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啊?”
“陆尚书如果不做回皇子,臣子的处境会不会让他以后做事放不开手脚?”
诸言不关心这个:“你觉得夫人的长子和家主像吗?”
诸行嗤之以鼻,哪个坟头的香烧错了,给他这个错觉:“实不相瞒,我偷偷看过陆戈。”
巧了:“我也看过。”
诸行一点不意外,家主不好去看,他们好意思:“那你觉得像吗?”但凡有一点像,他们都不至于无动于衷。
“也许咱们没有看出来呢?”
“呵。”
诸言也觉得自己想法荒谬,可能真被李忠义弄的脑子不好使了:“你刚才问什么?”
“什么都没问,赶紧把堆积的拜贴处理了,快下不了脚了。”
“你怎么不处理?!”
……
谢家屡屡邀请家主去谢家讲学的帖子也在其中。
诸言本想像任何一次一样处理掉,可看着帖子,不禁想到陆家的两位少爷在谢家求学?
陆家根基浅,无族学,所以陆家两个孩子一直在谢家求学。
诸言又想到了李忠义说的话,像吗?多像?
像不像,再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不禁把帖子拿出来,放在了一会要呈上的帖子里。
……
陆府内,阳光透过檐翅,斑驳地洒在廊道上。
林之念一身繁琐的外在点花立体长裙,袖笼勾勒平面花瓣,极尽素雅束在手腕处。
繁与简,多与少,张扬不可方物,正低头修剪花枝。
陆辑尘站在一旁,月色长袍,远山若岳,静静的站着,看着她。
剪花的人,每一下都恰到好处,盆景更添几分生机与雅致。
她的发丝全部挽起,石榴籽的成套头饰,压盆景花枝一头。
陆辑尘就这样看着,目光越发温和安稳,即便让他永远这样看下去,他也甘之如饴。
林之念抬头。
陆辑尘依旧专注,她的手指带动着他所有情绪。
林之念笑笑。
他也不自觉的跟着笑笑。
第207章 等徐相
林之念心里叹口气,这个时间,不在衙署不在宫里,有闲情回来看着她发呆?
林之念注意到他眉宇间不易察觉的愁绪,一点不意外:“有心事?”
陆辑尘没想到藏得这样好,还被一眼看穿,目光不禁转向一侧,寻找合适的言辞。
林之念见状,剪了一朵花,砸他身上。
陆辑尘急忙接住,笑着走上前,手握在她胳膊上,顺势坐到花台上:“苏家……”
林之念了然,苏家刚知道了外孙的存在,又是这么争气的外孙,自然想亲近他。
“最近几天,频繁遇到苏家的人……”陆辑尘明显有些不愿应付,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闹得太难看并不好。
林之念靠近他一些,示意他头可以靠过来。
陆辑尘头自然而然地靠过去,她身上的香气瞬间将他包裹,空气仿佛甘烈,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遥远,清静又安心。
林之念继续修花。皇上、皇后都没有为难他,苏家更算不上为难,但情感不一样了。
陆辑尘看着她动,每一下都很随意,但他知道不是。
陆辑尘点了一根枝。
林之念拍掉他的手,乱指挥。
那这一枝。
这一枝也不行。
没有言语,只有你来我往的玩闹。
却给予无声的安慰与力量。
两人的身影在廊下自然相依。
春草路过看了一眼,又走开。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亲昵甜蜜,陆辑尘心中的疲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安心与满足,还有不知足,手不知道何时放在她的腰上,又一点点收紧……
想要的更多……
比第一次时的慌乱急迫,更加沉溺……
……
深邃的殿堂,映照着朝堂之上紧张无比的气氛。
聚焦在禁卫军后勤补给的进一步整合上,关乎天子近臣、拱卫要地之师,未来掐在一方手里还是多方手里。
陆辑尘进一步推动这件事,向他最终想要的方向。
不会因为他的身份改变、因为顾虑,停步不前。
“禁卫军后勤补给分散,效率低下,兵部顾虑大周全境,对禁军多有偏颇也好,这些年顾及边境大军,缩减开支也罢,不仅影响了军之稳定,还在繁琐的印信上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因此,臣认为对补给进一步整合,实现更优配置,提高补给供给,确保后勤保障,依然是必然结果。”
多方知道些什么的肱骨之臣才猛然想起,陆尚书处理了李府尹后整合了禁卫军,目前任禁卫军大统领,手握二十万大军!
