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赵廷文不急不缓地跟在方允身后几步之遥,目光专注而沉静,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那个走向花海的纤影。
方允停驻在那片开得最盛的金色花瀑前,微微俯身,轻嗅着近在咫尺的馥郁芬芳。
她身着老钱风白色亚麻长裙,乌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落颈侧。
炽烈的阳光倾泻而下,为她周身镀上柔和金边。
微风吹过,裙摆轻扬,发丝微拂,她整个人仿佛与这片金色的花海融为了一体,纯净、明媚、生机勃发,美得惊心动魄。
赵廷文静静地伫立在她身后。
眼前景象,与二十八岁那年夏天,灵魂深处烙印的画面,轰然重叠。
彼时,他已是主政北城的*长,手握实权,早已被权力场的明枪暗箭、世故寒暄浸染得暮气沉沉。
一场沉闷的世家茶叙间隙,他步入方家后园,只为寻求片刻喘息,让被算计和权衡绷紧的神经稍作松弛。
然后,毫无预兆地,撞见了那道光。
十六岁的方允,赤着纤白如玉的双足,踩在茵茵碧草上。
她踮起脚尖,努力伸长了手臂,正奋力去攀折一支攀援至铁艺花架顶端的、开得最盛的黄玫瑰。
阳光穿透层叠绿叶,在她汗湿的额角跳跃,在她因用力而散落碎发的乌黑麻花辫上流淌,更将她那身纯白棉布裙染上流动的金芒。
时间,骤然凝固。
所有精密的权谋、世故的应酬、无形的枷锁,骤然褪色、失焦、化为模糊的背景音。
天地之间,唯余那抹毫无杂质的、近乎蛮横的生机。
二十八岁,早已习惯在深渊边缘行走、信奉“非必要不心动”的他,第一次清晰地听到了灵魂深处某种坚不可摧的硬壳,猝然皲裂的清脆声响。
一种陌生而灼热的悸动,不讲道理地穿透他层层叠叠的防御,直抵心脏最荒芜的角落。
那是对纯粹美好、对未被世俗沾染的鲜活生命力,一种近乎掠夺的本能向往。
他驻足廊下阴影,维持着政客的冷静表象,呼吸却已屏住。
目光被无形锁链死死缚住,再也无法从那抹照亮整个园子的光芒上移开分毫。
小姑娘终于如愿摘下了那朵花,笨拙又珍重地试图将它簪入乌黑的发辫间。
花瓣因她生涩的动作簌簌欲落,她懊恼地蹙起小巧秀气的鼻尖。
那微微鼓起的脸颊和专注的神情,在阳光下娇艳得惊心动魄。
当她被母亲叫进屋内,那朵被她无意碰落的黄玫瑰,静静躺在草地上。
赵廷文以一种近乎刻板的从容姿态,缓步走近,俯身,拾起。
花瓣上,仿佛还残留着小姑娘指尖的温度。
他将那朵花,珍而重之地藏入最贴近心口的口袋。
“时不可兮骤得”——涌上心头的,并非屈子的逍遥,而是巨大的审慎与克制。
她太小,太纯粹,像晨曦中沾着露珠的琉璃,美好却易碎。
更易被这纷繁复杂的世道所伤。
他只能选择最艰难、也是最漫长的路——退后。
用天赋政客的耐心与布局,布下一场无声的、以年为计的等待之局。
他要等,等她长大。
等自己羽翼足够丰满,足以遮蔽世间一切风雨,再将她稳稳纳入羽翼之下。
这一等,便是八年。
那朵被他精心风干、庄重封存在相框中的黄玫瑰,成了漫长孤寂岁月里,唯一无需权衡利弊的信仰坐标。
……
第112章 老干部不会拍照
自那个黄玫瑰灼灼燃烧、生机迸溅的夏日午后。
那道赤足簪花、生机蓬勃的身影,便深深烙印在赵廷文灵魂深处。
他不动声色,用政客特有的、蛛网般的信息渠道,开始编织关于她的无声关注。
教育系统内信得过的节点,不着痕迹地传递着她的升学、跳级、乃至提前叩开顶尖法学院大门的捷报。
通过更宏观的、与方家相关的安全简报,捕捉着与她相关的只言片语。
她在大学辩论赛上锋芒初露的新闻剪报,被他仔细收藏在文件柜的最底层。
得知她假期偏爱京郊某处马场,那片草场后来成了他偶尔需要“纾解压力”时的去处。
只为感受她曾策马驰骋过的风。
他精准地把握着她社交圈的轮廓。
哪些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哪些是家族世交的子弟。
这份关注,如同雷达,冷静地扫描着她周围的世界。
不带任何直接的干预,只留下无声的轨迹。
他像一个最具耐心的园丁,远远观察着那株心尖上的玫瑰生长,绝不轻易靠近惊扰。
直到——
杨君逸的名字,以一种过于亲密的方式,频繁地出现在关于她的信息流中。
鲜花、礼物、热烈的追求……
得知这个消息时,赵廷文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批示文件。
笔尖在“同意”二字上停顿了数秒,墨迹微微洇开,泄露了瞬间失控的心绪。
一股冰冷的怒意,瞬间缠绕住心脏!
