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说笑的荀巨伯,转头看到王兰姑娘的脸后,立马收起了玩笑的神情,因为王兰姑娘正一脸认真的盯着他。
  “王。。。王兰姑娘。”
  王兰姑娘放下手上的帕子,正襟危坐,看向荀巨伯:“说说吧,你想要对我说什么?现在我在,我不想以后听别人告诉我,你想对我说的话。”
  屋内静悄悄的,二人就这么互相看着,直到荀巨伯被王兰姑娘看红了脸,这才结结巴巴的诉说了心意,而王兰姑娘听后,既没说答应的,又没说不答应的,只说让他将学好好都上完再说。
  荀巨伯听到王兰姑娘说的话,先是失落,又立马高兴了起来,他觉得王兰姑娘这是在给他机会,看他表现。
  屋外墙根处听墙角的小惠姑娘,听到姐姐的回答,忧伤的嘟了嘟嘴,感慨着她姐姐这是也有喜欢的人了,两人还互述了衷肠,不像她,现在还在单相思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也能和祝公子,互诉衷肠。
  小惠姑娘忧愁的叹了一口气,就准备回房再睡一觉,来抚慰抚慰她那受伤的心灵,谁知一抬头,就瞧见她娘在她身后,也扒着墙角偷听着。
  吓得她叫了一声,被她娘一把捂住嘴,拖着她就往旁边躲着。
  “娘!你怎么也偷听啊!”
  “说什么呢,你娘我这是关心自己的女儿,过来听听怎么了,就是你以后,你娘我也是要听听,替你们把把关的。”
  “娘~哼!我走了,不跟你说了。”小惠姑娘想到了祝公子,娇羞的跺了跺脚,回房去了。
  山长夫人,瞧着一脸娇羞离开的女儿,又看了看屋子那边,笑了笑:“哎,儿大不中留啊~”
  这边离开医馆的王昭月和马文才二人,想着屋内的吃食,此刻肯定早已凉透了,二人便没有回房,而是往厨房走去。
  王昭月晃了晃被文才兄抓着的手,靠近文才兄小声的说着话:“文才兄,你刚刚是故意帮巨伯兄的?”
  文才兄脚下的步子顿了一下,不甚在意道:“没有。”
  明明文才兄是在帮荀巨伯,但是文才兄却不好意思承认,这样别扭的文才兄,让王昭月只觉得更加可爱了。
  山下一处茅草屋门口,一位身着墨蓝长衫的男子,接过屋内女子递过来的茶碗,喝了一大口,擦了擦嘴角,笑着对女子表示感谢。
  男子从怀中掏出一块帕子,说是得知女子是这里制作桃花胭脂的好手,想要买手中帕子上这个味道的胭脂。
  女子接过帕子闻了闻,笑着说这样的胭脂不太好,不是出自她这里的,帕子上的桃花胭脂很普通,里面都是一些廉价的油膏,多用这种胭脂的,都是水边一带的渔船姑娘自制的,而这帕子上的胭脂还加了其他的东西。
  女子话说一半,便停了下来,上下打量了一番该男子,笑着说这男子怕不是来买胭脂的,而是想找人的。
  男子笑了笑,没有否认,从怀中又掏出了一个钱袋子,从里面拿出了银钱,递给该女子,女子掂了掂手里的银钱,这才继续刚刚没有说完的话,原来这个胭脂里还添加了治疗桃花藓的药水,而用这个胭脂肯定桃花村那边姑娘的。
  男子一听很是感兴趣,询问她为何知道里面加了治疗桃花藓的药水,让女子一一道来,然后将手上的钱袋子,递给了该女子。
  女子接过钱袋子,将所知的事情全都讲了出来,说她能知道这个味道,是因为她也曾得过桃花藓,一般的大夫都不知该如何治疗,只有河西边的那个老大夫知道,所以一般有这方子的人,也就少之又少。
  而她刚好知道,会制作这个香膏的,还得过桃花藓的渔家女子是谁,那个会自制桃花胭脂香膏的姑娘,还是得她指点一二的,那就是桃花村桃花林附近的一名捕鱼为生的女子---谷心莲。
  男子得到想要的信息,又得到女子指路,很快就到了谷心莲家,只是到了才发现,那个家里已经很久没有人住了,又花了点钱,从附近人口中得知,原来谷心莲带她娘,前几月就已经离开这里了,说是在书院里找到了一个好的活计,至于是在哪个书院,他们便不知道了。
  尼山书院
  自从山长找过一次文才兄后,山长便没有再单独找文才兄提过这件事情了,虽说不找了,但是每次碰到,山长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有时候也会盯着王昭月瞧着,似乎也想拉着王昭月单独谈谈。
  王昭月看山长那样,也曾疑惑过,同为太守之子,为何山长只找文才兄,却不找她,直到有天她跟文才兄聊过此事之后才得知,原来山长也曾想找她的,只是都被文才兄给拦了下来。
