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没过多久,丈夫也因去深山打猎,再也未曾归来,原主的丈夫本是这乔石村有名的猎户,从未出过事。
  这一出事,难免不会将事情往刚失去祖父的原主身上想。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村里人都知道了原主克亲,凡是跟她亲近之人都没有好下场,于是纷纷远离。
  最直观的就是原主每每去河边洗衣衫,见到的妇人,抱着木盆就跑。
  这让原主很是难过!
  恰好原主家这座草胚房就在靠近后山的村尾,也算是可以与世隔绝了。
  这一世,她并不准备去管别人的烂摊子,辛辛苦苦养大个孩子,最后还搭上了性命,这种伟大的事还是留给她自己亲娘吧。
  能拿出丹药来救她一命,已是她的底线,也算是全了原主和她们之间的缘分了。
  待董络仪将孩子喂饱哄睡后,走出院子,发现隔壁房门已关,那小妇人应当是午休了,只得作罢。
  却不想,越等越觉察到自己身体好似整个五脏六腑的痛感已经逐渐消散,那股胸闷气短的感觉也渐渐退去。
  呼吸逐渐平缓,顺畅,瞬间惊讶不已,却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这居然会是那碗汤药的功劳。
  起身在屋子里踏步了许久,仔细感应了半晌,最终不得不承认,她好像不会死了。
  难道那小妇人的药真的管用?还能有如此奇效?
  若是有这本事,何苦呆在这穷乡僻壤?
  不管如何,还是要谢谢她才好,如今能捡下一条命已是万幸。
  看着熟睡的孩子,想到另一个托付给心腹丫鬟逃走的儿子,内心又止不住的担忧。
  也不知紫玉有没有成功带着孩子逃脱。
  若是紫玉也遭遇此番境地,孩子会不会还没吃奶,会不会挨饿,会不会哭泣不止,会不会有事?
  越是想,越是坐不住,但却也是无济于事。
  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带着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又能如何?若是贸然回去,怕是还没到地方,就在被暗中之人发现,悄无声息的死去。
  也唯有等待爹娘能派人前来寻找自己,还不知爹娘有没有事。
  那些杀手,好像是冲着自己和孩子来的,希望爹娘无恙才好。
  杨晓晓在空间里吃饱喝足,想到家里的那个女子,就急忙出了空间,向厨房走去。
  “咚咚咚~”
  “请进。”
  “夫人,小妇人做了碗吃食,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您别嫌弃。”
  “哦,不会不会,大姐,您救了我们娘俩已是恩德了,我又怎会不知好歹。”
  董络仪看着面前那碗清汤寡水的糙米粥,沉默一瞬,端了起来,现在的境地,有的吃已是不错了。
  突然想到什么,“大姐,您可吃过了?”
  “哦,我吃过了,吃过了,夫人放心。”
  “那就好。”随即,董络仪捧着粥碗一饮而尽,连筷子都省了。
  “我瞧夫人好像气色好了不少,不知之后夫人有何打算?”
  “这还要多谢大姐您,您也别叫我夫人,夫人了, 我叫董络仪,大姐若是愿意,可唤我络仪,或一声妹妹便可。”
  “行,络仪,我叫杨晓晓,随你怎么叫吧。”
  “好……”
  “杨姐姐,我目前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实在不知该如何回去,也怕半路遇上不怀好心之人,我不敢拿孩子冒险,所以……络仪只能等家人寻来。”
  “杨姐姐可否收留我们娘俩?”
  杨晓晓:来了,来了,她来了,按照正常的流程应该就是,她收留了娘俩,然后杀手一路搜寻了过来,或者被其它人找了过来,最后自己却因此事先丧命,变成一个小小的助攻加炮灰,落得跟原主前世一样的命运。
  第235章 穿成天命之女的炮灰养母(3)
  “咳咳…董妹子,不如你给我一个你可以联系到家人的地址,我去帮你送信,然后让你的家人来接你们?”
  “不然,我这穷乡僻壤,你想等到你家人寻来,也不知何年何月了,到时岂不让你们跟着我白白受苦?”
  “这……”
  “杨姐姐,不是我不让您去,是因为……路途遥远,且……”
  杨晓晓见此,她可不想知道她的秘密,于是赶紧道:
  “不如这样吧,不知你家可有从商者,或者可有信任的亲戚朋友是从商者,离此处比较近,设有店铺的那种,我亲自前去店里帮你口头传信,也好以防意外?”
