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神器三生镜的破碎,究竟是因为责任全在于吾,还是因为拥有者无能,身为神器的拥有者,东方府主应当心知肚明才对,那么,府主大人,是否要亲口承认——神器陨落,全是吾的过错呢。”
说话之间,更是全无任何愧疚之意。
东方萍末的牙齿咬的咯咯作响,看向公冶慈的目光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怒——
他怎能不怪此人当着天下修行者的面戏弄自己,怎么不会把三生镜的陨落怪罪到眼前之人的身上,乃至于攸关整个天演府的颜面在今夜被一扫而空,若说心中没丝毫对此人的愤恨,那才是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谎言。
可听着公冶慈这般充满嘲讽的笑,却无法真的气血上头,真如公冶慈所说那样,开口讲说三生镜全因他而碎的话语。
若真那样说的话,其他人暂且不论,东方萍末自己都要羞愤致死,无言面见先贤,他日落黄泉路上还有与兄长相逢机会,也无能承受兄长失望的目光。
最重要的,如果自己当真胆怯至此,将所有事故全都推脱到公冶慈的身上,更会遭受公冶慈毫不留情的嘲讽,被他所看不起。
世上还有比被仇恨之人鄙夷更痛苦的事情吗?至少东方萍末不认为有。
或许旁人能面不改色的将属于自己的过错推脱到别人身上,可是他做不出来。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连带着宗门的脸皮不要,将一切罪责全都推到公冶慈身上,又如何呢,难道能伤害他半分吗?
还是说可以借此引起公愤,让公冶慈身败名裂,天下共诛杀之,这种事情对其他人而言或许是无解困局,但公冶慈一个已经有过一次被整个人间界名门世家追杀之境况的人,又怎么会为此困扰。
正如眼下情形一般。
面对公冶慈充满引诱的询问,东方萍末还保持着一丝理智的沉默,其他人却已经忍不住为他义愤填膺的发生,或仅仅只是想找一个群殴公冶慈的借口,总之在一两个人开口声援之后,现场便掀起一阵更大的,针对公冶慈的呵斥声。
“你这邪修!当真是厚颜无耻,三生镜因你而碎是诸位亲眼所见,你却又来逼迫帮主否认此事,世上还有比你更厚颜无耻的人吗?”
“正是正是,果真是天下第一邪修,怎么能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出来!”
“那可是千万年前天道遗留人间界的神器,就这样硬生生因他而碎,纵然天演府大度,府主气量宽阔不予计较,我们这些人却也要帮忙套一个公道才行……”
“公冶慈,你还不认罪?!”
……
太过浓烈的情绪涌上心头,又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总会让人不满足于口头的发言,忍不住想要动手教训。
尤其是在众人的情绪全被调动之后,那牵引着所有人情绪的人却仍无甚所谓的处于人群中央,面带笑意——甚至是厌倦的神色,似乎完全不把众人的愤怒当一回事儿。
简直可恶至极。
于是终于有人彻底忍不住,借由义气之名,拔出佩剑,飞身朝公冶慈袭来。
是颇为年轻的小辈——只有足够年轻,才有这般沸腾的热血上头,也只有足够年轻,才会做出这般动手来挑衅公冶慈的行为。
那飞驰而来的剑眼看要刺穿公冶慈的肺腑心脉,却奇异的穿风而过,然后来犯之人就因为太过用力却又没遭到预想中的阻碍,乃至于整个人一头撞在地面上,颇为狼狈的打了一个滚,好险没被自己的武器伤到。
恼羞成怒的回头去望,却见公冶慈仍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刚才的一切全都是错觉。
明明没见他躲闪——怎么可能好像是穿过虚空一样,难道是自己出现幻觉?
