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指示谈不上。”赵廷文放下茶杯,语气平和,像是在闲聊。
“刚才几位关于重点项目推进的汇报,思路清晰。尤其新丝路这类标杆项目,意义特殊,牵涉极广,是盘活全局的关键落子。”
姚信中立刻应声:“是,组织高度关切,我w定当全力以赴,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嗯。”赵廷文微微颔首,手指在会议桌面上虚虚一点。
“这类具有全局意义的项目,既要筑牢法律合规的防火墙,确保根基稳固,万无一失。”
他语速平缓,目光却如实质般锁住姚信中:
“也要跑出项目落地的加速度,展现执行力。国际社会瞩目,合作伙伴期许,效率本身就是组织信誉的无声背书。”
姚信中心头一凛。
只觉一股寒意瞬间从尾椎直窜天灵盖。
他脸上瞬间堆砌出十二分的郑重与领悟,语气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像砸在钢板上:
“请您放心!对组织大策,我w必定启动最高等级保障机制!合规审查绝不松懈分毫,程序流转务求极速高效。确保项目节点毫厘不差!”
“嗯。”赵廷文唇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个早已预见的答案。
“根基要牢,效率要快,方显担当。辛苦了。”
言毕,他从容起身离席,未再多言一字。
姚信中垂手肃立,直到那沉稳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走廊尽头,才惊觉后背的凉意早已浸透了内衬。
*
与此同时,方允以“金成律师事务所‘新丝路’项目首席法律顾问”的身份,通过官方渠道,获准了一个短暂的拜会时间。
接连碰壁后,此刻站在司长办公室门外,方允突然有些紧张。
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在心底给自己注入能量。
随即,脊背挺直,脸上覆上职业化、不卑不亢的面具,抬手敲响了门。
“请进。”带着惯常和煦的声音传来。
方允推门而入。
张明宇正坐在办公桌后,看到她时,脸上立刻堆起极其热络的笑容,连忙起身相迎:
“稀客呀,方律师,快请坐快请坐!真是有失远迎,外面冷吧?小刘,快,把我那罐最好的明前龙井给方律师沏上!”
他一边招呼秘书,一边热情地示意方允在待客沙发坐下,自己则绕过办公桌,也坐到了方允对面沙发上。
方允维持着得体微笑,将一份文件轻轻放在茶几上:
“张司长,时间宝贵,我开门见山。”
声音清冽,不带一丝波澜:
“补充材料已按贵司所有要求修订完毕,请过目。项目节点迫在眉睫,外方压力已至极限。恳请司里立即出具最终审查意见。”
张明宇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变,慢条斯理地拿起文件翻看,忽然“为难”地叹气:
“方律师,你的心情我理解,新丝路项目,组织高度关注,我司更是责任重大。正因为责任重大,才更要严把法律合规这道关,容不得半点马虎啊!不是我为难你,有些要求,是硬性规定。”
他推过一份文件,墨迹油光锃亮,落款日期赫然就是今日:
“昨天*务会紧急强调,涉外项目务必严防死守法律风险。”
现造出来的挡箭牌。
方允心底一声冷笑。
对方赌的就是她年轻气盛不敢当场撕破脸,用这纸仓促炮制的“尚方宝剑”来压她。
一丝极淡的讥诮弧度在方允唇角转瞬即逝。
她没有丝毫迟疑,声音平稳:
“如果这代表了司里的最终决定,”她直视张明宇的眼睛,“那么,请出具加盖司印的正式书面说明。外方需要正式解释。”
她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麻烦张司长,借支笔。”
“流程问题,哪有随便出文书的道理?你这不是让我犯错误?”
张明宇身体微微后仰,摆出送客的姿态:
“材料呢,我们会‘深入研究’,仔细推敲。你们那边也再‘灵活变通’一下?以金成的底蕴和方律师你的家学渊源,这点‘小波折’肯定能妥善解决!等你们有了‘突破性进展’,我们随时‘无缝对接’!”
