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第382章 二皇子谋划端倪
  徐正说完,等着他们拿出最终的底牌。
  尹国公看外孙一眼,自然知道上面的话,只要皇上不怀疑,就没有任何用处。
  办法还要落在实处。
  尹国公上前一步。
  五皇子看向周围警戒。
  尹国公凑到徐相耳边:“百山郡主即将进京……”太子能为了她不立太子妃,就会因为她方寸大乱……
  是他自己把把柄送到了他们手里,怨不得别人。
  徐正看着尹国公。
  尹国公也看着徐相:“贵公子的位置也该动动了。”
  徐正觉得确实该动一动,只是林之念到底不能动:“这只能是引,尹国公似乎不信任徐某——”
  尹重山笑了:“徐相就是徐相,缜密不减当年,确实,我们还有……二皇子。”
  徐正瞬间了然,如果是二皇子未必不能一搏,二皇子的舅舅齐恒山,掌兵权。
  但镇守一方的大将私自回京是重罪。
  可看他们两人的神色,显然有了十足的准备。
  就是说,齐恒山手下有批人伪装进京了!
  还真是……“太慢了。”
  尹国公挑眉:“怎么说?”
  “等着百山郡主进城太慢了,既然涉及二皇子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想必国公找上我,也是为了全借刀杀人的最后一步。”
  尹国公立即拱手:“相爷思虑周全。”他们的确需要徐相配合,就能反杀宫变后的二皇子:“事成之后,徐家定能更上一层楼。”
  徐正神色淡淡,徐家上不上层楼不可知,太子确实该上一层楼。
  ……
  夜色如墨。
  皇后娘娘刚刚满意地带着太医,离开儿子的书房。
  书房内似乎还残留着皇后与太医一唱一和的黯然神伤。
  陆辑尘揉揉眉心,靠在椅背上,没了应付人的心情。
  谷收站在一旁,看着太子又没了精神,心里闪过心疼:“殿下,苏学士还在庄子上,殿下若是睡不着,不如找苏学士一问?”
  也好过,太子一个人待着独自伤心。他只怕殿下像昨晚一样,一坐就是一整夜。
  陆辑尘不动。
  谷收还想再说,但见殿下虽坐着不动,目光却冷了三分,吓得急忙低头。
  他该死。
  陆辑尘的手搭在龙首长须的椅臂上:宣他们来做什么?表忠心吗?谁没有一万个为他好的理由,等着他。
  自讨没趣罢了。
  也就是这种无力,让他连抗争都显得可笑。
  ……
  遥远的官道外,一队商队路过,卷得尘土飞扬。
  林之念放下茶杯,扣上了脸上的面纱。
  赵意待尘土落下,起身为郡主换杯子里的水。
  隔壁方桌上坐下一家老小,穿着不见补丁,脸色红润。
  小二立即出来招待:“客官,吃些什么?住店还是歇脚?”
  “歇脚,先上些包子,三碗汤面,另外再让厨房烙三斤大饼路上吃。”
  “好嘞。”
  林之念听到他们的口音看过去,坎沟那边的人?想不到会遇到老乡。
  赵意换了水坐回来。
  林之念笑了:“好多年没有回去了。”
  赵意那时候小,对家乡没什么印象:“郡主要回去看看吗?”
  怎么可能,绕路不说,还增加风险:“有机会再看。”
  对桌的小孩手里的球滚到了赵意脚边,小孩子赶紧跑过来捡。
  赵意先一步捡了球,看着简单的竹编,用不熟悉的家乡话逗他。
  小孩子哈哈笑了,跟着回话:“那是皮球,才不是大肚子球,哥哥笨。”
  孩子父母听到熟悉的语言回过头看,也笑了:“大妹子也是坎沟人?”
  林之念的家乡话比赵意好,回得流利热情。
  赵意见状,便一心逗小孩。
  那妇人笑了,也是热情的人,很能聊天:“想不到出门在外还能遇到老乡。”
  林之念神色温柔,摘下面纱,本也就是为了挡风沙,与人说话实没必要遮着:“是巧。”
  那妇人见状,眼睛一亮,立即抓了一把桌上的小果子过去:“大妹子长得真好,我还没见这么俊的妹子,你也是带着孩子出来逃……”最后一个字没说,只有大家都懂的意会:“挨千刀的东西们!”
  赵意神色一暗,什么孩子。
  林之念不解:“坎沟怎么了?”
