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厚重的布帘被沈玦一把掀开,杂乱亲切的人声钻进来,在窒闷的车厢游荡一圈,成功让两人的脸色好看些许。
早春未至,顺着街道游走的风还带着干冽的气息,吹到面上时割出细碎的疼痒。
吹得沈玦的脸色又苍白了几分。
沈玦松开他手腕,用力揉了两圈脸,才看向他,说:“在平阳住了那么久,是不是不习惯这边的干冷了?”
殷木槿扫了眼穿得单薄又非要下来吹风的沈玦,反问:“这个时候怎么不说我也是北方的人了?”
沈玦想到平阳时嘀咕殷木槿的话,不好意思地蹭蹭鼻尖:“你愿意好声好气搭理我了,我不呛声,自然就换成心疼你了。”
北方确实风大,吹得沈玦睫毛都在颤动,殷木槿盯着那一排长而翘的睫毛看了会儿,认真对沈玦道:“我不习惯你这样。”
“哪样?”沈玦眼睛眨了下,下意识问他。
殷木槿不答,只当沈玦的话被风吹散了,继续与沈玦并肩,在街道一侧缓慢地走着。
天气太冷,人们都偏爱窝在家中取暖,街道上行人寥寥,偶有几个,也兜着手缩着脖子行色匆匆。
在这样刺骨的寒风中,两人的速度有些过于慢了。
沈玦问完就沉默地赶了会儿路,此刻又突然站定,不动了。
殷木槿猝不及防被扯住袖子,也被迫停下,回首看向沈玦。
“前面上个月新开了一家饭馆,张庭去吃过,说他家的招牌酥肉特别好吃,我刚是想和你一起去尝尝的,”沈玦顾不上被风吹到脸上的发丝,说,“但我现在改主意了。”
“嗯?”
殷木槿应了声,等了半天却不见下文。
于是两人就冻在了原地。
有行人快步经过时扫了二人一眼,殷木槿注意到那人的眼神,看傻子一样,嘲笑两人话也不说的在寒天冻地中干站着。
好在那人只是眼神有戏,没有喊出讥讽的话,也没有逼沈玦立马说出什么。
他静静地等。
他好像多了些耐心。
沈玦已经垂了下头,会说话的眼睛被睫毛护住,他无从读懂沈玦现在在想什么。
好在,沈玦并不真的打算站到天荒地老,没过多久就发出声音。
“我不知道你要来京城,也不知道你和靖王谈了生意,”沈玦说,“我以为,若是我们还会有下次见面,肯定是我死皮赖脸去缠着你……我已经接受了这样的如果。”
“可是你突然出现了……”
殷木槿手腕察觉到一股不太明显的束缚,他低头,发现沈玦捏着他的袖角,指尖用力到发白。
沈玦慢慢抬起头,朝他笑了下:“看见你我很高兴的,可是……我宁愿今天没见到你,我宁愿,还一直认为你留在平阳。”
这些话出口时应该是带着水意的,但北方的天地太干了,将一切温润都洗劫一空,而被大发慈悲剩下的,只有干涸的,不再流动的艰涩。
殷木槿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只是有种沈玦好像要哭了的错觉。
但在这样的地方,泪也要被风干的。
沈玦脊背塌下去,颓丧了会儿,又坚强地回归原样,朝他轻快一笑:“算了。”
我自找的。
他说。
两人换了路径。
殷木槿由沈玦领着,往渐渐熟悉的方向走,最后停在一扇已经有些年头的朱门前。
自从踏上这条街,往这个方向走,殷木槿的手脚就已经开始发僵,他被动地被沈玦牵着,一步步往前,最后站定在丞相府门前。
只是沈家已经倒台,这座府邸,最多也只能称为前丞相府。
“你一定记得这,”沈玦说,“沈家倒台后,这里就被查封了,府邸嘛,上一位主人走了,翻修一下,很快就能住进下一位,我回来向皇上请了个恩准,把这座宅子买了下来。”
沈玦拉了拉他,说:“进去看看。”
府邸空荡荡一座,没有下人,他们就亲自推开朱红大门。
府中也是萧条景色,枯叶乱飞,从前干净到反光的石板也落了一层厚厚的灰。
“没来及找人收拾这里。”沈玦对他说。
殷木槿点头,他知道沈玦为什么带他来这里,于是先一步,循着停留在脑海数年的记忆,顺着小路往后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走去。
沈玦跟在他身后。
脚下枯叶哗哗作响,震得他脑海中也响起嗡鸣声。
这声音不可阻挡、不容忽视,像少时的他撞了一次钟,于是钟鸣的回音绕了许多个年月,又回到他的身边。
他看到两人年少时蜗居的小屋。