来犯的小辈从地上飞快的爬了起来,惊疑不定的看着仍站在原处的公冶慈,再次袭击而去,却还是同样的结果——明明眼睁睁看到刺中目标,结果却是一场空梦,几次来回下来,非但没伤到公冶慈一分一毫,反倒让自己神识恍惚,茫然无措,怀疑自己所处世界是否真实。
公冶慈当然是躲闪了,只是以此人的身手与反应速度没看到而已,因此怀疑天地虚实,也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可不能怪公冶慈他无情逗弄——毕竟,公冶慈也只是稍微挪动身影,可是连一丝一毫的幻术招式都没使用出来。
但似乎相信他并没有暗中动手的人不多,甚至非常稀少。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少年人要被公冶慈小小的玩笑逼疯,旁观之人却很能看清公冶慈恶劣的逗弄。
距离最近的渊灵宫宫主司空尽欢打了一个哈欠,笑嘻嘻的啧声叹道:
“啧,这熟悉的故弄玄虚,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恶趣味,现在倒是真相信你是他了,虽然我猜,应该很多人不想相信。”
听见他说话的人中,相当一部分确实是这样认为,但没他这么坦荡的心态讲述出来,于是权当做没听到,而无人附和,更让司空尽欢感觉很没意思,于是又只能看着公冶慈去逗弄那些被一腔热血或热情气氛冲昏头壳的年轻修行者们。
有一个人动手,接二连三又有不少人全都扑来围殴公冶慈——或者,那称为被单方面的凌辱也不算过分。
哦,指的是公冶慈单方面凌辱一群人。
他在飞扑过来的人群之中如风似月一样腾挪身影,颇为游刃有余,可却把前来准备教训他的人害惨,因为总是在觉得攻击到公冶慈,心中生出喜悦时,却恍然发现被自己攻击的另有其人,而原本站在原地的公冶慈已经了无踪迹,若是收招快至多让自己身形不稳或者有些小小的收招反噬,然而反应慢些,却是直接攻击到旁人。
自然,被攻击的人不可能总会忍气吞声,总是要教训回来,不多时,明镜台上便混战一片。
等待有人忍不住出声镇压,强行令这些互殴的少年们停止战况时,已经不少人受伤流血,原本该是被围攻之人,公冶慈却是连衣襟都没丝毫褶皱,至多发丝有些散乱,但那是因为夜风吹拂所致,可不是因为这些人的缘故。
虽然这些人是自己眼瞎手慢看不清,但不妨碍在场之人迁怒到公冶慈身上:
“好你个公冶慈,你到底做了什么,才让大家都互相残杀起来!”
“哼,你最擅长幻术……果然是你用了什么幻术,才叫大伙儿中招互相打了起来。”
“公冶慈,你这邪修不但不认罪,竟然还敢戏耍众人,简直忍无可忍,实乃恶劣至极!”
……
公冶慈并不否认以人间界的道德评判,自己确实性情恶劣,但若说这些人互相群殴,是因为中了他的幻术——这可真就是冤枉,公冶慈甚至没做任何反击的动作,仅仅只是挪动了一下身形而已。
非要说有谁是因为他受伤,那或许是因为被他运转修为挪动站位时所带起的风动而到底,但被风吹倒,怎么看也不是公冶慈的罪过吧。
而且,话又说回来,竟然能被风吹得踉跄到底,根基简直差的让人不能直视啊。
不过,虽然这是实话,但说出来恐怕又要让人恼羞成怒,毫无任何新意的反应,让公冶慈都懒得说出来观察在场之人的反应,因为是可预料的无趣。
他甚至已经不想再继续在这里待下去,翻来覆去也不过是哪些已经听过无数遍的话,数十年过去,不但话术毫无任何长进,更是连带着修为一代不如一代,让公冶慈动手的欲望都没有。
但他今夜若不动手,似乎很难让在场这些人善罢甘休,所以,公冶慈终于大发善心,来回应这些人的挑衅言行:
“既然尔等很期望我还手,那满足尔等的期望,也无不可。”
在场众人一阵抽气声——从哪里看出来有这种期望!
