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此刻他是大周的皇上,是这里所有人的脊梁,是大周稳定的根基,是国葬得以继续的基石。
这样的场合,根本不适合她冲上去,再说什么‘你走,你可以去找她。’
那样的话,在这里才是对他最大的讽刺。
什么是大势已去,什么是覆水难收,辑尘那一句‘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大周安定,已经压在他的身上……
苏萋萋再次晕了过去。
先帝离去,太后哀恸,是美谈。
……
夜色初上。
陆辑尘忙完所有事务,来坤仪宫看太后。
苏萋萋第一次让人拉上了床幔,没有见儿子,她不知道用什么脸面面对此刻的儿子。
她的儿子像一个皮影,被她推到这个位置,懂事地按照她的期许,做着所有人期望看到的举动。
但那不是辑尘,不是她儿子想要的。
钱嬷嬷不明所以地看着拉上的床幔,惭愧地为太后向皇上说话。
陆辑尘颔首,语气平静:“母后身体不好,应当多休息,不要吵到母后,这些天嬷嬷费心了,照看好太后。”
“奴婢不敢,能伺候太后是奴婢的福气。”
苏萋萋的心,在这一刻彻底碎成了粉末,眼泪终于夺眶而出,湿了枕巾。
她不配这一声‘母后’。
陆辑尘晚上还要主持悼词,不能在这里久待,又看了床帐一眼,昨天是他出言不逊让母后伤心了。
他一个人的不痛快,却对着对他没有恶意的人发,陆辑尘都没有办法面对自己。
钱嬷嬷看着皇上担忧的目光,心中甚是宽慰:她的小主子一定会是大周最优秀的帝王。
坤仪内殿外。
王德全手里拿着一封信,刚欲探头往里看一眼。
皇上走了出来。
陆辑尘看他一眼。
王德全恭敬地奉上手里的信件。
陆辑尘只看一眼信上的落款,熟悉的字迹,让他一天来木然的心动了一下。
他没有在坤仪宫看这封信,目光却始终在这封信上,他几步走出去,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
值岗的侍卫见皇上突然出现,急忙行礼退让。
陆辑尘迫不及待地打开信。
止戈故作小大人的笔迹便显了出来——
父钧鉴:
儿跪禀于案前,提笔之际,思父之情如潮水漫溢,竟不知从何说起。
哈哈,孩儿开头写得好不好,好绕口啊,其实就是想爹爹了,爹爹什么时候来看止戈、在在和娘亲?
娘亲说爹爹很忙,不能打扰爹爹,那孩儿可以去看爹爹吗,孩儿不忙,可以去看爹爹。
自离开爹爹,已经两年半,儿每于晨起梳洗,便忆起往日爹爹为儿束发之景,如今,儿已经能自己笨拙地梳理,还能给弟弟扎头发,好想让爹爹看看,也给爹爹扎头发。
不知爹爹看不看得出,孩儿对您的思念。
儿于府中,日日谨遵父君教诲,晨起,诵书,午来,研习经史子集。对了爹爹,夫子来了,夫子之言,有时深奥难懂,有时又觉有趣,儿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恐负爹爹期望。
孩儿再告诉爹爹一个秘密,这个秘密不给夫子看也不给娘亲看,就是,夫子虽好,但在孩儿心中不及爹爹万一。
这样说会不会显得孩儿还没有长大一样,所以爹爹不能告诉娘亲也不能告诉夫子。
府中诸事,儿亦用心照看。爹爹不在,儿要当家,前日,府中仆役因琐事争执,哎哟,不能用哎呦,不能学祖母。
儿上前劝解,徐徐训导,已有父亲之风。(这里要夸赞)
儿于习武之事,亦未敢荒废。
家中祖母身体康健,每日听戏于戏园,心情甚佳。
弟弟近日读书用功,又见长进。家中一切安好,父君无需挂念。
只是夜深人静之时,儿常独坐窗前,甚是思念。
唯愿爹爹在外保重身体,平安顺遂。待爹爹归来之日,儿定迎于门前,欢欣鼓舞。
子:止戈叩首再拜
儿:在在同敬上(在在两字出自陆在歪曲的字迹)
陆辑尘看着那两个字,无奈摇头。
他可没看出精进在哪里,这里明显有夸大成分,要罚。
陆辑尘打开信件里装的另一个信封。
打开。
是两张画。
附有说明——
两小儿作画于庭园,均觉自己画出了锦鲤之韵,一时争执不下,企图大打出手。
我知成措在画艺上技艺高超、品味非凡,遂止二人争执,请明鉴过后平息二人争端。
两小儿与我,忧心等待君结果,望公平公正,切勿偏颇(微笑)。
之念。
——
陆辑尘隔着信件都能感觉到,她随后把问题抛给他,等着看他逗哭哪一方的好戏。
陆辑尘认真地看着手中两幅画,比看奏章还要苦思冥想。
怎么说呢?
