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林芝茵好奇地多看了两眼,曲喆就跟她讲:“他在咂水烟。”
“水烟?”林芝茵问,“那个是烟筒啊?”
“是啊。特有的水烟。”曲喆笑着让她看那边山上长着的一片片大叶子植物。
“那些都是烟叶,没加工之前的烟草闻起来可香了,就是加工成香烟后有一股焦油味,就没那么香了。”
春市这里盛产香烟,烟草大片大片地种。
经曲喆一提醒,林芝茵才发现确实周边种了很多大叶子的植物。
原来那个就叫烟草。
另外,她还学到一句方言,原来咂就是抽的意思。
林芝茵点了点头,但同时也更好奇了:“那外婆之前说的za sui是撒尿的意思呀,为什么抽烟也用同一个动词啊?所以za水烟就是撒水烟的意思吗?”
曲喆:“……这个不能这么用。”
等外婆打开门之后,她就开始打理中午的蔬菜,然后把择好的菜叶扔进鱼缸里。
那些鱼争先恐后地游上来,叼着菜叶子往缸里拖。
林芝茵在旁边看着,这些鱼被外婆养久了,已经不怎么怕人。
它们和菜市场里躺在放着增氧泵的大脚盆里的那些鱼不一样。
游起来很精神很快乐。
林芝茵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没忍住,伸出手摸了摸其中一条鱼的背。
那条鱼一甩尾巴,飞快地游走了。
其他鱼以为是有人来喂食了,张着嘴巴凑上来。
有一条甚至碰到了林芝茵的手,不疼,就是有点痒。
她玩得不亦乐乎,结果一转头,发现曲喆靠在门框边含笑着看她。
林芝茵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以为他在笑自己孩子气:“我就是看看这些鱼新不新鲜。”
她说出来都觉得自己有点嘴硬。
“没说呢个,你过来给我烧火嘛。”曲喆说,“今天早饭吃卷粉,你吃不了辣,阿婆让我给你炒点肉酱。”
曲喆说他炒的肉酱特别香,用来拌卷粉拌米线拌面条都特别香。
林芝茵一边往灶里填稻草,一边问他:“这边的早饭都吃这个吗?”
她有些好奇。
“是啊,吃卷粉米线,再不然就是面条——你们那边吃什么?”
林芝茵说:“喝粥,再不然就喝豆浆牛奶。”
早上吃面食,这让她感到很新鲜。
曲喆倒了盘肉沫进锅:“卷粉和米线好吃得很嘛,有时候我们也吃面条,拿酱一拌,香得很,你吃了就知道了。”
他炒完了肉酱之后,又开始往锅子里煮卷粉。
林芝茵不用管上面的事,只需要闷头往灶里填柴火。
卷粉有点像那种宽面条,大约一厘米左右的宽度,但实际上,它的口感又和那种凉皮差不多,但是比凉皮的口感更实。
曲喆往她的海碗里夹了两筷子的粉,问她够不够吃。
林芝茵说:“加满吧。”
青春期的少年都在长身体,这点饭根本不够吃。
于是曲喆就很高兴地给她加满了。
“小姑娘就要吃得多多的,才有力气,长得也快。”
然后曲喆又在她的粉上加了一勺肉酱,给自己和外婆的粉上加完肉酱后,又挖了两勺先前外婆捣好的辣椒酱。
林芝茵盯着他的动作看,没忍住,又把碗递过去。
“给我也来一点点。”
曲喆不信任地看了看她,从旁边的筷子笼里抽出一根,蘸了一点,往她的粉汤里搅了搅。
林芝茵觉得自己被看扁了,小声地喊他:“曲喆!”
正在外间上完厕所回来的外婆听到了她在喊他的名字:“曲喆,你不许欺她。”
曲喆赶紧求饶:“没有,没有,阿婆你在这里盯着,我哪里有那个胆子嘛。”
他说着,又舀了浅浅的、小小的一勺放进林芝茵的碗里。
白色的汤里浮出了一点红油。
林芝茵喝了一口,辣,但是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
她抄起筷子,开始嗦粉。
曲喆盯着她吃了几筷子,问她:“怎么样?”
林芝茵点头:“好吃!”
