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殷公子来了啊,可是为了解药之事?”
殷木槿点头。
那日他同沈玦争论过后,沈玦一再试探他到底和乌和颂做了什么交易,但都被他含糊过去,拿来的药,沈玦自然也不吃,转头交给赵锦仁了。
赵锦仁知道自己手里是救命的药,不敢怠慢,回到父亲的医馆,和赵书两人一同钻研这药的配方。
赵书捋着胡子,说道:“这几日我与我儿翻了不少医书,用到的大多数药材都已经解出,只是有一味,老夫实在不知道是什么。”
殷木槿很清楚解药不可能只几日就做出来,难免心焦,可他不通药理,束手无策。
“我知不易,还望赵老先生不要放弃,晚辈这边……”殷木槿顿了顿,“会尽快想办法拿到另半粒药。”
赵书点头,站在他身后的赵锦仁却是数次欲言又止。
又聊了几句,赵书被儿子按回床上休息,赵锦仁取了伞,主动提出要送他回去。
离开医馆拐进巷道,四下无人,赵锦仁忍不下去,质问:“你真的决定要替乌和颂做那伤天害理的事了?”
殷木槿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是说:“见我这两日没动作,乌和颂又来催了。”
赵锦仁死死抓着伞柄,还想说什么,却被殷木槿打断:“我不是君子,没多少良心,在我的称上,黎民百姓重不过沈玦。”
赵锦仁没了先前的活泼样,眸中哀痛:“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谴责你也理解你,但是……”
赵锦仁长吸一口气:“我爹这几日病得厉害,我得守着,等他的病况好转些,我就动身去江北,届时我会尽我所能,能救一个是一个。”
殷木槿点头。
赵锦仁又是沉默很长时间,最后还是不死心:“就真的没有转圜的余地吗?”
殷木槿叹了口气:“我会尽我所能,但结局能否如愿,不是我能决定的。”
赵锦仁听到这,嘴角浮出点笑意,认真点头,往医馆走去。
他离开这一会儿,医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医馆中虽是还有其他医者,但医术比不上他与赵书,赵书病重,那些疑难病症,就得留给他看了。
殷赵书的医馆名扬千里,有不少人跋涉而来,其中不少贫苦人家,连柄伞都没有,想求条生路,只能任雨淋着。
殷木槿远远地看了会儿,转身,行至路口时步入岔路,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殷木槿走后,沈玦抱着被子翻来覆去,最后实在装不下去,索性睁了眼。
穿戴洗漱完毕,下人正好将饭食摆上桌,管家转达完殷木槿的话后,说大人一时赶不回来,让他自己用饭。
沈玦的确有些饿了,咬了口包子,嚼几下伸长脖子咽了,他盯着包子油亮的肉馅,看向管家:“这包子的馅,是不是少放盐了?”
管家一愣,“想来是厨子太忙疏忽了,公子放心,老夫定不让他们再犯。”
沈玦摆手,不欲追究,放下包子,喝了口平时很是喜欢的肉沫粥,也是寡淡,他放下碗,一个人出了会儿神,兀自笑了。
“不必同厨房知会了,”沈玦起身,“今日的话,就当我没说过,万不可让你家少爷知道。”
“这……”管家犹豫,殷木槿早交代过,有关沈玦无小事,都是要让他知道的。
沈玦一个恐吓眼神扫过来,管家一激灵,终于想起眼前这个素来爱粘着自家少爷的公子,是京城中人人闻之胆寒的活阎王。
管家见势不对,立马保证,今日之事,绝不会向殷木槿提起一个字。
沈玦终于满意。
他回屋取了归环,进宫,被告知皇帝不在乾宸殿,而是去了御花园。
这才刚入春,树木抽新芽,花却没多少开着的,纵使是御花园,也显得有些荒凉。
御花园已经被清过场,不见宫人走动,沈玦远远看见赏花亭内,皇帝一人在自斟自饮,顺着石板道往前走几步,就看到梁洪一人远远守着皇帝。
梁洪看见他,交代道:“早些乌和颂来过,两人摒退下人,不知在乾宸殿谈了什么,最后不欢而散,陛下心情不好,就跑到这儿饮酒了。”
沈玦点头:“你去园外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
梁洪退下后,沈玦循着小道步入赏花亭,已经半醉的皇帝听见脚步声抬眼,看到他还在腰间的归环,嗤了一声,意味不明道:“还真是宝贝这把剑。”
自从意识到眼前这位皇帝可能是假的,沈玦就开始努力控制自己几乎喷薄而出的杀意,可真相仍未浮出水面,他不得不与之虚与委蛇。
他笑了下,说:“难道陛下忘了吗,这柄剑是您赐的,我自然珍惜。”
皇帝脸上两坨醉红,眼神迷离,盯着归环看了会儿,冷笑:“记得,当然记得!就是不知朕明明赏过你无数珍宝,怎么你就偏偏对它!”
