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厨房与餐厅之间,有两扇玻璃移门。
  祝医生站在门外,摘下金丝眼镜,抽了一张餐巾纸擦了擦,再重新戴上。
  他看着眼前井井有条的一切,心想自己如果过去,恐怕帮不上吴星的忙,反而打乱了大厨的节奏。
  alpha正学着下午吴星打扫的样子,将这里容易被忽视的卫生死角擦了擦。
  厨房里传来一阵阵勾人的浓香,令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祝医生和alpha坐在餐桌的两头,默契地避开了对方的视线,显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直到吴星端着菜从厨房里出来,这份诡异的沉默才被打破。
  白色小砂锅一揭开便冒着热气,里面有炖的已经透明的萝卜和大块的牛排,还撒了几颗嫩绿色的芹菜粒。
  “尝尝。”吴星一边说一边给两人舀了小半碗汤。
  汤色清亮,牛肉一咬脱骨,萝卜吸满了汤汁、入口即化。
  吴星转身回到厨房,又端出来四道菜,分别是油焖春笋、蛋黄南瓜、宫保鸡丁、虾仁蒸蛋。
  每一道菜,都是可以当地方餐馆招牌菜的水平。
  “祝医生,我记得你爱吃饼。你尝尝看这个,感觉你会喜欢。”
  alpha盛了一大碗饭,用筷子又夹了一块鸡丁,听见这话却没有露出像刚才一样满足快乐的表情。
  原来吴星对所有人都那么好,自己并不是特别的。
  那是一摞烙得金黄油亮的千层饼,葱香味直往人的鼻腔里钻。
  这饼一口下去酥脆非常,面皮很韧,一吃便知下了功夫,不会满地掉渣。
  “吴星,你做的饭也太好吃了吧。”祝医生一边吃一边感叹,自己前三十年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吴星摇摇头,十分谦虚。
  “都是些家常菜。”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四菜一汤还现烙了饼,甚至顺手收拾了厨房的残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omega摘下围裙挂到一边,坐到了两人中间。
  “我下次可要来你这儿蹭饭。”钟医生喝着汤,雪白的雾气弥漫在他的眼镜上。
  吴星低头笑了笑,舀了一勺蒸蛋放到白米饭上,拌了拌。
  他心中很感激祝医生,如果不是对方的房子,他根本做不了一顿像样的晚餐。
  一旁的alpha听见这话,几不可察地蹙了蹙眉头,咬了一口蛋黄南瓜,似乎不太喜欢这位房东先生。
  等到祝医生离开之后,吴星准备开始收拾残局。
  “星哥,我来吧。”
  “你会洗碗吗?”看alpha下午干活的样子,吴星并不放心把这些事完全交给对方。
  “星哥教我,我可以学的。”
  “洗洁精再多放一点。”
  “对,就这么搓。”
  “倒扣晾干。”
  夜色渐浓,窗户隔绝了蝉鸣声。
  alpha的卧室就在吴星隔壁,他一进去不小心碰到了灯,房间里顿时漆黑一片。
  男人捂着胸口没来由地心慌,甚至有些呼吸不畅,摸黑找到了开关。
  他讨厌黑乎乎的房间。
  “星哥,你那里有小台灯吗?”
  吴星看着抱着枕头的alpha,问道:“你是怕黑吗?”
  只见身高一米八几的alpha,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这里没有小台灯,吴星只好拿出自己的备用手电筒,调到最小的照明,放到了alpha的房间。
  卧室的一角被照亮,昏黄的光晕洒在omega的脸颊上。
  “谢谢星哥。”
  “快睡吧,明天我带你去办健康证。”
  “嗯。”
  第二天一早,吴星带着alpha去办健康证。
  男人刚抽过血的血管,又被扎了一针,留下一个小红点。
  理论上,alpha算是失踪人口,按照规定其实是办不了健康证的,但所有经营食物的人员又都必须持证上岗。
  为此,吴星特意带了一条香烟,就藏在长袖外套里,神不知鬼不觉地递给了办理登记的小哥。
  “能不能行个方便?”
  小哥收下了那条香烟,接过alpha的检查报告看了看,递给吴星一张表格,说道:“登记一下姓名、性别、年龄。
  吴星垂眸,握笔写字。
  性别:男,alpha。
  这年龄写多少岁呢?
