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而杨晓晓留下的那些灵泉水足以保障杨家百年兴旺。
这一世,她活到了八十五岁,最后在儿孙的环绕下缓缓的闭上了双眼。
———
快速的吸收完面前的几丝功德金光后。
“系统去下个世界。”
“叮!宿主请准备。”
“叮!已随机筛选到匹配度最高的契合者!”
“叮!已成功投放。
———
原主是全家的希望,顶梁柱。
爹是个老秀才,终其一生也没踏破秀才的行列,为此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儿子身上。
但原主母亲连生了六个女儿,硬是没有一个儿子。
于是原主爹丧失了希望,终日郁郁不得志,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转机就在杨忠得知老妻老蚌怀珠时,又重新振作起来,觉得这胎定是个男丁,老天一定不会忘记他。
吕氏见此,提前去把了脉,知道还是个女孩后,为免夫君大受打击,便跟隔壁早几日怀男娃的乔娘子做交换,到时把孩子交换养两月。
乔娘子也了解杨家情况,且还是吕氏的闺中密友,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原主出生后,杨忠就第一时间撩起包被看了看茶壶,顿时高兴万分,当即抱着娃对着天空磕了三个响头。
当然,抱的不是原主,是隔壁男娃。
原主两岁时,就开始被自家爹每日在耳边念三字经,百家姓,等书籍进行熏陶……
更是在四岁时就已送去了私塾开蒙,承受了一家人的希望。
然……并卵。
原主甚至是不如父亲,也就考了个童生,就未曾有半点进步。
屡试屡败后,杨忠这些年的努力,希望,全部付水东流。
最后一气之下,死了。
杨忠去世后,吕氏觉得对不起丈夫, 要不是她想出的馊主意,丈夫可能也不会走到今天这步,因此内疚万分,没过多久也跟着去了。
在双亲都因自己而亡后,原主深受打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宿醉了一天一夜后,酒精中毒,死在了房间里,被下人破门发现时,尸体都硬了。
原主的意识里,无时无刻不在悔恨自己的无能,无法完成父亲的心愿,光耀杨家门楣。
———
什么玩意?
古代人都这死脑筋的?
在她看来,原主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本就没有义务一定要继承父亲的意志,这是强行强受,还一个要打,一个愿挨,要不说怎么是一家人呢。
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杨晓晓无语望天,这一世她叫杨晓,是那个秀才父亲想了十个月特意敲定下来的名字。
寓意:明智,对任何事都能得到独特的见解的意思。
也是为了以后儿子科考做铺垫了,也是希望儿子能比他更明智。
现在是原主五岁时。
已经在私塾开蒙一年了。
所以,这男人她做定了呗?
这倒是没什么不好,毕竟在古代还是男人身,行事自由一些。
但读书就不自由了……
以自己的能力,要是认真科考,将来考上了,又入了皇帝的眼咋整?那不是欺君?
杨晓晓:……!!!
不过那是普通人,自个可不担心这个问题,只要她不想,旁人休想发现。
“嘎~”推门声响起。
“公子,您醒了?”
“子墨伺候您更衣。”说着一个六岁小胖子一脸严肃认真的上前。
杨晓晓:长的那么喜庆叫什么子墨,应该叫元宝才对。
哦,好像还是原主父亲取的,这是原主父亲给他买的玩伴兼书童。
取的名字自然是和读书有关的。
杨晓晓自然的由小胖子给自己穿好衣服,又走到木架的铜盆前洗了脸,擦了牙。
看着丫鬟端进来的早膳,走到桌前,端起小粥,就着小菜几口吃完,双手一拍,就出门了。
现在是该去私塾的时间,原主每日可是要读书的,这苦逼的日子。
抬头看了看天色,天刚亮。
娘的……难道这辈子,我都不能赖床了?
