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她忘了说话,只是眉眼含笑,一瞬不瞬地看着屏幕里的他。
  才分开三天,怎么像过了三年一样久?
  赵廷文看着她呆住的模样,放柔了声音:
  “所以,别让我这颗老心脏,悬在半空,酸得发疼。”
  温柔里带着示弱,让人没法拒绝。
  方允只觉得整颗心都化成了一汪春水,哪里还记得什么调侃。
  她红着脸,用力点头,声音轻软:
  “……嗯,知道了。我这就改为线上沟通。你早点休息,晚安。”
  视频挂断,屏幕暗下。
  方允转过身,脸上还带着未散尽的笑意和红晕,迎上陈宴辞和小雨略带询问的目光。
  “咳……”她清了清嗓子,努力回正神色,“时间不早了,大家累了一天,改线上吧。小雨,建个加密会议,我们继续。”
  陈宴辞的目光飞快扫过她明媚的笑脸和微红的耳尖,镜片后的眼神深不见底。
  他没问什么,只平静点头:“好,线上更效率。”
  说完起身,拿起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我回房间接入。”
  走出方允房间,关上门的刹那,陈宴辞背靠着冰冷的走廊墙壁,闭了闭眼。
  刚才窗边她接电话时那瞬间流露的、从未对旁人展现过的极致温柔与娇憨,以及最后那明媚动人的笑容,像一根细小的针,无声地刺入心底某个角落。
  他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时,已恢复一贯的冷静自持。
  ……
  第83章 困境
  后半夜竟淅淅沥沥下起了雨,绵延至天光。
  这雨是南方倒春寒的性子,不暴烈,却绵密得缠人。
  湿冷的风卷着土腥气直往人领口里钻,楼下香樟叶沉沉低垂,叶尖水珠晶亮欲坠。
  方允带小雨一早出门前往档案局,核查湿地保护区历史土地权属文件。
  陈宴辞领助理调取昌荣建材近三年特种建材采购合同及发票存根,用以比对市场价格、核实其供应能力。
  团队兵分两路,临昌的工作像在布满暗礁的河道中行船,所有人都紧绷着神经。
  午餐时分,方允和小雨在单位食堂落座。
  餐盘刚放下,抬眼便见周景行迎面走来,步履从容,显然不是来用餐的。
  “方律师,工作进展还顺利吗?”他省去寒暄,将两瓶矿泉水推至她们面前,开门见山。
  方允放下筷子,眸光沉静如水,未发一言,静待下文。
  周景行看着她眉宇间难掩的疲惫与凝重,轻叹一声,语气充满“理解”:
  “看你们最近为昌荣的事愁的。说实话,这事拖下去,对项目、对我们宏远、甚至对临昌的形象都没好处。”
  他双手交握置于桌面,身体微倾,压低声音:
  “有些部门,你也知道,不是不想快,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按常规流程一层层报批、调查、取证,等到水落石出,项目工期可能就耽误大了。”
  他观察着方允,见她未反驳,继续道:
  “有时候,真想快刀斩乱麻。像昌荣这种明显有问题的,其实……”
  他再次压低声音:
  “其实,只要“上面”打个招呼,或者用点……,‘非正式’但有效的方法施加点压力,事情可能很快就解决了。
  既维护了项目利益,又避免了无谓的消耗和风险。你说是不是?”
