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坐在边上的贺存皱着眉,愁死人了!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等他回去,系统学习一下防腐剂的知识再说。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当年忽悠他的理科老师果真没骗人。
  瞧着,再过段时间,化肥他都可以研究出来。
  第105章 遇到难题
  这件事也给他提个醒, 当下而言,没有先进的知识支撑,创业过程起步艰难, 虽然问题不止是没有知识分子这一点,但这点应当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要不自己培养一批理科生吧, 这成本有点大不说, 时间也有点长, 没个十年八年,培养不出来什么。
  不过既然发现了,这件事现在就该着手, 拖一年晚一年。
  将这件事提上日程, 但人还有得找。
  两人在果园里待了片刻后, 随即又回去了,他手上还有不少事需要做。
  每天待在书房写策划,先把那些流浪在外的适龄儿童召回福利院, 兴办学校, 广收老师,传授现代知识。
  当然他做这些的时候, 出于各种考虑招生对象都是那些流浪儿, 入选的条件也是有的。
  他家的几个孩子,贺存在自己家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什么化学、生物入门课都有所设计。
  他只需要撒下一点不一样的种子, 一二十年之后就是另一番场景了。
  这件事在临安县落实好后,贺存如法炮制将该办法搬去了青州城, 进一步扩大生源和受教育面积。
  可在这件事上学生好找, 老师却不好找人。
  所幸这些孩子至少也得两三年,识得基本字后, 才会陆陆续续进去相关课程,教授课程的夫子自己日后慢慢找。
  因为防腐剂的问题,开厂这一条路暂时受限,但转换一下思路,可以开店面零售。
  他花了一天时间去临安县调研,得出了一个令自己都比较吃惊的结论:开店的实体经济比他想象中要好很多。
  思虑再三后,很快就在临安城开了好几家店,卖卤味的烤鸭店,还有各种豆制品的豆腐店,新鲜的豆腐、魔芋、豆皮、千张、凉粉等……
  六月底,春马铃薯收获。
  又将开始忙碌起来了,半个月后,临安城这边上的红薯刚刚收完,就接到了青州城的传信。
  同样是红薯收获,以及不久前送过去的红薯粉、土豆粉在青州城受到了不小的欢迎。
  作为第二个落脚地的青州城,这个城往北接中原,南入岭南,地理位置优越异常。
  在这来安置一个大后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四天后,带着几个孩子河边露天野营的贺存受到了梧州城的传来的好消息。
  看来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手段,需要他出手的事儿并不多。
  七月初,一直在青州城的贺心怡回来了一趟,彻底将临安城中水云阁的事儿交给了一道的朱夫人,她自己则接手了青州城那边的事儿。
  也不知道两人私下是如何协商的,贺存观察了一下,两人不见隔阂,也就没管这事儿。
  分开了也好,毕竟关系再好,对人对事的看法、处理方式都不太一样,有分歧很正常。
  晚上,两人一道在院子里纳凉。
  刚刚洗完的贺心怡披着还在滴水的长发落座在他旁边的椅子上,懒懒散散的,颇有几分贺存的真传。
  察觉到有人靠近,闭目养神的贺存偏头看了一眼,将趴在自己肚子上的小孩抱下去,“快去卧室里,给小姑拿一条干净的长毛巾。”
  被放到地上的小子安微微不悦,看到贺心怡湿漉漉的长发,一边跑一边回道:“等我哦,小姑。”
  见人跑进屋,边上乖乖坐着的贺子文偷偷瞄一眼躺着的贺存。
  瞥见这一幕的贺存直接将人抱来坐到自己肚子上。
  等贺子安跑出来后,看到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位置被人给占领了。
  “那安安给小姑擦头发!”比他高一点的小孩子踮着脚给他擦着长发。
  “姑姑最喜欢我了,对吧?”
  “嗯,姑姑最喜欢你了。”贺心怡接过他手上的毛巾自己擦拭着。
  “那今天姑姑可以帮我写作业吗?就一页纸。”小崽崽凑到他耳边小声嘀咕,“姑姑拜托了!你最好了。”
  “这不行。”贺心怡扫了一眼边上闭目的贺存,“怎么不找你修文哥哥给你写?”