一言难尽两幅画。
(求发电,刺啦刺啦的那种)
第441章 找优点
陆辑尘的视线温柔地从字迹上略过,尽量尽责地搜寻画作上的优点。
比如,鱼的眼睛画得死板,是孩子们还小。
那看不出是叶子还是涟漪的笔触是他们的天真。
但最终,碍于止戈会写信,在在只能写他自己的名字,陆辑尘觉得赢家必须是止戈。
可……
这样是不是太草率了?
王德全不时看向皇上的方向,又疑惑地收回目光。
是百山郡的主子写了十分为难的事吗?
陆辑尘将长子那句‘最爱他’又反复读了几遍,觉得自己丝毫不偏颇,不但不偏颇,还非常公正。
陆辑尘小心地收起信,转身向外面走去。
王德全立即跟上,似乎又觉得,皇上心情好了些。
王德全不禁也松口气,皇上心情能好些便什么都好。
……
徐府内。
钱千觉得自己脑袋浑浑噩噩,手已经痛到麻木,最让她痛苦的是报仇无望的巨大空洞。
皇上……怎么就死了?
他不杀了皇后,不质问徐正,不恼羞成怒地寻仇,结果他死了。
钱千被绑着手脚,躺在地上,眼里露出扭曲的苦笑:周启那个废物!
连苏萋萋都杀不了,要他有什么用!
接着眼泪便从眼眶流了下来,他是皇上啊,她都搭上自己了,都做好皇上降罪,自己就陪着徐正共赴黄泉,他身边的位置就还是她!
怎么周启却死了!
钱千觉得整个人都疯了,浑身上下一点逃跑的力气都没有,丧钟敲响的一刻,她所有的期盼都成了空,她所有美好想象都荡然无存,她唯一报仇的可能,都被周启的死封住。
钱千想笑,她觉得自己笑出来了,好像又没有,眼前时而模糊,时而涣散。突然活着都成了巨大的讽刺。
苏萋萋活着,徐正活着,苏萋萋的儿子登基称帝,那对狗男女是不是再也没了顾忌,余下的时间永远在一起!
钱千想到那种可能,仿佛身体被人凌迟,比被灌下毒酒的一刻还要让她痛不欲生。
恨不得将周启拉起来鞭尸,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为什么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她怎么办,怎么跟徐正葬在一起。
钱千的世界里,一切都塌了,恨成了蚀骨的毒药,钻入她所有的意识!她恨!
三不走进来。
钱千听到动静迫不及待地看过去,眼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是不是徐正回来了?她告发了他们,徐正是不是恨死她了?!
哈哈,太好了,徐正哪怕不爱她,余生永远恨她,她也高兴!
她还要告诉徐正,她爱他,徐府迎娶她的一刻,她已经爱上了他,她做的那些事,也是因为太爱他,想让他来后院看看她而已,哪怕是质问,她也义无反顾。
钱千看到三不的那一刻,眼里的光瞬间熄灭,仿佛浓烈的火焰山,瞬间成了冰寒之地,巨大的心里期许,加剧的落差几乎冲毁她的精神。
三不没心情欣赏那份寂灭的美。
想不到一个无关痛痒的人,险些给老爷酿成大祸。
大夫执起地上人的手。
钱千突然动了:她还不能死,她不能死,她要见徐正!
她是相府的当家夫人,她就是死也是徐正亲自处理,不能是什么随便的人!
她要见徐正,要见徐正:“嗯啊唔——”
大夫很快起身,拱手:“回管事,夫人的嗓子和手确实废了。”
“嗯啊唔——”她要见徐正!她要见徐正!明明她豁出去了一切,为什么还是输给了苏萋萋!
