾年说道。
“你说的对,是我着急了,大妞儿才十三岁,再过两年也来得及。”张翠花儿也觉得自己着急了。
“大妞儿的婚事不着急,正好让她在家里多帮两年忙。”
大妞儿现在可是顶事儿了,每天跟着张翠花儿出去忙活,也是顶个大人使了。
顾年这么一说,张翠花儿也反应过来,对呀,让大妞儿在家里多留两年,可以给他们效不少力呢。
“你说的对,是我着急了,十七八再出嫁最合适。
这闺女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还是让大妞儿多在家享几年福吧。”
“嗯,你明白了就好。”
第222章 就当我欠你一个人情
第二天,顾年就带着栓子,背着行李到了顾北家里。
顾北今天特意跟掌柜的说了晚点去。
掌柜的跟他也算是亲戚,没有为难他就答应了。
“大哥,栓子,你们来了?”顾北看到顾年他们,热情的招呼。
“二叔。”栓子礼貌的打招呼。
“哎,栓子今天真精神,待会儿二叔带你去夫子那报名,然后去买上学需要的东西。”顾北亲切的说。
“谢谢二叔。”栓子乖巧道谢。
“大哥,栓子来了?走,栓子,跟二婶走,志文的房间在这里,你以后就跟志文一个房间。
大哥你先把行李放到炕上吧,我一会儿再整理。
你们先去找夫子报名,然后去街上转转买点儿纸笔。
中午记得回来吃饭。“李迎睇热情的说。
顾年突然被这么热情对待,还真有些受宠若惊。
“吃饭就不必了,我给栓子买完东西就回去了。
栓子以后就要麻烦弟妹你照顾了,他要是不听话,弟妹你该说就说,家里有啥活计也该吩咐吩咐,臭小子就的多干活儿。“顾年说道。
“嗐,大哥你这话是咋说的?栓子多听话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听话?
栓子在这里大哥你就放心吧,我一定给你照顾好。“不得不说,李迎睇和顾北不愧是两口子,说话就是好听。
“大哥,咱们走吧。”顾北还要赶着上工,也没有多说,就带着顾年和栓子走了。
入学的事情办的很顺利,一年二两银子,也买了启蒙的书,买了纸笔。
然后顾年又把栓子送到了私塾:“栓子,爹就先回去了,过几天爹再来看你。”
“嗯,爹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念书的。”栓子知道马上要跟爹分别,强忍着眼泪不掉下来。
“好孩子,好好读书,一定不能让你三叔看看,我儿子就算不用他,也能进学堂读书。”顾年对于顾言不让栓子去家里住,心里还是有些记恨。
顾言可不知道顾年心里还记恨他了。
现在顾言正在招待刘掌柜,不过这次刘掌柜不是自己来的,而是带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男人一起来的。
“顾贤侄,这是我们本家的大侄子,也是德济堂的少东家。”刘掌柜歉意的给顾言介绍。
随后又跟年轻男人说:“启东,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顾言,上次的还阳草就是在他这里买的。”
“刘叔,少东家,请坐,橘子,去给客人倒茶。”顾言把客人请到客厅坐下。
“顾老弟也别叫我少东家,我比你虚长几岁,你就叫我刘大哥吧。”刘掌柜的侄子客气的说。
“行,那我就叫你刘大哥。”顾言说道。
“爹娘每天都不闲着,弄回来的东西都被老二拿走了。
那么多东西老二他们怎么可能吃的完?