在很多年前,它只是偌大丞相府里某个弃置已久的房屋,因冬冷夏热,阴雨天还会漏水,连当柴房的资格都不够。
沈玦被认回来时,就被安置在此处,再不久,石头就以被沈玦买下的小厮的身份,抱着仅有的几件衣赏住了下来。
一住就是三年。
风雨飘零中的孩子并不会嫌弃房屋有多破败,有多不华美,他们只是感恩,感恩能有个落脚的、容许两人围坐起来谈心取暖的地方。
那三年里,除了偶尔来找事的沈家少爷,几乎无人搭理他们。
于是两人专心细致地打理着一间小小的房屋,并圈了一小块土地做院子,还一同搭了个灶台出来。
他们也有一段时日,觉得人生幸事已经降临,不过多奢望别的事。
满足又安逸。
如今,只能感慨物是人非。
走进院子,才发现此处与别处大不相同,它被收拾得整洁干净,像是一直有人在此安家生活。
殷木槿环视院子的同时,沈玦就站在他身后,说:“这座府邸再怎么藏污纳垢,也是留存着我同你的记忆过往的,我不想让他们被赐给下一位主人,然后悄无声息地又变成一个废弃柴房。”
殷木槿不置可否地点头,他的目光俊巡一圈,最后落在一棵树上。
一棵很陌生的树。
这里的一切都能和他记忆中的模样对上,唯独这棵树,他清晰的记得,那三年里,并没有它。
突然响起的喷嚏声将他的回忆打断,他转身,问:“你这段时日住在这里?”
沈玦点头。
“那就去加件衣服再说话。”
“哦,好的。”沈玦抹了把鼻尖,老实进了屋。
殷木槿走到树下,仔细端详,这个季节树叶早就掉光,新芽也还没萌出,所有的树都是相同的张牙舞爪的狰狞模样,没什么差别的嶙峋树皮、崎岖枝丫。
无论他怎么端详,都分辨不出这是什么树。
过了会儿,沈玦走出来,这人给自己系了件披风。
瘦得过分的身形被包裹隐藏,袒露在外的是一张苍白的脸,以及重新泛起血色的唇。
“想吃什么吗,我这食材都有,可以给你做。”沈玦说着就要撸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殷木槿的目光绕着他腕骨突出的手腕转了一圈,抿了抿唇,又看向沈玦的脸,说:“你头发乱了。”
沈玦赶忙抬手摸头发,果然有几缕发丝不听话,散下来,在耳旁耷拉着。
“这个,我不太会,总束得太松……”沈玦尴尬地笑笑。
他想收拾那几缕跑出来的头发,可手和头发都不听使唤,拉扯下,更多的黑色散乱垂落。
殷木槿叹了口气,说:“拆了重新绑吧。”
“哦,好。”
沈玦拆了头发,眼睛下意识瞄他,眼底闪着光。
见他没有要帮忙的意思,才指了下屋里,为难道:“我不熟练,得照着镜子才能勉强绑好。”
殷木槿就放沈玦进屋。
他简单收拾了灶台,生火熬上米粥,盘算着要炒什么菜,一边注意着锅下的火候一边处理食材。
沈玦收拾好再出现,情绪已经跌到谷底,默不作声地来到他身边,帮忙打下手,却不主动说话。
殷木槿知道原因,他知道沈玦为什么拉他回到这里,也清楚沈玦拆下头发时看向他的,想希望又不敢抱有希望的眼神。
他知道自己做不到,便不选择安慰。
两菜一汤端上矮小的木桌后,两人面对面坐下,熬得稠度刚好的米粥蒸腾着温暖的热气,白蒙蒙的,模糊了四方桌上一小寸的天地。
殷木槿搅了搅米粥,问:“院子里种的那棵,是什么树?”
“我以为你不会问呢,”沈玦说,他语气有点呛,显然还在生闷气,顿了会儿,才说,“木槿。”
殷木槿“嗯”了声,他并不意外,甚至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不问问我是从哪弄来的树苗吗?”沈玦看他,眼底有类似于不久前的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种掩饰不住的倔强。
“猜得到,”他说,“大概是你当年,折下花枝送我的那一棵。”
“也是,很好猜的,其实就是它先前在的地方留不住了,我不忍它被伐了,就移栽到了这里,”沈玦自嘲地笑笑,肩膀塌下去,连带着筷子碰上碗沿,突兀的叮当一声,“不过不重要了,是不是,你好像已经不在乎了。”
早春未至,顺着街道游走的风还带着干冽的气息,吹到面上时割出细碎的疼痒。
吹得沈玦的脸色又苍白了几分。
沈玦松开他手腕,用力揉了两圈脸,才看向他,说:“在平阳住了那么久,是不是不习惯这边的干冷了?”
