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走过很长一段距离,这才看到长长的马队、骆驼队。
进进出出的后勤兵在搬运东西,有大有小,零零散散的竟堆了一仓库。
看到人后,徐一将身上的东西放在脚边,拱手行礼:“军师,将军,小将军!”
等对面的军师微微颔首示意后,徐玉树这才上前拍了拍徐一的肩膀,“辛苦了。”
“这次你这一去一来,快了不少。”
听到这儿,徐一立即上前禀报,“是的,按照贺东家的安排,沿路的客栈都修缮好后,我们这边的人每赶到点儿,都能好好休息一晚,行程自然就提快了。”
“这倒是像存哥儿想出来的办法。”徐玉树感慨了一下,随即问出了其他人都关心的话。
“这次回来带了些啥?火锅底料带了多少?”
徐一身侧的徐九摸了摸口袋,将写满物品清单的册子递了过去。
“东家那里的货物多多少少都带了,火锅底料,我去的时候,想着兄弟们都喜欢,就多带了两车回来。”
顿时松口气的徐玉树,拍着徐一的后背,“干得好,你不知道现在大家都对这个东西,迷之热衷,我就等着你这两车的货,不然还真不好交差。”
可两车的存量也不够啊!最多两个月,还得控制比赛场数,不能时不时就来上一场,那还得了!!
宋军师翻看了一下小本子,上面记的都是这一次运送过来的所有物品。
见两人看的热闹,他也不好打扰,直接将徐一拉到一边。
徐玉树:“这次还有什么其他的汤底料,就是那种不需要会做饭的手艺,就能做出好吃的饭菜?”
徐一:“我也不知道……里面东西太多了,我没来得及问……”
一脸悔恨的徐玉树觉得天都塌了,这怎么给那些士兵交代,人家兴致勃勃,激情高涨的比赛,就想得个奖励,领取一包火锅底料,他都满足不了。
日后,这小将军的名号还怎么混啊!
看他这么失望,徐一想到还有不少东西可以替代‘煮饭神器’火锅料,“不过我……”
“不过啥,一句话说不完,急死我了!”
徐一匆匆补充,“我还带了很多的小吃、泡面、粉丝、还有煮汤的料汁……”
徐玉树兴趣不是很大,煮汤的料汁能好吃到哪去,煮汤的……谁家的汤可以替代那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味道啊……
完全没有,根本就无可替代……
徐一看自己小将军并没有重视起来,他觉得自己有很大的义务,得让小将军知道这些灵魂料汁的味道。
那绝对无人能敌,这些新口味绝对会在西北引起新的潮流!
“小将军,要不你带上一袋回去试试,我觉得这些新口味都不错,他们会喜欢的;而且也不能一直给大家发一种口味的东西。”
徐一想了想,东家好像给自己说过:这边空气湿度低,什么紫外线又强烈,又干又热,一般人的肠胃都要少吃辛辣的食物。
这次带回来的东西都是东家结合这边的气候挑选的,适不适合他不知道,但是新口味的料包是真不错!
第124章 玉盘珍馐
听他这么说, 徐玉树还有不答应的,立即安排下去,“告诉后勤部, 今天就给大家换换口味,但千万别让他们一次用完了。”
“小将军放心, 我会交代好的;新口味保证大家只要吃过, 就不会再追着, 只要一个口味。”
心中也同样确信这一点的徐玉树轻松一笑,“存哥儿,还说了啥?”
“东家还给了几个法子御寒, 还有一些外伤处理手术的手稿……”
“御寒?”徐玉树紧了紧身上的单衣, 入冬后, 天气愈发严寒了,“就是他之前讲的那个火炕?”
“是,东家说这个东西成本低, 手艺简单, 好普及,让西北百姓都修, 冬日里好过些。”
“放心, 军中已经推广了。”
徐一凑近,在他耳边低声, “东家还给了一个方子, 说是可以帮助处理伤口感染……”
徐玉树抬头看了搬东西的士兵们,压了压手, “回去说。”
他转身, 看向正在看册子的两人,“我们回去说。”
知道他有事要说, 两人点了点头,一道回去。
帐篷内,徐玉树打开那个玻璃瓶闻了又闻,这不就是酒吗?“这个真的能预防伤口感染?还能消毒……杀菌?”