  他不再迂回,直刺核心——试探方允是否接受规则外的“高效”。
  面对周景行抛来的这些包裹着“有用”和“坦诚”糖衣的信息炮弹,方允心中的警笛早已拉响。
  她像一个最谨慎的排雷兵,小心翼翼地拆解着每一句话背后的深意。
  方允脸上职业性的淡笑褪去,唯余沉静的肃然。
  她迎向周景行探究的目光,眼底澄澈如镜:
  “周总,我理解你求快的迫切。”
  声音平稳,却字字如金玉坠地:
  “但‘非正式方法’、‘上面打招呼’……这些,恰恰是我们必须杜绝的。”
  她略顿,语气更重:
  “昌荣建材的问题,本质是是否遵守市场规则和法律底线的问题。
  用违规的手段去解决一个违规的问题,只会制造更大的混乱和风险,最终损害的是项目的根基和组织的公信力。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方允目光陡然锐利:
  “我们不怕消耗,也不惧风险。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问题摆在阳光下。除此之外,没有捷径,也不应有‘特殊方法’。”
  她再次明确无误地划清了红线:
  规则之内,寸步不让;规则之外,寸土不沾。
  周景行脸上的笑容,终于出现一丝极其短暂的凝滞。
  方允的回应如此直接、强硬,甚至带着理想主义者的执拗,彻底堵死了那条暗示的“捷径”。
  他眼底阴霾骤闪,旋即被更深的笑意覆盖。
  “方律师果然……原则性极强。”
  周景行拧开矿泉水瓶喝了一口,掩饰那瞬的不自然,语气复归温和,竟带一丝“赞赏”:
  “你说得对,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看来,是我太心急了。那就按你们的专业节奏来,宏远一定全力配合调查取证。”
  说完,他点头微笑示意,转身离去。
  方允凝视那远去的背影,眸色幽深。
  “方律,”小雨放下筷子凑近,“我总觉得这位周总,像只藏在浓雾里的笑面虎,他一笑,我后颈就发凉。”
  方允垂眸扫过桌上那瓶salve矿泉水,声线沉冷:
  “怕什么,邪不压正!”
  ……
  京城的春日景象,天气晴好,与临昌的湿冷截然不同。
  办公桌后,赵廷文正凝神批阅一份文件,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沉稳的沙沙声。
  他刚结束一个重要内部会议,眉宇间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深沉。
  李湛轻敲门,得到允许后推门进来:“赵*员长。”
  赵廷文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嗯”了一声。
  随即,李湛将一份关于临昌近期动态的加密简报放在办公桌上,内容触目惊心。
  赵廷文看完后,指尖骤然收紧。
  那瞬间,心疼、愤怒与担忧的情绪,如同被强行压抑的熔岩,在他胸中剧烈翻涌。
  仿佛能透过这冰冷的简报,看到方允奔波受阻的身影……
  他心疼她在陌生的困境中步步维艰。
  愤怒于那些躲在暗处、设置重重阻碍、让她“处处碰壁”的势力。
  更担忧她承受的压力是否已到极限。
  然而,所有这些汹涌的情绪,都被他强大的意志力死死地锁在眼底深处。
  他脸上的线条甚至没有一丝多余的变化,只是下颌的线条似乎绷得更紧了些。
  赵廷文沉默了几秒,带着沉重的压力,让空气都似乎凝滞了。
  片刻后,他缓缓抬眼,目光落在李湛身上。
  那眼神深不见底,平静得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但李湛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令人心悸的冷冽力量。
  “忙去吧。”
  他没有问细节,也没有表现出任何额外的情绪。
  只是重新低下头,目光落回桌上的文件,笔尖再次沉稳地移动起来。
  但李湛知道,这平静之下,是即将席卷临昌的惊涛骇浪正在酝酿。
  领导越是平静,意味着他的决心和将要采取的行动,越是雷霆万钧。
  ……
  自方允直拒周景行的暗示,团队在临昌的工作便如陷泥沼。
  临昌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终于汹涌翻滚。
  周鸿德的影响力,如无形巨手,开始悄然施压。
  陈宴辞的助理律师小李,携正式函件前往宏远法务部。
  负责人笑容满面,态度极尽配合:
  “陈律师团队所需材料,我们定当全力支持!不过嘛……”
  他话锋一转,面露难色:
  “您要的这些合同票据,分散在各个项目部和供应商处,颇为零散。更关键的是…”
  他压低声音,仿佛透露难言之隐:
  “按公司内部档案规定及临昌市重点企业商业信息保护指导意见,调阅此类敏感资料,需走完整内部审批流程,分管领导要逐级签字,还需报备市经信局备案。最快……也得一周后才能提供。”
  一周?陈宴辞要的是时效!
  小李据理力争,强调项目紧迫性与调查必要性。
  对方态度依旧“良好”,满口答应“加急”,但流程“一步不能省”,还“好心”提醒:
  “小李律师,地方上的规矩,我们企业不得不守啊,否则麻烦可就大了。”
  小李最终无功而返。
  金成团队每走一步都异常艰辛。
  方允这边推进柳溪村征地补偿方案,遭遇更赤裸的“地方特色”。
  市zf协调会上,g土局孙科长慢悠悠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