也就是说!皇上的安危、汴京城的安危,在他手里!
俭王、尹国公、太傅、兴国公,突然不说话了,这……这……
以前陆尚书是皇上最信任的臣子,禁卫军在他手里,没有任何问题。
但现在,对方是皇子,皇子啊,手里却握着分分钟能把皇上斩下马的大军,古往今来,都没有这样倒霉的皇上,也没有权利这样逆天的皇子!
俭王不捋不知道,一捋吓一跳,这小子,有实权、有兵权、有能力,再加上是皇子,皇权之下第一人啊!
就是封疆大吏来了在陆尚书这里都不好使!
再加上他的功绩,是不是已经把他皇帝老子超过了!
这……
尹国公也没想到‘功高盖主’的陆尚书,这时候还敢给他自己继续加筹码!
这些天他不是不着急,女儿从妃,变成了尹嫔;外孙四皇子,极有可能成为五皇子。
这样的委屈,他们不是不能因为皇上‘丢了’嫡子忍着。
但就是忍着,前提也是,皇上认回‘四皇子’后,发现他功高盖主,两人产生嫌隙,逐步削弱‘四皇子’的力量。
而不是容着他不认,还增加‘四皇子’手里的筹码!
尹国公现在怀疑,‘四皇子’这招,根本就是以退为进,不想交权,又什么都有!
尹国公和他的智囊,想了一万种挑拨四皇子与皇上关系的方法,但独独没有想到,他现在都不做四皇子!还要增加他自己的势力!
皇上但凡理智一点,都不能让这个狼子野心的人得逞!
可偏偏,这时候,皇上正对这个皇子上心,又没有真正认到手里,他们一句反对的话都不能说,难保极力想认孩子的父亲,不会再给他女儿降一级。
尹国公只能把驳斥这个提议的重任交到看不惯陆尚书的徐相手里。徐相是自己外孙的人。
何况徐相一直和陆辑尘不对付,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他做这件事顺理成章。
“陆卿可有具体方案?”
陆辑尘呈上奏章。
周启看了一眼,频频点头。
尹国公心中冷哼:点什么头,儿子手里有能砍老子的刀,骄傲什么!
但似乎,有这样的儿子……让那个生不出什么好儿……
自己外孙才是人中龙凤!
周启让昌文将方案念了一遍:划归皇家资产景夏半数平原给禁卫军,重量景夏平原皇家御田、清点周边皇家各县公产,统一由禁卫军自行管理、发放。
“众位爱卿可有意见?”
不愿意的人都等着徐相反对。
要知道这些田产、公产谁家没有侵吞一点,哪个地方势力没有挪做他用,怎么能被清点,会死人的!
徐正没动。
一动不动。
平日里常与陆辑尘政见不合的徐相,在皇上话落三息后,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徐正身旁的亲信们,忍不住看自家大人一眼,他们不参吗?景夏平原是他们四皇子的地方吧?
是吧?
徐正身边的亲信突然开始怀疑了,如果是,徐大人不可能无动于衷。
那就是不是。
肯定不是。
陆辑尘也等着徐正动,他并没有准备一蹴而就,这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做好了与徐正拉锯的准备。
苏学士蹙眉,景夏有他家的土地,他外孙要整合景夏,这怎么整合?皇后知道吗?有章程吗?需要他们苏家做到什么样子?
苏学士不是太担心,毕竟是外孙做这件事,总会给他们一丝薄面,这样一想又更放心了。
下面完全不知道‘皇子’真相、却与京中势力盘根错节的人,完全不明所以,陆尚书的提议无疑要置很多人于死地,就算不是,也要权财吐血的地步。
自然要反抗。
所以,所有人都等着,等徐大人先给陆尚书来波大的,他们再跟进。
第208章 臣附议
徐正依旧没动。
他为什么要动?
等着徐大人动的人,互相对个眼神,不明所以?干脆,也不动。
莫非,徐大人有什么后手?
盼着徐相动的人,懵了?
