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什么?他是怎么死的?”尉迟长庚惊道。
刘大善人的娘子张氏道出了实情。原来,这位刘大善人患有绝症,感叹时日不多,便大散家财,请名士高人为他祈福延寿,可他还是没熬到大法会就走了。
“那大法会还继续吗?”我问道。
“举办大法会是相公的遗愿,法师明日会上街为民祈福,以此超度相公的亡魂。”说着,张氏又开始抹眼泪。
我和尉迟长庚向张氏告辞,打算就此离开。可一转身,就撞到了人。
来者是个二十来岁的男子,穿着浮夸俗气,行止活脱脱是市井无赖。
他冲着张氏大声道:“婶婶,听说伯父去世了?”
张氏欠欠身,流泪道:“相公他……”
“行了,没空听你们在这儿哭哭啼啼。赶紧把家里的田契,房契,还有店铺账本通通交出来吧。从今往后,我就是一家之主。”
听罢,张氏愣在那里,不可思议的瞪着男子。
“刘二,相公的尸骨未寒,你……”
“婶婶莫见怪,你过门还不到一个月,连个子嗣都没生下,这么大的家业岂能让你这外姓妇道人家掌管?”
说着,刘二直往里闯,开始翻箱倒柜,还招呼带来的泼皮一起动手。
张氏和那些嬷嬷婢女试图拦住他们,但无济于事,张氏只能挤在一旁哭泣。
“混账!都给我住手!”尉迟长庚大喝道。
坏了,这一时半会怕是走不掉了。
尉迟长庚
我实在看不过刘二仗势欺人的样子,当场出手教训,将他们几个打的落花流水,屁股开花。
这下刘家人将我奉为救世主,说什么也不让我就此离开。我当即答应待到刘大善人出殡那天。
言谈间,张氏道出了刘二本是刘静好同宗的远房堂侄,此人不学无术,时常来刘家打秋风,刘静好不堪其扰,早已与他断绝来往。
事后,萧麟一个劲儿数落我多管闲事,延误回京日期。
“总不能眼看着孤儿寡母受人欺凌吧?”
“哪来的孤儿?这儿只有一个妙龄的小寡妇。你也不知道避嫌?”
“我行侠仗义,问心无愧。”
“都说了这宅子不干净,你偏不信邪。”
“你忘了我的绰号是什么吗?我可是活门神!”
“那你去灵堂给人守灵,看黑白无常敢不敢来勾魂?”
“好主意!咱这就给人守灵去。”
“你到底想干嘛?”
“你不是说宅子不干净吗?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装神弄鬼?既然都盯上咱俩了,那就应战吧。”
我和萧麟一同来到灵堂。这会儿,张氏正披麻戴孝跪在地上烧纸,我向她道明来意,她一脸的感激。
我和萧麟站在灵堂外守着。过一会儿,张氏起身说,去厨房给我们弄点吃的。
等她走后,我和萧麟在屋里打转。这里似乎是刘静好生前用过的书房,里面摆满了收藏的字画和书籍。
转身时,我不小心碰掉了书桌上的画轴,画轴滚动,平摊在地上,我俯身举起来。
这是一位五十来岁男子的画像,他面容清瘦,眉目栩栩如生,蓄了胡须,手里摇着折扇,一派风流名士的优雅从容。
“这画像里的人是谁呢?”我好奇道。
萧麟闻声而来,拿着画作仔细端详。
“是我家翁的自画像。”身后传来张氏的声音。
转身我看见她手里端着两大食盒走进来,上前接过。
萧麟问道:“请问刘翁现在何处?”
“家翁已过世。”
说着,张氏过来,当即从萧麟手中抽走画,麻利儿的卷起来,收纳进盒,生怕我们多看一眼。
萧麟笑了笑,道:“夫人,我也是爱好丹青之人,我见这幅画的画工实在精妙,于是起了与画家切磋的心思,若有唐突之处请勿见怪。”
张氏默默摆下餐盘,欠身离开,从头到尾不肯多说一句。
等她走后,萧麟突然抢过我手中的筷子。
“干嘛?”我纳闷儿道。
“这里的饭菜最好不要吃,你现在跟我出门,出去了我告诉你这画像的人是谁。”萧麟小声道。
“张氏刚不是说过吗,他是刘大善人过世的父亲啊?”
“你信她,还是信我?”
“信你。”
“那就跟我出门,马上!”
