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隔日一早,杨晓晓就领着两个奶娘带着孩子,出现在了使司门口,毫无遮掩。
  平时里,杨晓晓出门,各方也不是没人注意,不过有杨晓晓强大的神识在,只要她不想,没人能追查到罢了。
  “老爷夫人,少爷……少爷……带了两个孩子回来。”
  吕枝猛的站了起来,“真的,走…去看看。”
  杨忠:……带两个孩子有这么开心吗?又不是自家的,有什么好稀奇的?
  想到这,便慢悠悠的跟在后面。
  还未进正厅,便听到一阵孩子稚嫩的嬉笑声,见自家夫人和儿子,下人都在逗弄两个精灵般的小娃娃,疑惑不解道:
  “儿子,你从哪抱两个这般好看的小娃娃回来?”
  杨晓晓听此,将孩子递给了奶娘,望着父亲正言道:
  “爹,这是我的孩子。”
  杨父:“啊?哦……”
  “儿子,你还这般年轻,就放弃治疗了?也许还能治好呢?”
  “这两个孩子你既然已经收养了,便好好养着吧,但是这病,若是遇到好的大夫,咱还是可以好好看看的。”
  杨晓晓:………
  吕枝:…………
  “哎呀,老爷,你想啥呢,这是你儿子的亲生儿子,是咱们的亲孙子,亲的。”
  “你瞧这两个孩子跟晓儿长得多像啊,这都认不出来?”
  “什…什…什么?”
  杨忠大惊失色,感觉自己的心都狠狠跳动了起来,面色涨红,望着杨晓晓激动道:
  “晓儿,你娘…你娘……”话未说完,泪先流。
  “你娘说的是真的?”
  杨晓晓望着泪流满面的杨父,“唉……爹,是真的,这是儿子的亲生儿子,双生子,您做祖父了。”
  “快快快让我抱抱。”
  “好好好,好啊…真是太好了,我就知道,我杨家不会绝后。”
  “我儿这般优秀,老天爷一定不会这般残忍的。”
  “儿啊,你跟爹说说,这是咋回事啊?你不是不行吗?多少大夫都治不好,怎的,怎的突然就有孩子了?”
  “爹,儿子也不知,就是遇到一女子,又身中药物,阴差阳错就和她有了肌肤之亲,儿子也不知怎么就行了。”
  “哦~那女子是何人,怎的从未听你说起,即是如此,我儿应当将她娶回来才是啊?”
  “爹,儿子那之后就找不到她了,不知她是何身份,待找到她时,她却生下两个孩子,大出血没了。”
  “儿子已经将她葬了。”
  吕枝:……编…我就静静的看着你编。
  “既如此,那我儿也莫要太过伤心了,毕竟,你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呢……”
  第206章 科举就算了,还让我娶妻?(20)
  之后,两个孩子由他们的祖父杨忠亲自取名为:杨启明、杨启文。
  小名则由杨晓晓取为:大虎,二虎。
  杨父杨母:………
  “儿啊,要不,你在想想?”
  “不想了,就这吧,虎年多应景,虎头虎脑的也可爱不是。”
  杨父杨母:……
  杨晓晓:长得这般机灵,不得取个虎点的名字压压?
  东昭国。
  “还未找到?”
  暗卫们苦不堪言,只知道是一年轻女子,这让他们如何找?
  “未…未曾……”
  “砰——!”
  南宫凛近来越发暴躁了,无论他如何想,始终都想不起来,脑海里的女子是何模样,但内心深处却有一股一定要找到她的强烈欲望。
  “继续找。”
  “是。”
  低头间,手指缓缓抚过画卷上的红衣女子,直到指尖停留在那空白的五官处……
  *
  三年后……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荷花池中的四脚亭内,传出了一阵整齐稚嫩的读书声。
  杨晓晓站在池塘边,望着凉亭里气氛和谐的祖孙三人,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这俩孩子,可比你幼时还要有天赋些,娘记得你好像是五岁时才突然像开智了般……”说到这,吕枝忍不住轻笑出声。
  “娘,咱们去前厅喝茶吧。”
  “好…好,咱们也去喝茶,吃点心。”
  两个孩子这般聪慧,除了他们本身的基因外,也缺少不了杨晓晓的“启智丹”。
  两年后,一方圣旨下达!