他几乎能想象杨君逸那轻佻的笑容,如何试图碰触他心中那片不容亵渎的净土。
然而,三十五岁、早已在权力漩涡中淬炼得心如寒铁的他,岂会被情绪冲垮?
强烈的占有欲和守护本能,在瞬间被压缩、冷却,转化为更深沉、更危险的蛰伏。
不爽?岂止是不爽!
那是一种领地核心被觊觎的暴怒,一种精心守护的珍宝可能被蒙尘的恐慌。
但他选择了隐忍。
如同最高明的棋手,他将翻腾的情绪死死压在冰封的面容之下。
他没有动用任何可能牵连到方允的雷霆手段。
只是将关于杨君逸的“关注”,提升到了最高优先级。
赵廷文手下的信息网,本就无孔不入,加上他对杨君逸这种世家子弟秉性的深刻了解。
很快,杨君逸那看似光鲜履历下的斑斑劣迹,便如同剥洋葱般,一层层清晰地呈现在他面前。
流连于各类高端会所的放浪形骸,与不同女伴暧昧不清的聊天记录,甚至还有几笔数额不大不小、但足以证明其品性有亏的灰色交易……
杨君逸,配不上她的纯粹。
但赵廷文深知,直接将这些证据甩在方允面前,是最愚蠢的做法。
那会伤害她的自尊,也可能激起她的逆反心理。
他要的是杨君逸彻底、干净地从她的世界里消失。
于是,一场“引导第三方发现证据”的精密棋局悄然布下。
从筛选那把最锋利的“刀”,再到不动声色地将“刀”精准递到最合适的“执刀者”手中。
整个过程,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自始至终,赵廷文都是那个立于风暴之外的冷静观察者。
看着那碍眼的尘埃被彻底拂去,看着他的玫瑰依旧纯净无瑕,不染尘埃。
时光的河流仿佛在此刻倒转。
八年前簪花少女与眼前孕育着他骨肉的妻子身影,在花海中轰然重叠。
“廷文!”
清脆悦耳的声音,瞬间将他从深沉的回忆漩涡中拉回。
方允不知何时已转过身,笑盈盈地望向他,脸颊被阳光晒得微红,眼眸亮如星辰。
她随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指向身后那片盛放如熔金的玫瑰瀑布,语气雀跃:
“快,帮我拍几张照片!要拍出我和这片花海融为一体的感觉!”
赵廷文眼底的深邃瞬间被温柔的笑意取代。
“好。”
他低沉应着,顺从地从口袋拿出手机,将镜头对准了花海前笑靥如花的妻子。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这位运筹帷幄的大领导一个小小的“挫折”。
他调整着角度,神情专注得如同在处理一份关乎国计民生的文件。
但,拍出来的效果……
“哎呀!这张把我拍得好矮!”
方允凑过来一看,不满地噘起嘴。
赵廷文手指微动,删掉重拍。
“这张……花都糊了!背景太乱!”方允蹙眉。
再拍。
“赵廷文同志!你这技术……我人都快出框了!重点是花和我,你拍那么多地砖是想研究城市规划吗?”
方允看着屏幕上不是构图失衡就是焦点模糊的照片,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伸手去戳他的手臂。
赵廷文垂眸看着屏幕上确实“惨不忍睹”的成果,再抬眼看看妻子气鼓鼓又娇嗔的模样,眼底漾开无奈笑意。
他收起手机,顺势握住她戳过来的手指,微微俯身,低声轻哄:
“允儿,不生气。是我技术欠佳,给我一些时间去学习,好不好?”
方允故意用促狭的眼神上下打量他,揶揄道:
“你有时间学么?你那么忙,日程排得……”
“允儿,廷文。开饭了,快进来!”