“是吧,我的手艺没人能比。”
他看上去得意洋洋。
林芝茵忍不住地笑:“我说的是粉呢。”
“那也是因为有了我的酱。”
他很强硬地盖棺定论。
早餐结束之后,林芝茵继续洗碗,打扫卫生,曲喆就拎着两个水桶去山泉边打水。
其实水缸里还有水,并不是空的,不过他说防患于未然,总不能真到了缸空了再去挑。
外婆拎着镰刀去她的菜园子里除草了,这个季节,野草简直是在疯长。
等曲喆挑完水回来之后,林芝茵正在用那种很大的竹扫帚打扫外婆的小院,刮得地面刺啦刺啦地响。
虽然是第一次来外婆家,但是林芝茵干起这些活来得心应手。
毕竟在家里的时候,这些活她也经常干。
就是用的工具不一样,她在家用的是塑料扫把。
曲喆顺手从外面摘了一小捆艾草,说是过了端阳之后,艾草就开始老掉了,闻起来没有之前那么香。
林芝茵有些好奇地问:“这里也过端午节?”
“咋个不过呢嘛?”曲喆说,“这里又不是少数民族的自治州,就算是少数民族,他们也过端午节的。现在,他们又马上就要过火把节。”
林芝茵更惊奇了:“那你是不是少数民族?”
“我算半个?我爸爸是,不过我已经不怎么会讲他那边的民族语了,那个难学得很。”曲喆说,“反正现在新社会新国家,大家都是一样的嘛。”
他说着,把楼上楼下的房间都用艾草熏了一遍,顺带还在林芝茵惊讶的目光里赶走了两只蹲在天井里的癞蛤蟆。
他担心林芝茵会害怕。
但其实林芝茵并不是特别怕这种小动物。
不过那两只癞蛤蟆的确吵闹。
咕咕呱呱,咕咕呱呱。
第6章 第 6 章
等做完了这一切,他又拿出一盒油汪汪的药膏给她涂脸上的蚊子包。
药膏被盛在铁皮小盒子里,外面的图案被磨得看不清了,泛着黄,有一股薄荷的香气。
林芝茵趁机检查了一下身上,发现自己的小腿处的蚊子包尤其多。
星星点点的,分布在白嫩的脚丫子上,像是红豆粽子。
之前还没发现,现在看到了,光是用目光一望都觉得痒。
林芝茵有些怀疑地看着这个:“这个有用吗?”
“有用得很,不会留那种疤。”
曲喆递给她。
“你先舀一瓢水好好地冲冲脚,然后涂一涂——你有拖鞋的吧?”
林芝茵有些迟疑。
她的确有拖鞋,但是是那种布做的凉拖鞋。
如果涂药的话,会不可避免地蹭到鞋子上,而且布凉鞋又很难洗。
曲喆想了想,走向旁边的储藏室,翻箱倒柜地拎出来一双夹脚的木屐,递给她:“穿上试试,这个还是之前我帮阿婆打扫卫生的时候在里面发现的,阿婆应该没意见?”
林芝茵扒掉了脚上的鞋袜,踩上去试了试,木屐稍微偏大一码,踩着有点滑。
木屐像是手工做的,上面的鞋带子花纹都不一样,一边是那种青蓝色的染纺布,另一边是大红色的、有点缎面的布料。
让人想起那种结婚时候送的大红被面。
正巧外婆从厨房间走出来,问曲喆今天去不去县城,到时候给她弄一壶油回来,中午做饭要用。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一只空的塑料瓶子递给他。
然后她看向了林芝茵,注意到了她高高挽起的裤腿和新踩着的木屐。
“你们从哪里翻出来的嘛?”外婆说,“看看,穿着还有些合适呢。”
林芝茵抬了抬脚,木屐就挂在她的脚背上晃荡晃荡。
“阿喆从储藏室里找出来给我的。”
她跟外婆讲,不知不觉,她也被外婆带偏了,跟着喊阿喆。
外婆和曲喆都听到了,曲喆被她逗笑了:“我们这里只有长辈喊小辈才这样喊,你比我小一个月呢。”
林芝茵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忍不住小声辩解:“你们这里有你们这里的规矩,我们那里有我们那里的规矩。”
她说的倒也是实话,她家那边确实管人都是阿+对方名字里的一个字。
“好。”曲喆好脾气地应了,“那按照你们那里的规矩,我要喊你什么?”
林芝茵眨巴眨巴眼睛。
她们那里,年纪大的长辈都喊她“妹妹”。
但是曲喆也就是比她大一个月而已。
“你就叫我茵茵好了。”林芝茵点点头,“班上同学都这么叫我。”
曲喆笑了笑,应下了:“好。”
说话间,外婆折回里屋拿出了一个奶油曲奇的铁皮饼干盒。
她打开来,里面是各式各样的线,还有一盒针,装在那种可以旋转的塑料小盒里。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i.html" title="鹿有妖"target="_blank">鹿有妖
“水烟?”林芝茵问,“那个是烟筒啊?”