……
乾德殿内。
徐正站在百官之首,明显察觉到重新回来的皇上,身上的阴霾散了不少。
徐正见状,忍不住松口气。
今晨整个大殿上如寒鸦悲鸣,却激不起他眼中半分波澜,明明他就站在最中央,黄袍加身,神色间却一片灰败的死寂,像被无形的手硬生生剜去了生机,只剩一件皮囊,做着既定的事情。
这样的场合,根本不适合她冲上去,再说什么‘你走,你可以去找她。’
那样的话,在这里才是对他最大的讽刺。
什么是大势已去,什么是覆水难收,辑尘那一句‘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大周安定,已经压在他的身上……
苏萋萋再次晕了过去。
先帝离去,太后哀恸,是美谈。
……
夜色初上。
陆辑尘忙完所有事务,来坤仪宫看太后。
苏萋萋第一次让人拉上了床幔,没有见儿子,她不知道用什么脸面面对此刻的儿子。
她的儿子像一个皮影,被她推到这个位置,懂事地按照她的期许,做着所有人期望看到的举动。
但那不是辑尘,不是她儿子想要的。
钱嬷嬷不明所以地看着拉上的床幔,惭愧地为太后向皇上说话。
陆辑尘颔首,语气平静:“母后身体不好,应当多休息,不要吵到母后,这些天嬷嬷费心了,照看好太后。”
“奴婢不敢,能伺候太后是奴婢的福气。”
苏萋萋的心,在这一刻彻底碎成了粉末,眼泪终于夺眶而出,湿了枕巾。
她不配这一声‘母后’。
陆辑尘晚上还要主持悼词,不能在这里久待,又看了床帐一眼,昨天是他出言不逊让母后伤心了。
他一个人的不痛快,却对着对他没有恶意的人发,陆辑尘都没有办法面对自己。
钱嬷嬷看着皇上担忧的目光,心中甚是宽慰:她的小主子一定会是大周最优秀的帝王。
坤仪内殿外。
王德全手里拿着一封信,刚欲探头往里看一眼。
皇上走了出来。
陆辑尘看他一眼。
王德全恭敬地奉上手里的信件。
陆辑尘只看一眼信上的落款,熟悉的字迹,让他一天来木然的心动了一下。
他没有在坤仪宫看这封信,目光却始终在这封信上,他几步走出去,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
值岗的侍卫见皇上突然出现,急忙行礼退让。
陆辑尘迫不及待地打开信。
止戈故作小大人的笔迹便显了出来——
父钧鉴:
儿跪禀于案前,提笔之际,思父之情如潮水漫溢,竟不知从何说起。
哈哈,孩儿开头写得好不好,好绕口啊,其实就是想爹爹了,爹爹什么时候来看止戈、在在和娘亲?
娘亲说爹爹很忙,不能打扰爹爹,那孩儿可以去看爹爹吗,孩儿不忙,可以去看爹爹。
自离开爹爹,已经两年半,儿每于晨起梳洗,便忆起往日爹爹为儿束发之景,如今,儿已经能自己笨拙地梳理,还能给弟弟扎头发,好想让爹爹看看,也给爹爹扎头发。
不知爹爹看不看得出,孩儿对您的思念。
儿于府中,日日谨遵父君教诲,晨起,诵书,午来,研习经史子集。对了爹爹,夫子来了,夫子之言,有时深奥难懂,有时又觉有趣,儿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恐负爹爹期望。
孩儿再告诉爹爹一个秘密,这个秘密不给夫子看也不给娘亲看,就是,夫子虽好,但在孩儿心中不及爹爹万一。
这样说会不会显得孩儿还没有长大一样,所以爹爹不能告诉娘亲也不能告诉夫子。
府中诸事,儿亦用心照看。爹爹不在,儿要当家,前日,府中仆役因琐事争执,哎哟,不能用哎呦,不能学祖母。
儿上前劝解,徐徐训导,已有父亲之风。(这里要夸赞)
儿于习武之事,亦未敢荒废。
家中祖母身体康健,每日听戏于戏园,心情甚佳。
弟弟近日读书用功,又见长进。家中一切安好,父君无需挂念。
只是夜深人静之时,儿常独坐窗前,甚是思念。
唯愿爹爹在外保重身体,平安顺遂。待爹爹归来之日,儿定迎于门前,欢欣鼓舞。
子:止戈叩首再拜
儿:在在同敬上(在在两字出自陆在歪曲的字迹)
陆辑尘看着那两个字,无奈摇头。
他可没看出精进在哪里,这里明显有夸大成分,要罚。
陆辑尘打开信件里装的另一个信封。
打开。
是两张画。
附有说明——
两小儿作画于庭园,均觉自己画出了锦鲤之韵,一时争执不下,企图大打出手。
我知成措在画艺上技艺高超、品味非凡,遂止二人争执,请明鉴过后平息二人争端。
两小儿与我,忧心等待君结果,望公平公正,切勿偏颇(微笑)。
之念。
——
陆辑尘隔着信件都能感觉到,她随后把问题抛给他,等着看他逗哭哪一方的好戏。
陆辑尘认真地看着手中两幅画,比看奏章还要苦思冥想。
怎么说呢?
