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那个糖糕也要几个。”小孩垫着脚指着蒸笼。
“好嘞,要几个?”
“要两个吧,只有子文喜欢吃。”不算小的嗓音嘀咕着,“好像韩则也喜欢。”
“老板,要三个。”
“好嘞!稍等。”商贩给他装好了所有的东西,八个肉包子,三个甜糕,“一共二十文。”
沈志远伸手摸着自己的钱袋子,嗯?不在这边,又摸了摸另一边,还是没有,双手上上下下摸了又摸就是没有。
他抬头看了眼比他还要着急的人,带着点儿茫然无措,“我钱袋子不见了,刚才还在的。”
本想爆粗口的商贩老板看到他身上的锦缎,非富即贵,算了,想到最近又出现了一批流民,或许这孩子也是出来逃难的,叹了口气,从中抽出一个肉包子递给他,“给你拿着,一边吃,别耽误我做生意。”
看着手里的包子,沈志远陷入了短暂的死机,这可是他过往从未经历过的事儿,他好像被人施舍了。
“我有钱的……”
不等他说完,卖包子的商贩敷衍着朝他挥了挥手,示意他走远点儿,大声叫卖,“卖包子喽!新鲜出锅的大包子、甜糕!”
卡在他嘴里那句我真的有钱,怎么也没机会说出口。
旁观这一切的贺存偷偷笑了,看出了这附近有人盯着,指不定这个小偷都是有人蓄意安排的,看来沈温书这个小叔还是担心着的。
正准备转身走了的贺存,就被眼尖的沈志远看到了。
“贺叔!”抓住救命稻草的沈志远连忙追上去,“贺叔,你怎么来县城了!”
“有事,你怎么在集市?”
摸着自己不太体面的仪表,沈志远局促道:“贺叔,我能去你家看子安弟弟吗?”
瞧见他手上那个包子,贺存笑了笑,“随时欢迎。”
“谢谢贺叔。”小话痨沈志上身,跟在贺存身后,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贺叔,你要买什么?今天弟弟没有来?是在上课吗……”
等他问完,贺存随便回答,“我要集市买鸡仔。”
“鸡仔?贺叔你要养鸡吗?”
……
走了一路,问了一路。
走进集市最里面,才陆陆续续有人卖鸡仔,笼子里的有大有小,软乎乎的小黄鸡挤作一团,在来来往往过路人或者买家对它们上下打量之下,显得弱小、可怜又无助。
挑选了十五只鸡仔后,老人家连着笼子一道送给他。
都走出去几步了,突然反应过来,小跟班没来,一回头就见到人还蹲在鸡笼子面前,目色流连。
本着人道主义原则,他买的都是已经一个半月的大鸡仔,没有那种小小弱弱还是一团子鹅黄的小鸡仔,看他那么喜欢,贺存想起了家里还有几个孩子,可是这玩意儿太小了,放在鸡圈里能不能养活?
会被竹鼠、黄鼠狼抓走吧。
陷入思索的贺存尚未抉择,蹲着看了半天的沈志远突然喊道:“贺叔,买几只鸡仔吧!文文他们会喜欢的。”
“贺叔,可以给我也买一只吗?”沈志远看着他,万分希望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不好养,容易死。”纠结了一秒,贺存还是拒绝了。
许是这个理由太过充分,一时间沈志远找不到更有理由的借口。
看着那边还有小鹅买,贺存指着那几只个头稍微大一些的小鹅,“那个可以给你们买。”
也就思考了一瞬间,沈志远立马答应了,有总比没有好。
于是,贺存拎着二十来只鸡鹅朝商行赶去,一路叽叽、嘎嘎乱叫,烦不胜烦,倒是沈志远乐在其中。
五只小鹅果真受到了几个崽崽的喜爱,让他们看一会儿后,异常上心的张老汉就将这群鸡鹅全部搬去了竹林鸡舍。
刚放进去的鸡仔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吵着,看着完全陌生的环境,站在原地不敢动弹。
相比之下,另一个圈里的小鹅就显得有些异类了,一放进去就开始张着翅膀扑腾,伸长脖子时不时点个地,嘎嘎的向另一边飞去。
满脸欢喜的张老汉看着这些小家伙,树皮般的脸上都是笑,看得出来他很喜欢这些,只是他一直忙种植业这一块,想到一直都不怎么出声,家里人数最多的赵家,心里有了盘算。
“这家禽养殖这一块就交给赵叔了。”
完全没想到的中年男人脑袋空白了一下,接下了这任务,他以为主家忘了他赵连一家,一直没给他们安排什么任务,除了农忙的时候出去干活,其他时间真的一直闲着。
自从主家将农田的事情交给张老汉以后,他有时候去地里看庄稼长势都觉得不自在,自己一家人好像都是闲人。
“现在只是鸡鹅,以后还会养鸭、牛羊、猪,可能还会有奶牛,辛苦了。”说完,可能是觉得自己语气有点生硬,又补充道:“工作出色的话,我给你发年终奖。”
虽然不懂什么叫做年终奖,但知道这是好事就对了,赵连认真保证。
站在篱笆外看鹅的沈志远,皱着眉,“贺叔,年终奖是什么奖?”