“是啊。特有的水烟。”曲喆笑着让她看那边山上长着的一片片大叶子植物。
“那些都是烟叶,没加工之前的烟草闻起来可香了,就是加工成香烟后有一股焦油味,就没那么香了。”
春市这里盛产香烟,烟草大片大片地种。
经曲喆一提醒,林芝茵才发现确实周边种了很多大叶子的植物。
原来那个就叫烟草。
另外,她还学到一句方言,原来咂就是抽的意思。
林芝茵点了点头,但同时也更好奇了:“那外婆之前说的za sui是撒尿的意思呀,为什么抽烟也用同一个动词啊?所以za水烟就是撒水烟的意思吗?”
曲喆:“……这个不能这么用。”
等外婆打开门之后,她就开始打理中午的蔬菜,然后把择好的菜叶扔进鱼缸里。
那些鱼争先恐后地游上来,叼着菜叶子往缸里拖。
林芝茵在旁边看着,这些鱼被外婆养久了,已经不怎么怕人。
它们和菜市场里躺在放着增氧泵的大脚盆里的那些鱼不一样。
游起来很精神很快乐。
林芝茵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没忍住,伸出手摸了摸其中一条鱼的背。
那条鱼一甩尾巴,飞快地游走了。
其他鱼以为是有人来喂食了,张着嘴巴凑上来。
有一条甚至碰到了林芝茵的手,不疼,就是有点痒。
她玩得不亦乐乎,结果一转头,发现曲喆靠在门框边含笑着看她。
林芝茵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以为他在笑自己孩子气:“我就是看看这些鱼新不新鲜。”
她说出来都觉得自己有点嘴硬。
“没说呢个,你过来给我烧火嘛。”曲喆说,“今天早饭吃卷粉,你吃不了辣,阿婆让我给你炒点肉酱。”
曲喆说他炒的肉酱特别香,用来拌卷粉拌米线拌面条都特别香。
林芝茵一边往灶里填稻草,一边问他:“这边的早饭都吃这个吗?”
她有些好奇。
“是啊,吃卷粉米线,再不然就是面条——你们那边吃什么?”
林芝茵说:“喝粥,再不然就喝豆浆牛奶。”
早上吃面食,这让她感到很新鲜。
曲喆倒了盘肉沫进锅:“卷粉和米线好吃得很嘛,有时候我们也吃面条,拿酱一拌,香得很,你吃了就知道了。”
他炒完了肉酱之后,又开始往锅子里煮卷粉。
林芝茵不用管上面的事,只需要闷头往灶里填柴火。
卷粉有点像那种宽面条,大约一厘米左右的宽度,但实际上,它的口感又和那种凉皮差不多,但是比凉皮的口感更实。
曲喆往她的海碗里夹了两筷子的粉,问她够不够吃。
林芝茵说:“加满吧。”
青春期的少年都在长身体,这点饭根本不够吃。
于是曲喆就很高兴地给她加满了。
“小姑娘就要吃得多多的,才有力气,长得也快。”
然后曲喆又在她的粉上加了一勺肉酱,给自己和外婆的粉上加完肉酱后,又挖了两勺先前外婆捣好的辣椒酱。
林芝茵盯着他的动作看,没忍住,又把碗递过去。
“给我也来一点点。”
曲喆不信任地看了看她,从旁边的筷子笼里抽出一根,蘸了一点,往她的粉汤里搅了搅。
林芝茵觉得自己被看扁了,小声地喊他:“曲喆!”
正在外间上完厕所回来的外婆听到了她在喊他的名字:“曲喆,你不许欺她。”
曲喆赶紧求饶:“没有,没有,阿婆你在这里盯着,我哪里有那个胆子嘛。”
他说着,又舀了浅浅的、小小的一勺放进林芝茵的碗里。
白色的汤里浮出了一点红油。
林芝茵喝了一口,辣,但是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
她抄起筷子,开始嗦粉。
曲喆盯着她吃了几筷子,问她:“怎么样?”
林芝茵点头:“好吃!”
