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这么着急。”陈伯扬笑着看他。
汤岁轻微怔了怔,垂下眸子回答:“我下午还有别的事。”
陈伯扬表示理解,示意道:“先坐吧。”
一把藤椅变成两把,两个人的距离刚刚好够看一本书,陈伯扬个子高,双腿随意搁置都要比汤岁的要长出一截。
“你看电影了吗?”他边翻书边问。
“没。”
似乎并不意外,陈伯扬继续道:“其实那天听你的发音没有太大问题,只是音调搞混了。”
“这个还分音调?”汤岁没听说过,他看着书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标注不免心生懊恼,学习那么久竟然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陈伯扬的目光放在他微微抿起下垂的嘴角,忽然问:
“你做咩唔爱笑?”
汤岁下意识疑惑嗯了声:“什么?”
“没什么,正确音调示范。”
“好吧。”
像初学者那样,汤岁跟着他从第一页重新开始读。对方念一句,他就念一句,遇到涩口的字还会多重复几遍。
陈伯扬的声音很好听,念粤语时带着点慵懒的腔调。
好像和之前自己学的不太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汤岁又讲不出。
但他对于陈伯扬是感激的,即使不明白对方为什么愿意帮他,他几乎已经习惯学校里别人的无视和疏远,每次上课也会挑选靠后或者边缘位置,尽量和其他同学拉开距离。
汤岁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而自己靠近任何一个人也只会添麻烦。
就像两条黑白分明的线,互相缠绕时总会沾上不同于本身的颜色,格外醒目。
读到那句‘男朋友’的时候,陈伯扬一本正经先念了一遍,然后转头静静看着汤岁,等他重复。
“naam,pang、you。”汤岁吞吞吐吐跟着念完,耳朵有些热,想抬手揉一下却又莫名忍住了。
身旁很久没有动静,他慢慢侧目,发现陈伯扬也正在看他。
陈伯扬符合印象里他对典型港式帅哥的长相,五官轮廓分明,眉骨略高,鼻梁直而挺,眉形如剑微微上挑,带着两分不羁的英气。
可陈伯扬那双眼睛总是深沉的,偶尔沾染一些若有似无的笑意,显得格外温柔,带着种独特的复古气质。
远处的高楼在热浪中微微扭曲,快要与天空融为一体,偶尔起阵风,天台仿佛被隔绝于这片安静之中,成为春日里最温柔的角落。
汤岁这次没忍住抬手揉了下耳朵,轻声提醒道:“不继续吗?”
陈伯扬笑了笑:“继续。”
不知道学了有多长时间,可能半小时,或者更久,陈伯扬合上书问他:“你吃午饭了吗?”
“还没有。”汤岁以为他饿了,从书包里拿出来一袋面包,“这是我早上买的。”
是楼下那家商店最便宜的一款,手掌大小,盗版的菠萝面包,吃起来干巴巴的,也没有甜味,却因格外实惠受到汤岁的青睐。
但此时他却有点拿不出手,想起汪浩安说陈伯扬用的手机是国外的最新款,会不会觉得自己在拿这个盗版面包搪塞。
陈伯扬看着他眼下那颗小痣,笑着问:“你吃什么?”
“我还要去练舞。”
“空着肚子去?”
汤岁垂下眼,嗯了一声。
陈伯扬接过他手中的面包:“谢谢,方便一起下楼吗?”