“就是奖金,年底的时候发钱。”贺存说完,想了想,“大家认真做事,都会有的。”
一听是发钱,刚丢了钱袋子的沈志远眼睛都亮了,“那我有吗?贺叔。”
“可以有啊,如果你留在我家打工的话。”
听到这话,一早就离家出走的沈志远当真想了想这件事的可行性,反正他不喜欢回家,也不喜欢去书院,而且他现在离家出走了,就得挣钱养活自己了。
第60章 贺家有你走在前面
“行吧, 贺叔也要给我分房子吗?”挤开人群走到贺存面前的沈志远抬头问道。
贺存指着圈里的小鹅,“以后它们就交给你了。”
欣然接受的沈志远,甚至已经开始想以后和韩则他们出去放鹅了。
地里的水稻造早已抽穗, 一串一串鼓囊囊的稻穗,但凡是种过地的, 瞧上一眼就知道这一定是个丰收季。
气候适宜, 水热充足, 在加上是从系统里购买的优质稻种,在抗倒伏、成熟时间上都有着天然优势,在一众村民的水稻还在扬花时, 他家的水稻已经成为白玉村的一大热议话题。
每天都有人去贺家水稻地里看一圈, 也不乏有人想打听这是什么品种, 居然怎么早熟又高产!
在大家都心心念念蠢蠢欲动之际,贺家每日风平水静,只有每天去地里巡逻的张老汉那张菊花脸都笑多了两个褶子。
最关键的是, 贺家的菜地里出现了数不清的新奇蔬菜, 大多都是村民们没见过的奇怪品种,那个长得瘦瘦高高的树上长着两个果子的叫做玉米, 地里长藤蔓的好像叫住土豆还是马铃薯的……
还有一串串的红果子, 有人偷偷摘了两个,有的翠绿如玉, 有的比桃子还艳丽, 带着丰富的果汁,又甜又沙的, 但是那些个翠绿的, 闻着味有点闷人。
地里还有一个个长长的紫色果子,有的像碗口这么大的圆圆的, 碍于目标太大了,没人下手。
在张老汉每天都担心大家偷偷偷菜之际,贺存带着自己人去采摘了最先成熟的西葫芦、空心菜、油麦菜、蒜苔、小黄瓜、莴笋等。
在大家都围观下,将刚采摘的新鲜菜一人分了一些,交待了一下该如何吃,一瞬间贺家就收获了不少人的称赞。
与此同时,在大家一心询问贺存是如何寻找到这些物种时,贺存顺势推出了自己的种子店——贺氏商行,在大家还担心种子价格高昂时,他又连连保证,价格绝对公道。
光是水稻种以及今天送出去的新鲜蔬菜种就足够打开商行的生意了,有了白云村村民的宣传,根本不愁这水稻种推广不开。
不出意料,满载而归的村民们一到家,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回娘家,给贺存宣传他家水稻种,虽然白云村的村民们已经很朴实求真的讲了贺家水稻的好,但其他村的村民一脸不信。
在大家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不少人谨慎的选择实地考察一番,毕竟要花钱出去买粮种,涉及到钱财的事,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陆陆续续从其他村来了不少人察看贺家的水田,这进一步扩大了贺家良种水稻的名声。
人来人往,张老汉每天都在给人讲一套话,即便枯燥无味,但他乐在其中,见到有人来就觉得开心,这小老头每天乐呵呵的。
“你给我的种子也是这个?”贺轩看着大片的水稻田。
“沈温书那里,确实是。”贺存伸了伸懒腰,“最迟六月底就要全部收完,然后还可以再种以一季。”
落后一步的贺轩看着他的背影,低声说了句,“谢谢。”
“确实是要好好谢谢我,就罚你在家参加夏收,见识一下真正的民生。”贺存带着人朝莲藕池走去。
贺轩笑了笑,跟在他身后。
想到上个月种植的莲藕以及放养的鱼苗,他脚步都快了点儿。
水面已经摊开了一张张圆圆的荷叶,要感慨一句碧水连天,映日荷花,可惜这水实在是算不上清澈,偶尔能从波动的涟漪上看出鱼儿的踪迹,但一池碧绿也算是一道别致的风景。
“好嘞,要几个?”