  妇人也疑惑:“大妹子不是从坎沟那边过来的?”虽然她判断不出大妹子带的是弟弟,还是夫家那边的什么亲眷。
  但只要从坎沟出来的,都只有一个原因才对。
  “我十多年前就出来了。”
  那妇人闻言,顿时一阵心疼,也不说再不愤什么了,直接开始说大妹子错过了多好的坎沟县:“怎么能不回去呢,是不是走的时候咱们坎沟还穷,那是你不知道坎沟这些年日子过得多好,粮食、银钱只要勤快没有赚不来的,周围郡县的大姑娘小寡妇都喜欢往我们坎沟嫁,更不要提咱们那还出了位太子。”
  妇人说到这个更有话说:“太子就是咱们陆大人,我忘了大妹子不在坎沟,不知道陆大人是谁,其实说陆大人还是说早了,早年咱们坎沟还得看林掌柜,总之你真该带着孩子回咱们坎沟看看,保证你住下就舍不得走。不过,现在别带着男娃去,要去,就自己回去,说不定,你家的米缸都堆满了,但男孩子千万别回去。”
  妇人说着还看了旁边的少年一眼,叹口气。
  林之念给她倒杯茶:“怎么了吗?”
  妇人说到这个讳莫如深,也不懂是不是她们不懂感恩了,只是她们就是觉得不对。
  不单他们家,很多人家都觉得不对。
  坎沟县前段时间突然换了县令,然后就是征男丁入伍。
  本来这也好好的,可,妇人提起来就愁:“我们也不是不去,我们怎么敢不去。”她们日子好过,可也知道不去就是找死,那些人可不是县衙的官好欺负,那些可是兵匪:“本来我们以为去几年服了兵役回来就好,可……”
  妇人提起来就想落泪,她家里还有好几亩地呢,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谁舍得出来:“那些人见我们坎沟县的男丁带过去的粮食银钱多,就开始让我们坎沟县所有年满十六的男子去从军,还规定必须每人带够五百石粮食。”那可是五百石,要命了:“粮食不够就让我们用银钱补,最近更过分,军营召所有坎沟男子,不论老幼,必须带六百石粮食去军营,不去,就用一千石粮食或银钱补,这,这跟抢有什么分别?!”
  林之念脸色微变,大肆屯粮?要干什么?坎沟附近现在是谁在统帅?
  赵意也觉得事情不对。两川总督是二皇子的舅舅齐恒山。
  第383章 魏迟渊?
  林之念显然也想到了齐恒山。
  二皇子要兴兵?!
  不对,距离太远,如果贸然兴兵,那叫造反,各大驻军一个反扑就能扑死他。
  在没有民意、没有根基、没有正义性的前提下,齐恒山那么做就是送死。
  可齐恒山不但做了,还在大肆屯粮屯银,那些数字几乎是要撅坎沟十年来的积累,是想吃下整个坎沟县为后续做准备。
  那么,定然是有了万胜的把握……
  也就是说有了‘正义性’?
  什么情况下,会让二皇子兴兵具备正义性呢?
  太子毙、五皇子反,二皇子顺理成章清君侧!最好二皇子还被冤枉逐出了汴京城,让他在两川之地与舅舅会合更合适!
  京城要乱!
  林之念蹙眉,圣光之后,太子位更稳的话,二皇子、五皇子必然狗急跳墙……
  林之念心里隐约有了大概:“赵意!”你亲自去,消息务必送到!
  是。
  妇人察觉气氛不对:“怎么了?”
  林之念笑笑:“没事,这孩子丢三落四,估计忘了拿东西,去看看还找不找得回来,大娘家里的人都出来了?”还在筹粮,就还有时间。
  “别提了,都出来了,现在的坎沟……哎,但再怎么说应该也比外面过得好,你看看外面这些郡县,不出来不知道,一出来,才想回去,回去,我们也无非就是过回以前的日子。”妇人说到这,神色都是苦的。
  也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
  老汉听到这些,看了自家媳妇一眼。
  妇人也知道不能乱说,可都是老乡,说说怎么了:“大妹子,我没有说军老爷做得不对的意思。”哪里军老爷不如此,就是她们过了些年好日子,忘了罢了。
  “我知道。”
  林之念还想打听一些具体细节。
  就见掌柜的、店小二风风火火地亲自迎出来,奔向两个人:“贵客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里面请,楼上请。”可不能让贵客吹了风沙。
  林之念侧目望过去,正好对上魏迟渊的视线。
  魏迟渊愣了一下,瞬间停下脚步,下一瞬目光温和地看过去,转身,走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