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你累吗?”林恪时常问卓尔这句话。
  卓尔尚未解除她的麻木状态,觉得疲惫是一件好事。她是真心愿意照顾橘子。
  她摇头,又问林恪:“你的工作时间被压缩的越来越短了,真的不会耽误你的职场发展吗?”
  “还好。”
  “我听见你老板跟你打电话了。”具体说了什么她听不太懂,但语气和态度她能分明。他的老板对现阶段的他很不满意。
  她也听到了“little ones”这样的词汇,老板提醒他或许会为了这个突然出现的孩子而失去工作。
  林恪笑道:“行啊,听力进步这么大。”
  卓尔耸耸肩。
  林恪岔开话题道:“难得小崽子睡得早,我们一起看一部电影吧,好久没看过电影了。”
  新手“爸妈”合作带娃的时光手忙脚乱也充实,但几乎没有独处时间,也各自失去了开展个人兴趣和休闲放松的机会。
  好多次林恪看着卓尔给餐椅上的橘子擦手擦嘴,卓尔看着橘子被林恪带去公园看鸟看虫看石头,彼此都很难相信,他们怎么就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被硬生生地绑定在一起。
  他们扮演着橘子“爸爸妈妈”的身份,他们是齐心协力的育儿搭子,他们拥有被法律保护的婚姻关系,可好像,不曾有任何时刻,他们眼里的对方是跟“伴侣”沾边的角色。
  他们是没有告过白、牵过手的另类夫妻。他们之间尚未发生爱情。
  卓尔声音懒懒的,“我现在更想躺着。”
  “那你躺吧,我可以帮你按摩一下。”
  “还是别了,你这双手还是留着去赶案子吧。”
  林恪强行把卓尔按在床上坐着,“给你捏捏肩,放心,我不捏你的小圆脸。”
  卓尔自己捏了捏脸上的肉,“怎么能一点也没瘦呢。”
  三岁小孩的饭量不大,可做饭总不能只做一点点,那剩下的儿童餐就得是他们俩消耗。小孩的清淡健康饮食吃多了,卓尔的胃酸胃痛有了很大改善。
  林恪想,只要她三餐合理营养均衡,不再在大半夜拼命往嘴里塞东西,那即便她保持这个体重也没关系。
  他说:“胖就胖吧,太辛苦了,多吃一点也正常。”
  卓尔本就不在乎自己的身材,手顺着腰往下,又摸了摸小肚子上的肉,最后视线停在林恪的身上。
  林恪:“看我干嘛,我都多久没运动了,腹肌都没了。”
  “可是你一点也不胖。是工作用脑过度消耗了吗?明明你吃的不比我少。”
  “你还挺关心我。”
  卓尔忽然叹了口气,“说的我都想吃我妈做的小馄饨了。”
  两人会做的种类真的不多,他们近期的饮食结构非常单一。林恪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是不太在乎吃饭这件事的,只要有牛奶鸡蛋蔬菜和牛肉,就能满足他的胃。
  可是家庭生活是另一种状态,一日三餐会在无形中变成重心。
  卓尔会烧排骨和鸡腿,却从来不敢处理海鲜和鱼,林恪煎牛排拌沙拉的水平都不错,但也没有更多心思放在拓展菜品上。
  他们去过两回附近的中餐馆,每次卓尔都是抱着解乡愁的心态去犒赏自己的中国胃,但每次都带着不大也不小的失望回家。
  麻婆豆腐是不辣的,糖醋里脊用的是西式酱料,甜到让人发腻,就更不用提一些经典的中式小炒和面点。
  林恪问:“除了馄饨,你还想吃什么?”卓红的拿手绝活,他是真的没能力复刻。他敢保证,别说整个加州,就连整个美国都找不到那样的馄饨。
  卓尔退而求其次地说:“透油的肉包、盖小炒牛肉码的湖南米粉、桂花酒酿、蛋黄烧麦……肉包是透油的那种啊,不是中餐厅那种速冻小笼包,米粉不要速食的……”
  林恪一一记下了。如果实在做不到,那他们就去吃一顿四川火锅吧。
  “舒服吗?”闲聊中,他的手指还在卓尔的肩膀上服务。
  卓尔的注意力拉回来,说可以了。
  林恪坐在她身边,冷不丁地开口:“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俩睡的是一张床。”
  橘子房间里的这张床,他们俩轮流睡,一周换一次床单,另一个房间里的床也一样。
  卓尔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说:“如果你有洁癖的话,我们自己睡自己的床单枕头和被子吧。”
  “你第一天认识我?”他喝过她喝不完的奶茶,吃过她碗里的馄饨,也曾在喝醉酒的晚上,和她一起留宿梁筱梦和周碧野新家的客厅。