“是的。”徐一这边刚说完,见到自家小将军正准备入口,眼疾手快的给阻止了,“小将军这个不能喝!”
被拦个正着的徐玉树,“嗯?为何?”
“东家说,这不是酒,浓度太高,喝了会中毒的。”
徐玉树扬了扬眉,接受了这个解释,转头指了指桌上泛着冷光的银制手术刀,“这些……”
看到边上的人,直接上手,徐一急匆匆说道:“这些手术刀很锋利,将军小心。”
徐一这边话刚说完,对面的徐大将军就已经中招,看着指腹上浸出的血,他不得不相信,“啧!确实锋利。”
他看着小小的伤口,希望这些东西真能帮到那些伤员。
不得不说,他弟弟收揽的这个人,确实有不小的本事,先是解决了粮草问题,又带着徐一他们开始经商赚钱,每次带过来的东西,量大质优。
这身本领,说句天降人才,也不为过。
即便是他和父亲都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人,一身本事,却未恃才放旷,挟恩图报。
徐一摆弄着道具,“这个酒精,用这些器具就可以将它从烈酒里提炼出来。”
徐玉树有点感兴趣,直接拎起一边的酒壶上前辅助。
看着一滴一滴的小水珠滴落在小碗里,徐玉树拍了拍徐一的后背,“你小子还是学了几手吗?”
徐一红了脸,“东家说,事关西北所有将士的性命,便每日亲自检查我的学习进度。”
“我…学得不好,东家还专门写了手稿,说回来后交给军中大夫,让将军您集中所有大夫每日学习,提高就诊能力,广受徒弟,传播医术……”
“东家说,大夫就是在与天抢人,是积累福分的良善之事,让大家不要藏拙,大胆尝试新医术,凡是遇到不会的地方,集中探讨,积极求证。”
徐一一边说,一边演示,完全没注意到边上三人,听到这话,沉默划过,各自若有所思。
没人会比他们这些常年在战场征战的人知道,打一场仗给战士们带来的伤害。
每次清点人数,清点战场的时候,是他们最不愿意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一环。
无家可归的百姓,马革裹尸的战士,遍体鳞伤的伤员,血流成河的战场。
硝烟熏得眼睛发酸,空气中飘荡的血腥味,身上的黏湿,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刚才这里经历过什么。
前一天还嘻嘻哈哈的战友,今天就躺在地上,天人永隔,想都来不及想,只是一瞬间的事儿。
如果是直接战死沙场还好说,多得是身体残疾的伤员。
没有充足的药、及时的手术,很多伤员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身体的第一重伤害,以及心理上的第二层伤害。
让很多重伤的士兵,意志消沉,不能振作,积极治疗。
所以及时的医治,一直都是西北众将士的心病,不是没人医治,是伤员太多了。
即便很多有感情的老兵不愿意拖累徐家,伤口好一点儿后,就自行打报告离队。
可根本问题依旧没得到解决,这些人在战场上受到的伤害,大多都是不可逆的,即便给予一步安置费,出去后,生活还是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患有战后创伤的人。
徐家已经尽最大的力,去补偿这些退役下来的士兵了,但数量庞大,经费不足……很多时候只是杯水车薪。
徐玉树看着手里的泛着冷光的小刀,“存哥儿一直都想在前面,他算是徐家军的恩人。”
这个人做的这些事,让他不止一次的觉得贺存也曾走过这些路,看似随心随意的每一步,都解决着徐家军的窘境。
“确实,不得不承认,玉树你这次找的人——出乎意料。”
徐大将军慢悠悠,感慨一句,“就是,老大不小了,早懂事了,今天回去,我让娘给你张罗张罗,是时候找个媳妇了。”
“大哥,你还是好好管理军中事务吧!”
早已习惯他们这般打趣的徐玉树,愤愤的收拾着桌上的东西。
“哎!这次不推拒了!”徐大将军说完,见自家弟弟一反常态,灵光一闪,“看来这是有喜欢的人了?”
徐大将军无故挨了一个白眼后,与宋军师相视一眼,随即大笑出声。
徐玉树没理会两人,脑海中闪现一个倩影,很快又将她藏在心底,现在他在刀尖上生活,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还是不要去招惹人家比较好。
等到之后一切都安定下来了,他就去岭南将人娶回家。
还不知道自家人已经被人盯上了的贺存,约见了徐家人、严筱黎,几人一道将开有关美妆店的事项全部定了下来。
进进出出的后勤兵在搬运东西,有大有小,零零散散的竟堆了一仓库。
看到人后,徐一将身上的东西放在脚边,拱手行礼:“军师,将军,小将军!”
