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南英答:“是,是,心梅考不上就考不上吧,以后招工去铁路上班,也不错。”
  正说着,悦悦放学了,一进家门扔下书包就往厕所跑,嘴里嚷着:“憋死了,憋死了。”
  南英对心兰说:“这孩子每天回来都这样,进门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憋得直跺脚。”
  等悦悦从厕所出来,心兰带她洗了手,坐在沙发上搂着她问:“悦悦,你为什么每天回来都急着尿尿啊?”
  悦悦想了想,告诉妈妈:“因为学校的厕所有很多人,我不喜欢,我在学校不上厕所,憋到回家才上。”
  心兰一听,说:“这可不行啊。”
  转念一想,悦悦没上过幼儿园,直接上了小学,不习惯公共厕所,心兰担心她跟同学们不好相处,却没想到问题最先出在厕所上。
  心兰对悦悦好声相劝,告诉她:“不能再憋尿了,课间要在学校上厕所。”悦悦犹豫着点了点头。
  过了没几天,悦悦说肚子疼,南英赶快带她去医院,一做检查,得了尿路感染。医生告诉南英:“这是因为憋尿造成的,回家要多喝水,及时上厕所,不能再让孩子憋尿了。”
  南英心疼孩子,给悦悦请了假在家休息。心兰跑车回来,见悦悦正边吃零食边看动画片。平时心兰不让悦悦吃膨化食品,但她一走,南英就会偷偷给悦悦买。悦悦见妈妈回来了,赶紧把零食藏在背后。
  心兰跟南英说:“妈,不能老给悦悦请假,这才刚上一年级,养成坏习惯了。”
  南英说:“可她去了学校就不愿意上厕所,那不得更严重了嘛。”
  心兰想想,厕所的问题确实不是小事,于是带着悦悦一起去学校。心兰陪着悦悦一起去学校的厕所,教学楼每一层的厕所都去了一遍,最后发现,在顶楼办公室旁边的厕所去的人最少,也最干净,于是对悦悦说:“以后你想上厕所了,就来这层楼,好不好?”
  悦悦答应了,心兰又在她的衣服上用别针别上一块小手帕,让她洗完手后擦手用。过了一段时间,悦悦习惯了学校生活,厕所问题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马上高考了,心梅有些紧张,去李婶儿家找小芳聊天。此时小芳已经因病休学了两年,虽然不用再住院了,但多数时间都在家里休养,很少出门。
  小芳半躺在床上,心梅索性也脱了鞋坐上床,和小芳肩挨肩靠在一起。
  心梅对小芳说:“马上就要高考了,我怕我考不上。”
  小芳说:“考不上怕什么啊?你至少有机会考,你看我,想考也没机会。”
  心梅心下不忍,轻声问:“你最近身体怎么样了?感觉好点儿了吗?”
  小芳露出淡然的微笑,说:“还好,就是不能多走动。”
  心梅见小芳床头摆着很多书,拿起一本,只见书名是《黄金时代》,作者王小波。于是岔开话题问:“这本书好看吗?”
  心梅刚要翻开,小芳紧张地拦住她,说:“哎,这本书有点儿……那个。”
  “有点儿什么啊?”心梅不明就里,还是翻开了。
  小芳局促起来,伸手想抢过来,心梅站起来,迈出一大步,背对着小芳快速翻动。翻了几页,心梅瞠目结舌地转过头问小芳:“你怎么看这种书?”
  小芳“嘘”了一声,轻声说:“小声点儿,别让我妈听见。”
  心梅坐回小芳身边,小声说:“这书可有点儿,有点儿黄啊。”
  小芳脸腾的涨红了,连忙解释说:“不是的心梅,那只是一部分,其实他写的特别好。”
  心梅贼笑一下,悄悄说:“那高考完借我看。”
  小芳点点头,又对心梅说了句:“心梅,你别紧张,高考好好考,连我的那份儿也考了。”
  心梅不语,轻轻点了点头。
  第23章 离家出走
  高考结束,心梅落榜了。
  失落是难免的,心兰安慰她说:“这次没考上没关系,如果你想复读,大姐支持你。”
  心梅叹口气说:“算了吧大姐,我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不想再考了。”
  南英倒是心宽,毕竟家里还没出过大学生,对上学这事看得不重。她对心梅说:“不上大学就不上吧,看你哥你姐他们,招工去铁路工作,不也挺好的嘛。”
  整个暑假里,心梅心情不好,整天窝在家里看小说,她没想到高考一结束,自己就成了待业青年。
  有一天,心梅在杂志上看到交笔友的信息,于是开始天南海北地给笔友写信。
  时间久了,南英越看心梅越不顺眼,这孩子饭也不会做,地也不会扫,也没个眼力价儿,心兰给悦悦买的零食,她也抢着吃。
  南英有一天试探着问:“心梅啊,你天天这么看书,把眼睛看坏了,你就不想去找点儿事做吗?”