第十二章
我坐在茶肆雅间等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等来买家。
来者是穿胡服,戴着斗笠,身形如修竹般纤瘦的男子。
他坐在我对面,摘下斗笠,道:“三两黄金三两白银,对吗?”
我打量着眼前这张白净如玉,连根胡须都没有的青春面容,道:“五两黄金五两白银。”
那人吃惊道:“上个月在书信里不是说好了价钱吗?为何坐地起价?”
我满不在乎道:“解药断货了,你若现在不要,过后可没有了。”
“为何断货?”
“说来话长,给你三日,过后我就离开青阳镇了。”
“要!你现在就给我。”说着,男子从怀里掏出钱袋,将里面的金银一股脑儿摆在我面前。
我掏出瓷瓶递给他,道:“一共七粒,每日清晨空服一粒,服药期间不可食荤腥。”
他迫不及待的接过瓷瓶,打开看了眼,道:“七日以后呢?”
“服了药,你不会再变小,而且找回了三十年青春,不亏了。”
听到这句,他脸上闪过一丝春风得意之色,言语间多了几分爽快:“了然,多谢姑娘千里送药,茶钱我来付。”
“客气了,不送。”
等他走后,我将金银收起来,走到窗边欣赏外面的景色。
街上正在举办祈福法事,人潮熙攘,热闹非凡。此刻正是混迹人群离城的好时机。
我正准备离开,猝不及防的,在人海里发现了熟悉的身影。
他怎么在这儿?我心里嘀咕着,侧身站到窗边,观察萧麟的动静。
他穿着便服,身边没有差役随从,不像是来此地公干。
转眼间,萧麟走到了我的窗下,我们之间只隔着一扇镂空的花窗,我当即躲在窗下,屏住气息,心跳不由得加速起来。
“萧兄,现在可以说了吧?”
突然,另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我耳中。
是活门神!这俩人怎么都出现在这里?
“这儿人多嘴杂,茶肆人少,进去说吧。”
说着,萧麟拉着尉迟长庚上了楼,而且进了我隔壁雅间,要是现在出去铁定会撞见。我只好继续待在屋里,只求他们聊完速速离开。
随着隔壁摆放茶器,研磨茶叶的声音,传来尉迟长庚催促的声音:“你倒是说呀。别磨蹭了。”
“隔壁没人吧?”萧麟慢条斯理道。
他这一句吓得我心都提到嗓子眼儿,生怕他们起身到我屋打探。
“这里这么冷清,哪有人?都跑到街上看热闹呢。”尉迟长庚不以为然道。
“小二,隔壁可有人?”萧麟不死心道。
“回郎君,刚才隔壁是有位客人,不过已经结账离店了。”
“如此甚好,你且退下吧。”
等小二退下,萧麟说道:“那幅画像上的人根本不是刘大善人的父亲,张氏在撒谎。”
“你怎么看出来的?”
“昨晚进刘府借宿时,咱见过那位刘大善人,我看他与画中人的骨相差异极大,此二人断不可能是父子,甚至都不是一家人。反观那刘二倒有几分与画中人相似之处。”
“你确定?那刘二只是刘静好的远房堂侄,他能跟刘翁像到哪儿去?”
“你可不要小看人的骨相,画人画皮难画骨,骨相代表一个家族血脉的业力显现。我不会看走眼的。”
“那就奇怪了,画像上的人到底是谁呢?”
“我注意到画上有落款‘东华’二字,这可能是画家的名字或雅号。”
萧麟顿了顿,道:“如果东华的确是刘静好的父亲,那昨晚我们见到的刘静好就是冒充的。”
“冒充的?那刘家上下的人喊他老爷算怎么回事?都睁眼瞎?没看出换了主人?”尉迟长庚按捺不住,嗓门顿时大了起来。
“嘘,小点声。你听我说啊……”
接下来,二人开始窃窃私语。我悄悄靠到墙边,侧耳倾听,可还是没听到后面说了什么。
最后,只听到萧麟说了句:“咱先不着急动身了,今晚还住刘府。”
萧麟
当我们回到刘府,只见宅子里闹哄哄的,仆人丫鬟都聚在院子里,他们脸上表情各异。
再往里走几步,就看见一名浑身湿透的婢女躺在地上,水迹蜿蜒流淌,似乎是从旁边的井里打捞上来的。
一名老婆子跪在地上哭喊道:“春娘啊!你怎么这么傻?你走了让为娘怎么活?”