因为太过震惊,让本是喧闹的现场顿时声音低落下去,近乎完全沉寂——他们口头指责公冶慈是一回事儿,真把他激怒动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但如果说什么希望你最好站在原地不动等着挨打就行之类的话,似乎也说不出口,未免太过丢人了。
围殴本就不算是有底气的事情,再说什么让被围殴的人不准还手的话,好像是很怕他一样——虽然确实是如此,但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就好,倒也没有必要说出来。
——生灵总是如此叛逆,尤其人族,常常不能控制自己去做一些明知会有不好后果的事情,等事到临头,才又后悔自己不该做。
却也为时已晚。
第159章 三月之期也好让我罪责名副其实
公冶慈要说什么,要做什么,本也不受别人的情绪动摇,他既然准备动手,来让在场这些宾客重温一番昔日犹如被阴影笼罩天空的感觉,那就算是有人出声反对,也无济于事。
所以不等任何人开口发表评价,公冶慈便又接着悠悠说道:
“众望所归,认为我有罪在身,且对我进行讨伐,若我无动于衷,似乎也不太美妙,好像很看轻诸位一样,此外,似乎还有人怀疑的身份,既然如此,那倒是不妨请诸位赐教一番,也好让我罪责名副其实,能够自证身份。”
说话之间,更是全无任何愧疚之意。
东方萍末的牙齿咬的咯咯作响,看向公冶慈的目光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怒——
他怎能不怪此人当着天下修行者的面戏弄自己,怎么不会把三生镜的陨落怪罪到眼前之人的身上,乃至于攸关整个天演府的颜面在今夜被一扫而空,若说心中没丝毫对此人的愤恨,那才是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谎言。
可听着公冶慈这般充满嘲讽的笑,却无法真的气血上头,真如公冶慈所说那样,开口讲说三生镜全因他而碎的话语。
若真那样说的话,其他人暂且不论,东方萍末自己都要羞愤致死,无言面见先贤,他日落黄泉路上还有与兄长相逢机会,也无能承受兄长失望的目光。
最重要的,如果自己当真胆怯至此,将所有事故全都推脱到公冶慈的身上,更会遭受公冶慈毫不留情的嘲讽,被他所看不起。
世上还有比被仇恨之人鄙夷更痛苦的事情吗?至少东方萍末不认为有。
或许旁人能面不改色的将属于自己的过错推脱到别人身上,可是他做不出来。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连带着宗门的脸皮不要,将一切罪责全都推到公冶慈身上,又如何呢,难道能伤害他半分吗?
还是说可以借此引起公愤,让公冶慈身败名裂,天下共诛杀之,这种事情对其他人而言或许是无解困局,但公冶慈一个已经有过一次被整个人间界名门世家追杀之境况的人,又怎么会为此困扰。
正如眼下情形一般。
面对公冶慈充满引诱的询问,东方萍末还保持着一丝理智的沉默,其他人却已经忍不住为他义愤填膺的发生,或仅仅只是想找一个群殴公冶慈的借口,总之在一两个人开口声援之后,现场便掀起一阵更大的,针对公冶慈的呵斥声。
“你这邪修!当真是厚颜无耻,三生镜因你而碎是诸位亲眼所见,你却又来逼迫帮主否认此事,世上还有比你更厚颜无耻的人吗?”
“正是正是,果真是天下第一邪修,怎么能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出来!”
“那可是千万年前天道遗留人间界的神器,就这样硬生生因他而碎,纵然天演府大度,府主气量宽阔不予计较,我们这些人却也要帮忙套一个公道才行……”
“公冶慈,你还不认罪?!”
……
太过浓烈的情绪涌上心头,又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总会让人不满足于口头的发言,忍不住想要动手教训。
尤其是在众人的情绪全被调动之后,那牵引着所有人情绪的人却仍无甚所谓的处于人群中央,面带笑意——甚至是厌倦的神色,似乎完全不把众人的愤怒当一回事儿。
简直可恶至极。
于是终于有人彻底忍不住,借由义气之名,拔出佩剑,飞身朝公冶慈袭来。
是颇为年轻的小辈——只有足够年轻,才有这般沸腾的热血上头,也只有足够年轻,才会做出这般动手来挑衅公冶慈的行为。
那飞驰而来的剑眼看要刺穿公冶慈的肺腑心脉,却奇异的穿风而过,然后来犯之人就因为太过用力却又没遭到预想中的阻碍,乃至于整个人一头撞在地面上,颇为狼狈的打了一个滚,好险没被自己的武器伤到。
恼羞成怒的回头去望,却见公冶慈仍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刚才的一切全都是错觉。
明明没见他躲闪——怎么可能好像是穿过虚空一样,难道是自己出现幻觉?