看着这张在官腔面具下写满“吃定你”三个字的脸,方允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再多争辩,在对方铁了心用规则筑起的高墙面前,都是徒劳。
“明白了。”
方允倏然起身,动作干脆利落,带起一阵微凉的风。
“不打扰张司长‘研究’了。”
她微微颔首,姿态无可挑剔,转身离开。
走出大楼时,铅灰色的天空正簌簌落下细密的雪霰,冰冷刺骨。
方允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深深吸了一口凛冽空气,胸腔里翻涌着被刻意刁难的不甘。
雪粒粘在她浓密的睫毛上,却遮不住那双眼中倔强不屈的寒芒。
……
第56章 运筹帷幄
方允走后,张明宇脸上那副温和假面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得意和冷漠。
他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呷了一口,正准备继续处理其他文件。
突然,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内部保密电话,发出了刺耳的铃声。
张明宇眉头一皱,这种时候……
不敢深想,他迅速接起电话:
“喂,我是张明宇。”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他再熟悉不过、此刻却带着前所未有严厉与冰冷的声音。
他的顶头上司,**委副主任章启。
“张明宇!”
章启的声音像淬了冰,劈头盖脸:
“新丝路的法律合规审查,你究竟在搞什么名堂?拖了多久了?还在玩你那套‘技术性’卡壳的把戏?你是嫌自己位置坐得太稳了吗?!”
张明宇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冻结,握着话筒的手心沁出冷汗:
“章、章主任,我们正在按程序严格审查,主要是考虑到外方法律体系的特殊性,有些关键细节需要反复核实,确保万无一失才……”
“万无一失?!我看你是本末倒置,昏聩至极!”
章启厉声打断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什么细节能凌驾于项目推进之上!什么程序能高于组织核心利益!金成律所的方案,是经过国际顶尖专家论证的!你拿着一个试行版条款没完没了,是想干什么?!”
最后一句质问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张明宇的心口。
章启的声音带着森然寒意,如同宣判:
“上午的专项协调部署会,领导亲自过问项目进展,姚主任在会上被点将,要求全力保障!
领导特别强调,对此等组织重策,各相关部门必须主动靠前服务,特事特办。你张明宇,是在跟组织精神唱反调?!”
张明宇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手臂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高层会议上那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过问”,此刻化作泰山压顶的万钧之力,精准地碾碎了他所有的侥幸。
“章主任,我……”
张明宇喉咙发干,想辩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我不想听任何废话!”章启的声音斩钉截铁。
“新丝路项目的最终审查意见,今天下班前,必须放在我办公桌上!要支持性的!要明确的!
方案本身没有问题!是你理解程序和执行程序的方式有问题!再敢给我玩什么‘技术性’拖延的鬼把戏……”
章启的声音陡然压低,却带着比怒吼更可怕的威胁:
“你就给我去d校好好‘研究研究’程序该怎么走!”
“啪”的一声,电话被重重挂断,只剩下急促的忙音在张明宇耳边轰鸣。
他像被抽干了力气,瘫坐在皮椅上,额头上布满了冷汗,金丝眼镜滑到了鼻尖也浑然不觉。
刚才面对方允时的从容和倨傲荡然无存,只剩下满心的恐惧和后怕。
“d校研究”,对于一个正值上升期的干部来说,往往意味着仕途的终结或无限期冷冻。
张明宇猛地回神,手忙脚乱地扶正眼镜,几乎是扑到办公桌前,抓起内线电话,声音因为惊恐而变了调:
“小王!立刻!马上!把新丝路项目金成律所那份法律合规方案给我拿进来!还有,通知全体人员,现在!立刻!到我办公室开会!所有议程全部取消!”
傍晚,金成律所。
秦岚几乎是撞开方允办公室的门,脸上带着难以置信。
方允正对着屏幕上的催促邮件,眉心紧蹙。
“方律师!过了!过了!”
秦岚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打印件:
“张明宇亲自致电!向你和团队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歉意’,说是下面人理解存在‘严重偏差’,耽误了进度!”