皇帝狠拍石桌,站起来,踉跄着靠近他:“沈玦……你扪心自问,朕对你不好吗?这么多年了……朕,朕嗝,都快把心掏给你了,你为何——”
眼看皇帝要倒过来,沈玦后撤一步,提醒道:“陛下醉了,臣送你回去吧。”
“没醉!”皇帝又拿起酒壶斟酒,他醉得太厉害,酒倒不进杯子,全洒在桌面上,“你坐下,同朕说说话。”
“臣领命。”沈玦坐在桌旁。
皇帝努力睁大眼睛,翻来覆去地看他,等终于站不住了,才扶着桌面坐回去。
他凑近酒杯,眼睛使劲盯着杯沿,费尽力气倒了杯酒,推给沈玦:“去岁桃熟的时候,我念着你喜欢吃,可人又不在宫里,就让人摘了去试着酿酒,今天想起来,让人开了一坛,香甜沁脾,你快尝一尝,看喜不喜欢。”
沈玦盯着杯中清透的酒液,道:“回陛下,臣未觉已失,怕是要辜负陛下的美意了。”
皇帝神情一滞,伤感地看着他:“这还是你第一次向朕说你中毒之事。”
沈玦拱手,不应声。
皇帝却自顾自笑了:“明白,朕都明白,朕也不想的……”
他这话说得不明不白,沈玦却听出来是什么意思。
他身上的毒是被影族人所下,那这位与影族人有着密切联系的假皇帝也脱不了干系。
现如今,一想到当初的自己怕皇帝被影族人控制伤害而执意回京相助,只觉得愚蠢得好笑。
对面的皇帝无措地捏了捏手,满怀爱意,带着希冀问他:“若是哪天你的毒解了,你还会继续留在朕身边吗?”
第58章 求之不得
这个问题,不等沈玦回答,皇帝就自顾自揭过:“朕明白,届时你肯定会和殷木槿离开的。”
他很伤感,真情实意到像是真在他离去那一天,不舍地同他告别。
沈玦被盯得不耐烦,也不好发作,便捏起杯子,品了口酒。
奈何尝不出什么味道。
他更烦躁,皱了皱眉,杯子放回桌上。
也不知道皇帝是醉到看不清这些,还是看到了也装看见,自顾自对沈玦诉说感动:“朕……我真的,很庆幸遇见你。”
沈玦不知道这又是在闹哪一样,他抿着唇,作谦卑状:“臣惶恐。”
皇帝摇头,站起来,拉着沈玦去赏花。
可花园中的景色实在萧条,仅剩的几种盛开的花里,有一种明黄色的,指甲大小的花,成簇开放,漂亮热烈。
皇帝掰下一簇,手掌裹住花朵,攥紧,开得正盛的花转瞬就成了残枝,被丢在地上,碾过。
皇帝踩着花儿,说要给他讲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很守旧的村落,他们都很排外,族中青年男女成婚诞下孩子,孩子之间再成婚,一代又一代,就这样延续下来,”皇帝扯了扯嘴角,声音嘲讽,“后来,一位女子和外面的男子有染,生下一个孩子后便撒手人寰,在这个很是排外的村子里,那个孩子受尽欺辱。”
“他恨死所有人了,每天都在祈祷,祈祷能有一天,这个村子里面的所有人都去死,苍天有眼,仇家上门,把整个村落的人杀了精光,只有男孩和几个外出采药的人逃过一劫。”
是酒后迫切要找人说话吗,还是复仇计划已成,不用再担心,所以才如此肆无忌惮。
沈玦不太能想明白,也猜不出皇帝说完这个故事,他会不会留他命在,他面上不动,背在身后的手已然扶上归环。
“那个孩子可太高兴了,恨不得振臂高呼,可同他一起活下来的人却说要报仇,而所有人里面,只有那孩子一个长着外族人的脸,在世间行走不会被发现,于是小孩摇身一变,成了最关键的人物。”
皇帝不说了,沈玦就自己将故事续下去。
这孩子起初并不愿意,可被逼着恭维着,慢慢就答应了,再往后,为了复仇,一群人把那孩子推上高位。
手握权力的滋味可太好受了,那孩子渐渐忘记自己承受过的欺辱,心安理得享受这份优待。
殷木槿点头。
那日他同沈玦争论过后,沈玦一再试探他到底和乌和颂做了什么交易,但都被他含糊过去,拿来的药,沈玦自然也不吃,转头交给赵锦仁了。
赵锦仁知道自己手里是救命的药,不敢怠慢,回到父亲的医馆,和赵书两人一同钻研这药的配方。
赵书捋着胡子,说道:“这几日我与我儿翻了不少医书,用到的大多数药材都已经解出,只是有一味,老夫实在不知道是什么。”
殷木槿很清楚解药不可能只几日就做出来,难免心焦,可他不通药理,束手无策。
“我知不易,还望赵老先生不要放弃,晚辈这边……”殷木槿顿了顿,“会尽快想办法拿到另半粒药。”
赵书点头,站在他身后的赵锦仁却是数次欲言又止。
又聊了几句,赵书被儿子按回床上休息,赵锦仁取了伞,主动提出要送他回去。
离开医馆拐进巷道,四下无人,赵锦仁忍不下去,质问:“你真的决定要替乌和颂做那伤天害理的事了?”