殷木槿扫了眼穿得单薄又非要下来吹风的沈玦,反问:“这个时候怎么不说我也是北方的人了?”
沈玦想到平阳时嘀咕殷木槿的话,不好意思地蹭蹭鼻尖:“你愿意好声好气搭理我了,我不呛声,自然就换成心疼你了。”
北方确实风大,吹得沈玦睫毛都在颤动,殷木槿盯着那一排长而翘的睫毛看了会儿,认真对沈玦道:“我不习惯你这样。”
“哪样?”沈玦眼睛眨了下,下意识问他。
殷木槿不答,只当沈玦的话被风吹散了,继续与沈玦并肩,在街道一侧缓慢地走着。
天气太冷,人们都偏爱窝在家中取暖,街道上行人寥寥,偶有几个,也兜着手缩着脖子行色匆匆。
在这样刺骨的寒风中,两人的速度有些过于慢了。
沈玦问完就沉默地赶了会儿路,此刻又突然站定,不动了。
殷木槿猝不及防被扯住袖子,也被迫停下,回首看向沈玦。
“前面上个月新开了一家饭馆,张庭去吃过,说他家的招牌酥肉特别好吃,我刚是想和你一起去尝尝的,”沈玦顾不上被风吹到脸上的发丝,说,“但我现在改主意了。”
“嗯?”
殷木槿应了声,等了半天却不见下文。
于是两人就冻在了原地。
有行人快步经过时扫了二人一眼,殷木槿注意到那人的眼神,看傻子一样,嘲笑两人话也不说的在寒天冻地中干站着。
好在那人只是眼神有戏,没有喊出讥讽的话,也没有逼沈玦立马说出什么。
他静静地等。
他好像多了些耐心。
沈玦已经垂了下头,会说话的眼睛被睫毛护住,他无从读懂沈玦现在在想什么。
好在,沈玦并不真的打算站到天荒地老,没过多久就发出声音。
“我不知道你要来京城,也不知道你和靖王谈了生意,”沈玦说,“我以为,若是我们还会有下次见面,肯定是我死皮赖脸去缠着你……我已经接受了这样的如果。”
“可是你突然出现了……”
殷木槿手腕察觉到一股不太明显的束缚,他低头,发现沈玦捏着他的袖角,指尖用力到发白。
沈玦慢慢抬起头,朝他笑了下:“看见你我很高兴的,可是……我宁愿今天没见到你,我宁愿,还一直认为你留在平阳。”
这些话出口时应该是带着水意的,但北方的天地太干了,将一切温润都洗劫一空,而被大发慈悲剩下的,只有干涸的,不再流动的艰涩。
殷木槿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只是有种沈玦好像要哭了的错觉。
但在这样的地方,泪也要被风干的。
沈玦脊背塌下去,颓丧了会儿,又坚强地回归原样,朝他轻快一笑:“算了。”
我自找的。
他说。
两人换了路径。
殷木槿由沈玦领着,往渐渐熟悉的方向走,最后停在一扇已经有些年头的朱门前。
自从踏上这条街,往这个方向走,殷木槿的手脚就已经开始发僵,他被动地被沈玦牵着,一步步往前,最后站定在丞相府门前。
只是沈家已经倒台,这座府邸,最多也只能称为前丞相府。
“你一定记得这,”沈玦说,“沈家倒台后,这里就被查封了,府邸嘛,上一位主人走了,翻修一下,很快就能住进下一位,我回来向皇上请了个恩准,把这座宅子买了下来。”
沈玦拉了拉他,说:“进去看看。”
府邸空荡荡一座,没有下人,他们就亲自推开朱红大门。
府中也是萧条景色,枯叶乱飞,从前干净到反光的石板也落了一层厚厚的灰。
“没来及找人收拾这里。”沈玦对他说。
殷木槿点头,他知道沈玦为什么带他来这里,于是先一步,循着停留在脑海数年的记忆,顺着小路往后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走去。
沈玦跟在他身后。
脚下枯叶哗哗作响,震得他脑海中也响起嗡鸣声。
这声音不可阻挡、不容忽视,像少时的他撞了一次钟,于是钟鸣的回音绕了许多个年月,又回到他的身边。
他看到两人年少时蜗居的小屋。
在很多年前,它只是偌大丞相府里某个弃置已久的房屋,因冬冷夏热,阴雨天还会漏水,连当柴房的资格都不够。
沈玦被认回来时,就被安置在此处,再不久,石头就以被沈玦买下的小厮的身份,抱着仅有的几件衣赏住了下来。