汤岁莫名松了口气,点点头轻声道:“方便。”
虽说是一起下楼,但汤岁始终走在陈伯扬侧后方的位置,像偷偷早恋怕被家长抓到的表现。
到校内超市门口的时候陈伯扬停下脚步,汤岁也跟着停了。
“我进去买瓶水。”陈伯扬说,“稍等一下。”
汤岁不明白为什么要稍等一下,这里距离校门很近,而自己也认得路,但他的嘴巴显然比脑子要快:“哦,好的。”
约莫两分钟,陈伯扬出来了。
他递给汤岁两袋面包和一瓶酸奶:“路上吃。”
汤岁沉默着摇摇头:“我真不饿。”
“本来还有事要求你,你这样的话我都不敢轻易开口了。”听声音陈伯扬好像又在笑。
汤岁想起上课时对方那句无声的话,便抬起眼:“什么事。”
陈伯扬故意跟他打哑谜,看一眼腕表,道:“你先去舞蹈室吧,等下次上课我再告诉你。”
国语大学超市和外面多家甜品店合作,每天都会贩卖新鲜的面包、蛋糕和饼干。
酸奶是玻璃瓶装的,很有份量,外面贴着某家知名甜品店的商标。
透明手工袋子里面装着金灿灿的菠萝油,是他平时吃的盗版面包外包装上参考图片的样子。
面包外皮酥脆,内里柔软夹着两块还有些冷的黄油,有点咸,但冰火菠萝油的口感极好。
舞蹈室空无一人,汤岁坐在落地窗前安安静静吃完,然后把袋子扔了,将空玻璃瓶装进书包,呆坐了好一会儿才开始练舞。
【作者有话说】
那句粤语是:你怎么不爱笑
第5章
一直到下午六点,汤岁才结束练舞。
他利落地换下形体服,收拾完毕后锁好舞蹈室的门。
去往刘叔粥店的路上,汤岁不免总能记起前两天在那发生的事,虽然陈伯扬再次见到他时并没有当场进行指认,但他觉得对方一定还记得。
并没有觉得很丢脸,汤岁心里更多的是一种不解和茫然。
陈伯扬中午说有事求他,会是什么,以他目前的经济状况和人际关系来看,根本帮不到任何人。
刘记粥铺已经开了近三十年,生意一直不错,当初是宋巧介绍汤岁来这里打工的,刘叔是她表亲,为人老实善良,即使汤岁有时因课程或练舞迟到,他也按照正常薪资来支付。
汤岁刚到,刘叔一见他,就向往常那样对其他熟客介绍:“看看我店里的高材生!跳舞跳得可不错啦,人又勤快聪明,早晚能登上大舞台,拿国际奖呢。”
顾客不信,便笑着打趣:“国际明星给你当小工,真是恭喜刘老板。”
“嗐,你们别不信,阿岁跟别人不一样!”
“信信信,大家都信。”
哄闹一团,唯有汤岁默不作声穿好工作服,开始记牌号,并且往返于店门口和后厨上餐。
春末晚风似乎带着独特的味道,夜空蔚蓝,路灯柔黄,从车水马龙一直走到这条充满烟火气息的小巷中,汪浩安终于忍不住吐槽:
“不是在开玩笑吧,在这里吃饭?”
“你现在走也来得及。”陈伯扬低头打字回复信息,片刻后收起手机抬眼看店牌,说:“到了。”
汪大少爷穿着五位数价格的衬衫,屈尊降贵坐在店门口的小桌旁,桌上放着一本因长期沾染油渍而变得粘腻的菜单,他忍不住看向陈伯扬。
陈伯扬倒没表现出任何不适,漫不经心坐在椅子上玩手机,似乎在等店员上来询问点餐。
“我想请问。”汪浩安扯起一个假笑,“如果你在伦敦忽然犯了这个癖好,要怎么做?”
“飞回国。”陈伯扬头也不抬。
外婆是闽南人,小时候陈伯扬因父母忙碌被丢到闽南养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他沉默寡言,小小的人整天不愿意讲话,不出门玩,也吃不惯南方菜,导致身体很弱,生病的时候外婆就会给他煮鱼粥。
这个习惯一直留到现在,每当陈伯扬身体不舒服或是心情差,比起其他治疗,更愿意随便找个店点一份鱼粥喝。
闻言,汪浩安冲他竖起大拇指,道:“很符合我对你的刻板印象。”
“是吗?谢谢。”陈伯扬回答。
嗤了一声,汪浩安伸着脖子开始往店里张望:“人还挺多,能排到咱俩吗?.....嗯,那不是汤岁吗?”
闻言,陈伯扬抬眼看过去。
人群中几乎一眼就可以分辨出哪个是汤岁。
他站在店内正安排顾客点餐,深咖色工作服收腰很细,衬得皮肤更白了,不知道是不是舞蹈生的原因,汤岁的身材比例总是纤瘦优美的,神色安静,有种事不关己的冷清。
这种感觉可以自动模糊他身边的任何人,从而只凸显出汤岁。
所以很好辨认。
陈伯扬微不可察地轻笑一声,说:“还真是他。”
“他在这打工?”汪浩安有些不解,怎么说呢,总觉得汤岁和这种小摊有种强烈的割裂感。
或许是在舞蹈教室翩若惊鸿的身影,此刻正端着廉价塑料托盘,在油烟中来回奔忙,让人不太相信眼前的画面。
陈伯扬说:“不清楚。”
汪浩安已经大咧咧开始招手,喊道:“阿岁!阿岁我在这里!”
