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这原本不是什么难题,但如果公冶慈就是他们的师尊真慈道人,那这个问题就相当棘手了。
选择师尊还是选择道义,无论是谁,都会纠结。
三人互看一眼,心中已有定论,且了然彼此想法——这趟千瘴原始林之行,且不说其他方面的提升,倒是叫他三人之间的默契更胜以往。
锦玹绮即为大师兄,便身先士卒,开口应答:
“那时是在极为无奈的境况下,才逼不得已,对师尊出手,并非是因为师尊有什么错误,当日发生的一切,到底是谁好谁坏,谁又是被陷害之人,如今诸位想必早已心知肚明,况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对师尊的敬重之意从来没有丝毫减弱,且从师尊处修行很多觉悟。”
“如今正是危难之际,我跟随师尊修行时,曾经从师尊的书阁中看过一些道理,说是大的灾祸到来之前,必然会有小的祸乱频发,此乃世道将乱的征兆,师尊又留下提示,叫我等注意魔物,恐怕诸恶作乱,便是有魔族居中引诱,我等该以天下太平为先,先镇诸恶,再防魔乱。”
他故意没提该怎么应付已经成为“公冶慈”的师尊,原本会被人第一时间发现并质疑,但听他提起魔物入侵之事,而且说的有模有样,比公冶慈只对几个人语焉不详的几句提示说的更加吓人,顿时所有人都吓得魂飞魄散,面容苍白。
公冶慈再怎么是天下第一邪修,也没真的滥杀无辜,甚至还帮着做了不少善事,只是他横行无忌,又爱玩弄世人,无视人间界各种约定俗成的束缚,才叫人认为他太离经叛道,过于邪门,乃至对他生恨。
更多是叫人对他的感情是又爱又恨,很是复杂。
但如果真说有魔族入侵,那人间界的修行者,对魔族就是全然的恐惧憎恶了。
因为那代表着真正生灵涂炭,血流江山。
纵观古来几次魔族入侵,无不伤亡惨重,付出许多惨烈代价,才将其封印诛杀,缝补完整人间界与魔界之间的屏障。
于是在锦玹绮讲话之中,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转移至虚无渺茫的魔乱之中,并为此争论起来。
有人立刻下意识否定:“这不可能!各处封印并没有魔族入侵的征兆,阵法封印也没预警被破!”
又有人忐忑不安:“这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到底为何会有这种判定啊。”
还有人道:“道友可确认真有魔族入侵?”
锦玹绮当然不确定。
但他可不想附和这群人和师尊反目成仇,也不相信师尊真是挑拨这些恶人恶事的元凶,原因很简单,他不认为这些不入流的货色能入师尊他老人家法眼。
师尊连他们这些亲传弟子各种折腾,也是为叫他们各自速度成长起来,或者只是当他们是猫猫狗狗之类的小崽子逗弄,压根没心情怂恿他们为自己做事。
亲传弟子犹然如此,怎么可能对这些面都没见过的人传送什么祸乱天下的念头。
但话却不能这么说。
锦玹绮仍保持淡定神色,只立下誓言与修真界共存亡,并愿意带头去找那些隐藏在人间界的魔族后人,看他们与魔族是否有什么勾结。
简直是万分的大义凛然了。
他又有救世的盛名,那是众人皆知的事,说出这种话叫更多人敬佩他年少有为,舍身忘义,倒是不会觉得他在夸大其词。
这般境况下,总也叫人再不能谴责他什么,否则岂不是故意找茬,或者太过眼界狭窄了。
郑月浓接着表明立场——
那就是没有立场。
她是医师,一生使命只为救死扶伤,可不是把生命浪费在这些勾心斗角中的。
况且恶人恶事增多,再加上如果真有魔祸,那无疑是会出现很多伤病,她必须要抓紧时间救治病患,以及做些充足的准备,没时间浪费在这些打打杀杀会照成伤亡的事情上。
而在她明确自己的态度后不久,药王张知渺就已经派童子前来传信,要她跟随童子一道速速前去找他,言谈之间说要准备诸多药方药草,似乎真是风雨欲来的样子了。
