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哦, 原来我们子安是想自己当哥哥啊,我还以为你不要哥哥了。”贺存挼了把他的杂乱的头发。
  “要哥哥, 但是哥哥不能欺负我, 对吧?爹爹。”贺子安像是找到了什么依据一般,“哥哥不能欺负弟弟的, 我当哥哥就不欺负弟弟,我当哥哥好不好,爹爹?”
  “这样啊,这是子安和子文之间的事,我也不好插手,要不你和子文商量一下。”
  贺子安看了马车上的明显生气中的贺子文一眼,小声凑到贺存耳边说道:“可是他不会答应我。”
  “那不然,你们一人当一天哥哥,怎么样?当哥哥就要保护自己,保护自己!”
  “真的可以吗?”贺子安趴在他耳边小声说着,“我感觉哥哥又生气了!好可怕!”
  贺存看过去,果真——自家小醋包都快酸死了!
  “那你去和哲哲和修文哥哥商量一下,看看自己做的对不对。”贺存将人放下,小孩立即追上了前面队伍。
  一碗水还算端得平的贺存将自家都快酸入味的小朋友抱了过来。
  还没有说话,贺子文眼泪就掉了下来,这算是什么事儿?还把自己给委屈的。
  “不哭啊,不哭,我又没说你做错了,对不对?”手忙脚乱的贺存给人擦着泪,一边安慰着人。
  “我们文文做的对,不哭哈。”
  都怕自己的糙手将软软的脸给擦花了。
  他情愿刚才哭得是贺子安,毕竟那个家伙都不用自己哄就能自己哄好自己。
  但是他家小子文就不行了,心思细腻不说,想法又有点多,还粘人得不行。
  害!他刚才就不该多管这事儿,但是这事儿,怎么说!
  他不觉得贺子安叫自己存哥儿有什么过错,但在其他人眼里,这就是不应该的事。
  这就是他和其他人之间一些无法言明的思想差距。
  在他看来,他家小孩这样叫他,他只觉得亲切,蛮有意思的。
  可这落在别人眼里,那就是不孝,以下犯上,不知礼节……
  没有阻止这种行为,只是默许这种事的发生,从而造成了这件事的发生。
  贺存也有责任,可是要怎么说呢?告诉小孩儿他其实不介意?好像也不行,崽崽还太小了,完全不知道很多事之间的界限。
  他也担心,贺子安这样叫别人,那就不太好了……
  软软的小孩抽泣着,听到贺存的解释也无动于衷,嗯,看来一时半会儿哄不好了。
  “要不子文也叫一声存哥儿?”那他没办法的贺存疑问道。
  刚问完,小孩就扭了个身子看着路边的花花草草。
  “哎!带孩子太辛苦了,可怜我这个老父亲,哄完小儿子,就要哄大儿子……”贺存抱着人,嘀嘀咕咕的说着,也不理会生着气的贺子文。
  半晌后,还没说完的贺存,察觉到有一双小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嗯,不予理会。
  又说了几句后,小手的动静越来越大了。
  “有的小孩半夜还怕鬼,睡觉都离不了人,天天想粘着我,现在就不想理我了,可怜见的……”
  见贺存什么都往外说,贺子文叫人,人又不理他,只好伸手捂住了贺存的嘴。
  “爹爹,你不能什么都往外说的。”贺子文严肃道。
  “为什么?嘴巴长在我身上,还不能说了?”贺存故作生气。
  “你不能说这些。”贺子文想了想,解释,“这是悄悄话,要悄悄说的。”
  “那又没人听我说?”
  如愿以偿的贺子文,迁就道:“那你给我说吧,悄悄说,给我说了,就不能给旁人说。”
  “好吧,也不是不可以,那你还生气吗?”贺子文与人平视,“不许撒谎哦!”
  “还有一点点。”
  “刚才我不觉得你有错,当然,也不觉得弟弟有错。”贺存顿了顿,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将这个道理简单的告诉他。
  “子安弟弟只是好奇,我们就原谅他一次,这次他长了记性,下次他就不这样了。”
  暂时无解的贺存将问题推到以后,长大了总想得通。
  “弟弟真的没有错,我也没有错?”贺子文小小的脑袋里,大大的疑惑。
  贺存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笑道:“对啊,不是每件事都非要有一个是非对错的。”
  “可书上说,人有好坏,事也有对错的。”
  “嗯,道理是这样,也不是这样。”
  “为什么?书上说的不对吗?”