等对面的军师微微颔首示意后,徐玉树这才上前拍了拍徐一的肩膀,“辛苦了。”
“这次你这一去一来,快了不少。”
听到这儿,徐一立即上前禀报,“是的,按照贺东家的安排,沿路的客栈都修缮好后,我们这边的人每赶到点儿,都能好好休息一晚,行程自然就提快了。”
“这倒是像存哥儿想出来的办法。”徐玉树感慨了一下,随即问出了其他人都关心的话。
“这次回来带了些啥?火锅底料带了多少?”
徐一身侧的徐九摸了摸口袋,将写满物品清单的册子递了过去。
“东家那里的货物多多少少都带了,火锅底料,我去的时候,想着兄弟们都喜欢,就多带了两车回来。”
顿时松口气的徐玉树,拍着徐一的后背,“干得好,你不知道现在大家都对这个东西,迷之热衷,我就等着你这两车的货,不然还真不好交差。”
可两车的存量也不够啊!最多两个月,还得控制比赛场数,不能时不时就来上一场,那还得了!!
宋军师翻看了一下小本子,上面记的都是这一次运送过来的所有物品。
见两人看的热闹,他也不好打扰,直接将徐一拉到一边。
徐玉树:“这次还有什么其他的汤底料,就是那种不需要会做饭的手艺,就能做出好吃的饭菜?”
徐一:“我也不知道……里面东西太多了,我没来得及问……”
一脸悔恨的徐玉树觉得天都塌了,这怎么给那些士兵交代,人家兴致勃勃,激情高涨的比赛,就想得个奖励,领取一包火锅底料,他都满足不了。
日后,这小将军的名号还怎么混啊!
看他这么失望,徐一想到还有不少东西可以替代‘煮饭神器’火锅料,“不过我……”
“不过啥,一句话说不完,急死我了!”
徐一匆匆补充,“我还带了很多的小吃、泡面、粉丝、还有煮汤的料汁……”
徐玉树兴趣不是很大,煮汤的料汁能好吃到哪去,煮汤的……谁家的汤可以替代那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味道啊……
完全没有,根本就无可替代……
徐一看自己小将军并没有重视起来,他觉得自己有很大的义务,得让小将军知道这些灵魂料汁的味道。
那绝对无人能敌,这些新口味绝对会在西北引起新的潮流!
“小将军,要不你带上一袋回去试试,我觉得这些新口味都不错,他们会喜欢的;而且也不能一直给大家发一种口味的东西。”
徐一想了想,东家好像给自己说过:这边空气湿度低,什么紫外线又强烈,又干又热,一般人的肠胃都要少吃辛辣的食物。
这次带回来的东西都是东家结合这边的气候挑选的,适不适合他不知道,但是新口味的料包是真不错!
第124章 玉盘珍馐
听他这么说, 徐玉树还有不答应的,立即安排下去,“告诉后勤部, 今天就给大家换换口味,但千万别让他们一次用完了。”
“小将军放心, 我会交代好的;新口味保证大家只要吃过, 就不会再追着, 只要一个口味。”
心中也同样确信这一点的徐玉树轻松一笑,“存哥儿,还说了啥?”
“东家还给了几个法子御寒, 还有一些外伤处理手术的手稿……”
“御寒?”徐玉树紧了紧身上的单衣, 入冬后, 天气愈发严寒了,“就是他之前讲的那个火炕?”
“是,东家说这个东西成本低, 手艺简单, 好普及,让西北百姓都修, 冬日里好过些。”
“放心, 军中已经推广了。”
徐一凑近,在他耳边低声, “东家还给了一个方子, 说是可以帮助处理伤口感染……”
徐玉树抬头看了搬东西的士兵们,压了压手, “回去说。”
他转身, 看向正在看册子的两人,“我们回去说。”
知道他有事要说, 两人点了点头,一道回去。
帐篷内,徐玉树打开那个玻璃瓶闻了又闻,这不就是酒吗?“这个真的能预防伤口感染?还能消毒……杀菌?”
“是的。”徐一这边刚说完,见到自家小将军正准备入口,眼疾手快的给阻止了,“小将军这个不能喝!”