我问了旁边的一个仆人:“这位小哥,府中出什么事了?”
刘大善人的娘子张氏道出了实情。原来,这位刘大善人患有绝症,感叹时日不多,便大散家财,请名士高人为他祈福延寿,可他还是没熬到大法会就走了。
“那大法会还继续吗?”我问道。
“举办大法会是相公的遗愿,法师明日会上街为民祈福,以此超度相公的亡魂。”说着,张氏又开始抹眼泪。
我和尉迟长庚向张氏告辞,打算就此离开。可一转身,就撞到了人。
来者是个二十来岁的男子,穿着浮夸俗气,行止活脱脱是市井无赖。
他冲着张氏大声道:“婶婶,听说伯父去世了?”
张氏欠欠身,流泪道:“相公他……”
“行了,没空听你们在这儿哭哭啼啼。赶紧把家里的田契,房契,还有店铺账本通通交出来吧。从今往后,我就是一家之主。”
听罢,张氏愣在那里,不可思议的瞪着男子。
“刘二,相公的尸骨未寒,你……”
“婶婶莫见怪,你过门还不到一个月,连个子嗣都没生下,这么大的家业岂能让你这外姓妇道人家掌管?”
说着,刘二直往里闯,开始翻箱倒柜,还招呼带来的泼皮一起动手。
张氏和那些嬷嬷婢女试图拦住他们,但无济于事,张氏只能挤在一旁哭泣。
“混账!都给我住手!”尉迟长庚大喝道。
坏了,这一时半会怕是走不掉了。
尉迟长庚
我实在看不过刘二仗势欺人的样子,当场出手教训,将他们几个打的落花流水,屁股开花。
这下刘家人将我奉为救世主,说什么也不让我就此离开。我当即答应待到刘大善人出殡那天。
言谈间,张氏道出了刘二本是刘静好同宗的远房堂侄,此人不学无术,时常来刘家打秋风,刘静好不堪其扰,早已与他断绝来往。
事后,萧麟一个劲儿数落我多管闲事,延误回京日期。
“总不能眼看着孤儿寡母受人欺凌吧?”
“哪来的孤儿?这儿只有一个妙龄的小寡妇。你也不知道避嫌?”
“我行侠仗义,问心无愧。”
“都说了这宅子不干净,你偏不信邪。”
“你忘了我的绰号是什么吗?我可是活门神!”
“那你去灵堂给人守灵,看黑白无常敢不敢来勾魂?”
“好主意!咱这就给人守灵去。”
“你到底想干嘛?”
“你不是说宅子不干净吗?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装神弄鬼?既然都盯上咱俩了,那就应战吧。”
我和萧麟一同来到灵堂。这会儿,张氏正披麻戴孝跪在地上烧纸,我向她道明来意,她一脸的感激。
我和萧麟站在灵堂外守着。过一会儿,张氏起身说,去厨房给我们弄点吃的。
等她走后,我和萧麟在屋里打转。这里似乎是刘静好生前用过的书房,里面摆满了收藏的字画和书籍。
转身时,我不小心碰掉了书桌上的画轴,画轴滚动,平摊在地上,我俯身举起来。
这是一位五十来岁男子的画像,他面容清瘦,眉目栩栩如生,蓄了胡须,手里摇着折扇,一派风流名士的优雅从容。
“这画像里的人是谁呢?”我好奇道。
萧麟闻声而来,拿着画作仔细端详。
“是我家翁的自画像。”身后传来张氏的声音。
转身我看见她手里端着两大食盒走进来,上前接过。
萧麟问道:“请问刘翁现在何处?”
“家翁已过世。”
说着,张氏过来,当即从萧麟手中抽走画,麻利儿的卷起来,收纳进盒,生怕我们多看一眼。
萧麟笑了笑,道:“夫人,我也是爱好丹青之人,我见这幅画的画工实在精妙,于是起了与画家切磋的心思,若有唐突之处请勿见怪。”
张氏默默摆下餐盘,欠身离开,从头到尾不肯多说一句。
等她走后,萧麟突然抢过我手中的筷子。
“干嘛?”我纳闷儿道。
“这里的饭菜最好不要吃,你现在跟我出门,出去了我告诉你这画像的人是谁。”萧麟小声道。
“张氏刚不是说过吗,他是刘大善人过世的父亲啊?”
“你信她,还是信我?”
“信你。”
“那就跟我出门,马上!”