殷木槿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是说:“见我这两日没动作,乌和颂又来催了。”
赵锦仁死死抓着伞柄,还想说什么,却被殷木槿打断:“我不是君子,没多少良心,在我的称上,黎民百姓重不过沈玦。”
赵锦仁没了先前的活泼样,眸中哀痛:“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谴责你也理解你,但是……”
赵锦仁长吸一口气:“我爹这几日病得厉害,我得守着,等他的病况好转些,我就动身去江北,届时我会尽我所能,能救一个是一个。”
殷木槿点头。
赵锦仁又是沉默很长时间,最后还是不死心:“就真的没有转圜的余地吗?”
殷木槿叹了口气:“我会尽我所能,但结局能否如愿,不是我能决定的。”
赵锦仁听到这,嘴角浮出点笑意,认真点头,往医馆走去。
他离开这一会儿,医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医馆中虽是还有其他医者,但医术比不上他与赵书,赵书病重,那些疑难病症,就得留给他看了。
殷赵书的医馆名扬千里,有不少人跋涉而来,其中不少贫苦人家,连柄伞都没有,想求条生路,只能任雨淋着。
殷木槿远远地看了会儿,转身,行至路口时步入岔路,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殷木槿走后,沈玦抱着被子翻来覆去,最后实在装不下去,索性睁了眼。
穿戴洗漱完毕,下人正好将饭食摆上桌,管家转达完殷木槿的话后,说大人一时赶不回来,让他自己用饭。
沈玦的确有些饿了,咬了口包子,嚼几下伸长脖子咽了,他盯着包子油亮的肉馅,看向管家:“这包子的馅,是不是少放盐了?”
管家一愣,“想来是厨子太忙疏忽了,公子放心,老夫定不让他们再犯。”
沈玦摆手,不欲追究,放下包子,喝了口平时很是喜欢的肉沫粥,也是寡淡,他放下碗,一个人出了会儿神,兀自笑了。
“不必同厨房知会了,”沈玦起身,“今日的话,就当我没说过,万不可让你家少爷知道。”
“这……”管家犹豫,殷木槿早交代过,有关沈玦无小事,都是要让他知道的。
沈玦一个恐吓眼神扫过来,管家一激灵,终于想起眼前这个素来爱粘着自家少爷的公子,是京城中人人闻之胆寒的活阎王。
管家见势不对,立马保证,今日之事,绝不会向殷木槿提起一个字。
沈玦终于满意。
他回屋取了归环,进宫,被告知皇帝不在乾宸殿,而是去了御花园。
这才刚入春,树木抽新芽,花却没多少开着的,纵使是御花园,也显得有些荒凉。
御花园已经被清过场,不见宫人走动,沈玦远远看见赏花亭内,皇帝一人在自斟自饮,顺着石板道往前走几步,就看到梁洪一人远远守着皇帝。
梁洪看见他,交代道:“早些乌和颂来过,两人摒退下人,不知在乾宸殿谈了什么,最后不欢而散,陛下心情不好,就跑到这儿饮酒了。”
沈玦点头:“你去园外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
梁洪退下后,沈玦循着小道步入赏花亭,已经半醉的皇帝听见脚步声抬眼,看到他还在腰间的归环,嗤了一声,意味不明道:“还真是宝贝这把剑。”
自从意识到眼前这位皇帝可能是假的,沈玦就开始努力控制自己几乎喷薄而出的杀意,可真相仍未浮出水面,他不得不与之虚与委蛇。
他笑了下,说:“难道陛下忘了吗,这柄剑是您赐的,我自然珍惜。”
皇帝脸上两坨醉红,眼神迷离,盯着归环看了会儿,冷笑:“记得,当然记得!就是不知朕明明赏过你无数珍宝,怎么你就偏偏对它!”