“陆尚书如果不做回皇子,臣子的处境会不会让他以后做事放不开手脚?”
诸言不关心这个:“你觉得夫人的长子和家主像吗?”
诸行嗤之以鼻,哪个坟头的香烧错了,给他这个错觉:“实不相瞒,我偷偷看过陆戈。”
巧了:“我也看过。”
诸行一点不意外,家主不好去看,他们好意思:“那你觉得像吗?”但凡有一点像,他们都不至于无动于衷。
“也许咱们没有看出来呢?”
“呵。”
诸言也觉得自己想法荒谬,可能真被李忠义弄的脑子不好使了:“你刚才问什么?”
“什么都没问,赶紧把堆积的拜贴处理了,快下不了脚了。”
“你怎么不处理?!”
……
谢家屡屡邀请家主去谢家讲学的帖子也在其中。
诸言本想像任何一次一样处理掉,可看着帖子,不禁想到陆家的两位少爷在谢家求学?
陆家根基浅,无族学,所以陆家两个孩子一直在谢家求学。
诸言又想到了李忠义说的话,像吗?多像?
像不像,再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不禁把帖子拿出来,放在了一会要呈上的帖子里。
……
陆府内,阳光透过檐翅,斑驳地洒在廊道上。
林之念一身繁琐的外在点花立体长裙,袖笼勾勒平面花瓣,极尽素雅束在手腕处。
繁与简,多与少,张扬不可方物,正低头修剪花枝。
陆辑尘站在一旁,月色长袍,远山若岳,静静的站着,看着她。
剪花的人,每一下都恰到好处,盆景更添几分生机与雅致。
她的发丝全部挽起,石榴籽的成套头饰,压盆景花枝一头。
陆辑尘就这样看着,目光越发温和安稳,即便让他永远这样看下去,他也甘之如饴。
林之念抬头。
陆辑尘依旧专注,她的手指带动着他所有情绪。
林之念笑笑。
他也不自觉的跟着笑笑。
第207章 等徐相
林之念心里叹口气,这个时间,不在衙署不在宫里,有闲情回来看着她发呆?
林之念注意到他眉宇间不易察觉的愁绪,一点不意外:“有心事?”
陆辑尘没想到藏得这样好,还被一眼看穿,目光不禁转向一侧,寻找合适的言辞。
林之念见状,剪了一朵花,砸他身上。
陆辑尘急忙接住,笑着走上前,手握在她胳膊上,顺势坐到花台上:“苏家……”
林之念了然,苏家刚知道了外孙的存在,又是这么争气的外孙,自然想亲近他。
“最近几天,频繁遇到苏家的人……”陆辑尘明显有些不愿应付,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闹得太难看并不好。
林之念靠近他一些,示意他头可以靠过来。
陆辑尘头自然而然地靠过去,她身上的香气瞬间将他包裹,空气仿佛甘烈,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遥远,清静又安心。
林之念继续修花。皇上、皇后都没有为难他,苏家更算不上为难,但情感不一样了。
陆辑尘看着她动,每一下都很随意,但他知道不是。
陆辑尘点了一根枝。
林之念拍掉他的手,乱指挥。
那这一枝。
这一枝也不行。
没有言语,只有你来我往的玩闹。
却给予无声的安慰与力量。
两人的身影在廊下自然相依。
春草路过看了一眼,又走开。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亲昵甜蜜,陆辑尘心中的疲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安心与满足,还有不知足,手不知道何时放在她的腰上,又一点点收紧……
想要的更多……
比第一次时的慌乱急迫,更加沉溺……
……
深邃的殿堂,映照着朝堂之上紧张无比的气氛。
聚焦在禁卫军后勤补给的进一步整合上,关乎天子近臣、拱卫要地之师,未来掐在一方手里还是多方手里。
陆辑尘进一步推动这件事,向他最终想要的方向。
不会因为他的身份改变、因为顾虑,停步不前。
“禁卫军后勤补给分散,效率低下,兵部顾虑大周全境,对禁军多有偏颇也好,这些年顾及边境大军,缩减开支也罢,不仅影响了军之稳定,还在繁琐的印信上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因此,臣认为对补给进一步整合,实现更优配置,提高补给供给,确保后勤保障,依然是必然结果。”
多方知道些什么的肱骨之臣才猛然想起,陆尚书处理了李府尹后整合了禁卫军,目前任禁卫军大统领,手握二十万大军!
