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见了景俟到来,这些人纷纷转过身,冲他行礼,分出来一条道路:“殿下。”
景俟悠然行至门口:“这是怎么回事?”
杜介道:“殿下,石子濯用手镣扭断门锁,从柴房逃出,我等追至此处,他却说他才是真正的贤王,大摇大摆进了寝宫。王爷寝宫,我等不敢擅入,故而在此等候殿下。”
“原来如此,”景俟向门内道,“石子濯,你还不知罪?快些出来,本王还能留你一个全尸!”
描着梅花落雪的隔扇门被人从内拉开,石子濯脱了面具,一袭绛紫袍服,就站在门槛之内:“石子濯,本王还不曾治你的罪,你还倒打一耙?”
季殊归瞪大了眼睛。
门外,景俟大氅中也穿的绛紫锦衣,手中拢着手炉,长身玉立,丹凤眼上剑眉斜飞入鬓,通身矜贵之气,确然是从前的贤王无疑。
但门内,石子濯单手按着门框,高挺鼻梁下薄唇微微挑起,眼神却含着轻蔑,亦是往日贤王的神情不假。
侍卫们的眼神乱飞,窃窃私语起来:“门外的才是殿下,我跟在殿下身边多年,绝不会认错。”
“不对不对,门内的才是殿下,之前有个纨绔吃醉了酒,嘲笑殿下,殿下就这副神情。后来听说那纨绔再也没出现在京城过。”
“你们当着殿下的面嚼舌根,不要命了?”
季殊归看看景俟,又看看石子濯,心中不住想道:若是门外的人是贤王,这倒没什么,但若是门内的才是贤王,适才我同这假贤王说了好些话,难不成都是他试探于我?坏了,那我岂不是交待了些把柄在他手?
季殊归开始回想自己方才都说了些什么,有些神思不属了。
杜介也惊疑不定。他原本笃定在柴房的就是石子濯,但如今看来,两人实在是太过相像,若是当真掉了包,又是何时调包的?他跟那个“石子濯”说要为指挥使办事的话,会不会被真正的贤王听了去?若是贤王听去了,真会默不作声么?
杜介一瞬间便做出了决定:若是密谋之事并未被贤王听去,那是最好,若是被贤王知道,就先杀贤王,叫石子濯伪装成贤王!此事对石子濯也有利,他不会不答应,到时一同瞒住指挥使,他的乌纱便可保。之后再同指挥使设计杀成为贤王的石子濯,这个秘密便无人知晓。
杜介主意打定,便不动声色地观察起这二人来。
景俟嗤笑道:“假的就是假的,怎也变不成真的,你还想同我玩‘真假孙悟空’这一套?怎么,要惊动太妃圣上,来一出如来佛祖辨认么?”
石子濯也冷笑:“未尝不可。若是你仍旧不肯承认自己乃是西贝货,本王不孝,只得惊动母妃她老人家了。”
杜介心道:这可不妙,若是密谋之事被贤王知晓,到了宫中,他一告状,我同指挥使都吃不了兜着走。
季殊归也心道:不妥不妥,若是闹到了御前,陛下知道这石子濯乃是我送来的,我岂不百口莫辩?
季殊归道:“殿下……”
景俟和石子濯都向他投来了目光,季殊归顶着这两道沉沉的目光,不知怎的忽然觉得压力很大,不由自主地咽了一下口水,大家公子风范全无:“我有一法,能分辨出哪位是真,哪位是假。”
景俟和石子濯异口同声地道:“说来听听。”
第21章 各怀鬼胎
这一句话从景俟和石子濯口中同时说出,同样的声色,同样的语调,季殊归有些恍惚了。
季殊归连忙晃晃脑袋,说道:“我同殿下自幼相识,殿下不妨说出一件同我相关的往事来,自然能辨真假。”
门内石子濯道:“这倒不难,只是寒天冻地,就在此间说话,怕是有违主家之道,同梦不妨移步正堂之内,再请杜千户带人从旁做个见证,糜仪领几人好好认一认究竟哪位是你家殿下。如此岂不妥当?”
景俟笑道:“好一招先声夺人,你既然安排妥当,我还有何话说?就这么办吧。”
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往正堂开去。
最终坐在正堂之中的,除了景俟、石子濯二人,亦有季殊归、杜介为首的锦衣卫共三人、糜仪为首的王府侍卫小厮共五人。正堂里一时间坐得满满当当。
石子濯和景俟的眼神彼此交了个锋,均是一触即收。
杜介暗中打量着二人的神色,实在是辨别不出,只能将辨认的希望寄托在季殊归身上。
季殊归有些尴尬,向着两人中间的空椅子说道:“不知哪位先说?”