被拦个正着的徐玉树,“嗯?为何?”
“东家说,这不是酒,浓度太高,喝了会中毒的。”
徐玉树扬了扬眉,接受了这个解释,转头指了指桌上泛着冷光的银制手术刀,“这些……”
看到边上的人,直接上手,徐一急匆匆说道:“这些手术刀很锋利,将军小心。”
徐一这边话刚说完,对面的徐大将军就已经中招,看着指腹上浸出的血,他不得不相信,“啧!确实锋利。”
他看着小小的伤口,希望这些东西真能帮到那些伤员。
不得不说,他弟弟收揽的这个人,确实有不小的本事,先是解决了粮草问题,又带着徐一他们开始经商赚钱,每次带过来的东西,量大质优。
这身本领,说句天降人才,也不为过。
即便是他和父亲都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人,一身本事,却未恃才放旷,挟恩图报。
徐一摆弄着道具,“这个酒精,用这些器具就可以将它从烈酒里提炼出来。”
徐玉树有点感兴趣,直接拎起一边的酒壶上前辅助。
看着一滴一滴的小水珠滴落在小碗里,徐玉树拍了拍徐一的后背,“你小子还是学了几手吗?”
徐一红了脸,“东家说,事关西北所有将士的性命,便每日亲自检查我的学习进度。”
“我…学得不好,东家还专门写了手稿,说回来后交给军中大夫,让将军您集中所有大夫每日学习,提高就诊能力,广受徒弟,传播医术……”
“东家说,大夫就是在与天抢人,是积累福分的良善之事,让大家不要藏拙,大胆尝试新医术,凡是遇到不会的地方,集中探讨,积极求证。”
徐一一边说,一边演示,完全没注意到边上三人,听到这话,沉默划过,各自若有所思。
没人会比他们这些常年在战场征战的人知道,打一场仗给战士们带来的伤害。
每次清点人数,清点战场的时候,是他们最不愿意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一环。
无家可归的百姓,马革裹尸的战士,遍体鳞伤的伤员,血流成河的战场。
硝烟熏得眼睛发酸,空气中飘荡的血腥味,身上的黏湿,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刚才这里经历过什么。
前一天还嘻嘻哈哈的战友,今天就躺在地上,天人永隔,想都来不及想,只是一瞬间的事儿。
如果是直接战死沙场还好说,多得是身体残疾的伤员。
没有充足的药、及时的手术,很多伤员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身体的第一重伤害,以及心理上的第二层伤害。
让很多重伤的士兵,意志消沉,不能振作,积极治疗。
所以及时的医治,一直都是西北众将士的心病,不是没人医治,是伤员太多了。
即便很多有感情的老兵不愿意拖累徐家,伤口好一点儿后,就自行打报告离队。
可根本问题依旧没得到解决,这些人在战场上受到的伤害,大多都是不可逆的,即便给予一步安置费,出去后,生活还是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患有战后创伤的人。
徐家已经尽最大的力,去补偿这些退役下来的士兵了,但数量庞大,经费不足……很多时候只是杯水车薪。
徐玉树看着手里的泛着冷光的小刀,“存哥儿一直都想在前面,他算是徐家军的恩人。”
这个人做的这些事,让他不止一次的觉得贺存也曾走过这些路,看似随心随意的每一步,都解决着徐家军的窘境。
“确实,不得不承认,玉树你这次找的人——出乎意料。”
徐大将军慢悠悠,感慨一句,“就是,老大不小了,早懂事了,今天回去,我让娘给你张罗张罗,是时候找个媳妇了。”
“大哥,你还是好好管理军中事务吧!”
早已习惯他们这般打趣的徐玉树,愤愤的收拾着桌上的东西。
“哎!这次不推拒了!”徐大将军说完,见自家弟弟一反常态,灵光一闪,“看来这是有喜欢的人了?”
徐大将军无故挨了一个白眼后,与宋军师相视一眼,随即大笑出声。
徐玉树没理会两人,脑海中闪现一个倩影,很快又将她藏在心底,现在他在刀尖上生活,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还是不要去招惹人家比较好。
等到之后一切都安定下来了,他就去岭南将人娶回家。
还不知道自家人已经被人盯上了的贺存,约见了徐家人、严筱黎,几人一道将开有关美妆店的事项全部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