也就是说!皇上的安危、汴京城的安危,在他手里!
俭王、尹国公、太傅、兴国公,突然不说话了,这……这……
以前陆尚书是皇上最信任的臣子,禁卫军在他手里,没有任何问题。
但现在,对方是皇子,皇子啊,手里却握着分分钟能把皇上斩下马的大军,古往今来,都没有这样倒霉的皇上,也没有权利这样逆天的皇子!
俭王不捋不知道,一捋吓一跳,这小子,有实权、有兵权、有能力,再加上是皇子,皇权之下第一人啊!
就是封疆大吏来了在陆尚书这里都不好使!
再加上他的功绩,是不是已经把他皇帝老子超过了!
这……
尹国公也没想到‘功高盖主’的陆尚书,这时候还敢给他自己继续加筹码!
这些天他不是不着急,女儿从妃,变成了尹嫔;外孙四皇子,极有可能成为五皇子。
这样的委屈,他们不是不能因为皇上‘丢了’嫡子忍着。
但就是忍着,前提也是,皇上认回‘四皇子’后,发现他功高盖主,两人产生嫌隙,逐步削弱‘四皇子’的力量。
而不是容着他不认,还增加‘四皇子’手里的筹码!
尹国公现在怀疑,‘四皇子’这招,根本就是以退为进,不想交权,又什么都有!
尹国公和他的智囊,想了一万种挑拨四皇子与皇上关系的方法,但独独没有想到,他现在都不做四皇子!还要增加他自己的势力!
皇上但凡理智一点,都不能让这个狼子野心的人得逞!
可偏偏,这时候,皇上正对这个皇子上心,又没有真正认到手里,他们一句反对的话都不能说,难保极力想认孩子的父亲,不会再给他女儿降一级。
尹国公只能把驳斥这个提议的重任交到看不惯陆尚书的徐相手里。徐相是自己外孙的人。
何况徐相一直和陆辑尘不对付,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他做这件事顺理成章。
“陆卿可有具体方案?”
陆辑尘呈上奏章。
周启看了一眼,频频点头。
尹国公心中冷哼:点什么头,儿子手里有能砍老子的刀,骄傲什么!
但似乎,有这样的儿子……让那个生不出什么好儿……
自己外孙才是人中龙凤!
周启让昌文将方案念了一遍:划归皇家资产景夏半数平原给禁卫军,重量景夏平原皇家御田、清点周边皇家各县公产,统一由禁卫军自行管理、发放。
“众位爱卿可有意见?”
不愿意的人都等着徐相反对。
要知道这些田产、公产谁家没有侵吞一点,哪个地方势力没有挪做他用,怎么能被清点,会死人的!
徐正没动。
一动不动。
平日里常与陆辑尘政见不合的徐相,在皇上话落三息后,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徐正身旁的亲信们,忍不住看自家大人一眼,他们不参吗?景夏平原是他们四皇子的地方吧?
是吧?
徐正身边的亲信突然开始怀疑了,如果是,徐大人不可能无动于衷。
那就是不是。
肯定不是。
陆辑尘也等着徐正动,他并没有准备一蹴而就,这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做好了与徐正拉锯的准备。
苏学士蹙眉,景夏有他家的土地,他外孙要整合景夏,这怎么整合?皇后知道吗?有章程吗?需要他们苏家做到什么样子?
苏学士不是太担心,毕竟是外孙做这件事,总会给他们一丝薄面,这样一想又更放心了。
下面完全不知道‘皇子’真相、却与京中势力盘根错节的人,完全不明所以,陆尚书的提议无疑要置很多人于死地,就算不是,也要权财吐血的地步。
自然要反抗。
所以,所有人都等着,等徐大人先给陆尚书来波大的,他们再跟进。
第208章 臣附议
徐正依旧没动。
他为什么要动?
等着徐大人动的人,互相对个眼神,不明所以?干脆,也不动。
莫非,徐大人有什么后手?
盼着徐相动的人,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