  心梅懒散地说:“我没什么想做的事儿,你不是说等着招工吗?我就等呗。”
  可惜的是,招工的事情等来等去也没个消息。很快,南英发现,周围街坊家很多跟心梅差不多大的孩子,也都没有工作。
  南英心里暗想:难不成,这批孩子都要成待业青年了?
  心兰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到处留意着给心梅找个事做,后来发现一个理发店正在招学徒,就问心梅愿不愿意去。
  心梅不情不愿地答应了,她去学美容美发,南英在家总算清净了些。
  但没成想,刚学了没几天,心梅就被退回来了。
  心兰去理发店接心梅的时候,店主操着一口四川话对她说:“你这个幺妹儿啊,我今天让她试试给客人剪头发,她一剪刀下去,就把人家的耳朵都剪出血咯。”
  新兰看看心梅,她低头不语,双手绞着衣角。
  师傅又说:“脾气还燥辣的很,客人没说几句,她倒毛起,跟客人吵起来咯。”
  心梅一仰头,愣愣地说:“那是他说话太难听。”
  师傅气得直摇头,“你看嘛,你看嘛。”
  心兰瞪了心梅一眼,示意她别说话,跟老板道了歉,把心梅接回了家。
  这下,心梅又要成天在家看书写信,南英看着她更来气了。
  这天,悦悦在沙发上玩积木,心梅没戴眼镜,看也不看,一屁股就往沙发上坐。咔的一声,悦悦突然大哭起来。南英赶快从厨房跑出来看,只见悦悦吊着一条胳膊,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心梅不知所措地看着悦悦。
  南英轻轻摸了摸悦悦的胳膊,悦悦哭的更大声了,边哭边说:“姥姥,我胳膊掉了。”
  南英一看,坏了,孩子的胳膊脱臼了。南英抱起悦悦就往医院跑,出门前,狠狠地对心梅说:“你可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悦悦要是有个好歹,你就别在这个家呆了。”
  南英抱着悦悦去了医院,到医院,悦悦已经不哭了,南英却急的满头大汗,悦悦安慰着姥姥:“姥姥,没事的,现在不疼了。”
  南英带悦悦进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医生的诊室,老医生检查了一下,拿出一个小橘子让悦悦握着,慈祥地说:“小丫头,握紧了哦。”
  悦悦握紧了,医生拿起悦悦的胳膊绕了一个大圈。咔吧一声,关节接了回去。医生让悦悦动一动,问悦悦:“还疼不疼。”
  悦悦动了动胳膊,说:“爷爷,不疼了。”
  医生笑着说:“这孩子真乖”,又对南英说:“回去吧,没事了,最近注意别让孩子用这只手提重物就行。”
  有惊无险,可把南英吓得够呛,回去路上路过小市场,南英给悦悦买了个糖油饼,悦悦边吃,南英边数落着心梅的不是,“等咱们到家,一定要收拾这个死丫头。”
  但南英没想到,等她们到家,心梅却不见了。
  到了晚上10点,心梅还没回家,南英急了,去李婶儿、孙婶儿家各处问了问,都说没见着心梅。又去心兰的所有同学家都问了一遍,还是不见踪影。
  南英心想:坏了,这孩子难道是离家出走了?
  南英这三个女儿,脾气一个比一个倔,但倔又是不同的倔法。心兰是韧,认准的事儿默默坚持;心竹是拗,越不让她做什么她越要做;心梅是轴,认死理,爱较真儿。
  南英真是想不通,她这么随和的性子,怎么会生出三个这么倔强的女儿来。
  心梅一晚上没回来,南英的心七上八下。第二天,心兰跑车回来,才知道心梅不见了。
  听南英说明了经过,心兰先问悦悦胳膊还疼不疼,悦悦说:“医院的爷爷帮我接回来了,不疼了。”
  心兰又问:“那你知不知道小姨去哪儿了?”
  别看悦悦年纪小,机灵的很。她想了想,拉开了心梅书桌上的抽屉。心兰一看,抽屉里有一摞信件。
  悦悦说:“小姨说,她想去见笔友。”
  那时候的杂志、报纸会辟出专页,刊登一些征友信息,简单地写着姓名、爱好、征友要求,以及通信地址,感兴趣的人就会主动去写信联系,以笔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