陈伯扬注意到汤岁转头看过来时神色很轻地愣了下,而后将手中的东西交给另外一位店员,说了几句话才向他们这边走来。
汪浩安见到汤岁变得特别兴奋,这就意味着又能在他这里得到一些关于简乐的信息。
汤岁轻微怔了怔,垂下眸子回答:“我下午还有别的事。”
陈伯扬表示理解,示意道:“先坐吧。”
一把藤椅变成两把,两个人的距离刚刚好够看一本书,陈伯扬个子高,双腿随意搁置都要比汤岁的要长出一截。
“你看电影了吗?”他边翻书边问。
“没。”
似乎并不意外,陈伯扬继续道:“其实那天听你的发音没有太大问题,只是音调搞混了。”
“这个还分音调?”汤岁没听说过,他看着书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标注不免心生懊恼,学习那么久竟然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陈伯扬的目光放在他微微抿起下垂的嘴角,忽然问:
“你做咩唔爱笑?”
汤岁下意识疑惑嗯了声:“什么?”
“没什么,正确音调示范。”
“好吧。”
像初学者那样,汤岁跟着他从第一页重新开始读。对方念一句,他就念一句,遇到涩口的字还会多重复几遍。
陈伯扬的声音很好听,念粤语时带着点慵懒的腔调。
好像和之前自己学的不太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汤岁又讲不出。
但他对于陈伯扬是感激的,即使不明白对方为什么愿意帮他,他几乎已经习惯学校里别人的无视和疏远,每次上课也会挑选靠后或者边缘位置,尽量和其他同学拉开距离。
汤岁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而自己靠近任何一个人也只会添麻烦。
就像两条黑白分明的线,互相缠绕时总会沾上不同于本身的颜色,格外醒目。
读到那句‘男朋友’的时候,陈伯扬一本正经先念了一遍,然后转头静静看着汤岁,等他重复。
“naam,pang、you。”汤岁吞吞吐吐跟着念完,耳朵有些热,想抬手揉一下却又莫名忍住了。
身旁很久没有动静,他慢慢侧目,发现陈伯扬也正在看他。
陈伯扬符合印象里他对典型港式帅哥的长相,五官轮廓分明,眉骨略高,鼻梁直而挺,眉形如剑微微上挑,带着两分不羁的英气。
可陈伯扬那双眼睛总是深沉的,偶尔沾染一些若有似无的笑意,显得格外温柔,带着种独特的复古气质。
远处的高楼在热浪中微微扭曲,快要与天空融为一体,偶尔起阵风,天台仿佛被隔绝于这片安静之中,成为春日里最温柔的角落。
汤岁这次没忍住抬手揉了下耳朵,轻声提醒道:“不继续吗?”
陈伯扬笑了笑:“继续。”
不知道学了有多长时间,可能半小时,或者更久,陈伯扬合上书问他:“你吃午饭了吗?”
“还没有。”汤岁以为他饿了,从书包里拿出来一袋面包,“这是我早上买的。”
是楼下那家商店最便宜的一款,手掌大小,盗版的菠萝面包,吃起来干巴巴的,也没有甜味,却因格外实惠受到汤岁的青睐。
但此时他却有点拿不出手,想起汪浩安说陈伯扬用的手机是国外的最新款,会不会觉得自己在拿这个盗版面包搪塞。
陈伯扬看着他眼下那颗小痣,笑着问:“你吃什么?”
“我还要去练舞。”
“空着肚子去?”
汤岁垂下眼,嗯了一声。
陈伯扬接过他手中的面包:“谢谢,方便一起下楼吗?”