“要两个吧,只有子文喜欢吃。”不算小的嗓音嘀咕着,“好像韩则也喜欢。”
“老板,要三个。”
“好嘞!稍等。”商贩给他装好了所有的东西,八个肉包子,三个甜糕,“一共二十文。”
沈志远伸手摸着自己的钱袋子,嗯?不在这边,又摸了摸另一边,还是没有,双手上上下下摸了又摸就是没有。
他抬头看了眼比他还要着急的人,带着点儿茫然无措,“我钱袋子不见了,刚才还在的。”
本想爆粗口的商贩老板看到他身上的锦缎,非富即贵,算了,想到最近又出现了一批流民,或许这孩子也是出来逃难的,叹了口气,从中抽出一个肉包子递给他,“给你拿着,一边吃,别耽误我做生意。”
看着手里的包子,沈志远陷入了短暂的死机,这可是他过往从未经历过的事儿,他好像被人施舍了。
“我有钱的……”
不等他说完,卖包子的商贩敷衍着朝他挥了挥手,示意他走远点儿,大声叫卖,“卖包子喽!新鲜出锅的大包子、甜糕!”
卡在他嘴里那句我真的有钱,怎么也没机会说出口。
旁观这一切的贺存偷偷笑了,看出了这附近有人盯着,指不定这个小偷都是有人蓄意安排的,看来沈温书这个小叔还是担心着的。
正准备转身走了的贺存,就被眼尖的沈志远看到了。
“贺叔!”抓住救命稻草的沈志远连忙追上去,“贺叔,你怎么来县城了!”
“有事,你怎么在集市?”
摸着自己不太体面的仪表,沈志远局促道:“贺叔,我能去你家看子安弟弟吗?”
瞧见他手上那个包子,贺存笑了笑,“随时欢迎。”
“谢谢贺叔。”小话痨沈志上身,跟在贺存身后,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贺叔,你要买什么?今天弟弟没有来?是在上课吗……”
等他问完,贺存随便回答,“我要集市买鸡仔。”
“鸡仔?贺叔你要养鸡吗?”
……
走了一路,问了一路。
走进集市最里面,才陆陆续续有人卖鸡仔,笼子里的有大有小,软乎乎的小黄鸡挤作一团,在来来往往过路人或者买家对它们上下打量之下,显得弱小、可怜又无助。
挑选了十五只鸡仔后,老人家连着笼子一道送给他。
都走出去几步了,突然反应过来,小跟班没来,一回头就见到人还蹲在鸡笼子面前,目色流连。
本着人道主义原则,他买的都是已经一个半月的大鸡仔,没有那种小小弱弱还是一团子鹅黄的小鸡仔,看他那么喜欢,贺存想起了家里还有几个孩子,可是这玩意儿太小了,放在鸡圈里能不能养活?
会被竹鼠、黄鼠狼抓走吧。
陷入思索的贺存尚未抉择,蹲着看了半天的沈志远突然喊道:“贺叔,买几只鸡仔吧!文文他们会喜欢的。”
“贺叔,可以给我也买一只吗?”沈志远看着他,万分希望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不好养,容易死。”纠结了一秒,贺存还是拒绝了。
许是这个理由太过充分,一时间沈志远找不到更有理由的借口。
看着那边还有小鹅买,贺存指着那几只个头稍微大一些的小鹅,“那个可以给你们买。”
也就思考了一瞬间,沈志远立马答应了,有总比没有好。
于是,贺存拎着二十来只鸡鹅朝商行赶去,一路叽叽、嘎嘎乱叫,烦不胜烦,倒是沈志远乐在其中。
五只小鹅果真受到了几个崽崽的喜爱,让他们看一会儿后,异常上心的张老汉就将这群鸡鹅全部搬去了竹林鸡舍。
刚放进去的鸡仔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吵着,看着完全陌生的环境,站在原地不敢动弹。
相比之下,另一个圈里的小鹅就显得有些异类了,一放进去就开始张着翅膀扑腾,伸长脖子时不时点个地,嘎嘎的向另一边飞去。
满脸欢喜的张老汉看着这些小家伙,树皮般的脸上都是笑,看得出来他很喜欢这些,只是他一直忙种植业这一块,想到一直都不怎么出声,家里人数最多的赵家,心里有了盘算。
“这家禽养殖这一块就交给赵叔了。”
完全没想到的中年男人脑袋空白了一下,接下了这任务,他以为主家忘了他赵连一家,一直没给他们安排什么任务,除了农忙的时候出去干活,其他时间真的一直闲着。
自从主家将农田的事情交给张老汉以后,他有时候去地里看庄稼长势都觉得不自在,自己一家人好像都是闲人。
“现在只是鸡鹅,以后还会养鸭、牛羊、猪,可能还会有奶牛,辛苦了。”说完,可能是觉得自己语气有点生硬,又补充道:“工作出色的话,我给你发年终奖。”
虽然不懂什么叫做年终奖,但知道这是好事就对了,赵连认真保证。
站在篱笆外看鹅的沈志远,皱着眉,“贺叔,年终奖是什么奖?”