不行,为了以后能早点赖床,老娘也得努力读书,争取早日摆烂,不就是光耀门楣嘛,小问题。
思绪眨眼飘过,遂目光如炬的朝院外走去。
子墨背起书箱快速跟去。
杨晓晓无意的扭头,就见那子墨像个圆球一般的身板,背着快人高的书箱,快步奔来,差点没绷住严肃的小脸。
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私塾,这家私塾是有钱人家私人创办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家族里的孩子启蒙所办。
杨晓纯碎就是里面的关系户,因为他爹就是里面花钱聘请的启蒙先生之一。
这关系说大不大,但是在学院还挺好使,至少没人会欺负他。
第188章 科举就算了,还让我娶妻?(2)
“晓弟弟,早啊。”
杨晓晓一扭头就看到了原主的铁哥们张恒,六岁的年纪,性格温和纯良,长相清秀白净,一举一动都带着一股小书呆子的气质。
“早。”
随即转身就进了书院。
提着书箱找到了原主的位置,坐了下去。
很快一个严肃的老头就背着手进入了课堂。
今日教习的是经书,弟子规。
杨晓晓看着周围一群摇头晃脑跟着夫子读书的小萝卜头,头都要炸了,念书她知道,可为啥还要摇头晃脑啊,这让她这个活了不知道多久的老帮菜可咋整?
“啪——”
“哎哟~”
一个不留神,头上就挨了一记敲。
一抬头就是李夫子那威严皱眉的严师脸。
很显然这记打,来自于夫子手中的那卷书。
“杨晓,上课要专心。”
“哦哦,好的夫子。”
弟子规 ,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下午,是自家老爹的课。
练字。
又是被着重关注的一下午。
到了下午散学时,杨晓晓已精疲力尽。
太难了!!!
明明会的东西,还要摇头晃脑的念,这跟大学生学识字有什么区别?
还得琢磨着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更丑,更稚嫩,更像原主些。
心累……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个月,杨晓晓终于在众人的眼里,慢慢成长起来了。
字至少是写得顺了,经书,基础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也都熟读,甚至倒背如流了。
杨晓晓也终于从启蒙班换到了初级班了,同一些八九岁的孩童一起学:《孝经》《大学》《中庸》等……
“晓弟弟,你终于跟我同班了,你加油啊,不然我很快就会去中级班了。”
杨晓晓:……
这张恒是跟原主一起入学的,后来月试进入了中级班,原主却还在原地踏步。
“嗤~中级班而已,说不得我还能赶在你前头呢。”
“哈哈,晓弟弟,你有如此志气也是好事,加油。”
杨晓晓翻了个白眼,转身就走。
“少爷,您最近好厉害啊,子墨太开心了。”
杨晓晓身形一顿,转身眯眼道:
“所以你以前不开心?”
“啊?不……不是啊,少爷啥样子墨都开心的,只不过以前老有人在背后讲公子坏话,说您没有读书的料……”
“……倒也没说错。”
“瞎说,公子明明就是贵人智迟,还没开智而已。”
…………
“用词很好。”
“嘿嘿…真的吗公子?”
“下次别用了。”
子墨:???
饭桌上杨忠最近的状态明显大好,吕氏见此也松下了一口陈年老气……
安下了心来,连带着整个杨宅的下人都沾了喜气,但凡有点什么差错,也是轻拿轻放,和蔼可亲。
“来,儿子,多吃点,最近念书辛苦了。”
“就是,晓儿,来,还有这个水晶肘子,娘特意让厨房给你做的,你不是最爱吃了吗,今日厨房做的格外用心,瞧瞧这色儿,看着都好吃。”
杨晓晓看着面前一碗堆积如山的饭菜,瞬间觉得好像也不是很饿了。
“爹,娘,这么多菜,儿子都不知道如何下筷了。”
“哎呀,也是哈,嘿嘿,是爹娘思虑不周,来,擀爹碗里一些。”
“爹,你往后在学堂不要再过多关照儿子了,这样不好。”
“嗯?怎么了?你是我儿子,我还不能对你上心些了?你可是我杨家的希望,要是爹不用心些,耽误了你可如何是好?”