汤岁莫名松了口气,点点头轻声道:“方便。”
虽说是一起下楼,但汤岁始终走在陈伯扬侧后方的位置,像偷偷早恋怕被家长抓到的表现。
到校内超市门口的时候陈伯扬停下脚步,汤岁也跟着停了。
“我进去买瓶水。”陈伯扬说,“稍等一下。”
汤岁不明白为什么要稍等一下,这里距离校门很近,而自己也认得路,但他的嘴巴显然比脑子要快:“哦,好的。”
约莫两分钟,陈伯扬出来了。
他递给汤岁两袋面包和一瓶酸奶:“路上吃。”
汤岁沉默着摇摇头:“我真不饿。”
“本来还有事要求你,你这样的话我都不敢轻易开口了。”听声音陈伯扬好像又在笑。
汤岁想起上课时对方那句无声的话,便抬起眼:“什么事。”
陈伯扬故意跟他打哑谜,看一眼腕表,道:“你先去舞蹈室吧,等下次上课我再告诉你。”
国语大学超市和外面多家甜品店合作,每天都会贩卖新鲜的面包、蛋糕和饼干。
酸奶是玻璃瓶装的,很有份量,外面贴着某家知名甜品店的商标。
透明手工袋子里面装着金灿灿的菠萝油,是他平时吃的盗版面包外包装上参考图片的样子。
面包外皮酥脆,内里柔软夹着两块还有些冷的黄油,有点咸,但冰火菠萝油的口感极好。
舞蹈室空无一人,汤岁坐在落地窗前安安静静吃完,然后把袋子扔了,将空玻璃瓶装进书包,呆坐了好一会儿才开始练舞。
【作者有话说】
那句粤语是:你怎么不爱笑
第5章
一直到下午六点,汤岁才结束练舞。
他利落地换下形体服,收拾完毕后锁好舞蹈室的门。
去往刘叔粥店的路上,汤岁不免总能记起前两天在那发生的事,虽然陈伯扬再次见到他时并没有当场进行指认,但他觉得对方一定还记得。
并没有觉得很丢脸,汤岁心里更多的是一种不解和茫然。
陈伯扬中午说有事求他,会是什么,以他目前的经济状况和人际关系来看,根本帮不到任何人。
刘记粥铺已经开了近三十年,生意一直不错,当初是宋巧介绍汤岁来这里打工的,刘叔是她表亲,为人老实善良,即使汤岁有时因课程或练舞迟到,他也按照正常薪资来支付。
汤岁刚到,刘叔一见他,就向往常那样对其他熟客介绍:“看看我店里的高材生!跳舞跳得可不错啦,人又勤快聪明,早晚能登上大舞台,拿国际奖呢。”
顾客不信,便笑着打趣:“国际明星给你当小工,真是恭喜刘老板。”
“嗐,你们别不信,阿岁跟别人不一样!”
“信信信,大家都信。”
哄闹一团,唯有汤岁默不作声穿好工作服,开始记牌号,并且往返于店门口和后厨上餐。
春末晚风似乎带着独特的味道,夜空蔚蓝,路灯柔黄,从车水马龙一直走到这条充满烟火气息的小巷中,汪浩安终于忍不住吐槽:
“不是在开玩笑吧,在这里吃饭?”
“你现在走也来得及。”陈伯扬低头打字回复信息,片刻后收起手机抬眼看店牌,说:“到了。”
汪大少爷穿着五位数价格的衬衫,屈尊降贵坐在店门口的小桌旁,桌上放着一本因长期沾染油渍而变得粘腻的菜单,他忍不住看向陈伯扬。
陈伯扬倒没表现出任何不适,漫不经心坐在椅子上玩手机,似乎在等店员上来询问点餐。
“我想请问。”汪浩安扯起一个假笑,“如果你在伦敦忽然犯了这个癖好,要怎么做?”
“飞回国。”陈伯扬头也不抬。
外婆是闽南人,小时候陈伯扬因父母忙碌被丢到闽南养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他沉默寡言,小小的人整天不愿意讲话,不出门玩,也吃不惯南方菜,导致身体很弱,生病的时候外婆就会给他煮鱼粥。
这个习惯一直留到现在,每当陈伯扬身体不舒服或是心情差,比起其他治疗,更愿意随便找个店点一份鱼粥喝。
闻言,汪浩安冲他竖起大拇指,道:“很符合我对你的刻板印象。”
“是吗?谢谢。”陈伯扬回答。
嗤了一声,汪浩安伸着脖子开始往店里张望:“人还挺多,能排到咱俩吗?.....嗯,那不是汤岁吗?”
闻言,陈伯扬抬眼看过去。
人群中几乎一眼就可以分辨出哪个是汤岁。
他站在店内正安排顾客点餐,深咖色工作服收腰很细,衬得皮肤更白了,不知道是不是舞蹈生的原因,汤岁的身材比例总是纤瘦优美的,神色安静,有种事不关己的冷清。
这种感觉可以自动模糊他身边的任何人,从而只凸显出汤岁。
所以很好辨认。
陈伯扬微不可察地轻笑一声,说:“还真是他。”
“他在这打工?”汪浩安有些不解,怎么说呢,总觉得汤岁和这种小摊有种强烈的割裂感。
或许是在舞蹈教室翩若惊鸿的身影,此刻正端着廉价塑料托盘,在油烟中来回奔忙,让人不太相信眼前的画面。
陈伯扬说:“不清楚。”
汪浩安已经大咧咧开始招手,喊道:“阿岁!阿岁我在这里!”
陈伯扬注意到汤岁转头看过来时神色很轻地愣了下,而后将手中的东西交给另外一位店员,说了几句话才向他们这边走来。
汪浩安见到汤岁变得特别兴奋,这就意味着又能在他这里得到一些关于简乐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