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哪来这么高的树啊啊啊啊——
  第7章 教书
  御剑不聊天,聊天不御剑。
  御剑不规范,青鸟两行泪。
  青鸟有没有流泪不得而知,反正苏筝摔下来的第一时间就指挥紫虹接住了她。自己则挂在了树枝上,差点把一旁鸟窝里的蛋压碎。
  那天她们回去后,许多人都已起床干活,苏筝只好谎称是两人碰巧今天都起得早,相伴到镇上去逛了一圈。
  这些天,她白天的行程还与从前无异,晚上却偷偷带着青鸟去石洞中修行。青鸟一心向武,又有娴熟的剑艺和天赋加持,进步神速。
  苏筝平日里见青鸟空有一身精湛的剑术,却使着一把毫无特色的普通长剑,就觉得十分可惜。总想给她换把仙剑,不说绝品也要上品。但每每和她提起送剑一事,青鸟都会一概拒绝。
  青鸟本年生辰已过,苏筝找不到什么好由头,左想右想,索性对青鸟道,不如收她为徒,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地送柄仙剑。她本是开玩笑的语气,青鸟却一脸严肃地拒绝,拒绝完还要向她道歉。苏筝十分不解,还是随青鸟去了。
  日历一页一页地翻过去。转眼间,青鸟的兄长青风回来了。青鸟曾简单地提到过自己的兄长,说酷爱读书,对修仙界大多数人向往的修道并不关心。
  说实话,在修仙界研究诗文约等于在当代学文科,苏筝严正声明她真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谁让她也是文科生。
  ——毕竟你不能在与别人比武时突然喊暂停:“道友且慢!你这招‘彗星袭月’让我想起一句绝妙好辞……”,然后被一剑拍进山体里当浮雕。
  一年前,青鸟和青风带着众人搬至此处,这里偏远,亦不算昌盛,除去富裕人家会请教书先生来自家给孩子开蒙,寻常人家的子女基本上是大字不识。
  青风却认为青云阁的女孩都得多读书,起码得懂得几个字,会些算学才行。他购置了一些桌椅,在院子里腾出一间房,充做学堂。还常去他处买些教学用到的器具。
  这回他跑去安平一带富足之地购置不少书和笔墨,用车载着一路颠簸地带回青云阁,来来回回耗费了近两月的时间。终于在一个凄清的早晨,踩着一层浅浅的霜,敲响青云阁的大门。
  苏筝昨夜做了噩梦,半夜醒来记不清梦的内容,寅时才再次睡下,今早她睡醒,本想赖会床,就听见前院十分喧闹,她凝神细听,都是些或兴奋或问寒问暖的声音。她没了睡意,出房门一打听才知是何种情况。
  循着声音进到前院,院中那人一副寻常书生打扮,也是和他妹妹一样,不喜装饰,朴素平淡。一群女孩围在他中间连声喊他“先生”。他半蹲下来,一个一个应过去,又笑眯眯地问她们自己不在时,有没有温习功课。
  那群小孩子像是被浇了盆冷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眨着大眼睛不说话了。
  苏筝懒洋洋地靠着院墙,在一旁幸灾乐祸,就她这些天亲眼所见,答案自然是:
  书是一点不看的,人是天天在玩的。温故知新不要想,不全忘记就算强。
  见孩子们支支吾吾,青风也不追究,叹口气起身,移步至院门口,和青鸟一起,继续将车上放置的书本等物品搬入学堂。
  苏筝见那车上的书堆得奇高,怕兄妹二人搬得辛苦,于是越过那群孩子,和其余几个人先后走上前,打算帮忙。
  青风笑着谢过前来搬书的几人,瞧见了苏筝,一愣,转头询问青鸟:“这位姑娘是……”
  青鸟与苏筝对过眼神,斟酌着答道:“是我上月在山岭剿匪时遇到的小姐,姓苏。她因私事离家,我见她一人在山间行走实在危险,就邀她同我回青云阁暂居。”
  “原是如此。”青云阁不是没收留过类似的女子,青风了然,把书小心放到一边,对她作揖:“观苏小姐气派,定是高门大户出身。寒舍简陋,吃穿用度都不比贵府,还望小姐多担待。”
  青鸟替她道:“兄长不必这般客气,苏筝姑娘不是娇惯之人,她待人平和,才识渊博,平日里亦对我教导良多。”
  苏筝本想也回几句客套话了事,没料到青鸟插话这么和她兄长介绍自己。她见青鸟面色坦荡,一脸认真地夸她,心里雀跃十足,恨不得飞到天上兜一圈。
  面上却一派镇定自若,摆手笑道:“哪有,是青鸟好意收留,我无以为报,只能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青风报以感激的眼神,谢道:“若是如此,那在下更要拜谢苏小姐了,小妹从小不爱读书,我苦劝无果。没想到她竟肯听您的话,在下当真佩服。”说完真的朝她一拜。
  他多半是误认为苏筝教自己小妹的是经书典籍一类的学识,苏筝和青鸟很有默契地再次对视一眼,决定略过这个话题。
  青风拜完,对她来了一句:“敢问小姐,对哪家学说涉猎更深?”