  “哥哥写,会被发现的,到时候爹爹打。”
  “那你还敢找我。”贺心怡捏了捏他圆滚滚的脸蛋。
  “爹爹说,不打女孩子,爹爹不会打女孩子的。”
  听到这儿,贺心怡笑了,“那不行哦,我不能拿着别人的原则来试探底线,你这样做会失去很多朋友的,失去姑姑,失去爹爹。”
  “崽崽不能这样做,知道吗?这种做法不可取。”
  懵懵懂懂的小孩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态度,点头答应了。
  听到满意的结果,贺存这才睁开眼,将站在边上的小孩拎到自己身上。
  养了一年多,两个崽崽现在有点份量,压在身上沉甸甸的,“是不是又想做坏事了?”
  “没有!我没做坏事。”贺子安闻言,立即伸出自己的小手,给贺存看。
  “乖乖读书,课程完成得快,我就带你们去青州城。”
  “真的?”贺子安立即出声,巴拉着他。
  “嗯,我不骗你。”
  说完,坐在腿上的小孩立即滑下去,“那我去写作业了。”
  倒是一直软乎乎趴在他身上的小子文,抬头看了他一眼,一动不动的将他的袖子紧紧拽在手中。
  宽阔的大手在他后背上轻轻拍了拍,两只掉在腿边小脚丫子轻轻晃着。
  “二哥,你那些豆制品,还有小吃在店里卖的不错,要不要再发一批货。”
  “你的店里若是销售得好,自是可以的。”
  她将长毛巾搭在椅子靠背上,试探道:“二哥觉得我做的对吗?”
  贺存微微思索知道她指的是什么事儿,“当你觉得不方便的时候分开,就刚刚好,越往后拖,对两人关系越不好,现在你们关系依旧,又各有事业重点,怎么看都不像坏事。”
  听他这么说,贺心怡松了口气。
  “其实我之前在青州城都没有这样想法,但这次回来后,去了趟水云阁,也不知道怎么了就产生这样的想法,并且越来越强烈。”
  “我私下想了好久,还是想分开,虽然这样做……不太地道,可……”
  “这很正常,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你们一个人长期在外,一个在本地,有隔阂感很正常,你一出去就是几个月,朱姐姐管着店里的大小事儿,店里的员工亲近她,这很正常!”
  “我……就是觉得心里难受,理智上觉得当下这个处理方法对我们彼此都好,但细细想来又觉得不对。”
  “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儿,肯定难受。”贺存拍了拍肚子上的小屁股,“不过你往后想,要是你不提,一直憋着不说,心里会怎么想,你和朱姐姐的关系是不是会受影响。”
  “相比较而言,当下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不是就好太多,再说了你们现在分开各在一地,这样处理符合事实,又方便。”
  “确实是这样。”她在青州城学会了很多东西,骨子里还是更喜欢那边多一些,本想着回来大展身手,可却被泼了一盆冷水。
  幸好她并不发多虑,静下来发现了问题所在,也想出了应对之策。
  “不要多想,你就是不习惯自己成为那个率先提议的人,潜意识里认为别人看自己会带上冷漠无情的认知。”
  被一言击中的贺心怡睫毛轻颤,她确实有这样的顾虑,而且这个想法给姨娘交流后,并没得到她的认同与支持。
  那个微微责备的语气,不理解、不支持,怀疑她用心的狐疑眼神,她记得清清楚楚。
  可是思来想去,她暂时没找到其它办法。
  “你都这样想了,怎么不往深想了想,事情如愿解决后,你或者朱姐姐都受益了,你还亏了点,毕竟青州城远,一去一来,十日半个月的回不了家。”
  “以前有我、朱姐姐、或者其他人挡在你前面,去了青州就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你能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法说明你在成长。”
  “有时候外界的评价并不重要,你得自己判断好坏,有些人给你讲道理,并不会从你角度出发,满口大道理,看似再说你,实则是在讲他们自己。”
  “你就是自己做主的事情太少,而有些事与你过去受教育相悖,所以才会这样的顾虑。”
  贺心怡:“二哥这么说,我好像懂了。”
  贺存笑了一下,人呢!只有亲身体会别人的所说的经验、道理才会深刻。
  当然他没有什么经验可供指点的,要是想找他求安慰,贺存可以硬着头皮说上两句。
  经验什么的,他这里没有,那都是说干就干,直接上。
  青州城的产业,以及种植业各项都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