在没找到师尊前,郑月浓此刻名义上,也还算是张知渺的半个弟子,公冶慈这个正经师尊既然没要她做什么,那自然是听张知渺的话,当下也不过多停留,即可离去。
花照水的态度就更简单不过。
他有委托在身,目前打算是送游坊主的骨灰回去七恶谷埋葬,可没时间陪这些人玩勾心斗角的游戏。
临走之前,倒是又把那自称是从七恶谷出来的跛脚之人也一道带走了。
其他修行者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在意此人生死。
于是等公冶慈从妖界回来的时候,人间界的风气氛围又变了一变。
他那位大徒弟锦玹绮,整日忙着到处去惩恶扬善,找寻魔物,乃至名门世家也被他游走说服,齐力将浑水摸鱼的恶徒全面镇压下来。
俨然已隐隐约约成为诸位修行者心中的领头人。
郑月浓呢,也忙着到处去治疗伤患。
花照水原本是想送了骨灰就走,却不料七恶谷中聚集的都是一群恶人,想进去容易,想出来却难。
尤其是得知他竟然和公冶慈还有些渊源,那就更不可能轻而易举把他放走了。
然后他就被困在谷中,和这群人斗智斗勇。
总之徒弟们各有各的忙碌,且很难不说这些忙碌的原因和公冶慈没关系。
但他却一路直行,去往飞仙峰。
哦,现在该称为落仙湖。
公冶慈盘膝坐在湖边的亭子中,静默观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湖水,发觉有人息靠近。
那是锦玹绮,郑月浓,以及留在渊灵宫的白渐月三个弟子,在得知他回来人间界的消息后,一道赶过来找他。
其他倒是也有人想来,却无法突破他布下的屏障。
饶是他们三个,能进来也是因为公冶慈有意放行。
师徒见面之后,却也来不及说太多废话寒暄——
主要是弟子们各个面带愁容,锦玹纵身为大弟子,亦是直接急促询问:
“师尊,您是早就知晓了吗?!”
第167章 前夕弄假成真
那原本只是一个推诿的借口。
锦玹绮是不想让话题一直停留在师尊的立场选择上,所以才顺着师尊留下的只言片语来说有魔乱发生。
其他人也没真当回事儿,或是觉得人间界已数百年没发生魔祸,遥不可及,比起来近在咫尺的威胁,更像是遥不可及的传说,虽然警觉害怕,却仍像是蒙了一层面纱一样,不能叫人感到切身的惊恐,大多数只觉得是谣传,最后不过是虚惊一场。
毕竟,这许多年也不是没有魔界将要侵入的消息,但最后往往不过是有人修行走火入魔,或者妖鬼之物作乱,有些甚至是好事之人的谣传,总之绝非是魔族复兴。
又或是,是同样心知肚明,锦玹纵说的一切不过是为保师尊的借口。
总之,虽然也跟着轰轰烈烈到处去找魔族后裔,但心情却都轻松,不过是找着玩而已,甚至不少人主动报名,就是奔着偷懒去的。
事情从衍清宗的几个弟子,按照惯例探访某处魔族后裔线索出没的村落时发生改变。
是说那几个弟子,竟齐齐覆灭,没有一个人活着逃出,就连各种用来逃窜或通讯的东西也全被消灭殆尽。
最后只有一只灵鸟逃出生天,飞回衍清宗,传出“有魔复生,屏障将破”口信后,就当场消散。
所谓的屏障将破,说的是什么屏障,不言而喻了。
而这次再去查看人间界与魔界之间的屏障时,却发现不知何时,竟出现裂痕,有源源不断的魔气泄露出来,已经感染一片海域,魔化无数海中怪物。
叫前去查探的人惊疑不定,甚至有人丧命其中。
也不是没想趁着缝隙将裂,连忙补全,但就算是堵上整个人间界的灵气,恐怕也无济于事,只因这屏障乃是天道机缘演化,上古圣人所设,如今人间界灵气式微,既不能弥补裂痕,也再没任何成神成圣的人。
就算是公冶慈……是了!还有一个公冶慈!
那似乎才叫众人后知后觉的想起来,人间界还有一个天赋卓绝的公冶慈,若说人间界有谁能比拟神圣,也只有他了。
但谁能去找他,谁敢去找他,谁又能保证,找到他,他就会帮忙救世?
他独善其身的性情众所周知,叫他大公无私到以命救世,就算最冷漠的人都会冷笑出声,因为太过荒谬。
但不试一试,谁知道会不会有转机出现?