  “那你觉得我是好人吗?”贺存出声问道。
  “爹爹当然是好人喽!”
  “可万一哪天我杀了人,你还觉得我是好人吗?”
  贺存眼里喊着浅浅的笑,平静的看着他。
  按照常理,这个答案显而易见。
  “那爹爹杀的一定的是坏人,杀坏人,爹爹就是好人,爹爹一直都会是好人。”
  小孩话说完,就眼泪巴巴的看着他,期望获得自己期待的答案。
  “看来我们文文已经知道答案了。”贺存微微叹了口气,“一个人是很难评判的,也许他在这件事上是个好人,在另一件事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坏人,我们终其一生都难以去评价一个人。”
  “同样的道理,很多事也不是一定要分个是非出来的。”
  贺子文抬头看了他一眼,小声问道:“就像我打弟弟这件事吗?”
  “嗯,是的。”
  见到小孩眼里失落的情绪一闪而过。
  哎,家里的孩子还是太小了;再者就是自己没有育儿经验。
  很多道理自己明白,却不知道该怎么给两个小崽崽讲。
  看来他这个新手爸爸的职业技能有待提高。
  晚上回去后,贺存就找009买了些育儿书学习,当然也不忘给家里的四个孩子买,科普的、人文社科的、寓言故事的……一套一套的搬到书房去。
  又掀起一阵读书热潮。
  大一点儿的韩则、贺修文下了学堂,不是在院子里、书房里读书,就是院子里练武,无意间在白云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不少来贺家找几个小孩玩耍的小孩们,都挤在边上听韩则或者贺修文轮流给大家讲书。
  有的小孩甚至每天跟着贺家小师傅,一起去学堂,一起练武,然后坐在下面听故事。
  整整一个冬月,贺家每天都有小孩来凑热闹。
  这也给余姨娘找了些事和生活乐趣,至少每天都有人来陪她聊天。
  以前家里几个孩子一出去,只剩她一个人守着静悄悄的大院子,找个想说话的人都没有。
  除了收拾屋子,就是做鞋子,做新衣服,日子清闲却也枯燥乏味。
  现在每天一大堆孩子来,叽叽喳喳的,热闹的很,要走了,还会把院子给收拾干净。
  不得不说,这些孩子的家长都很有教养。
  家里有人,脱不开身,再加上谢行实在能干,很多事在书信上都能得到解决。
  贺存的第二次青州行,拖到年后都才得以进行。
  当然在此期间,心心念念的走南闯北的商队总算是组建起来了。
  虽没有经验丰富的老手,但收纳的流民当中有人走过商,也算是有人知道这一路都需要注意点什么。
  二十多号人,第一次跟着薛老板的第一批玻璃瓷器出去,目的地——青州,不说薛老板了自己了,商队里的人,都见了大场面。
  实在是第一批玻璃瓷器受到了青州富商的追捧。
  一抢而空的场景,再一次出现。
  幸好他控制着量,原本打算卖半个月的货,不到七天就没了。
  碗碟、杯子、瓶子、甚至他在路上摔坏的玻璃灯盏都有人抢购。
  当然还记得自己不是只做一次生意的,薛胖子很快将没抢到任何东西的人员安抚好。
  他还记得自己去找贺存时,人家给自己提出的建议。
  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人家的话走,比较保险。
  毕竟他祖上烧了一辈子的瓷器,都没出现过这样的场景,这是自己长脸了,以后他薛胖子走出去,家里其他人都得高看一眼。
  将这些人安抚好后,薛胖子连夜写了信回了临安城。
  一边给贺存讲了这边的盛况,一边告知家里人,将工人看管好,高薪水高报酬得,好好养着,同时也敲打敲打这些人。
  他自己都碰到很多想勾搭他获取秘方的人,更别说其他人,还有在临安城的工人了。
  这可是当务之急,不能出来一趟,就让人家把自己大本营都挖走了。
  那他可真是哭都没地方哭了。
  一份信里翻来覆去的给家里人讲,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远在临安城的贺存,第三天收到他的信,见他字里行间透露的开心,就知道此次很成功,当然他自己也开心,毕竟有钱赚嘛!
  第93章 生日宴
  贺存的商队这次带过去了无数甘蔗种。
  一早备好的良种甘蔗, 青州那一块,他日后准备发展制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