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办公室侯主任最会和稀泥,“机场这个时间点客流量大,估计是哪个淘小子随手扔的,郑副市长你受罪了,祖国的花朵有时候挺烦人的。”
  这话说得真有水平,既像开脱,又像内涵。
  祖国的花朵不乐意了,双手抄兜朝躺在地上的老郑抬下巴,“郑爷爷,我觉得你病了,得了我的本家病。”
  人大老刘头最会捧哏,“哦?本家病?”
  “嗯呐,我得了阿兹伯格症,郑爷爷得了阿尔茨海默症,都姓阿,当然是本家病啦。”
  老刘头不耻下问,“你这小家伙懂得真多,告诉爷爷,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症?”
  “就是老年痴呆啦,郑爷爷可能有那个认知障碍,把香蕉皮当成屎非要踩一踩,他这个人专爱踩屎。”
  “哈哈哈哈哈。”刘副主任笑得前仰后合,大肚子一颤一颤的,老郑脸又气白了一分,其他人不知道到该笑呢,还是笑呢?
  跟个四岁祖国花朵吵架算什么?老郑憋了一肚子气被抬走了。这个暗亏他不吃也得吃。
  郑副市长舍身含泪演绎了一出戏——《惹了我老郑就像惹了棉花》。
  逗逗老祖第一场宣战,胜!
  回城的小面包上,大逗逗主动找弥勒佛,上杆子坐人家大腿上,坐得近,上眼药方便,“刘爷爷,得了老年痴呆的郑爷爷要是神经错乱,找人杀我全家怎么办?”
  老刘没退居二线之前,跟郑晨光工作上有交集,也没什么大矛盾,就是看他不顺眼,觉得这个人特阴,用动物比喻,像条眼镜蛇。之前还忍一忍,到年底他就彻底退休了,无须再忍。
  老祖递话茬,老刘接梗,对车里人道:“你们都听好了,咱逗逗和她亲爸,亲妈……”
  “等等!”大逗逗打断老头发言,“小蒋叔叔,你的录音笔借我用用。”蒋秘书的笔就别在西服口袋里,她早就看见了。
  小蒋不敢得罪她,把笔递过来。
  这位是书记面前的小红人,招商引资的吉祥物,连市长都看中她,说等下回欧美考察团来了,还让小家伙去接机,说不定又能促成个大项目。
  录音笔都长一个样,逗逗老祖熟练地摁下按钮,“刘爷爷,你接着说。”
  刘副主任:“……”
  老头对小家伙的聪明多有耳闻,今天亲眼见识,再结合两家之间的恩怨背景,他觉得这件事越来越有意思了,搞不好真能整出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戏来。
  原本只想当个看客,小小下场参与一下也不是不行。
  老刘清了清嗓子,举着录音笔对全车人道:“来都来了,咱们今天做个见证,以后逗逗和她的亲人有什么三长两短,第一个怀疑的只能是老郑,他为老不尊,非跟一个四岁孩子过不去,咱逗逗要是被拐卖了,出意外了,就是他干的。”
  车里领导白眼都翻上天了,有人抱怨,“听你俩说话,我也快得老年痴呆了,这都哪跟哪呀,你们在说梦话吗?”
  这段掐了,不用录了。
  小孩未雨绸缪,现在快跟老郑撕破脸了,他都能从南方雇杀手杀爷爷,他也能对车子做手脚,让机器制造总厂的财务科长耿大为死于非命,他还能让手下的人在体育场玩密室杀人。这个老郑太全面了。
  二姨奶说了,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防是要防,不耽误她给大家上眼药。
  爱信不信,反正爸爸,妈妈,奶奶掉一根汗毛都是老郑干的。
  回到市局没多久,被送到对面谭城最权威医院的老郑,拍片结果出来了。
  老刘头个乌鸦嘴,被他说中了,老郑尾椎骨摔裂纹了,还挺严重,岁数大,恢复慢,至少要在床上修养一个月。
  消息很快传到市
  局,小家伙又被开会了。
  “你干的?”孙局问她。
  “是意外。”小孩不承认,但眼神还是没控制好,警犬大队的人参要是干坏事了,小眼神跟她一样发飘。
  得,干都干了,还干成功了。能拿孩子怎样?鼓个掌吧。
  老孙,老严还有戴豫全都抬手给小孩呱唧两下。
  没忘了叮嘱,“下回别胡来了啊。”
  小孩痛快点头,心道,下回还干。
  严方笑了,“老郑上回被咱们出其不意撬了保险柜,吃了个大亏,一直处于被动防守中。他心里早憋着气,逗逗做得挺对,不如多惹几下,把他气炸了,失了分寸,马脚自然就露出来了。”
  只有小家伙捧场,在一旁大力点头。
  戴豫从昨天回来一直在跟港城招商局沟通,寻找父亲原先的老同事,还真找到两个。都对父亲早年在港城交往的朋友没有印象。
  没办法,他又找到老同学,帮忙查询港城在92年8月到年底发生的命案和涉及诉讼的案子,想要查查那人是否进了监狱,还是无果。
  想要查清最好亲自去一趟港城,他把这个想法跟两位领导说了,遭到激烈反对,老郑还没倒台,港城那边的关系肯定还在维护,他一个人过去,狼入虎口,绝对没有好下场。
  老严的原话是,“你要去港城,不等见着第二天的太阳,就会被丢到维多利亚港喂鱼。”
  如果没家没口他可能会一意孤行,拎着包就去了,可他上有老下有小,他得听劝。
  老郑的罪状要怎么查?
