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可是、可是你们不是说,我的话,没人会信吗?”楚霖惘然道。
  他只是楚家的一个竖子,且不提他有没有资格站到洄天尊面前,这些话哪怕他说出来,有人信吗?既然没人信,他凭什么去和楚恪行谈条件?
  奚琴道:“你自己去,大约没人会信,我陪你去,该信的自然信了。”
  楚霖欣喜道:“琴公子的意思是,您愿意为我和思故哥主持公道了?”
  奚琴一愣,蓦地笑了。
  那笑意很淡,还没到眼底就消失殆尽,他淡淡道:“你可能会错意了。今夜,我的魔无意中闯了醉仙客,破坏了那里的封魔印,我本来是去救他的,没想到半路捡到了你。我不认识你,但你却总与我说些楚家掳掠凡人、伤害凡人的胡话,我听后觉得兹事体大,不敢放你一人四处胡言乱语,只好亲自把你送回楚家驻地。没想到你到了楚恪行面前,仍然嚷嚷着要去洄天尊面前告他一状,并且请我为你作证。我左右为难,只好与楚恪行提议,让他当着我的面,把那位在伴月海‘做客’的凡人放了,这样一来,即便今后有人诽谤他伤害凡人,我们奚家还能帮他做个见证,你说是吗?”
  楚霖慢慢地听奚琴说完,心底浮上一片凉意。
  是了,奚家与楚家这样的世家,怎么会因为一桩小小的意外生了嫌隙?
  奚琴这么半真半假地与楚恪行解释今晚发生的事,既不必跟豫川楚家撕破脸,还能明里暗里逼迫他把姚思故放了,有了琴公子横插一手,楚恪行今后就是再想对姚思故下手,怎么都会顾忌着奚家。
  琴公子什么都考虑到了,唯独……没管他。
  楚霖抬目看向奚琴。
  不知是不是初见时,他总是带着三分笑意的语气,还是他那张过于好看的脸总让人迷惑,让人误以为他是好亲近的。此时此刻,他站在长街上,如水的夜色洗净了他眸底深雾,楚霖这才发现原来他早已没在笑了,那双眼的深处没有玩世不恭,也不是和颜悦色,他只是非常平静地看着他。而这样的平静,让楚霖不禁觉得害怕。
  楚霖这才清楚地意识到,他眼前的这个人,是奚家的琴公子,因此他从不必摆出楚恪行不可一世的态度,心虚者才傲慢,外强中干才猖狂。
  奚琴的语气无波无澜:“你回去后,自然会受些折磨,你毕竟是楚家人,我也没理由保你,你说呢?”
  楚霖注视着奚琴衣摆上的凌泉纹,一时竟没敢接这话。
  奚琴又等了一会儿,道:“若是不肯就算了。”
  分明是很淡的一句话,楚霖却听出奚琴的耐心即将告罄,他连忙道:“我肯,只要能救思故哥,我……我什么折磨都可以受!”
  长夜已尽,天边绽放出破晓的第一缕光,分明不刺眼,奚琴却下意识抬手遮了遮。
  听了楚霖的话,他唤道:“泯。”
  罩着黑衣的魔再度化作一团雾,裹卷着楚家的竖子,与他的主子一起消散在清晨的玉轮集。
  -
  破晓的第一缕光落在窗棂,阿织从调息中睁开眼。
  来伴月海前,她已经想好了,此一行,她怎么都要弄清楚师父当年因何而死,所谓的溯荒妖乱因何而生。她原本没什么方向,昨夜意外与奚琴合作,可以同去寻找溯荒碎片,本该是一桩幸事,只是不知为何,她总有些心神不宁。
  也许是感应到她的心绪,一个物件从她袖中滑出,忽地落在木榻上。
  这是一只蒲葵叶编的草蜻蜓。
  是奚琴从楚霖那里讨来的,说是姚思故的信物,给她的时候,上头残留了一点他的灵力。
  阿织认得这样的草蜻蜓,同样的一只,姚小山从前也送过她。
  说来也巧,山中日月长,阿织自从跟着问山学剑后,之后的每一日,她都在聆诀习剑中度过,几乎不计岁月。但姚小山送给她草蜻蜓那个日子她却记得清楚,那是二月初三,她来到青荇山的整整一年后,她的试剑日。
  ……
  “快跟着我好好拜拜,我怎么说你怎么说,不可以不恭敬,明白吗?”