于是他的三个亲传弟子身先士卒,连带着其他人都跑到昔日飞仙峰下,结果却面对着一道不能进入的屏障。
昔日飞仙峰,今朝落仙湖,来到当初神陨之地,是否是在冷漠回绝,告知众人人间界曾经对他诛杀殆尽,重生后还妄图再重演一次当年“盛况”。
结果现在竟然要他救世,岂不可笑。
选择师尊还是选择道义,无论是谁,都会纠结。
三人互看一眼,心中已有定论,且了然彼此想法——这趟千瘴原始林之行,且不说其他方面的提升,倒是叫他三人之间的默契更胜以往。
锦玹绮即为大师兄,便身先士卒,开口应答:
“那时是在极为无奈的境况下,才逼不得已,对师尊出手,并非是因为师尊有什么错误,当日发生的一切,到底是谁好谁坏,谁又是被陷害之人,如今诸位想必早已心知肚明,况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对师尊的敬重之意从来没有丝毫减弱,且从师尊处修行很多觉悟。”
“如今正是危难之际,我跟随师尊修行时,曾经从师尊的书阁中看过一些道理,说是大的灾祸到来之前,必然会有小的祸乱频发,此乃世道将乱的征兆,师尊又留下提示,叫我等注意魔物,恐怕诸恶作乱,便是有魔族居中引诱,我等该以天下太平为先,先镇诸恶,再防魔乱。”
他故意没提该怎么应付已经成为“公冶慈”的师尊,原本会被人第一时间发现并质疑,但听他提起魔物入侵之事,而且说的有模有样,比公冶慈只对几个人语焉不详的几句提示说的更加吓人,顿时所有人都吓得魂飞魄散,面容苍白。
公冶慈再怎么是天下第一邪修,也没真的滥杀无辜,甚至还帮着做了不少善事,只是他横行无忌,又爱玩弄世人,无视人间界各种约定俗成的束缚,才叫人认为他太离经叛道,过于邪门,乃至对他生恨。
更多是叫人对他的感情是又爱又恨,很是复杂。
但如果真说有魔族入侵,那人间界的修行者,对魔族就是全然的恐惧憎恶了。
因为那代表着真正生灵涂炭,血流江山。
纵观古来几次魔族入侵,无不伤亡惨重,付出许多惨烈代价,才将其封印诛杀,缝补完整人间界与魔界之间的屏障。
于是在锦玹绮讲话之中,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转移至虚无渺茫的魔乱之中,并为此争论起来。
有人立刻下意识否定:“这不可能!各处封印并没有魔族入侵的征兆,阵法封印也没预警被破!”
又有人忐忑不安:“这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到底为何会有这种判定啊。”
还有人道:“道友可确认真有魔族入侵?”
锦玹绮当然不确定。
但他可不想附和这群人和师尊反目成仇,也不相信师尊真是挑拨这些恶人恶事的元凶,原因很简单,他不认为这些不入流的货色能入师尊他老人家法眼。
师尊连他们这些亲传弟子各种折腾,也是为叫他们各自速度成长起来,或者只是当他们是猫猫狗狗之类的小崽子逗弄,压根没心情怂恿他们为自己做事。
亲传弟子犹然如此,怎么可能对这些面都没见过的人传送什么祸乱天下的念头。
但话却不能这么说。
锦玹绮仍保持淡定神色,只立下誓言与修真界共存亡,并愿意带头去找那些隐藏在人间界的魔族后人,看他们与魔族是否有什么勾结。
简直是万分的大义凛然了。
他又有救世的盛名,那是众人皆知的事,说出这种话叫更多人敬佩他年少有为,舍身忘义,倒是不会觉得他在夸大其词。
这般境况下,总也叫人再不能谴责他什么,否则岂不是故意找茬,或者太过眼界狭窄了。
郑月浓接着表明立场——
那就是没有立场。
她是医师,一生使命只为救死扶伤,可不是把生命浪费在这些勾心斗角中的。
况且恶人恶事增多,再加上如果真有魔祸,那无疑是会出现很多伤病,她必须要抓紧时间救治病患,以及做些充足的准备,没时间浪费在这些打打杀杀会照成伤亡的事情上。
而在她明确自己的态度后不久,药王张知渺就已经派童子前来传信,要她跟随童子一道速速前去找他,言谈之间说要准备诸多药方药草,似乎真是风雨欲来的样子了。
在没找到师尊前,郑月浓此刻名义上,也还算是张知渺的半个弟子,公冶慈这个正经师尊既然没要她做什么,那自然是听张知渺的话,当下也不过多停留,即可离去。