第十二章
我坐在茶肆雅间等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等来买家。
来者是穿胡服,戴着斗笠,身形如修竹般纤瘦的男子。
他坐在我对面,摘下斗笠,道:“三两黄金三两白银,对吗?”
我打量着眼前这张白净如玉,连根胡须都没有的青春面容,道:“五两黄金五两白银。”
那人吃惊道:“上个月在书信里不是说好了价钱吗?为何坐地起价?”
我满不在乎道:“解药断货了,你若现在不要,过后可没有了。”
“为何断货?”
“说来话长,给你三日,过后我就离开青阳镇了。”
“要!你现在就给我。”说着,男子从怀里掏出钱袋,将里面的金银一股脑儿摆在我面前。
我掏出瓷瓶递给他,道:“一共七粒,每日清晨空服一粒,服药期间不可食荤腥。”
他迫不及待的接过瓷瓶,打开看了眼,道:“七日以后呢?”
“服了药,你不会再变小,而且找回了三十年青春,不亏了。”
听到这句,他脸上闪过一丝春风得意之色,言语间多了几分爽快:“了然,多谢姑娘千里送药,茶钱我来付。”
“客气了,不送。”
等他走后,我将金银收起来,走到窗边欣赏外面的景色。
街上正在举办祈福法事,人潮熙攘,热闹非凡。此刻正是混迹人群离城的好时机。
我正准备离开,猝不及防的,在人海里发现了熟悉的身影。
他怎么在这儿?我心里嘀咕着,侧身站到窗边,观察萧麟的动静。
他穿着便服,身边没有差役随从,不像是来此地公干。
转眼间,萧麟走到了我的窗下,我们之间只隔着一扇镂空的花窗,我当即躲在窗下,屏住气息,心跳不由得加速起来。
“萧兄,现在可以说了吧?”
突然,另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我耳中。
是活门神!这俩人怎么都出现在这里?
“这儿人多嘴杂,茶肆人少,进去说吧。”
说着,萧麟拉着尉迟长庚上了楼,而且进了我隔壁雅间,要是现在出去铁定会撞见。我只好继续待在屋里,只求他们聊完速速离开。
随着隔壁摆放茶器,研磨茶叶的声音,传来尉迟长庚催促的声音:“你倒是说呀。别磨蹭了。”
“隔壁没人吧?”萧麟慢条斯理道。
他这一句吓得我心都提到嗓子眼儿,生怕他们起身到我屋打探。
“这里这么冷清,哪有人?都跑到街上看热闹呢。”尉迟长庚不以为然道。
“小二,隔壁可有人?”萧麟不死心道。
“回郎君,刚才隔壁是有位客人,不过已经结账离店了。”
“如此甚好,你且退下吧。”
等小二退下,萧麟说道:“那幅画像上的人根本不是刘大善人的父亲,张氏在撒谎。”
“你怎么看出来的?”
“昨晚进刘府借宿时,咱见过那位刘大善人,我看他与画中人的骨相差异极大,此二人断不可能是父子,甚至都不是一家人。反观那刘二倒有几分与画中人相似之处。”
“你确定?那刘二只是刘静好的远房堂侄,他能跟刘翁像到哪儿去?”
“你可不要小看人的骨相,画人画皮难画骨,骨相代表一个家族血脉的业力显现。我不会看走眼的。”
“那就奇怪了,画像上的人到底是谁呢?”
“我注意到画上有落款‘东华’二字,这可能是画家的名字或雅号。”
萧麟顿了顿,道:“如果东华的确是刘静好的父亲,那昨晚我们见到的刘静好就是冒充的。”
“冒充的?那刘家上下的人喊他老爷算怎么回事?都睁眼瞎?没看出换了主人?”尉迟长庚按捺不住,嗓门顿时大了起来。
“嘘,小点声。你听我说啊……”
接下来,二人开始窃窃私语。我悄悄靠到墙边,侧耳倾听,可还是没听到后面说了什么。
最后,只听到萧麟说了句:“咱先不着急动身了,今晚还住刘府。”
萧麟
当我们回到刘府,只见宅子里闹哄哄的,仆人丫鬟都聚在院子里,他们脸上表情各异。
再往里走几步,就看见一名浑身湿透的婢女躺在地上,水迹蜿蜒流淌,似乎是从旁边的井里打捞上来的。
一名老婆子跪在地上哭喊道:“春娘啊!你怎么这么傻?你走了让为娘怎么活?”
我问了旁边的一个仆人:“这位小哥,府中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