方允停驻在那片开得最盛的金色花瀑前,微微俯身,轻嗅着近在咫尺的馥郁芬芳。
她身着老钱风白色亚麻长裙,乌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落颈侧。
炽烈的阳光倾泻而下,为她周身镀上柔和金边。
微风吹过,裙摆轻扬,发丝微拂,她整个人仿佛与这片金色的花海融为了一体,纯净、明媚、生机勃发,美得惊心动魄。
赵廷文静静地伫立在她身后。
眼前景象,与二十八岁那年夏天,灵魂深处烙印的画面,轰然重叠。
彼时,他已是主政北城的*长,手握实权,早已被权力场的明枪暗箭、世故寒暄浸染得暮气沉沉。
一场沉闷的世家茶叙间隙,他步入方家后园,只为寻求片刻喘息,让被算计和权衡绷紧的神经稍作松弛。
然后,毫无预兆地,撞见了那道光。
十六岁的方允,赤着纤白如玉的双足,踩在茵茵碧草上。
她踮起脚尖,努力伸长了手臂,正奋力去攀折一支攀援至铁艺花架顶端的、开得最盛的黄玫瑰。
阳光穿透层叠绿叶,在她汗湿的额角跳跃,在她因用力而散落碎发的乌黑麻花辫上流淌,更将她那身纯白棉布裙染上流动的金芒。
时间,骤然凝固。
所有精密的权谋、世故的应酬、无形的枷锁,骤然褪色、失焦、化为模糊的背景音。
天地之间,唯余那抹毫无杂质的、近乎蛮横的生机。
二十八岁,早已习惯在深渊边缘行走、信奉“非必要不心动”的他,第一次清晰地听到了灵魂深处某种坚不可摧的硬壳,猝然皲裂的清脆声响。
一种陌生而灼热的悸动,不讲道理地穿透他层层叠叠的防御,直抵心脏最荒芜的角落。
那是对纯粹美好、对未被世俗沾染的鲜活生命力,一种近乎掠夺的本能向往。
他驻足廊下阴影,维持着政客的冷静表象,呼吸却已屏住。
目光被无形锁链死死缚住,再也无法从那抹照亮整个园子的光芒上移开分毫。
小姑娘终于如愿摘下了那朵花,笨拙又珍重地试图将它簪入乌黑的发辫间。
花瓣因她生涩的动作簌簌欲落,她懊恼地蹙起小巧秀气的鼻尖。
那微微鼓起的脸颊和专注的神情,在阳光下娇艳得惊心动魄。
当她被母亲叫进屋内,那朵被她无意碰落的黄玫瑰,静静躺在草地上。
赵廷文以一种近乎刻板的从容姿态,缓步走近,俯身,拾起。
花瓣上,仿佛还残留着小姑娘指尖的温度。
他将那朵花,珍而重之地藏入最贴近心口的口袋。
“时不可兮骤得”——涌上心头的,并非屈子的逍遥,而是巨大的审慎与克制。
她太小,太纯粹,像晨曦中沾着露珠的琉璃,美好却易碎。
更易被这纷繁复杂的世道所伤。
他只能选择最艰难、也是最漫长的路——退后。
用天赋政客的耐心与布局,布下一场无声的、以年为计的等待之局。
他要等,等她长大。
等自己羽翼足够丰满,足以遮蔽世间一切风雨,再将她稳稳纳入羽翼之下。
这一等,便是八年。
那朵被他精心风干、庄重封存在相框中的黄玫瑰,成了漫长孤寂岁月里,唯一无需权衡利弊的信仰坐标。
……
第112章 老干部不会拍照
自那个黄玫瑰灼灼燃烧、生机迸溅的夏日午后。
那道赤足簪花、生机蓬勃的身影,便深深烙印在赵廷文灵魂深处。
他不动声色,用政客特有的、蛛网般的信息渠道,开始编织关于她的无声关注。
教育系统内信得过的节点,不着痕迹地传递着她的升学、跳级、乃至提前叩开顶尖法学院大门的捷报。
通过更宏观的、与方家相关的安全简报,捕捉着与她相关的只言片语。
她在大学辩论赛上锋芒初露的新闻剪报,被他仔细收藏在文件柜的最底层。
得知她假期偏爱京郊某处马场,那片草场后来成了他偶尔需要“纾解压力”时的去处。
只为感受她曾策马驰骋过的风。
他精准地把握着她社交圈的轮廓。
哪些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哪些是家族世交的子弟。
这份关注,如同雷达,冷静地扫描着她周围的世界。
不带任何直接的干预,只留下无声的轨迹。
他像一个最具耐心的园丁,远远观察着那株心尖上的玫瑰生长,绝不轻易靠近惊扰。
直到——
杨君逸的名字,以一种过于亲密的方式,频繁地出现在关于她的信息流中。
鲜花、礼物、热烈的追求……
得知这个消息时,赵廷文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批示文件。
笔尖在“同意”二字上停顿了数秒,墨迹微微洇开,泄露了瞬间失控的心绪。
一股冰冷的怒意,瞬间缠绕住心脏!