  第171章 山长找
  不下山的日子,书院里的气氛总是低迷的,学子们除了读书,便只能在书院里踢蹴鞠,聊八卦。
  陶渊明见学子们情绪低迷,便与山长商量着,带学子们去后山的瀑布处作画,山长担心山匪危害学子,本想不答应的。
  但是陶渊明先生劝说,说什么别到时候山匪还没危害,学子们都要被书院危害了,这一个个学习低迷的样子,看的他实在难受,在经过陶渊明先生多方面的劝说之下,山长这才点头答应下来。
  王昭月听说陶渊明先生午后,要带他们去后山作画,开心极了,拉着夏荷就准备好多点心水果,看那些准备的东西,一点都不像是去作画的,倒像是要去春游似的。
  马统一言难尽的看着那兴奋的主仆二人,又转头看了看他家公子,更是觉得没眼看,他家公子收拾好自己作画的笔墨,还替那王公子也准备一份。
  学子们心心念念去后山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大伙带着东西浩浩荡荡的,跟着陶渊明先生往后山走去。
  荀巨伯站在王昭月旁边,非要拉着她和文才兄,讲诉他在后山是怎么跌下来的,从何处跌落下来的。
  荀巨伯他一点都不觉得,从山下跌下来很丢人,反而很是骄傲,说着说着,还叉起腰来了,好似讲的不是他受伤的事情,而是在讲他怎么打下这片后山一样。
  一旦王昭月和马文才没有附和他的话,他就非得凑到二人跟前,一定要二人有一人,给出反应才行。
  梁山伯看到头都已经包扎成那样的荀巨伯,还在那蹦跶着说话,佩服的点了点头,拍了拍一路上都没说话的祝英台的肩膀:“英台,你瞧,巨伯兄都受伤成这样,还有力气蹦跶呢,这体力实在是让人佩服。”
  想事情的祝英台,顺着梁山伯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王昭月三人,正说说笑笑的往山上爬着,祝英台疑惑的皱了皱头:“荀巨伯怎么了?怎么头包成那样?”
  “巨伯兄摔伤了,你忘了?英台,你最近怎么了?怎么心事重重的?”
  祝英台笑了笑,说没什么,她总不能说,她这几日是在怀疑,到底自己是重活了一世,还是镜中花水中月,现在她所经历的事情,都不过都是死前痴念的梦境而已。
  荀巨伯的这缠着王昭月马文才二人,讲述自己英武事迹的样子,也都落入了王蓝田和秦京生眼中。
  王蓝田阴阳怪气的盯着荀巨伯:“哼!马屁精!”
  “就是,你看他那样子,头都包成包子样了,还在那里上蹿下跳的,要我说,他就是摔的轻了,非得让他摔的爬不起来才是。”秦京生凑到王蓝田旁边,出声应和着。
  王蓝田看了看腆着脸笑的秦京生,心中暗暗的嘀咕着:本来这秦京生,就会抢他在马文才献殷勤的风头,现在又来个荀巨伯,实在是闹心的很。
  荀巨伯今日头上的包扎,是小惠姑娘给帮忙包扎的,原本都是王兰姑娘替荀巨伯包扎的,但是王兰姑娘有事走开了,便由小惠姑娘代劳了,所以荀巨伯这包扎的样子,才会如此奇特。
  如此奇特的造型,让人想不注意都难,陶渊明先生每次一转身,看向身后的学子有没有跟上的时候,目光不由自主的,就会荀巨伯这边吸引过去。
  “嘿,没想到这马文才在书院里,竟然也会如此受欢迎,看来,我还真的是老了,总是喜欢以貌取人啊~那王家小子,人缘也不错呢,就是跟某人不太一样,话太少了。”
  爬了一段山路,终于来到了瀑布边,学子们兴奋的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有的学子还学猴子叫,叫了起来,一个人学猴子叫,便有了两只三只四只猴叫跟了上来。
  王昭月猛的一听猴叫,还真的以为后山有猴子,赶紧护住手中的食盒,生怕有峨眉山的泼猴,来抢她东西。
  但一想到那泼猴还打人,便想着要不要提前将食盒放地上,不过又想到她来书院这么久,一直在与文才兄练武,要是猴子不多,她倒是可以与它们一战,定然打的泼猴,屁股开花。
  随后听到身旁的荀巨伯,也发出了猴叫,她才发现被耍了,这些学子们,有的口技实属了得,将他们扔到马戏团,说不定还能赚上一笔银钱呢。
  “好了,孩子们,大家都快找个地方坐下,我来跟你们说说如何作画,怎么才能作出一幅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