石子濯开口道:“既然怀疑我者众,那就我先说吧。我与同梦相识乃是六岁,彼时我刚被先帝认回,在宴会之上见了同梦,自此交好,是也不是?”
“不错,”季殊归道,“确实如此。”
景俟不以为然:“这有何稀奇?谁人不知我是六岁被先帝认回?同梦身为户部尚书之子,想同我相识,左不过就那些大日子时候,那些时候哪个没有饮宴?莫要被他诳了去。”
石子濯道:“哦?那石护卫是有什么密辛要讲?”
“石护卫?”景俟没有上套,“究竟哪个是石护卫?不说往事,就说近日之事。三个月前,怀靖侯燕鹏举纳妾宴,我与同梦相继赴宴,恰好在侯府门前遇上。于是我二人一同入内,饮宴之时,我吃得酒醉,便被人扶往偏殿歇息。神思清明之时,出来恰好遇见同梦,我说得不错罢?”
季殊归讷讷道:“确有此事。”
“怎么,”景俟得意道,“石护卫难道要说,这宴会之上,眼多口杂,我能得知此事也不稀奇?莫要忘了,本王在偏殿遇见同梦,可没有那么多双眼睛耳朵。”
石子濯道:“世上无有不透风的墙,便是不知你怎生得知此事,却也不能料定你就是真的。”
景俟道:“那你又有何法子证明你是真的?”
石子濯道:“无论我说出多少件与同梦的往事,你都能以‘此事并非只有二人才知’来反驳,是也不是?”
“尔不亦然?”景俟回击道。
石子濯缓缓道:“既然如此,那么不妨叫旁人指认。同梦与我是二十载的好友,不能认不出我来吧?”
景俟也说道:“不错,同梦一时间难以辨认,但不妨宽心下来,仔细瞧瞧,料他定然能分辨真假。”
“但一人所言,并不能尽信,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石子濯又说道。
“不错,”景俟附和道,“杜千户既然在此,想必这几日见面,心中也有决断,糜仪也跟着本王多年,不如就请他三人来裁决。若是他三人指认同一人,这便无话可说,若是不同么,便要上达天听,请陛下娘娘做主了。”
石子濯和景俟一唱一和,三言两语就把此事定下,季殊归和杜千户一个心中叫屈,一个内里藏奸,糜仪似乎也有心事,彼此虽然都不想涉此大事,但又恐决断不在自己之手,叫指挥使吩咐之事暴露,便半推半就,应了下来。
季殊归说道:“此等大事,我二人自然不能定断,不过是一些揣测建言,最终如何定夺,还要请圣上决断。”
他口中这般说着,眼睛却看向景俟:“在下以为,这位才是真正的贤王。”
季殊归说完,见杜介和糜仪都犹豫不定,心中也有些后悔话说太早,但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他要收回是万万不能的了。
半晌,杜介才道:“我与殿下相识不久,虽不知杜某直觉是否准确……杜某认为,这位才是真正的贤王。”
“这位”正是指石子濯。
季殊归有些惊讶,转头望向杜介:“杜大人当真如此认为?”
“这只是杜某直觉所为,至于他是不是真正的贤王,杜某并不能笃定。”杜介这般说道,却是没有推翻自己的论断。
“糜仪,你呢?”景俟问道。
糜仪脸上纠结极了,他张口说道:“这……殿下,我跟随殿下多年,今日却是真的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殿下啊!或许并没有假的殿下,两个都是真的殿下?”
季殊归和杜介皆道:“绝不可能!”
季殊归道:“天下怎么可能有两个同一个人?忒也荒唐。”
糜仪苦着脸说:“可是,这两个殿下的动作习惯坐姿神情无一不像,我是真分不出来了。”
石子濯将这几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设此局,并不是为了所谓的“报复季殊归和杜介”,而是借此机会,看清究竟有几方势力作梗。
石子濯原本以为,杜介是霍参的人,季殊归也是霍参的人,他二人本该是一条心才是。如今这个局,几人都各怀鬼胎,季殊归和杜介也未必同心,果然就在指认之事上出了分歧。这一分歧可大可小,若是霍参怪罪起来,他二人必定互相攀咬。而糜仪,石子濯早先就怀疑他,毕竟前世身死之时,身边没有几个人,糜仪就是最能接近他的人,大略被什么人当作了杀人之刀。
今日糜仪却不曾指出一个人来,这让石子濯不由地考虑起糜仪背后之人究竟是谁——想保住他们两个,又有什么谋划?