他几乎能想象杨君逸那轻佻的笑容,如何试图碰触他心中那片不容亵渎的净土。
然而,三十五岁、早已在权力漩涡中淬炼得心如寒铁的他,岂会被情绪冲垮?
强烈的占有欲和守护本能,在瞬间被压缩、冷却,转化为更深沉、更危险的蛰伏。
不爽?岂止是不爽!
那是一种领地核心被觊觎的暴怒,一种精心守护的珍宝可能被蒙尘的恐慌。
但他选择了隐忍。
如同最高明的棋手,他将翻腾的情绪死死压在冰封的面容之下。
他没有动用任何可能牵连到方允的雷霆手段。
只是将关于杨君逸的“关注”,提升到了最高优先级。
赵廷文手下的信息网,本就无孔不入,加上他对杨君逸这种世家子弟秉性的深刻了解。
很快,杨君逸那看似光鲜履历下的斑斑劣迹,便如同剥洋葱般,一层层清晰地呈现在他面前。
流连于各类高端会所的放浪形骸,与不同女伴暧昧不清的聊天记录,甚至还有几笔数额不大不小、但足以证明其品性有亏的灰色交易……
杨君逸,配不上她的纯粹。
但赵廷文深知,直接将这些证据甩在方允面前,是最愚蠢的做法。
那会伤害她的自尊,也可能激起她的逆反心理。
他要的是杨君逸彻底、干净地从她的世界里消失。
于是,一场“引导第三方发现证据”的精密棋局悄然布下。
从筛选那把最锋利的“刀”,再到不动声色地将“刀”精准递到最合适的“执刀者”手中。
整个过程,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自始至终,赵廷文都是那个立于风暴之外的冷静观察者。
看着那碍眼的尘埃被彻底拂去,看着他的玫瑰依旧纯净无瑕,不染尘埃。
时光的河流仿佛在此刻倒转。
八年前簪花少女与眼前孕育着他骨肉的妻子身影,在花海中轰然重叠。
“廷文!”
清脆悦耳的声音,瞬间将他从深沉的回忆漩涡中拉回。
方允不知何时已转过身,笑盈盈地望向他,脸颊被阳光晒得微红,眼眸亮如星辰。
她随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指向身后那片盛放如熔金的玫瑰瀑布,语气雀跃:
“快,帮我拍几张照片!要拍出我和这片花海融为一体的感觉!”
赵廷文眼底的深邃瞬间被温柔的笑意取代。
“好。”
他低沉应着,顺从地从口袋拿出手机,将镜头对准了花海前笑靥如花的妻子。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这位运筹帷幄的大领导一个小小的“挫折”。
他调整着角度,神情专注得如同在处理一份关乎国计民生的文件。
但,拍出来的效果……
“哎呀!这张把我拍得好矮!”
方允凑过来一看,不满地噘起嘴。
赵廷文手指微动,删掉重拍。
“这张……花都糊了!背景太乱!”方允蹙眉。
再拍。
“赵廷文同志!你这技术……我人都快出框了!重点是花和我,你拍那么多地砖是想研究城市规划吗?”
方允看着屏幕上不是构图失衡就是焦点模糊的照片,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伸手去戳他的手臂。
赵廷文垂眸看着屏幕上确实“惨不忍睹”的成果,再抬眼看看妻子气鼓鼓又娇嗔的模样,眼底漾开无奈笑意。
他收起手机,顺势握住她戳过来的手指,微微俯身,低声轻哄:
“允儿,不生气。是我技术欠佳,给我一些时间去学习,好不好?”
方允故意用促狭的眼神上下打量他,揶揄道:
“你有时间学么?你那么忙,日程排得……”
“允儿,廷文。开饭了,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