当家的,你说老二他们是不是拿东西的东西出去换钱了?“张翠花儿突然想到一个可能。
“肯定是,我早就想到了,要不然那么多东西,他们怎么可能吃得完。
而且就算是吃得完,我估计老二他们也不舍得都吃了。
毕竟家里供一个读书人可不是小事儿,那真是掏空一家人的家底都不一定供出来。
我看老二他们过日子很节省,应该是在努力攒银子。“顾年说道。
“这倒是,供一个读书人确实不容易。
以后咱们家也要省吃俭用了,好在家里以前也攒了点儿银子,要不然就这么让栓子出去读书,我还真怕供不起。“张翠花儿说道。
“家里还有多少银子?有二十两吗?”顾年挣了银子都是交给张翠花儿,所以对于家里具体有多少银子,他是不知道的。
“你走以后我就把家里的银钱又拢了一遍,现在家里一共有二十六两八百三十五文。
不过家里糙米不多了,需要买,还有栓子,去他二叔家光拿糙米也不行,还得买点儿细粮带着。
还有,栓子的衣服只有一身没有补丁的,我还得去买布给他做两件新衣服。
还有,栓子读书还要买笔墨纸砚,还要买书。
我听说书可贵了,一本薄薄的孩童启蒙的书就要二两银子。
当家的,咱们真的能供栓子念书吗?“张翠花儿其实心里是没有底的。
“咱们省着点儿用,我再勤快点儿,怎么的也能供儿子念几年。
几年以后,要是栓子有这个天赋,那咱们就咬牙供下去。
要是不是那块料,到时候就托人在镇上给他找个事儿做,以后也不用跟我一样,风里来雨里去的在深山里讨生活。“顾年想的很清楚。
大家都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可是读书实在是太费钱了。
普通人家真的是合举家之力才能供的起一个读书人。
还有一点,就是就算是读了书,能考中秀才举人的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人。
大部分人都只是白辛苦一场,既浪费了银子,又没学出名堂。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这些人自命清高,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除了会念些之乎者也,其它什么都不会。
考秀才无望,回家以后也不会种地,又不愿意去做工,家里总不可能白白养活着你。
所以说读书是好,但是家底一般的人家都是供不起的。
好在,顾年家里只有栓子一个儿子,他们多辛苦几年,总能让栓子多读几年。
再不济,栓子还有两个姐姐,大妞儿二妞儿的彩礼也能有不少。
当然了,这是最后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才会这样的。
“唉,你这么想也对,不管咋说,也得让儿子读书识字。
老二,老三家的儿子都去念书了没道理咱们家栓子不去。
没事儿,我明天开始就带着大妞儿二妞儿去挖竹笋,晒笋干。
夏天就采蘑菇木耳,秋天就捡各种山货。一年下来,我们娘三也可以多赚几两银子。
你在去多下几个套子,多捉些野鸡野兔,我风干了攒着。
攒多了除了每个月给老二他们拿去的,剩下的你就拿到县城去卖了。
咱们努力一点儿,总能让儿子读下去的。“张翠花儿盘算着怎么才能多挣点钱。
“嗯,我明天把栓子送过去就回来,回来以后就去打猎,我这次去远一点儿的地方。
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打一头野鹿,那玩意儿值钱,捕猎它危险还不高。
下套子也是,我去远点儿的地方多下几个,附近都已经被我们捉的不剩几只了。“顾年也说了自己的打算。
“行,不过你自己去到底不安全,要不然你叫着老四你们俩一起吧。”顾年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打猎,张翠花儿也不放心。
“也行,两个人总归要安全一点儿,两个人说不定还能打头野牛啥的。”顾年也点头同意。
山里的野兽太多,真的是一不小心就会没命。
“你不要着急挣钱就去打一些危险的猎物,咱们家里还有一些银子,供着儿子读两年不成问题。
剩下的咱们可以慢慢攒,你要记住,你是咱们家的顶梁柱,你要是出啥事儿,咱们家就完了。“张翠花儿说道。