景俟悠然行至门口:“这是怎么回事?”
杜介道:“殿下,石子濯用手镣扭断门锁,从柴房逃出,我等追至此处,他却说他才是真正的贤王,大摇大摆进了寝宫。王爷寝宫,我等不敢擅入,故而在此等候殿下。”
“原来如此,”景俟向门内道,“石子濯,你还不知罪?快些出来,本王还能留你一个全尸!”
描着梅花落雪的隔扇门被人从内拉开,石子濯脱了面具,一袭绛紫袍服,就站在门槛之内:“石子濯,本王还不曾治你的罪,你还倒打一耙?”
季殊归瞪大了眼睛。
门外,景俟大氅中也穿的绛紫锦衣,手中拢着手炉,长身玉立,丹凤眼上剑眉斜飞入鬓,通身矜贵之气,确然是从前的贤王无疑。
但门内,石子濯单手按着门框,高挺鼻梁下薄唇微微挑起,眼神却含着轻蔑,亦是往日贤王的神情不假。
侍卫们的眼神乱飞,窃窃私语起来:“门外的才是殿下,我跟在殿下身边多年,绝不会认错。”
“不对不对,门内的才是殿下,之前有个纨绔吃醉了酒,嘲笑殿下,殿下就这副神情。后来听说那纨绔再也没出现在京城过。”
“你们当着殿下的面嚼舌根,不要命了?”
季殊归看看景俟,又看看石子濯,心中不住想道:若是门外的人是贤王,这倒没什么,但若是门内的才是贤王,适才我同这假贤王说了好些话,难不成都是他试探于我?坏了,那我岂不是交待了些把柄在他手?
季殊归开始回想自己方才都说了些什么,有些神思不属了。
杜介也惊疑不定。他原本笃定在柴房的就是石子濯,但如今看来,两人实在是太过相像,若是当真掉了包,又是何时调包的?他跟那个“石子濯”说要为指挥使办事的话,会不会被真正的贤王听了去?若是贤王听去了,真会默不作声么?
杜介一瞬间便做出了决定:若是密谋之事并未被贤王听去,那是最好,若是被贤王知道,就先杀贤王,叫石子濯伪装成贤王!此事对石子濯也有利,他不会不答应,到时一同瞒住指挥使,他的乌纱便可保。之后再同指挥使设计杀成为贤王的石子濯,这个秘密便无人知晓。
杜介主意打定,便不动声色地观察起这二人来。
景俟嗤笑道:“假的就是假的,怎也变不成真的,你还想同我玩‘真假孙悟空’这一套?怎么,要惊动太妃圣上,来一出如来佛祖辨认么?”
石子濯也冷笑:“未尝不可。若是你仍旧不肯承认自己乃是西贝货,本王不孝,只得惊动母妃她老人家了。”
杜介心道:这可不妙,若是密谋之事被贤王知晓,到了宫中,他一告状,我同指挥使都吃不了兜着走。
季殊归也心道:不妥不妥,若是闹到了御前,陛下知道这石子濯乃是我送来的,我岂不百口莫辩?
季殊归道:“殿下……”
景俟和石子濯都向他投来了目光,季殊归顶着这两道沉沉的目光,不知怎的忽然觉得压力很大,不由自主地咽了一下口水,大家公子风范全无:“我有一法,能分辨出哪位是真,哪位是假。”
景俟和石子濯异口同声地道:“说来听听。”
第21章 各怀鬼胎
这一句话从景俟和石子濯口中同时说出,同样的声色,同样的语调,季殊归有些恍惚了。
季殊归连忙晃晃脑袋,说道:“我同殿下自幼相识,殿下不妨说出一件同我相关的往事来,自然能辨真假。”
门内石子濯道:“这倒不难,只是寒天冻地,就在此间说话,怕是有违主家之道,同梦不妨移步正堂之内,再请杜千户带人从旁做个见证,糜仪领几人好好认一认究竟哪位是你家殿下。如此岂不妥当?”
景俟笑道:“好一招先声夺人,你既然安排妥当,我还有何话说?就这么办吧。”
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往正堂开去。
最终坐在正堂之中的,除了景俟、石子濯二人,亦有季殊归、杜介为首的锦衣卫共三人、糜仪为首的王府侍卫小厮共五人。正堂里一时间坐得满满当当。
石子濯和景俟的眼神彼此交了个锋,均是一触即收。
杜介暗中打量着二人的神色,实在是辨别不出,只能将辨认的希望寄托在季殊归身上。
季殊归有些尴尬,向着两人中间的空椅子说道:“不知哪位先说?”