  青荇山山腰竹苑的最东面,有一个很小的祠堂,山中弟子除了每逢节气会来上香,平日里久无人至。祠堂里供奉着一张画像,上面画的是句芒,香案上的瓷瓶里还搁着一根春枝,象征句芒守护的神木。
  这日一早,姚小山得知阿织要试剑,火急火燎把阿织拽来祠堂,亲手奉上瓜果,又塞给阿织一炷香,让她跟着自己拜神像。
  “一敬春神,希望春神保佑阿织顺顺利利拔出灵剑。“
  “二敬神木,希望神木保佑阿织平安无尤,试剑的过程中就算受了伤,也可以借神木之力痊愈。”
  “三敬剑尊,剑尊啊剑尊,你说你都是阿织的亲师父了,不给开个后门儿,赐她一把最好的灵剑,这说不过去吧。“
  阿织的眼睛不好,姚小山引着阿织拜完,接过她的香,帮她插进香炉里,一边又絮叨开了,“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忍住的,都说筑基就可以试剑了,你资质这么好,去年就淬魂了,仙尊不让你试剑,你居然能忍着不碰灵剑。”
  阿织引灵是四叔教的,心决给她念了一遍,她自己就会引天地灵气入体,筑基是不知不觉间筑的,她也不记得什么时候就晋了境界。若非她已经筑基,后来慕家把她扔下伤魂谷,她无法从谷底爬上来。及至到了青荇山,她跟着问山学了半年剑诀,很快就淬魂了。淬魂当日,空山灵气翻涌,飞瀑挂上三道长虹,山岚轻拂而过,云过溪畔花都开了,藏起来的灰鼠云雀纷纷探头——许久没见过这样惊世骇俗的景象了。
  可这样的天资,问山居然不让阿织碰灵剑,此后半年习剑,仍用榉木做的木剑,姚小山不明其因,是以才为阿织担心。
  阿织道:“师父行事,总有师父的道理。”
  出了竹苑,沿着蜿蜒的石径往青荇山的高处走,姚小山这一路上,恨不能把打听到的所有与试剑相关的事宜全都告诉她:
  “……念过剑引诀,如果灵剑出鞘,那这把灵剑就是你的了。”
  “偶尔也有不出鞘的,还有灵剑伤人的,但……但我们拜过春神拜过剑尊了,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发生的……”
  “还有一种可就厉害了,就是你试剑前,不问剑,只管闭目念剑引诀就好,如果你真有本事,到时候说不定有好几把灵剑一齐出鞘,你慢慢挑,挑一把最好的!”
  “有了随身的灵剑,你就比眼下厉害多了。听说拿灵剑的感觉,和拿凡木根本不一样,它就像你身体的一部分,是你的手、你的足,它可以随心而动,所以你看,修士轻易不会把自己的佩剑给人用,因为它就像是第二个自己。”
  “听说剑修到了分神期,有时候只要看灵剑一眼,哪怕它不是你的剑,它都不得不听你的心意行事。”
  青荇山的东面高处有一片空地,因为这里是阿织练剑的地方,姚小山与几位师兄私底下把这片空地叫做剑台。
  剑台没有“台”,只有寸长的春草,四周茂密的竹林,与初春未化的积雪。
  阿织与姚小山到了剑台,几位师兄、云雀与灰鼠化的仙使都在这里等着了。人群的最左边,还有两个修长的身影,阿织看不清,却能够分辨,一个周身有凛然如霜的剑气,一个身遭弥散着很淡的春雾。
  问山朝她招招手:“小阿织,快到师父这边来。”
  等到了他跟前,他又笑着问:“是不是还没碰过灵剑,不知道拿灵剑是什么样的?”
  阿织点点头。
  问山于是唤了声:“夙。”
  一道身影朝她走近了些,带着春霜般的气息。他在她身前摊开手,一柄剑就出现在他掌心,这是他的佩剑,阿织单是这样模糊地看着,就能感受到剑鞘之中锋芒的流转。
  她不知道该不该伸手去接,耳畔不知怎么,竟浮响起姚小山的那句:“它就像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可以随心而动,所以,修士是不会轻易把自己的佩剑给人用的。”
  夙见她不接,没说什么,一阵华光闪过,佩剑在他掌心消失了,下一刻,一个温润、冰凉的事物出现在阿织的手中。
  夙的声音淡淡传来:“它叫‘春祀’。”
  第32章 不思故(四)
  剑身温凉, 锋锐藏在鞘中,靠近剑柄的地方,刻了两个字,阿织沿着纹路抚过去, 其中一个是“青”字。
  “春祀”得了主人的意思, 半点不曾抗拒阿织, 阿织甚至不需要刻意感受,就能觉察到剑意与自身灵气的相通, 她一下子松开剑柄, “春祀”便悬在她身前, 发出非常轻微的剑鸣,绕着她浮动。
  原来这就是灵剑。
  阿织抿了抿唇,低声说了句:“多谢师兄。”切断了与“春祀”的联系。
  灵剑于是绕着她转了两圈, 回到夙的手中。
  问山问道:“小阿织, 试好了?”
  “试好了。”阿织点点头。
  剑意与自身灵力相互牵引的感觉, 她已经默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