“爹,儿子不是这个意思,在学堂,您是夫子,是大家共同的夫子,您应该在其位,尽其责。”
“儿子以前是不懂事,总让您操心,以后不会了,若是以后儿子有什么不懂的,会回家单独向父亲请教的。”
“好!好!好啊……”
这一世,她活到了八十五岁,最后在儿孙的环绕下缓缓的闭上了双眼。
———
快速的吸收完面前的几丝功德金光后。
“系统去下个世界。”
“叮!宿主请准备。”
“叮!已随机筛选到匹配度最高的契合者!”
“叮!已成功投放。
———
原主是全家的希望,顶梁柱。
爹是个老秀才,终其一生也没踏破秀才的行列,为此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儿子身上。
但原主母亲连生了六个女儿,硬是没有一个儿子。
于是原主爹丧失了希望,终日郁郁不得志,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转机就在杨忠得知老妻老蚌怀珠时,又重新振作起来,觉得这胎定是个男丁,老天一定不会忘记他。
吕氏见此,提前去把了脉,知道还是个女孩后,为免夫君大受打击,便跟隔壁早几日怀男娃的乔娘子做交换,到时把孩子交换养两月。
乔娘子也了解杨家情况,且还是吕氏的闺中密友,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原主出生后,杨忠就第一时间撩起包被看了看茶壶,顿时高兴万分,当即抱着娃对着天空磕了三个响头。
当然,抱的不是原主,是隔壁男娃。
原主两岁时,就开始被自家爹每日在耳边念三字经,百家姓,等书籍进行熏陶……
更是在四岁时就已送去了私塾开蒙,承受了一家人的希望。
然……并卵。
原主甚至是不如父亲,也就考了个童生,就未曾有半点进步。
屡试屡败后,杨忠这些年的努力,希望,全部付水东流。
最后一气之下,死了。
杨忠去世后,吕氏觉得对不起丈夫, 要不是她想出的馊主意,丈夫可能也不会走到今天这步,因此内疚万分,没过多久也跟着去了。
在双亲都因自己而亡后,原主深受打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宿醉了一天一夜后,酒精中毒,死在了房间里,被下人破门发现时,尸体都硬了。
原主的意识里,无时无刻不在悔恨自己的无能,无法完成父亲的心愿,光耀杨家门楣。
———
什么玩意?
古代人都这死脑筋的?
在她看来,原主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本就没有义务一定要继承父亲的意志,这是强行强受,还一个要打,一个愿挨,要不说怎么是一家人呢。
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杨晓晓无语望天,这一世她叫杨晓,是那个秀才父亲想了十个月特意敲定下来的名字。
寓意:明智,对任何事都能得到独特的见解的意思。
也是为了以后儿子科考做铺垫了,也是希望儿子能比他更明智。
现在是原主五岁时。
已经在私塾开蒙一年了。
所以,这男人她做定了呗?
这倒是没什么不好,毕竟在古代还是男人身,行事自由一些。
但读书就不自由了……
以自己的能力,要是认真科考,将来考上了,又入了皇帝的眼咋整?那不是欺君?
杨晓晓:……!!!
不过那是普通人,自个可不担心这个问题,只要她不想,旁人休想发现。
“嘎~”推门声响起。
“公子,您醒了?”
“子墨伺候您更衣。”说着一个六岁小胖子一脸严肃认真的上前。
杨晓晓:长的那么喜庆叫什么子墨,应该叫元宝才对。
哦,好像还是原主父亲取的,这是原主父亲给他买的玩伴兼书童。
取的名字自然是和读书有关的。
杨晓晓自然的由小胖子给自己穿好衣服,又走到木架的铜盆前洗了脸,擦了牙。
看着丫鬟端进来的早膳,走到桌前,端起小粥,就着小菜几口吃完,双手一拍,就出门了。
现在是该去私塾的时间,原主每日可是要读书的,这苦逼的日子。
抬头看了看天色,天刚亮。
娘的……难道这辈子,我都不能赖床了?