  杨晓又是官升两级,为蜀郡:正二品总督,管理一省军事和部分民政事务。
  此时,两个小家伙也进入了蒙学高级班,立志要以自己父亲为榜样,要做年仅十一就三元及第的状元郎。
  没错,两个孩子自记事起,就以为杨晓晓是他们父亲,母亲早逝,虽没有母亲陪伴身旁,却对父亲有种别样的依恋。
  她想,也许这就是身为母亲的神奇之处吧,总归是自己生的,哪怕变换了身份,也阻碍不了雏鸟对母体天然的亲近依恋感。
  事实上,两个孩子也很是争气,虽没有杨晓晓的强大神识,也没有杨晓晓的多世知识熏陶和阅历。
  但在十五岁时,还是双双考上了状元及榜眼,位居第一、二名。
  大哥杨启明更是三元及第,但他知道,若是没有自己,弟弟应当也会是和自己一样的排名。
  这年,杨晓晓也因立下大大小小的功劳,阻止了不少蜀地内部势力的争斗,预防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冤案,使蜀地在杨晓晓多年任职以来,从未出过大纰漏。
  因此,本该给杨晓晓升官的大兴帝,在杨晓晓的委婉拒绝下,将荣耀尽量补偿在了其家人的身上,给吕枝封为了二品诰命夫人,给两个孩子在职务各方面也多了不少便利。
  最后也只给杨晓晓赏赐了不少的金银珠宝,以示安慰。
  一来,也是舍不得这样的人才,担心蜀地没有杨晓晓的坐镇,又会徒生变故,二来,杨晓晓主动提及,便也就随了杨晓晓的意。
  对此,杨晓晓也是非常满意的,娘有了诰命之身,儿子在仕途上也会看在她尽忠尽职的份上,多少顺逆一些。
  而且,金银财宝难道不香吗?何必跑到那京中去烧脑,每日天不亮的就要去上朝不说,一天到晚的跪、跪、跪个不停,她可受不了。
  这蜀地多可爱啊,生活富庶,美食也多,没事干干架,抄抄家,翻翻冤案,打打脸,逍遥又自在。
  别说蜀地的官员飘,她都有些飘了好吗!
  五十岁这年,杨晓晓在新帝不舍的挽留下,还是毅然决然的辞了官。
  最后她的官职,新帝还是安排了她的小儿子接替了,大儿子则早已是尚书令之位。
  自此,杨晓晓便带着双亲和各自身边的一贴身忠仆,一行六人,驾着马车去游山玩水了。
  几人游遍了三国王朝,体验了各地的风土人情,美食佳肴。
  在杨晓晓六十岁这年,一行人回到了皓月县老宅。
  没多久,杨父杨母在子子孙孙的环绕下,在同一天的时间里与世长辞。
  不得不说的是,杨父杨母死后,忠仆:全叔、惠娘,也跟随主子而去,被发现时,双双死在了墓碑旁。
  杨晓晓为感念二人的忠心,将二人埋葬在了双亲不远处的族坟边上。
  处理好了所有的事务后,告别了子子孙孙,又带着子墨出发了。
  十年后……
  辽阔的青青草原上,耸立着两个毡帐。
  白发苍苍的子墨,望着远处那背立而坐在小山坡上的杨晓晓,步履蹒跚的向前走了几步,对着那还依然背脊挺直,精神奕奕的主子缓缓跪下了身子,双手扣地,认真的磕了三个头,喃喃道:
  “主子,子墨……先行一步。”
  杨晓晓缓缓抬起头,望着天空上的白云,眼里闪过一丝看不懂的情绪。
  望着那毡帐前,跪下身子就再也没能起来的白色身影。
  “唉……”
  转身走了回去,扶起了地上的忠仆,双手穿过腿弯处,抱了起来。
  从空间取出一金丝楠木棺,将人摆了进去,最后安葬在了一片鲜花盛开的山坡之上。
  “这一世,你自跟随我起,便从未自由,下一世,希望你如这草原上的雄鹰般,拥有自己的人生,自由翱翔。”
  转身之际,一个身材高挑,银发及腰的男人,闯入了视线里。
  “是他……”
  浮云一别后,流水几十载。
  他找了她几十载,就连他自己都曾以为,那不过是黄粱一梦。
  不曾想,骤然惊醒,佳人颜,犹如在眼前。
  日暮黄昏,鲜花齐放,两个白发苍颜的身影遥遥相望,久久无语。
  三天后……
  夕阳余晖下,南宫凛靠坐在杨晓晓一旁的身体,渐渐失去了呼吸。
  “你们将他带回去安葬吧。”
  “可是……主子……”
  “没有可是。”
  *
  这一世,杨晓晓活到了八十五岁,最后在儿孙的环绕下,安详的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