一住就是三年。
风雨飘零中的孩子并不会嫌弃房屋有多破败,有多不华美,他们只是感恩,感恩能有个落脚的、容许两人围坐起来谈心取暖的地方。
那三年里,除了偶尔来找事的沈家少爷,几乎无人搭理他们。
于是两人专心细致地打理着一间小小的房屋,并圈了一小块土地做院子,还一同搭了个灶台出来。
他们也有一段时日,觉得人生幸事已经降临,不过多奢望别的事。
满足又安逸。
如今,只能感慨物是人非。
走进院子,才发现此处与别处大不相同,它被收拾得整洁干净,像是一直有人在此安家生活。
殷木槿环视院子的同时,沈玦就站在他身后,说:“这座府邸再怎么藏污纳垢,也是留存着我同你的记忆过往的,我不想让他们被赐给下一位主人,然后悄无声息地又变成一个废弃柴房。”
殷木槿不置可否地点头,他的目光俊巡一圈,最后落在一棵树上。
一棵很陌生的树。
这里的一切都能和他记忆中的模样对上,唯独这棵树,他清晰的记得,那三年里,并没有它。
突然响起的喷嚏声将他的回忆打断,他转身,问:“你这段时日住在这里?”
沈玦点头。
“那就去加件衣服再说话。”
“哦,好的。”沈玦抹了把鼻尖,老实进了屋。
殷木槿走到树下,仔细端详,这个季节树叶早就掉光,新芽也还没萌出,所有的树都是相同的张牙舞爪的狰狞模样,没什么差别的嶙峋树皮、崎岖枝丫。
无论他怎么端详,都分辨不出这是什么树。
过了会儿,沈玦走出来,这人给自己系了件披风。
瘦得过分的身形被包裹隐藏,袒露在外的是一张苍白的脸,以及重新泛起血色的唇。
“想吃什么吗,我这食材都有,可以给你做。”沈玦说着就要撸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殷木槿的目光绕着他腕骨突出的手腕转了一圈,抿了抿唇,又看向沈玦的脸,说:“你头发乱了。”
沈玦赶忙抬手摸头发,果然有几缕发丝不听话,散下来,在耳旁耷拉着。
“这个,我不太会,总束得太松……”沈玦尴尬地笑笑。
他想收拾那几缕跑出来的头发,可手和头发都不听使唤,拉扯下,更多的黑色散乱垂落。
殷木槿叹了口气,说:“拆了重新绑吧。”
“哦,好。”
沈玦拆了头发,眼睛下意识瞄他,眼底闪着光。
见他没有要帮忙的意思,才指了下屋里,为难道:“我不熟练,得照着镜子才能勉强绑好。”
殷木槿就放沈玦进屋。
他简单收拾了灶台,生火熬上米粥,盘算着要炒什么菜,一边注意着锅下的火候一边处理食材。
沈玦收拾好再出现,情绪已经跌到谷底,默不作声地来到他身边,帮忙打下手,却不主动说话。
殷木槿知道原因,他知道沈玦为什么拉他回到这里,也清楚沈玦拆下头发时看向他的,想希望又不敢抱有希望的眼神。
他知道自己做不到,便不选择安慰。
两菜一汤端上矮小的木桌后,两人面对面坐下,熬得稠度刚好的米粥蒸腾着温暖的热气,白蒙蒙的,模糊了四方桌上一小寸的天地。
殷木槿搅了搅米粥,问:“院子里种的那棵,是什么树?”
“我以为你不会问呢,”沈玦说,他语气有点呛,显然还在生闷气,顿了会儿,才说,“木槿。”
殷木槿“嗯”了声,他并不意外,甚至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不问问我是从哪弄来的树苗吗?”沈玦看他,眼底有类似于不久前的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种掩饰不住的倔强。
“猜得到,”他说,“大概是你当年,折下花枝送我的那一棵。”
“也是,很好猜的,其实就是它先前在的地方留不住了,我不忍它被伐了,就移栽到了这里,”沈玦自嘲地笑笑,肩膀塌下去,连带着筷子碰上碗沿,突兀的叮当一声,“不过不重要了,是不是,你好像已经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