不行,为了以后能早点赖床,老娘也得努力读书,争取早日摆烂,不就是光耀门楣嘛,小问题。
思绪眨眼飘过,遂目光如炬的朝院外走去。
子墨背起书箱快速跟去。
杨晓晓无意的扭头,就见那子墨像个圆球一般的身板,背着快人高的书箱,快步奔来,差点没绷住严肃的小脸。
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私塾,这家私塾是有钱人家私人创办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家族里的孩子启蒙所办。
杨晓纯碎就是里面的关系户,因为他爹就是里面花钱聘请的启蒙先生之一。
这关系说大不大,但是在学院还挺好使,至少没人会欺负他。
第188章 科举就算了,还让我娶妻?(2)
“晓弟弟,早啊。”
杨晓晓一扭头就看到了原主的铁哥们张恒,六岁的年纪,性格温和纯良,长相清秀白净,一举一动都带着一股小书呆子的气质。
“早。”
随即转身就进了书院。
提着书箱找到了原主的位置,坐了下去。
很快一个严肃的老头就背着手进入了课堂。
今日教习的是经书,弟子规。
杨晓晓看着周围一群摇头晃脑跟着夫子读书的小萝卜头,头都要炸了,念书她知道,可为啥还要摇头晃脑啊,这让她这个活了不知道多久的老帮菜可咋整?
“啪——”
“哎哟~”
一个不留神,头上就挨了一记敲。
一抬头就是李夫子那威严皱眉的严师脸。
很显然这记打,来自于夫子手中的那卷书。
“杨晓,上课要专心。”
“哦哦,好的夫子。”
弟子规 ,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下午,是自家老爹的课。
练字。
又是被着重关注的一下午。
到了下午散学时,杨晓晓已精疲力尽。
太难了!!!
明明会的东西,还要摇头晃脑的念,这跟大学生学识字有什么区别?
还得琢磨着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更丑,更稚嫩,更像原主些。
心累……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个月,杨晓晓终于在众人的眼里,慢慢成长起来了。
字至少是写得顺了,经书,基础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也都熟读,甚至倒背如流了。
杨晓晓也终于从启蒙班换到了初级班了,同一些八九岁的孩童一起学:《孝经》《大学》《中庸》等……
“晓弟弟,你终于跟我同班了,你加油啊,不然我很快就会去中级班了。”
杨晓晓:……
这张恒是跟原主一起入学的,后来月试进入了中级班,原主却还在原地踏步。
“嗤~中级班而已,说不得我还能赶在你前头呢。”
“哈哈,晓弟弟,你有如此志气也是好事,加油。”
杨晓晓翻了个白眼,转身就走。
“少爷,您最近好厉害啊,子墨太开心了。”
杨晓晓身形一顿,转身眯眼道:
“所以你以前不开心?”
“啊?不……不是啊,少爷啥样子墨都开心的,只不过以前老有人在背后讲公子坏话,说您没有读书的料……”
“……倒也没说错。”
“瞎说,公子明明就是贵人智迟,还没开智而已。”
…………
“用词很好。”
“嘿嘿…真的吗公子?”
“下次别用了。”
子墨:???
饭桌上杨忠最近的状态明显大好,吕氏见此也松下了一口陈年老气……
安下了心来,连带着整个杨宅的下人都沾了喜气,但凡有点什么差错,也是轻拿轻放,和蔼可亲。
“来,儿子,多吃点,最近念书辛苦了。”
“就是,晓儿,来,还有这个水晶肘子,娘特意让厨房给你做的,你不是最爱吃了吗,今日厨房做的格外用心,瞧瞧这色儿,看着都好吃。”
杨晓晓看着面前一碗堆积如山的饭菜,瞬间觉得好像也不是很饿了。
“爹,娘,这么多菜,儿子都不知道如何下筷了。”
“哎呀,也是哈,嘿嘿,是爹娘思虑不周,来,擀爹碗里一些。”
“爹,你往后在学堂不要再过多关照儿子了,这样不好。”
“嗯?怎么了?你是我儿子,我还不能对你上心些了?你可是我杨家的希望,要是爹不用心些,耽误了你可如何是好?”
“爹,儿子不是这个意思,在学堂,您是夫子,是大家共同的夫子,您应该在其位,尽其责。”
“儿子以前是不懂事,总让您操心,以后不会了,若是以后儿子有什么不懂的,会回家单独向父亲请教的。”
“好!好!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