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顾丛嘉为什么会和桑宁塔图拉撞见陈王从璃国使团那里出来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真心都是相互的,昭武帝为顾丛嘉付出,顾丛嘉又岂会假装看不到。
已知,昭武帝少时驻守边疆多年,损坏了不少武器,又已知,昭武帝武功很好……不喜欢练武的不会有那么好的武功,且昭武帝战功彪炳,顾丛嘉觉得,昭武帝应该是喜欢神兵利器的。
实在是,作为帝王,昭武帝摆在明面上的爱好很少,且,昭武帝坐拥天下,送钱吧,有点过于俗套,前不久才送了一条商路,顾丛嘉便想了点别的。
于是,便约了桑宁塔图拉,主要是想从桑宁塔图拉这里购置一批顶尖的神兵利器送给昭武帝,让他可以随意用各种兵器……顾丛嘉觉得昭武帝应该会喜欢。
至于户部与桑宁商议的,那是要进入国库,下发给兵部,作为军需的。
且户部拿羊毛制衣同桑宁换,肯定不可能换桑宁最顶级的兵器。
而顾丛嘉想要送给昭武帝的,则是削铁如泥的神兵……他知道这很难,不过没关系,他有钱,且有关系!
顾丛嘉约桑宁塔图拉,提出这个交易,桑宁塔图拉便提出到处逛逛,他想一下,于是,就这样,顾丛嘉同桑宁塔图拉撞见了陈王。
不过,他们看见了陈王,陈王却行迹匆匆没有看见他们俩。
桑宁塔图拉呲着个大牙:“当然可以啊。”
秦王这样好看的人都陪他逛街了哎,而且,秦王他还付钱,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顾丛嘉有点不可思议:“真的?我订购包括长兵器,短兵器,远射兵器,奇门兵器四十七件?”
虽然桑宁是以铸造兵器出名的,但是,顶尖的神兵,桑宁一般也不会出售,更何况,是这么大批量,就这么简单的达成了?
桑宁塔图拉笑了,笑的憨厚:“你又不是不付钱,而且,有些奇门兵器的图纸你们大周有,我们桑宁又没有,这样看来,还是我们占便宜了呢。”
顾丛嘉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大周是有些奇门兵器的图纸,但,那些图纸都是残缺的,想要将其琢磨出来,也得花费一番大功夫,而且付出了时间精力,还不一定能造出来……结果,因为这件事,他订购那么多兵器,统共才二百三十六万两,这不能说是打折,简直可以说是打骨折。
一件好的神兵利器,几乎是无价之宝,结果,桑宁塔图拉给出了这个价……顾丛嘉摸摸自己的良心,眼神真诚:“你若是往后有事,给我写信,若我能办到,我尽力办。”
桑宁塔图拉憨憨的笑:“好啊。”
顾丛嘉为什么找桑宁定做,而不是大周。
原因一,大周虽然强盛,但那是综合性的,多方面,地大物博,真要论起铸造兵器的实力,还真比不过因为环境寒冷,以铸兵来保持热量,以铸兵作为命脉的专精之国桑宁,他们人均精通铸兵,也只精通铸兵,只此一样,无人能比得过他们。
原因二,因桑宁气候寒冷,人口不多,与大周也有距离,不管怎么样,桑宁和大周打不起来,无反目成仇的后患,所以,顾丛嘉便放心的在桑宁定制兵器。
顾丛嘉后来想了想,半夜坐起,决定让尚衣局给桑宁塔图拉定做好几身衣服之后才继续安心的躺下。
顾丛嘉的动作也没瞒着,但,并没有多少人在意,不就是秦王与桑宁的二王子交好,送点尚衣局精制的羊毛制衣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满朝现在都被陈王和赵王联合状告魏王这件事给点燃了。
时间回溯到顾丛嘉和桑宁塔图拉撞见陈王的那一天,陈王从璃国使团那里出来,然后,径直去了赵王府。
啪——
一张纸拍在赵王的眼前,赵王坐着,眼神轻飘飘的,陈王一见心中便心中有气,以往都是他这样对待赵王的,哪知世事瞬息万变,现在也让赵王抖起来了。
但,形势不如人,陈王还是按耐住了,只不过,语气有些硬邦邦的:“你看看。”
一目十行的看完,如同陈王一样,赵王也一眼关注到了“约于河边柳树下”这一行字,他看着赵王,语气带着些试探:“皇兄是想?”
陈王冷笑:“我现在是势不如人了,可,留着魏王,你以为你不会是下一个我吗?”
“你别告诉我,有这样一条毒蛇在窥伺,你还能睡得着觉。”
赵王沉默了,明知道陈王找上他,是因为恨毒了魏王,想让他一次出局,但自身又势不如人,怕还能留有余地让魏王翻身……这样明晃晃的利用,但,赵王还是同意了。
无他,陈王说的是对的,这样一份证据,魏王从使团进京便开始做局,多么深沉的心思,利用女子,多么卑劣又让人防不胜防的手段,陈王都栽成这样了,赵王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陈王……他总不能一直防着后宅吧?