方允微怔,接过那份尚带打印机余温的文件。
上面鲜红的公章和“完全同意”的结论无比醒目。
“刚才几位关于重点项目推进的汇报,思路清晰。尤其新丝路这类标杆项目,意义特殊,牵涉极广,是盘活全局的关键落子。”
姚信中立刻应声:“是,组织高度关切,我w定当全力以赴,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嗯。”赵廷文微微颔首,手指在会议桌面上虚虚一点。
“这类具有全局意义的项目,既要筑牢法律合规的防火墙,确保根基稳固,万无一失。”
他语速平缓,目光却如实质般锁住姚信中:
“也要跑出项目落地的加速度,展现执行力。国际社会瞩目,合作伙伴期许,效率本身就是组织信誉的无声背书。”
姚信中心头一凛。
只觉一股寒意瞬间从尾椎直窜天灵盖。
他脸上瞬间堆砌出十二分的郑重与领悟,语气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像砸在钢板上:
“请您放心!对组织大策,我w必定启动最高等级保障机制!合规审查绝不松懈分毫,程序流转务求极速高效。确保项目节点毫厘不差!”
“嗯。”赵廷文唇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个早已预见的答案。
“根基要牢,效率要快,方显担当。辛苦了。”
言毕,他从容起身离席,未再多言一字。
姚信中垂手肃立,直到那沉稳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走廊尽头,才惊觉后背的凉意早已浸透了内衬。
*
与此同时,方允以“金成律师事务所‘新丝路’项目首席法律顾问”的身份,通过官方渠道,获准了一个短暂的拜会时间。
接连碰壁后,此刻站在司长办公室门外,方允突然有些紧张。
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在心底给自己注入能量。
随即,脊背挺直,脸上覆上职业化、不卑不亢的面具,抬手敲响了门。
“请进。”带着惯常和煦的声音传来。
方允推门而入。
张明宇正坐在办公桌后,看到她时,脸上立刻堆起极其热络的笑容,连忙起身相迎:
“稀客呀,方律师,快请坐快请坐!真是有失远迎,外面冷吧?小刘,快,把我那罐最好的明前龙井给方律师沏上!”
他一边招呼秘书,一边热情地示意方允在待客沙发坐下,自己则绕过办公桌,也坐到了方允对面沙发上。
方允维持着得体微笑,将一份文件轻轻放在茶几上:
“张司长,时间宝贵,我开门见山。”
声音清冽,不带一丝波澜:
“补充材料已按贵司所有要求修订完毕,请过目。项目节点迫在眉睫,外方压力已至极限。恳请司里立即出具最终审查意见。”
张明宇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变,慢条斯理地拿起文件翻看,忽然“为难”地叹气:
“方律师,你的心情我理解,新丝路项目,组织高度关注,我司更是责任重大。正因为责任重大,才更要严把法律合规这道关,容不得半点马虎啊!不是我为难你,有些要求,是硬性规定。”
他推过一份文件,墨迹油光锃亮,落款日期赫然就是今日:
“昨天*务会紧急强调,涉外项目务必严防死守法律风险。”
现造出来的挡箭牌。
方允心底一声冷笑。
对方赌的就是她年轻气盛不敢当场撕破脸,用这纸仓促炮制的“尚方宝剑”来压她。
一丝极淡的讥诮弧度在方允唇角转瞬即逝。
她没有丝毫迟疑,声音平稳:
“如果这代表了司里的最终决定,”她直视张明宇的眼睛,“那么,请出具加盖司印的正式书面说明。外方需要正式解释。”
她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麻烦张司长,借支笔。”
“流程问题,哪有随便出文书的道理?你这不是让我犯错误?”
张明宇身体微微后仰,摆出送客的姿态:
“材料呢,我们会‘深入研究’,仔细推敲。你们那边也再‘灵活变通’一下?以金成的底蕴和方律师你的家学渊源,这点‘小波折’肯定能妥善解决!等你们有了‘突破性进展’,我们随时‘无缝对接’!”