皇帝狠拍石桌,站起来,踉跄着靠近他:“沈玦……你扪心自问,朕对你不好吗?这么多年了……朕,朕嗝,都快把心掏给你了,你为何——”
眼看皇帝要倒过来,沈玦后撤一步,提醒道:“陛下醉了,臣送你回去吧。”
“没醉!”皇帝又拿起酒壶斟酒,他醉得太厉害,酒倒不进杯子,全洒在桌面上,“你坐下,同朕说说话。”
“臣领命。”沈玦坐在桌旁。
皇帝努力睁大眼睛,翻来覆去地看他,等终于站不住了,才扶着桌面坐回去。
他凑近酒杯,眼睛使劲盯着杯沿,费尽力气倒了杯酒,推给沈玦:“去岁桃熟的时候,我念着你喜欢吃,可人又不在宫里,就让人摘了去试着酿酒,今天想起来,让人开了一坛,香甜沁脾,你快尝一尝,看喜不喜欢。”
沈玦盯着杯中清透的酒液,道:“回陛下,臣未觉已失,怕是要辜负陛下的美意了。”
皇帝神情一滞,伤感地看着他:“这还是你第一次向朕说你中毒之事。”
沈玦拱手,不应声。
皇帝却自顾自笑了:“明白,朕都明白,朕也不想的……”
他这话说得不明不白,沈玦却听出来是什么意思。
他身上的毒是被影族人所下,那这位与影族人有着密切联系的假皇帝也脱不了干系。
现如今,一想到当初的自己怕皇帝被影族人控制伤害而执意回京相助,只觉得愚蠢得好笑。
对面的皇帝无措地捏了捏手,满怀爱意,带着希冀问他:“若是哪天你的毒解了,你还会继续留在朕身边吗?”
第58章 求之不得
这个问题,不等沈玦回答,皇帝就自顾自揭过:“朕明白,届时你肯定会和殷木槿离开的。”
他很伤感,真情实意到像是真在他离去那一天,不舍地同他告别。
沈玦被盯得不耐烦,也不好发作,便捏起杯子,品了口酒。
奈何尝不出什么味道。
他更烦躁,皱了皱眉,杯子放回桌上。
也不知道皇帝是醉到看不清这些,还是看到了也装看见,自顾自对沈玦诉说感动:“朕……我真的,很庆幸遇见你。”
沈玦不知道这又是在闹哪一样,他抿着唇,作谦卑状:“臣惶恐。”
皇帝摇头,站起来,拉着沈玦去赏花。
可花园中的景色实在萧条,仅剩的几种盛开的花里,有一种明黄色的,指甲大小的花,成簇开放,漂亮热烈。
皇帝掰下一簇,手掌裹住花朵,攥紧,开得正盛的花转瞬就成了残枝,被丢在地上,碾过。
皇帝踩着花儿,说要给他讲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很守旧的村落,他们都很排外,族中青年男女成婚诞下孩子,孩子之间再成婚,一代又一代,就这样延续下来,”皇帝扯了扯嘴角,声音嘲讽,“后来,一位女子和外面的男子有染,生下一个孩子后便撒手人寰,在这个很是排外的村子里,那个孩子受尽欺辱。”
“他恨死所有人了,每天都在祈祷,祈祷能有一天,这个村子里面的所有人都去死,苍天有眼,仇家上门,把整个村落的人杀了精光,只有男孩和几个外出采药的人逃过一劫。”
是酒后迫切要找人说话吗,还是复仇计划已成,不用再担心,所以才如此肆无忌惮。
沈玦不太能想明白,也猜不出皇帝说完这个故事,他会不会留他命在,他面上不动,背在身后的手已然扶上归环。
“那个孩子可太高兴了,恨不得振臂高呼,可同他一起活下来的人却说要报仇,而所有人里面,只有那孩子一个长着外族人的脸,在世间行走不会被发现,于是小孩摇身一变,成了最关键的人物。”
皇帝不说了,沈玦就自己将故事续下去。
这孩子起初并不愿意,可被逼着恭维着,慢慢就答应了,再往后,为了复仇,一群人把那孩子推上高位。
手握权力的滋味可太好受了,那孩子渐渐忘记自己承受过的欺辱,心安理得享受这份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