且,河边柳树下,这个地点太微妙了,要是没记错的话,大理寺就是在这里发现了围栏不顶用的事……他嫌疑最大的尸体案……
赵王抬眼,同陈王对上视线,这一刻,两人共频,一定要保证一次将魏王搞死,绝不给他翻身的机会,这样的毒蛇,他们忌惮。
比顾丛嘉的忌惮还尤甚,最起码,顾丛嘉走的还是煌煌大道,就是昭武帝的圣宠和自身的政绩,而魏王这小子,是玩阴的啊。
在瑞方公主做最后准备,等待迎娶璃国王子的时候,来自陈王的哭诉奏折和赵王的喊冤奏折一并出现在了昭武帝的御案上。
不一样的奏折,不一样的人,同样的目标,剑指魏王。
第126章 第126章立储(13)
陈王哭诉:“儿臣不知与六皇弟有何深仇大恨,竟能叫他去引诱璃国公主设计儿臣!儿臣冤枉啊!”附上莫叔亲笔,承认公主好几次同魏王约于河道柳树下,且,他们能及时给陈王送珊瑚也是得到了魏王的指点。
由此,魏王殷殷切切指导璃国使团扒上陈王一事确凿,且,在魏王指导璃国使团的时候,他还同璃国公主有着密切来往。
就算,没有璃国公主之死的事情,他这样的做法是想怎?怎么,享受偷情的韵味吗?尤其是在明确知道璃国使团想要搭上陈王的时候,还和璃国公主联系着呢?
而在璃国公主之死这件事一出来之后,再加上魏王的种种行为,这简直更可疑了好吗?
而赵王喊冤:“工部左侍郎贪墨证据确凿,罪大恶极,但,那醉汉和两小童在下大暴雨的夜晚在河边坠河,过于蹊跷,且时间还在万寿节前夕,若真是工部左侍郎贪墨导致的此事,儿臣愿认罚,可,河道柳树边的地点也实在巧合,儿臣合理怀疑,是这几人撞见了什么不该撞见的,以致于被灭口……再加之,六皇弟与我有不少争端,儿臣以为,这是六皇弟为栽赃我所致,请父皇明查!”
两封奏折,一下子点燃了自陈王沉寂而表面平静的朝堂,风雨终究落下。
眼下,这两封奏折被摔到魏王面前,“你有什么说的吗?”
魏王看着莫叔的亲笔,手攥成了拳,他敢背刺他!一时心中又气又怒,现在的魏王还以为是莫叔泄密,所以才被陈王他们查到此事,不然,他想不出这件事为何会暴露。
他不怀疑陈王真心想要调查的时候调查不到,毕竟,这件事又不像那几具尸体,所有动手的痕迹都被大雨冲刷个干净,只是,这件事陈王本不该想到,不会去调查的。
就凭他对陈王他们的了解,凭璃国使团从进京起就专攻陈王府的目标,以及他们携带数百万两,却只给了昭武帝小部分,给陈王大部分的作风……这样的孤注一掷,陈王怎么可能会想到他,就算因为当初他上奏折过于快速进而怀疑他,也不该一下子就追溯到他与璃国使团的源头,陈王不该想到的。
结果,陈王不仅想到了,还调查了,甚至这件事牵出萝卜扯出泥,还将尸体之事重提,除了莫叔背刺告发,魏王想不到其他可能。
然,来自上首冰冷的视线让他知道,现在不是陷于情绪之中的时候,这件事不能认,魏王在心中定调,一旦承认,他所做的,让陈王在政治上慢性死亡的局面和赵王万寿节前夕爆雷,给昭武帝找晦气的嫌疑全部白费。
而且,不止功夫白费,一旦他认下,那岂不是承认自己故意在万寿节前夕给昭武帝找晦气,且,算计昭武帝,让其怒火烧到赵王身上……上意不可揣测,他这都不是揣测上意了,而是直接想让上意跟着他的算计走……这种算计,魏王想不出有什么能活命的可能,这对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是不可容忍的。
一时间,脑袋疯狂转动,叮——
还真被他给想到了,“父皇,儿臣好歹是亲王,有什么不可得,非得去引诱璃国公主?”
“儿臣还有一疑问,璃国公主心怀不轨,都害的本王侄儿腹死胎中了,二皇兄竟然能念及外邦友谊,退回璃国公主携带的百万两嫁妆?!”