“是吧,我的手艺没人能比。”
他看上去得意洋洋。
林芝茵忍不住地笑:“我说的是粉呢。”
“那也是因为有了我的酱。”
他很强硬地盖棺定论。
早餐结束之后,林芝茵继续洗碗,打扫卫生,曲喆就拎着两个水桶去山泉边打水。
其实水缸里还有水,并不是空的,不过他说防患于未然,总不能真到了缸空了再去挑。
外婆拎着镰刀去她的菜园子里除草了,这个季节,野草简直是在疯长。
等曲喆挑完水回来之后,林芝茵正在用那种很大的竹扫帚打扫外婆的小院,刮得地面刺啦刺啦地响。
虽然是第一次来外婆家,但是林芝茵干起这些活来得心应手。
毕竟在家里的时候,这些活她也经常干。
就是用的工具不一样,她在家用的是塑料扫把。
曲喆顺手从外面摘了一小捆艾草,说是过了端阳之后,艾草就开始老掉了,闻起来没有之前那么香。
林芝茵有些好奇地问:“这里也过端午节?”
“咋个不过呢嘛?”曲喆说,“这里又不是少数民族的自治州,就算是少数民族,他们也过端午节的。现在,他们又马上就要过火把节。”
林芝茵更惊奇了:“那你是不是少数民族?”
“我算半个?我爸爸是,不过我已经不怎么会讲他那边的民族语了,那个难学得很。”曲喆说,“反正现在新社会新国家,大家都是一样的嘛。”
他说着,把楼上楼下的房间都用艾草熏了一遍,顺带还在林芝茵惊讶的目光里赶走了两只蹲在天井里的癞蛤蟆。
他担心林芝茵会害怕。
但其实林芝茵并不是特别怕这种小动物。
不过那两只癞蛤蟆的确吵闹。
咕咕呱呱,咕咕呱呱。
第6章 第 6 章
等做完了这一切,他又拿出一盒油汪汪的药膏给她涂脸上的蚊子包。
药膏被盛在铁皮小盒子里,外面的图案被磨得看不清了,泛着黄,有一股薄荷的香气。
林芝茵趁机检查了一下身上,发现自己的小腿处的蚊子包尤其多。
星星点点的,分布在白嫩的脚丫子上,像是红豆粽子。
之前还没发现,现在看到了,光是用目光一望都觉得痒。
林芝茵有些怀疑地看着这个:“这个有用吗?”
“有用得很,不会留那种疤。”
曲喆递给她。
“你先舀一瓢水好好地冲冲脚,然后涂一涂——你有拖鞋的吧?”
林芝茵有些迟疑。
她的确有拖鞋,但是是那种布做的凉拖鞋。
如果涂药的话,会不可避免地蹭到鞋子上,而且布凉鞋又很难洗。
曲喆想了想,走向旁边的储藏室,翻箱倒柜地拎出来一双夹脚的木屐,递给她:“穿上试试,这个还是之前我帮阿婆打扫卫生的时候在里面发现的,阿婆应该没意见?”
林芝茵扒掉了脚上的鞋袜,踩上去试了试,木屐稍微偏大一码,踩着有点滑。
木屐像是手工做的,上面的鞋带子花纹都不一样,一边是那种青蓝色的染纺布,另一边是大红色的、有点缎面的布料。
让人想起那种结婚时候送的大红被面。
正巧外婆从厨房间走出来,问曲喆今天去不去县城,到时候给她弄一壶油回来,中午做饭要用。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一只空的塑料瓶子递给他。
然后她看向了林芝茵,注意到了她高高挽起的裤腿和新踩着的木屐。
“你们从哪里翻出来的嘛?”外婆说,“看看,穿着还有些合适呢。”
林芝茵抬了抬脚,木屐就挂在她的脚背上晃荡晃荡。
“阿喆从储藏室里找出来给我的。”
她跟外婆讲,不知不觉,她也被外婆带偏了,跟着喊阿喆。
外婆和曲喆都听到了,曲喆被她逗笑了:“我们这里只有长辈喊小辈才这样喊,你比我小一个月呢。”
林芝茵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忍不住小声辩解:“你们这里有你们这里的规矩,我们那里有我们那里的规矩。”
她说的倒也是实话,她家那边确实管人都是阿+对方名字里的一个字。
“好。”曲喆好脾气地应了,“那按照你们那里的规矩,我要喊你什么?”
林芝茵眨巴眨巴眼睛。
她们那里,年纪大的长辈都喊她“妹妹”。
但是曲喆也就是比她大一个月而已。
“你就叫我茵茵好了。”林芝茵点点头,“班上同学都这么叫我。”
曲喆笑了笑,应下了:“好。”
说话间,外婆折回里屋拿出了一个奶油曲奇的铁皮饼干盒。
她打开来,里面是各式各样的线,还有一盒针,装在那种可以旋转的塑料小盒里。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i.html" title="鹿有妖"target="_blank">鹿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