“就是奖金,年底的时候发钱。”贺存说完,想了想,“大家认真做事,都会有的。”
一听是发钱,刚丢了钱袋子的沈志远眼睛都亮了,“那我有吗?贺叔。”
“可以有啊,如果你留在我家打工的话。”
听到这话,一早就离家出走的沈志远当真想了想这件事的可行性,反正他不喜欢回家,也不喜欢去书院,而且他现在离家出走了,就得挣钱养活自己了。
第60章 贺家有你走在前面
“行吧, 贺叔也要给我分房子吗?”挤开人群走到贺存面前的沈志远抬头问道。
贺存指着圈里的小鹅,“以后它们就交给你了。”
欣然接受的沈志远,甚至已经开始想以后和韩则他们出去放鹅了。
地里的水稻造早已抽穗, 一串一串鼓囊囊的稻穗,但凡是种过地的, 瞧上一眼就知道这一定是个丰收季。
气候适宜, 水热充足, 在加上是从系统里购买的优质稻种,在抗倒伏、成熟时间上都有着天然优势,在一众村民的水稻还在扬花时, 他家的水稻已经成为白玉村的一大热议话题。
每天都有人去贺家水稻地里看一圈, 也不乏有人想打听这是什么品种, 居然怎么早熟又高产!
在大家都心心念念蠢蠢欲动之际,贺家每日风平水静,只有每天去地里巡逻的张老汉那张菊花脸都笑多了两个褶子。
最关键的是, 贺家的菜地里出现了数不清的新奇蔬菜, 大多都是村民们没见过的奇怪品种,那个长得瘦瘦高高的树上长着两个果子的叫做玉米, 地里长藤蔓的好像叫住土豆还是马铃薯的……
还有一串串的红果子, 有人偷偷摘了两个,有的翠绿如玉, 有的比桃子还艳丽, 带着丰富的果汁,又甜又沙的, 但是那些个翠绿的, 闻着味有点闷人。
地里还有一个个长长的紫色果子,有的像碗口这么大的圆圆的, 碍于目标太大了,没人下手。
在张老汉每天都担心大家偷偷偷菜之际,贺存带着自己人去采摘了最先成熟的西葫芦、空心菜、油麦菜、蒜苔、小黄瓜、莴笋等。
在大家都围观下,将刚采摘的新鲜菜一人分了一些,交待了一下该如何吃,一瞬间贺家就收获了不少人的称赞。
与此同时,在大家一心询问贺存是如何寻找到这些物种时,贺存顺势推出了自己的种子店——贺氏商行,在大家还担心种子价格高昂时,他又连连保证,价格绝对公道。
光是水稻种以及今天送出去的新鲜蔬菜种就足够打开商行的生意了,有了白云村村民的宣传,根本不愁这水稻种推广不开。
不出意料,满载而归的村民们一到家,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回娘家,给贺存宣传他家水稻种,虽然白云村的村民们已经很朴实求真的讲了贺家水稻的好,但其他村的村民一脸不信。
在大家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不少人谨慎的选择实地考察一番,毕竟要花钱出去买粮种,涉及到钱财的事,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陆陆续续从其他村来了不少人察看贺家的水田,这进一步扩大了贺家良种水稻的名声。
人来人往,张老汉每天都在给人讲一套话,即便枯燥无味,但他乐在其中,见到有人来就觉得开心,这小老头每天乐呵呵的。
“你给我的种子也是这个?”贺轩看着大片的水稻田。
“沈温书那里,确实是。”贺存伸了伸懒腰,“最迟六月底就要全部收完,然后还可以再种以一季。”
落后一步的贺轩看着他的背影,低声说了句,“谢谢。”
“确实是要好好谢谢我,就罚你在家参加夏收,见识一下真正的民生。”贺存带着人朝莲藕池走去。
贺轩笑了笑,跟在他身后。
想到上个月种植的莲藕以及放养的鱼苗,他脚步都快了点儿。
水面已经摊开了一张张圆圆的荷叶,要感慨一句碧水连天,映日荷花,可惜这水实在是算不上清澈,偶尔能从波动的涟漪上看出鱼儿的踪迹,但一池碧绿也算是一道别致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