“我知道,你放心吧,危险的事情我不会做的。”顾年也知道自己就是家里的主心骨。
自己要是没了,儿子不要说读书了,就是活下去都难。
所以他可惜命着呢?像是熊,野牛这些,他自己一个人肯定是不会往前凑的。
“你知道就好,对了,大妞儿的事儿怎么样了?二婶答应了吗?”张翠花儿又问。
“二婶儿说给看看,不过二婶儿也说了,在镇上找,估计找不到条件好的。
就是条件一般的,都不一定能愿意娶咱们山里姑娘。
大妞儿想嫁去镇上,就只能找那些家庭条件差,不好娶媳妇的。“提到大闺女,顾年叹了口气。
“那怎么办?要不然还是给大妞儿就在山下村子里面找一个算了。
就算是镇上,真要是吃不上喝不上,那日子过着也糟心。“张翠花儿想了想,觉得让闺女嫁去镇上可能不是一个好选择。
“到时候再看看吧,反正大妞儿还不大,可以好好挑两年。”顾年说道。
“你说的对,是我着急了,大妞儿才十三岁,再过两年也来得及。”张翠花儿也觉得自己着急了。
“大妞儿的婚事不着急,正好让她在家里多帮两年忙。”
大妞儿现在可是顶事儿了,每天跟着张翠花儿出去忙活,也是顶个大人使了。
顾年这么一说,张翠花儿也反应过来,对呀,让大妞儿在家里多留两年,可以给他们效不少力呢。
“你说的对,是我着急了,十七八再出嫁最合适。
这闺女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还是让大妞儿多在家享几年福吧。”
“嗯,你明白了就好。”
第222章 就当我欠你一个人情
第二天,顾年就带着栓子,背着行李到了顾北家里。
顾北今天特意跟掌柜的说了晚点去。
掌柜的跟他也算是亲戚,没有为难他就答应了。
“大哥,栓子,你们来了?”顾北看到顾年他们,热情的招呼。
“二叔。”栓子礼貌的打招呼。
“哎,栓子今天真精神,待会儿二叔带你去夫子那报名,然后去买上学需要的东西。”顾北亲切的说。
“谢谢二叔。”栓子乖巧道谢。
“大哥,栓子来了?走,栓子,跟二婶走,志文的房间在这里,你以后就跟志文一个房间。
大哥你先把行李放到炕上吧,我一会儿再整理。
你们先去找夫子报名,然后去街上转转买点儿纸笔。
中午记得回来吃饭。“李迎睇热情的说。
顾年突然被这么热情对待,还真有些受宠若惊。
“吃饭就不必了,我给栓子买完东西就回去了。
栓子以后就要麻烦弟妹你照顾了,他要是不听话,弟妹你该说就说,家里有啥活计也该吩咐吩咐,臭小子就的多干活儿。“顾年说道。
“嗐,大哥你这话是咋说的?栓子多听话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听话?
栓子在这里大哥你就放心吧,我一定给你照顾好。“不得不说,李迎睇和顾北不愧是两口子,说话就是好听。
“大哥,咱们走吧。”顾北还要赶着上工,也没有多说,就带着顾年和栓子走了。
入学的事情办的很顺利,一年二两银子,也买了启蒙的书,买了纸笔。
然后顾年又把栓子送到了私塾:“栓子,爹就先回去了,过几天爹再来看你。”
“嗯,爹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念书的。”栓子知道马上要跟爹分别,强忍着眼泪不掉下来。
“好孩子,好好读书,一定不能让你三叔看看,我儿子就算不用他,也能进学堂读书。”顾年对于顾言不让栓子去家里住,心里还是有些记恨。
顾言可不知道顾年心里还记恨他了。
现在顾言正在招待刘掌柜,不过这次刘掌柜不是自己来的,而是带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男人一起来的。
“顾贤侄,这是我们本家的大侄子,也是德济堂的少东家。”刘掌柜歉意的给顾言介绍。
随后又跟年轻男人说:“启东,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顾言,上次的还阳草就是在他这里买的。”
“刘叔,少东家,请坐,橘子,去给客人倒茶。”顾言把客人请到客厅坐下。
“顾老弟也别叫我少东家,我比你虚长几岁,你就叫我刘大哥吧。”刘掌柜的侄子客气的说。
“行,那我就叫你刘大哥。”顾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