看着这张在官腔面具下写满“吃定你”三个字的脸,方允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再多争辩,在对方铁了心用规则筑起的高墙面前,都是徒劳。
“明白了。”
方允倏然起身,动作干脆利落,带起一阵微凉的风。
“不打扰张司长‘研究’了。”
她微微颔首,姿态无可挑剔,转身离开。
走出大楼时,铅灰色的天空正簌簌落下细密的雪霰,冰冷刺骨。
方允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深深吸了一口凛冽空气,胸腔里翻涌着被刻意刁难的不甘。
雪粒粘在她浓密的睫毛上,却遮不住那双眼中倔强不屈的寒芒。
……
第56章 运筹帷幄
方允走后,张明宇脸上那副温和假面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得意和冷漠。
他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呷了一口,正准备继续处理其他文件。
突然,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内部保密电话,发出了刺耳的铃声。
张明宇眉头一皱,这种时候……
不敢深想,他迅速接起电话:
“喂,我是张明宇。”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他再熟悉不过、此刻却带着前所未有严厉与冰冷的声音。
他的顶头上司,**委副主任章启。
“张明宇!”
章启的声音像淬了冰,劈头盖脸:
“新丝路的法律合规审查,你究竟在搞什么名堂?拖了多久了?还在玩你那套‘技术性’卡壳的把戏?你是嫌自己位置坐得太稳了吗?!”
张明宇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冻结,握着话筒的手心沁出冷汗:
“章、章主任,我们正在按程序严格审查,主要是考虑到外方法律体系的特殊性,有些关键细节需要反复核实,确保万无一失才……”
“万无一失?!我看你是本末倒置,昏聩至极!”
章启厉声打断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什么细节能凌驾于项目推进之上!什么程序能高于组织核心利益!金成律所的方案,是经过国际顶尖专家论证的!你拿着一个试行版条款没完没了,是想干什么?!”
最后一句质问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张明宇的心口。
章启的声音带着森然寒意,如同宣判:
“上午的专项协调部署会,领导亲自过问项目进展,姚主任在会上被点将,要求全力保障!
领导特别强调,对此等组织重策,各相关部门必须主动靠前服务,特事特办。你张明宇,是在跟组织精神唱反调?!”
张明宇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手臂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高层会议上那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过问”,此刻化作泰山压顶的万钧之力,精准地碾碎了他所有的侥幸。
“章主任,我……”
张明宇喉咙发干,想辩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我不想听任何废话!”章启的声音斩钉截铁。
“新丝路项目的最终审查意见,今天下班前,必须放在我办公桌上!要支持性的!要明确的!
方案本身没有问题!是你理解程序和执行程序的方式有问题!再敢给我玩什么‘技术性’拖延的鬼把戏……”
章启的声音陡然压低,却带着比怒吼更可怕的威胁:
“你就给我去d校好好‘研究研究’程序该怎么走!”
“啪”的一声,电话被重重挂断,只剩下急促的忙音在张明宇耳边轰鸣。
他像被抽干了力气,瘫坐在皮椅上,额头上布满了冷汗,金丝眼镜滑到了鼻尖也浑然不觉。
刚才面对方允时的从容和倨傲荡然无存,只剩下满心的恐惧和后怕。
“d校研究”,对于一个正值上升期的干部来说,往往意味着仕途的终结或无限期冷冻。
张明宇猛地回神,手忙脚乱地扶正眼镜,几乎是扑到办公桌前,抓起内线电话,声音因为惊恐而变了调:
“小王!立刻!马上!把新丝路项目金成律所那份法律合规方案给我拿进来!还有,通知全体人员,现在!立刻!到我办公室开会!所有议程全部取消!”
傍晚,金成律所。
秦岚几乎是撞开方允办公室的门,脸上带着难以置信。
方允正对着屏幕上的催促邮件,眉心紧蹙。
“方律师!过了!过了!”
秦岚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打印件:
“张明宇亲自致电!向你和团队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歉意’,说是下面人理解存在‘严重偏差’,耽误了进度!”
方允微怔,接过那份尚带打印机余温的文件。
上面鲜红的公章和“完全同意”的结论无比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