一言难尽两幅画。
(求发电,刺啦刺啦的那种)
第441章 找优点
陆辑尘的视线温柔地从字迹上略过,尽量尽责地搜寻画作上的优点。
比如,鱼的眼睛画得死板,是孩子们还小。
那看不出是叶子还是涟漪的笔触是他们的天真。
但最终,碍于止戈会写信,在在只能写他自己的名字,陆辑尘觉得赢家必须是止戈。
可……
这样是不是太草率了?
王德全不时看向皇上的方向,又疑惑地收回目光。
是百山郡的主子写了十分为难的事吗?
陆辑尘将长子那句‘最爱他’又反复读了几遍,觉得自己丝毫不偏颇,不但不偏颇,还非常公正。
陆辑尘小心地收起信,转身向外面走去。
王德全立即跟上,似乎又觉得,皇上心情好了些。
王德全不禁也松口气,皇上心情能好些便什么都好。
……
徐府内。
钱千觉得自己脑袋浑浑噩噩,手已经痛到麻木,最让她痛苦的是报仇无望的巨大空洞。
皇上……怎么就死了?
他不杀了皇后,不质问徐正,不恼羞成怒地寻仇,结果他死了。
钱千被绑着手脚,躺在地上,眼里露出扭曲的苦笑:周启那个废物!
连苏萋萋都杀不了,要他有什么用!
接着眼泪便从眼眶流了下来,他是皇上啊,她都搭上自己了,都做好皇上降罪,自己就陪着徐正共赴黄泉,他身边的位置就还是她!
怎么周启却死了!
钱千觉得整个人都疯了,浑身上下一点逃跑的力气都没有,丧钟敲响的一刻,她所有的期盼都成了空,她所有美好想象都荡然无存,她唯一报仇的可能,都被周启的死封住。
钱千想笑,她觉得自己笑出来了,好像又没有,眼前时而模糊,时而涣散。突然活着都成了巨大的讽刺。
苏萋萋活着,徐正活着,苏萋萋的儿子登基称帝,那对狗男女是不是再也没了顾忌,余下的时间永远在一起!
钱千想到那种可能,仿佛身体被人凌迟,比被灌下毒酒的一刻还要让她痛不欲生。
恨不得将周启拉起来鞭尸,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为什么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她怎么办,怎么跟徐正葬在一起。
钱千的世界里,一切都塌了,恨成了蚀骨的毒药,钻入她所有的意识!她恨!
三不走进来。
钱千听到动静迫不及待地看过去,眼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是不是徐正回来了?她告发了他们,徐正是不是恨死她了?!
哈哈,太好了,徐正哪怕不爱她,余生永远恨她,她也高兴!
她还要告诉徐正,她爱他,徐府迎娶她的一刻,她已经爱上了他,她做的那些事,也是因为太爱他,想让他来后院看看她而已,哪怕是质问,她也义无反顾。
钱千看到三不的那一刻,眼里的光瞬间熄灭,仿佛浓烈的火焰山,瞬间成了冰寒之地,巨大的心里期许,加剧的落差几乎冲毁她的精神。
三不没心情欣赏那份寂灭的美。
想不到一个无关痛痒的人,险些给老爷酿成大祸。
大夫执起地上人的手。
钱千突然动了:她还不能死,她不能死,她要见徐正!
她是相府的当家夫人,她就是死也是徐正亲自处理,不能是什么随便的人!
她要见徐正,要见徐正:“嗯啊唔——”
大夫很快起身,拱手:“回管事,夫人的嗓子和手确实废了。”
“嗯啊唔——”她要见徐正!她要见徐正!明明她豁出去了一切,为什么还是输给了苏萋萋!
……
乾德殿内。
徐正站在百官之首,明显察觉到重新回来的皇上,身上的阴霾散了不少。
徐正见状,忍不住松口气。
今晨整个大殿上如寒鸦悲鸣,却激不起他眼中半分波澜,明明他就站在最中央,黄袍加身,神色间却一片灰败的死寂,像被无形的手硬生生剜去了生机,只剩一件皮囊,做着既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