  两位朋友离开后,他们是彼此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
  卓尔避开林恪的目光,以去洗澡为由离开了橘子的房间。走进浴室脱掉衣服后,她对着镜子看自己身上胖出来的肉,心安地想,这个家伙,是不会对现在的她有任何非分之想的。
  那他们住在一起就很安全。
  -
  人类幼崽的成长期总是在不经意间拉开新的序幕。到美国的第二个月,橘子在接触了新的事物和新的语言环境后,念叨旧回忆的频率越来越低。
  卓尔很羡慕幼崽的记忆功能,记忆力超强,但遗忘的也很快。她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橘子忘记了刚到两岁就会背的三字经前四句,她甚至问卓尔,三字经是什么东西。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卓尔都在强迫自己“去苦难化”地看待这个世界。她会在每一次想起梁筱梦和周碧野的时候逼迫自己关紧回忆的阀门。
  她也时常观察林恪,她发现这家伙绝对有做人类强者的潜质,因为他既拥有强大的共情能力,却同时拥有强大的消化能力。
  过去她从来没跟他深谈过他父亲的死亡,他们总是在一种互相陪伴又互相奚落的状态里,试图去了解对方。
  朋友们离开后,他们都是伤心者,扮演安慰者的人反倒是最有生活阅历的卓红。
  死亡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的禁忌话题,陪伴也在一日三餐中成了无形的救赎和安慰。
  卓尔还是很想她的小梦姐和小周哥,每一天都想。她很自私地在祈祷橘子不要长得越来越像他们俩,这样她就不会在橘子露出某一个跟他们相似的神态时,再一次听见心碎的声音。
  林恪以同样的心态剖析卓尔,他确定,卓尔是他遇到过的最强大也最柔软的女孩。他也会在心里隐隐期待,被他们长期宠爱的橘子会不会基因突变,变得更像他们俩,这样他的难过和想念就可以变得轻薄一点。
  忘了三字经的橘子在越洋视频里重新接受卓红女士的中式教育。她再次学会三字经的前八句和几首每个中国小孩都会的五言绝律。
  曾经读学前教育专业的卓尔被卓红痛批。卓红要求她不能只带橘子玩,也要适当地让橘子学一些传统文化,以免忘本。
  忘什么本?她们早晚有一天是要回去的。卓尔很不耐烦地看着视频里的卓红,突然发现她的眼角上多了一道皱纹。
  “妈,你那个肉馅的配方我怎么总是调不对啊。”话音落下,卓尔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伤到了,鼻子堵了一下,发出半个哽咽的音色。
  卓红没看到她的脸,问她是不是感冒了。
  她说:“是的,你也注意身体。”
  逃离悲伤环境的另一个好处是,卓尔开始想妈妈了。林恪也没想到,距离产生美的俗世大道理有一天也会在这对母女俩身上体现。
  林恪做不出来卓尔想吃的馄饨,干脆研究起饺子来。做面食可以解乡愁,卓尔越来越喜欢闻生面的味道,后来橘子每周点菜都会点他们一起包的猪肉玉米虾仁饺。
  可是,能包好饺子的林恪,终于还是因为太多精力消耗在家庭生活里,被老板下了最后通牒。
  卓尔心想,完蛋了,顾此失彼因小失大了,他们最大的财路说不定马上就要断了。她从请林恪去工作到赶他去工作,把她财迷的那一套姿态摆出来,奉劝家里最大的财神继续在他热爱的事业上发光发热赚大钱。
  林恪觉得一个人带娃对来卓尔来说太不公平。两个人开诚布公地交流后,决定效仿邻居一家,给已经到适学年龄的家中幼崽请一位双语家庭教师,作为她上社区幼儿园之前的过渡。
  第16章 16
  家庭教师gloria是卓尔和林恪从五个应聘者中认真挑选出来的一个很合眼缘的女孩。她是中意混血,出生在加拿大,高中时随父母移居加州,毕业于加州大学的另一个分校,算是林恪的半个校友。
  林恪问卓尔:“你真的觉得她合适?”
  “眼缘很重要。”卓尔相信自己的直觉,又说:“赚了啊,她还会意大利语,那就不是双语是三语了。”
  “橘子需要学意大利语?”
  “多多益善嘛。”
  gloria一开始根本弄不清这一家三口到底是什么关系,她会顺着语言习惯称林恪和卓尔是橘子的爸爸妈妈。
  橘子是个不喜欢辩解的小孩,在她当时的概念里,林恪和卓尔就是扮演着爸爸妈妈的角色,所以她渐渐地在说英文的亲子互动里叫卓尔妈咪,叫林恪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