  董络仪眼神一亮,盯着杨晓晓,不住的点头。
  没想到这妇人不仅为人良善,识大体,脑子还灵活,她没想到的地方,这妇人居然都能想到。
  既然她愿意帮忙,这样也再好不过,免得不知还要在这待多久,到时也好早些找回儿子,那个自己从出生都没能瞧上两眼的孩子。
  “大姐,这是我的贴身玉佩,请您帮我送到………”
  ……
  杨晓晓得了信,第二日一早就走人了,她总感觉跟那娘俩待在一处,就不会有安生日子过,毕竟天命之女还在身边呢,一般主角的身边炮灰最多了,事也多,她虽然不怕麻烦,但却讨厌麻烦,还是尽快远离的好。
  来福酒楼。
  杨晓晓抬头凝视了一番三层楼高的酒楼,随着稀稀瀼瀼的人群,踏进了店门。
  “客官里边请,客官可有预定的包房?”
  “我找你们德叔。”
  小二见杨晓晓熟练的叫出了掌柜的名字,便连忙应道:“夫人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去寻掌柜的。”
  “嗯!”
  不多时,一位体态肥胖的八字胡中年男人便从二楼下来。
  没错,同董络仪形容得分毫不差,很有辨识度。
  男人刚走近,杨晓晓就拨弄了一下才挂在腰间的玉佩。
  中年男人脸上的表情在那一刹那,有了瞬间的变化,却在下一瞬又恢复了平静。
  “夫人楼上请。”
  杨晓晓直接被带上了三楼一处装扮雅致的套房,遂神识将附近扫视了一遍。
  “废话不多说,我是受人之托,前来传信,玉佩的主人在乔石村,村尾一土草房,请您有时间独自前去一叙。”
  “不知您是……?”
  “哦,我就是一普通农妇,也是那土草房的主人,恰巧救起了她,就送佛送到西了。”
  男人听此,收敛了脸上的戒备,真诚的向杨晓晓拱了拱手。
  “多谢夫人救了我家小姐,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
  半个时辰后,杨晓晓走出了来福酒楼,将腰间的钱袋收进了空间。
  真好,没白跑,足足五百两呢。
  因此,杨晓晓特意去菜市买了不少新米,猪肉,豆腐,大骨……
  柔软的棉布,直接买了两匹,还送了一套针线包。
  七七八八买了不少,大包小包的绕过村子,从小路回到了家。
  董络仪早就抱着孩子坐在了院中,时不时张望。
  “哎呀,杨姐姐,你怎的买了这么多东西。”
  “嘿嘿,这不,你家贵人怕我将你饿着了,给了我不少银两呢,我不得给你补补啊。”
  “呐,这两匹布,是买给你和孩子的,你要闲来无事,就给孩子做衣服吧,也好打发时间。”
  “行。”
  “唉,杨姐姐,天都要黑了,您去哪?”
  “我去河边再捞两条鱼回来,晚上给你做鲫鱼豆腐汤。”
  “好下奶!”
  董络仪:………
  杨晓晓见此,愣了愣,不会吧,不就说句下奶吗?这都脸红?
  果然古代的大家闺秀就是不一样,脸皮太薄了,让她这个老家伙连装都装不来。
  夜晚,两人吃完饭后,杨晓晓就将白天的事告知了董络仪。
  尽管已经知道杨晓晓定是已经成功将话带到,但亲耳听到,确实也让她的心定了不少。
  德叔是府中的家生子,从小也是看着她长大的,是绝对可信之人。
  若是没有这妇人提醒,她都差点忘了,德叔恰巧被外派在这附近了。
  夜晚。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嘎吱~”
  “小姐,您受苦了。”
  杨晓晓见此,识趣的回了房。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对杨晓晓的识趣感到了一丝意外,随即便进入了房间详谈。
  两间房还隔了一间正厅,尽管很小声,但还是没逃过杨晓晓的耳朵。
  杨晓晓在双耳塞了两坨棉花,便进入了梦乡。
  知道太多容易心烦,再说了,她知道的也不少了,实在不想知道更多了。
  三日后,夜幕降临。
  一队黑影,顺着小路行至村尾,前来接走娘俩。
  “杨姐姐,此番遇难,幸得您搭救,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若是平安归家,络仪定会携带厚礼上门以表感激之情。”
  “呵呵,倒也不必,只是顺手而为,且我也收了德叔五百两银子了,实在不必再为此特意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