  吴星回头看了一眼失忆的alpha,感觉对方应该比自己小,于是在自己的年龄上减了五岁。
  至于名字。
  “你想叫什么名字?”
  alpha看着吴星微微蹙起的眉头,笑道:“星哥给我取个名字吧。”
  对此,吴星委实犯难,顺手写了一个吴,却一直想不好叫什么名。
  吴星的名字是外婆取的,说是每次别人一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婴儿时期的omega就会咯咯咯地笑,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字。
  “填好了吗?”
  “马上。”
  他想到自己捡到alpha的那天是九号,干脆就写了个九上去,赶在工作人员第二次催促前把表格交了上去。
  健康证当天就下来了。
  “星哥,这样我是不是就可以当你的学徒了。”alpha走到吴星旁边,伸手拉了拉对方的外套袖子。
  “嗯。”
  吴星看向失忆的alpha,继续说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吴九。”
  “二十三岁,吴记馄饨铺的学徒。”
  alpha不记得自己是谁,也抓不住任何属于他的过往,但他现在有了新的名字,也有了新的人生。
  这一切,都是吴星给自己的。
  “吴九。”alpha默默重复着这个陌生的名字。
  “我叫你阿九可以吗?”吴星坐在电动三轮车的座椅上,没有回头,一路朝前。
  夏风中,传来阿九的回答。
  “好。”
  吴记馄饨铺正式开业的那天。
  凌晨四点,吴星骑着电动三轮车将当日需要的食材运了回来。
  新鲜的猪肉放进银灰色的绞肉机里,变成了一条条粉红色的肉泥。
  阿九打开水龙头,弯着腰淘洗蔬菜。
  吴星走了过去,给人拿了个高度合适的凳子,“这样没那么累。”
  “谢谢星哥。”
  两人将所有口味的馄饨馅搅好,放在大铁盘里,然后开始包馄饨。
  吴星戴着白色手套,包出来的大馄饨各个都像元宝,小馄饨则像金鱼。
  他教了阿九怎么包馄饨,只是对方包的大馄饨总是东倒西歪,小馄饨倒还行。
  吴星干脆专心包大馄饨,把小馄饨交给了学徒阿九。
  一盘盘不同口味的馅,被包成了一只只圆滚滚的馄饨。
  高汤大锅里炖着猪骨、火腿、海带、干贝都十多种佐料,冒出来的热气弄得整个小铺子都是香的。
  时间一点点过去,一碟碟不锈钢盘叠得越来越高,差点将坐着的吴星与阿九淹没。
  阿九提前去市场买了大麦花束和红地毯,还有一个盘成圆的开门红鞭炮。
  七点十六分。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接连不断地跳跃在空中,溅起橘红色的火花,
  吴星站在自己馄饨铺的门口,伸手捂着耳朵,阿九的头上也没有纱布了。
  那两个金灿灿的大麦花束摆在红毯的两侧,上面挂着“开业大吉,馄饨半价”的牌子。
  时间点很早,有路过的上班族看见半价的优惠走进来吃,然后赶去上班。
  这条街附近的居民看见新开了家馄饨铺子,吃腻了早餐店的豆浆油条,也会来尝尝鲜。
  “星哥,一份玉米鲜肉大馄饨、一份小馄饨。”
  “好。”
  “星哥,一份荠菜鲜肉馄饨,干捞。”
  “好。”
  “再加一份鲜虾蟹籽馄饨。”
  阿九戴着口罩,手里拿着点单用的本子,他不仅要点单、收钱,还得端馄饨、擦桌子,几乎没有停下的时间。
  吴星则负责明档的灶台,早上包的馄饨山随着进来的食客越来越多,已经只剩一半了。
  他得趁着煮馄饨的时间再多包一点,这样才能撑到中午。
  “这馄饨好好吃啊。”女生一边吃,一边在给闺蜜发照片。
  “老板,明天还有半价吗?”送孙子上学的老爷爷,缓缓站了起来。
  吴星听到顾客的询问,隔着玻璃回应道:“就今天一天,您要是喜欢,也可以打包一些生馄饨回去放冰箱里。”
  “生馄饨是不是比熟馄饨便宜啊。”
  “对,价目表在墙上。”
  开业那一天,吴老板和学徒阿九从早忙到晚,两人的三餐都是煮馄饨解决的。
  忙过这一阵,生意就开始急速冷清下来。
  一是他们的铺子只有馄饨,不像别的餐馆品类那么丰富;二是没有半价优惠,顾客自然会有所流失。
  吴星坐在木质餐桌旁,开始算这两周的流水,即使不算他和阿九的人工,营业额也不算上漂亮。
  “星哥,要打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