  港城回归在即,他洗的黑钱不可能存在港城的银行,他一定是通过地下钱/庄把钱转移到国外。
  这么些年不知道弄走了多少钱,戴豫冷血,他对资金外流没有太多心疼,他只想早日为父报仇。
  如果钱没存到港城的银行,就算有兄弟单位帮忙查询,也查不到。何况现在手里没有老郑明确的罪证,连申请都交不出,银行不会搭理。
  戴豫想明白后,笑了,搂过大闺女亲了一口,“乱来兴许真有用,他动了我老子,我可以动他儿子。”
  小孩又嫌弃地抹脸,“他一共几个孩子呀?”
  老严代答,“三个儿子,老大今年三十四,在银行工作,老二开了个翻译公司,老三大学毕业后,跟他有钱的养海鲜的老丈人干,常年待在滨城。”
  三个儿子没有一个是体制内的,工作也很有意思,银行跟钱打交道,自然也懂得洗钱。
  干翻译的跟国外打交道多,对国外比较了解。
  做买卖的交友广阔,搞点猫腻最方便,那几根金条不就是老三的老丈人帮忙摆平的吗?
  严方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一家子的配置太适合跑路了,咱不得不防啊,别哪天让他们跑了。”
  孙局点头,“监视的人不能撤,分点人手给他的两个大点的儿子。”老三在外地暂时没办法。
  只能先这么办,年轻气盛更容易出错,那就先从儿子们身上找点麻烦。
  戴豫带闺女下楼前,没忘了提醒两位领导,“让司机检车仔细些。”
  老严瞪圆了眼珠子,“都丧心病狂到这种程度啦?我们也不安全吗?”
  “防患于未然。”老祖装相儿教育严大爷。
  “小心驶得万年船。”孙局点头。
  戴豫料错了,老郑没到狗急跳墙的时候,不像大逗逗胡乱用一根香蕉宣战,他要打稳健牌,八风不动。
  他宣战用的是官方手段。
  前段时间戴豫去京城开会,讨论今年工作重点,不光城市治安压力大,广大农村也涉及暴利犯罪升级的现象。
  上头研究决定全公安系统开展“联查联排下基层”行动。
  说白了,就是定点帮扶,大城市的刑警下到农村帮忙办案,时间不短,基本上要待半年到一年。
  原本这活排不到戴豫头上,二大队都研究好了,让徐峰和陈晨去,徐峰经验足,陈晨可以去基层多锻炼锻炼。
  谁成想通知下来,上面点名让戴豫做个表率,下基层联查联排。
  点名的人竟然是部里一位领导,拒绝是不可能的。
  原本想把他安排到最偏远的西部山区,是孙局,包括省厅的齐总队使了大力气,把地点改到钢城下面一个乡镇。
  大家都有些措手不及,老郑手眼通天,用关系把戴豫调走,转移他的注意力。
  他的计策还是生效了,戴豫下基层没到一个礼拜,就遇上当地的一桩灭门惨案,线索不多,查案时间都不够,哪有功夫管老郑和他儿子。
  老祖得到消息,坐着小马的大奔也要下基层联查联排。
  第100章 灭门案
  钢城在谭城正南方60公里。国内第一条高速公路谭滨高速连通了省内四个地级市,其中就包括钢城。
  大奔在高速路上疾驰,隔离带里黄澄澄的迎春花怒放,路两旁的速生杨新生的叶片娇嫩剔透,像逗逗老祖最喜欢的绿宝石。
  两个很少出远门的小孩看到路旁一座寺庙都能叽叽喳喳聊半天。趴在车窗上欣赏了一路看了让人心敞亮的早春风景。
  好景不长,高速的风景有多美,省道的路况就有多遭,两车道的柏油路上挤满了拉矿的大货车,路面尘土飞扬,树叶子蒙尘,一点不像绿宝石了。道路不堪重负被压出一个又一个深坑,大奔颠簸得仿佛在巨浪中艰难航行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