花照水的态度就更简单不过。
他有委托在身,目前打算是送游坊主的骨灰回去七恶谷埋葬,可没时间陪这些人玩勾心斗角的游戏。
临走之前,倒是又把那自称是从七恶谷出来的跛脚之人也一道带走了。
其他修行者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在意此人生死。
于是等公冶慈从妖界回来的时候,人间界的风气氛围又变了一变。
他那位大徒弟锦玹绮,整日忙着到处去惩恶扬善,找寻魔物,乃至名门世家也被他游走说服,齐力将浑水摸鱼的恶徒全面镇压下来。
俨然已隐隐约约成为诸位修行者心中的领头人。
郑月浓呢,也忙着到处去治疗伤患。
花照水原本是想送了骨灰就走,却不料七恶谷中聚集的都是一群恶人,想进去容易,想出来却难。
尤其是得知他竟然和公冶慈还有些渊源,那就更不可能轻而易举把他放走了。
然后他就被困在谷中,和这群人斗智斗勇。
总之徒弟们各有各的忙碌,且很难不说这些忙碌的原因和公冶慈没关系。
但他却一路直行,去往飞仙峰。
哦,现在该称为落仙湖。
公冶慈盘膝坐在湖边的亭子中,静默观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湖水,发觉有人息靠近。
那是锦玹绮,郑月浓,以及留在渊灵宫的白渐月三个弟子,在得知他回来人间界的消息后,一道赶过来找他。
其他倒是也有人想来,却无法突破他布下的屏障。
饶是他们三个,能进来也是因为公冶慈有意放行。
师徒见面之后,却也来不及说太多废话寒暄——
主要是弟子们各个面带愁容,锦玹纵身为大弟子,亦是直接急促询问:
“师尊,您是早就知晓了吗?!”
第167章 前夕弄假成真
那原本只是一个推诿的借口。
锦玹绮是不想让话题一直停留在师尊的立场选择上,所以才顺着师尊留下的只言片语来说有魔乱发生。
其他人也没真当回事儿,或是觉得人间界已数百年没发生魔祸,遥不可及,比起来近在咫尺的威胁,更像是遥不可及的传说,虽然警觉害怕,却仍像是蒙了一层面纱一样,不能叫人感到切身的惊恐,大多数只觉得是谣传,最后不过是虚惊一场。
毕竟,这许多年也不是没有魔界将要侵入的消息,但最后往往不过是有人修行走火入魔,或者妖鬼之物作乱,有些甚至是好事之人的谣传,总之绝非是魔族复兴。
又或是,是同样心知肚明,锦玹纵说的一切不过是为保师尊的借口。
总之,虽然也跟着轰轰烈烈到处去找魔族后裔,但心情却都轻松,不过是找着玩而已,甚至不少人主动报名,就是奔着偷懒去的。
事情从衍清宗的几个弟子,按照惯例探访某处魔族后裔线索出没的村落时发生改变。
是说那几个弟子,竟齐齐覆灭,没有一个人活着逃出,就连各种用来逃窜或通讯的东西也全被消灭殆尽。
最后只有一只灵鸟逃出生天,飞回衍清宗,传出“有魔复生,屏障将破”口信后,就当场消散。
所谓的屏障将破,说的是什么屏障,不言而喻了。
而这次再去查看人间界与魔界之间的屏障时,却发现不知何时,竟出现裂痕,有源源不断的魔气泄露出来,已经感染一片海域,魔化无数海中怪物。
叫前去查探的人惊疑不定,甚至有人丧命其中。
也不是没想趁着缝隙将裂,连忙补全,但就算是堵上整个人间界的灵气,恐怕也无济于事,只因这屏障乃是天道机缘演化,上古圣人所设,如今人间界灵气式微,既不能弥补裂痕,也再没任何成神成圣的人。
就算是公冶慈……是了!还有一个公冶慈!
那似乎才叫众人后知后觉的想起来,人间界还有一个天赋卓绝的公冶慈,若说人间界有谁能比拟神圣,也只有他了。
但谁能去找他,谁敢去找他,谁又能保证,找到他,他就会帮忙救世?
他独善其身的性情众所周知,叫他大公无私到以命救世,就算最冷漠的人都会冷笑出声,因为太过荒谬。
但不试一试,谁知道会不会有转机出现?
于是他的三个亲传弟子身先士卒,连带着其他人都跑到昔日飞仙峰下,结果却面对着一道不能进入的屏障。
昔日飞仙峰,今朝落仙湖,来到当初神陨之地,是否是在冷漠回绝,告知众人人间界曾经对他诛杀殆尽,重生后还妄图再重演一次当年“盛况”。
结果现在竟然要他救世,岂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