  哪家?她哪家都不深,这是能说的吗?
  苏筝只好道:“这个……其实都略懂一点,都不精通罢了。”
  青风不在意,道:“无事,在下只是想问姑娘,可愿教阁中那些女子们读书?阁内无旁人通晓文墨,只有我一人管教那些孩子,实在力不从心。我本欲从私塾里请人,但先不论青云阁总是入不敷出,没有多余的银子,就算有,在下也怕,请回来的先生会对阁内的女子敷衍了事。”
  苏筝心里直打鼓,不知该怎么回答。
  不是不愿教,只是就她这水平,能教啥?算术?教她们一元二次方程求灵根?语文?把拼音字母写出来带着人家念?先不讨论实用性,这些东西她好像早忘了……总不能教所有人修仙吧。
  青鸟替她解围道:“兄长,莫要为难苏小姐,阁内事务繁杂,她常帮我分担一二,再让她教书有失待客之道。”
  好在青鸟十分懂得要怎么说服自己兄长,“待客之道”四个字轻飘飘一抛,青风就再不强求:“原是如此,是在下思路不周。”
  第8章 筹备
  这天过后,青云阁内年纪稍小一些的女孩便没了好日子,早晨到中午都乖乖坐在学堂里念书。
  据苏筝的观察,青风的教学方式十分科学:早间让学生们高声朗读诗赋,然后便开始教些常用的字词,中途休息一盏茶的时间,过后开始教算学,一直到中午才结束。
  青风闷头扑在教书上,铁了心要让这些无依无靠的女孩多认几个字,将来能多走一条路;而青鸟则一手包揽青云阁大小事务——从账本上密密麻麻的开支出入到鸡毛蒜皮的纠纷,甚至屋顶漏雨该找谁修,全都得经她的手。
  这对兄妹在偏远之地,带着一群孤苦女子做着修仙界无人会做的苦差。日子过得艰难而轻简,也得不到赞誉,却丝毫没有怨言。
  敬佩之余,苏筝望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敏锐地想:以这对兄妹举手投足间的气度,绝不是什么寻常人家的孩子。
  修仙界门派世家众多,但最为出名的也就那么几个,以晟江为界划分南北,北边门派最为兴盛,四大派如日中天,南方则是仙门世家居多,势头大的只有三家。
  南青山一带是少数没有世家聚居的地方,但再北上,越过十几座城池,便是安平何氏的地盘。
  二人的家族可能与某个仙门世家有牵扯,但关系不大,所以才有高于常人的眼界,但却因某种缘由,没有迈入修仙之路。人家不主动告知,自己追着问没意思,也没分寸。
  要是换了其他人,少不得要东问西问,套一点消息,苏筝却认为缘分最重要,她救助紫漪、来到修仙界是缘,遇上青鸟这样的女子更是缘,可遇不可求,所以认真对待当下相处的时刻就好,何必一个劲地打听别人的过去。
  此事略过不谈,苏筝专心过起白天帮青鸟分担事务,晚上亲自带她修炼的日子,无忧无虑、惬意十足。
  在青云阁待的时间一长,苏筝与阁里的四十几位女子差不多都混熟了,知晓有许多人来自安平的农村或市井。
  何氏已传承百代,在安平大小城池都有驻地,乃名副其实的世家大族,家风极其严明、板正(在苏筝看来就是因循守旧、迂腐无比)。
  耳濡目染之下,安平一带的民众都极其注重规矩。虽然青楼等烟花之地还照常开着,贩卖人口的事也屡见不鲜,但对女子的要求却格外多、且繁杂。
  出身安平而来到青云阁的人,有的是被家里逼婚或者听到亲人要她卖给老鸨,仓皇出逃的少女;有的是被休弃的同时还遭到娘家抛弃的妇人;有的是家境贫苦,孩子无力赡养老人,被赶出家门的老妇;更有十余个龆龀之龄的女孩,是被青鸟从人贩子手里救下来的。
  在这之中,有一位刚及笄的少女,她出身于一个势头还算不错的小家族。因家里联姻,逼她与某个仙门世家的旁支一脉定下婚约,成年后去做那家公子(四十余岁)的续弦,愤而离家,改名为桃符,来到了青云阁。
  桃符读过几年书,于诗书有着自己的见解,写的文章亦带着些少见的灵气。青风在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平时不爱玩乐、默默温书的女孩,便悉心培育,望她将来能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