石子濯开口道:“既然怀疑我者众,那就我先说吧。我与同梦相识乃是六岁,彼时我刚被先帝认回,在宴会之上见了同梦,自此交好,是也不是?”
“不错,”季殊归道,“确实如此。”
景俟不以为然:“这有何稀奇?谁人不知我是六岁被先帝认回?同梦身为户部尚书之子,想同我相识,左不过就那些大日子时候,那些时候哪个没有饮宴?莫要被他诳了去。”
石子濯道:“哦?那石护卫是有什么密辛要讲?”
“石护卫?”景俟没有上套,“究竟哪个是石护卫?不说往事,就说近日之事。三个月前,怀靖侯燕鹏举纳妾宴,我与同梦相继赴宴,恰好在侯府门前遇上。于是我二人一同入内,饮宴之时,我吃得酒醉,便被人扶往偏殿歇息。神思清明之时,出来恰好遇见同梦,我说得不错罢?”
季殊归讷讷道:“确有此事。”
“怎么,”景俟得意道,“石护卫难道要说,这宴会之上,眼多口杂,我能得知此事也不稀奇?莫要忘了,本王在偏殿遇见同梦,可没有那么多双眼睛耳朵。”
石子濯道:“世上无有不透风的墙,便是不知你怎生得知此事,却也不能料定你就是真的。”
景俟道:“那你又有何法子证明你是真的?”
石子濯道:“无论我说出多少件与同梦的往事,你都能以‘此事并非只有二人才知’来反驳,是也不是?”
“尔不亦然?”景俟回击道。
石子濯缓缓道:“既然如此,那么不妨叫旁人指认。同梦与我是二十载的好友,不能认不出我来吧?”
景俟也说道:“不错,同梦一时间难以辨认,但不妨宽心下来,仔细瞧瞧,料他定然能分辨真假。”
“但一人所言,并不能尽信,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石子濯又说道。
“不错,”景俟附和道,“杜千户既然在此,想必这几日见面,心中也有决断,糜仪也跟着本王多年,不如就请他三人来裁决。若是他三人指认同一人,这便无话可说,若是不同么,便要上达天听,请陛下娘娘做主了。”
石子濯和景俟一唱一和,三言两语就把此事定下,季殊归和杜千户一个心中叫屈,一个内里藏奸,糜仪似乎也有心事,彼此虽然都不想涉此大事,但又恐决断不在自己之手,叫指挥使吩咐之事暴露,便半推半就,应了下来。
季殊归说道:“此等大事,我二人自然不能定断,不过是一些揣测建言,最终如何定夺,还要请圣上决断。”
他口中这般说着,眼睛却看向景俟:“在下以为,这位才是真正的贤王。”
季殊归说完,见杜介和糜仪都犹豫不定,心中也有些后悔话说太早,但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他要收回是万万不能的了。
半晌,杜介才道:“我与殿下相识不久,虽不知杜某直觉是否准确……杜某认为,这位才是真正的贤王。”
“这位”正是指石子濯。
季殊归有些惊讶,转头望向杜介:“杜大人当真如此认为?”
“这只是杜某直觉所为,至于他是不是真正的贤王,杜某并不能笃定。”杜介这般说道,却是没有推翻自己的论断。
“糜仪,你呢?”景俟问道。
糜仪脸上纠结极了,他张口说道:“这……殿下,我跟随殿下多年,今日却是真的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殿下啊!或许并没有假的殿下,两个都是真的殿下?”
季殊归和杜介皆道:“绝不可能!”
季殊归道:“天下怎么可能有两个同一个人?忒也荒唐。”
糜仪苦着脸说:“可是,这两个殿下的动作习惯坐姿神情无一不像,我是真分不出来了。”
石子濯将这几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设此局,并不是为了所谓的“报复季殊归和杜介”,而是借此机会,看清究竟有几方势力作梗。
石子濯原本以为,杜介是霍参的人,季殊归也是霍参的人,他二人本该是一条心才是。如今这个局,几人都各怀鬼胎,季殊归和杜介也未必同心,果然就在指认之事上出了分歧。这一分歧可大可小,若是霍参怪罪起来,他二人必定互相攀咬。而糜仪,石子濯早先就怀疑他,毕竟前世身死之时,身边没有几个人,糜仪就是最能接近他的人,大略被什么人当作了杀人之刀。
今日糜仪却不曾指出一个人来,这让石子濯不由地考虑起糜仪背后之人究竟是谁——想保住他们两个,又有什么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