来犯的小辈从地上飞快的爬了起来,惊疑不定的看着仍站在原处的公冶慈,再次袭击而去,却还是同样的结果——明明眼睁睁看到刺中目标,结果却是一场空梦,几次来回下来,非但没伤到公冶慈一分一毫,反倒让自己神识恍惚,茫然无措,怀疑自己所处世界是否真实。
公冶慈当然是躲闪了,只是以此人的身手与反应速度没看到而已,因此怀疑天地虚实,也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可不能怪公冶慈他无情逗弄——毕竟,公冶慈也只是稍微挪动身影,可是连一丝一毫的幻术招式都没使用出来。
但似乎相信他并没有暗中动手的人不多,甚至非常稀少。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少年人要被公冶慈小小的玩笑逼疯,旁观之人却很能看清公冶慈恶劣的逗弄。
距离最近的渊灵宫宫主司空尽欢打了一个哈欠,笑嘻嘻的啧声叹道:
“啧,这熟悉的故弄玄虚,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恶趣味,现在倒是真相信你是他了,虽然我猜,应该很多人不想相信。”
听见他说话的人中,相当一部分确实是这样认为,但没他这么坦荡的心态讲述出来,于是权当做没听到,而无人附和,更让司空尽欢感觉很没意思,于是又只能看着公冶慈去逗弄那些被一腔热血或热情气氛冲昏头壳的年轻修行者们。
有一个人动手,接二连三又有不少人全都扑来围殴公冶慈——或者,那称为被单方面的凌辱也不算过分。
哦,指的是公冶慈单方面凌辱一群人。
他在飞扑过来的人群之中如风似月一样腾挪身影,颇为游刃有余,可却把前来准备教训他的人害惨,因为总是在觉得攻击到公冶慈,心中生出喜悦时,却恍然发现被自己攻击的另有其人,而原本站在原地的公冶慈已经了无踪迹,若是收招快至多让自己身形不稳或者有些小小的收招反噬,然而反应慢些,却是直接攻击到旁人。
自然,被攻击的人不可能总会忍气吞声,总是要教训回来,不多时,明镜台上便混战一片。
等待有人忍不住出声镇压,强行令这些互殴的少年们停止战况时,已经不少人受伤流血,原本该是被围攻之人,公冶慈却是连衣襟都没丝毫褶皱,至多发丝有些散乱,但那是因为夜风吹拂所致,可不是因为这些人的缘故。
虽然这些人是自己眼瞎手慢看不清,但不妨碍在场之人迁怒到公冶慈身上:
“好你个公冶慈,你到底做了什么,才让大家都互相残杀起来!”
“哼,你最擅长幻术……果然是你用了什么幻术,才叫大伙儿中招互相打了起来。”
“公冶慈,你这邪修不但不认罪,竟然还敢戏耍众人,简直忍无可忍,实乃恶劣至极!”
……
公冶慈并不否认以人间界的道德评判,自己确实性情恶劣,但若说这些人互相群殴,是因为中了他的幻术——这可真就是冤枉,公冶慈甚至没做任何反击的动作,仅仅只是挪动了一下身形而已。
非要说有谁是因为他受伤,那或许是因为被他运转修为挪动站位时所带起的风动而到底,但被风吹倒,怎么看也不是公冶慈的罪过吧。
而且,话又说回来,竟然能被风吹得踉跄到底,根基简直差的让人不能直视啊。
不过,虽然这是实话,但说出来恐怕又要让人恼羞成怒,毫无任何新意的反应,让公冶慈都懒得说出来观察在场之人的反应,因为是可预料的无趣。
他甚至已经不想再继续在这里待下去,翻来覆去也不过是哪些已经听过无数遍的话,数十年过去,不但话术毫无任何长进,更是连带着修为一代不如一代,让公冶慈动手的欲望都没有。
但他今夜若不动手,似乎很难让在场这些人善罢甘休,所以,公冶慈终于大发善心,来回应这些人的挑衅言行:
“既然尔等很期望我还手,那满足尔等的期望,也无不可。”
在场众人一阵抽气声——从哪里看出来有这种期望!
因为太过震惊,让本是喧闹的现场顿时声音低落下去,近乎完全沉寂——他们口头指责公冶慈是一回事儿,真把他激怒动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但如果说什么希望你最好站在原地不动等着挨打就行之类的话,似乎也说不出口,未免太过丢人了。
围殴本就不算是有底气的事情,再说什么让被围殴的人不准还手的话,好像是很怕他一样——虽然确实是如此,但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就好,倒也没有必要说出来。
——生灵总是如此叛逆,尤其人族,常常不能控制自己去做一些明知会有不好后果的事情,等事到临头,才又后悔自己不该做。
却也为时已晚。
第159章 三月之期也好让我罪责名副其实
公冶慈要说什么,要做什么,本也不受别人的情绪动摇,他既然准备动手,来让在场这些宾客重温一番昔日犹如被阴影笼罩天空的感觉,那就算是有人出声反对,也无济于事。
所以不等任何人开口发表评价,公冶慈便又接着悠悠说道:
“众望所归,认为我有罪在身,且对我进行讨伐,若我无动于衷,似乎也不太美妙,好像很看轻诸位一样,此外,似乎还有人怀疑的身份,既然如此,那倒是不妨请诸位赐教一番,也好让我罪责名副其实,能够自证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