真心都是相互的,昭武帝为顾丛嘉付出,顾丛嘉又岂会假装看不到。
已知,昭武帝少时驻守边疆多年,损坏了不少武器,又已知,昭武帝武功很好……不喜欢练武的不会有那么好的武功,且昭武帝战功彪炳,顾丛嘉觉得,昭武帝应该是喜欢神兵利器的。
实在是,作为帝王,昭武帝摆在明面上的爱好很少,且,昭武帝坐拥天下,送钱吧,有点过于俗套,前不久才送了一条商路,顾丛嘉便想了点别的。
于是,便约了桑宁塔图拉,主要是想从桑宁塔图拉这里购置一批顶尖的神兵利器送给昭武帝,让他可以随意用各种兵器……顾丛嘉觉得昭武帝应该会喜欢。
至于户部与桑宁商议的,那是要进入国库,下发给兵部,作为军需的。
且户部拿羊毛制衣同桑宁换,肯定不可能换桑宁最顶级的兵器。
而顾丛嘉想要送给昭武帝的,则是削铁如泥的神兵……他知道这很难,不过没关系,他有钱,且有关系!
顾丛嘉约桑宁塔图拉,提出这个交易,桑宁塔图拉便提出到处逛逛,他想一下,于是,就这样,顾丛嘉同桑宁塔图拉撞见了陈王。
不过,他们看见了陈王,陈王却行迹匆匆没有看见他们俩。
桑宁塔图拉呲着个大牙:“当然可以啊。”
秦王这样好看的人都陪他逛街了哎,而且,秦王他还付钱,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顾丛嘉有点不可思议:“真的?我订购包括长兵器,短兵器,远射兵器,奇门兵器四十七件?”
虽然桑宁是以铸造兵器出名的,但是,顶尖的神兵,桑宁一般也不会出售,更何况,是这么大批量,就这么简单的达成了?
桑宁塔图拉笑了,笑的憨厚:“你又不是不付钱,而且,有些奇门兵器的图纸你们大周有,我们桑宁又没有,这样看来,还是我们占便宜了呢。”
顾丛嘉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大周是有些奇门兵器的图纸,但,那些图纸都是残缺的,想要将其琢磨出来,也得花费一番大功夫,而且付出了时间精力,还不一定能造出来……结果,因为这件事,他订购那么多兵器,统共才二百三十六万两,这不能说是打折,简直可以说是打骨折。
一件好的神兵利器,几乎是无价之宝,结果,桑宁塔图拉给出了这个价……顾丛嘉摸摸自己的良心,眼神真诚:“你若是往后有事,给我写信,若我能办到,我尽力办。”
桑宁塔图拉憨憨的笑:“好啊。”
顾丛嘉为什么找桑宁定做,而不是大周。
原因一,大周虽然强盛,但那是综合性的,多方面,地大物博,真要论起铸造兵器的实力,还真比不过因为环境寒冷,以铸兵来保持热量,以铸兵作为命脉的专精之国桑宁,他们人均精通铸兵,也只精通铸兵,只此一样,无人能比得过他们。
原因二,因桑宁气候寒冷,人口不多,与大周也有距离,不管怎么样,桑宁和大周打不起来,无反目成仇的后患,所以,顾丛嘉便放心的在桑宁定制兵器。
顾丛嘉后来想了想,半夜坐起,决定让尚衣局给桑宁塔图拉定做好几身衣服之后才继续安心的躺下。
顾丛嘉的动作也没瞒着,但,并没有多少人在意,不就是秦王与桑宁的二王子交好,送点尚衣局精制的羊毛制衣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满朝现在都被陈王和赵王联合状告魏王这件事给点燃了。
时间回溯到顾丛嘉和桑宁塔图拉撞见陈王的那一天,陈王从璃国使团那里出来,然后,径直去了赵王府。
啪——
一张纸拍在赵王的眼前,赵王坐着,眼神轻飘飘的,陈王一见心中便心中有气,以往都是他这样对待赵王的,哪知世事瞬息万变,现在也让赵王抖起来了。
但,形势不如人,陈王还是按耐住了,只不过,语气有些硬邦邦的:“你看看。”
一目十行的看完,如同陈王一样,赵王也一眼关注到了“约于河边柳树下”这一行字,他看着赵王,语气带着些试探:“皇兄是想?”
陈王冷笑:“我现在是势不如人了,可,留着魏王,你以为你不会是下一个我吗?”
“你别告诉我,有这样一条毒蛇在窥伺,你还能睡得着觉。”
赵王沉默了,明知道陈王找上他,是因为恨毒了魏王,想让他一次出局,但自身又势不如人,怕还能留有余地让魏王翻身……这样明晃晃的利用,但,赵王还是同意了。
无他,陈王说的是对的,这样一份证据,魏王从使团进京便开始做局,多么深沉的心思,利用女子,多么卑劣又让人防不胜防的手段,陈王都栽成这样了,赵王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陈王……他总不能一直防着后宅吧?
且,河边柳树下,这个地点太微妙了,要是没记错的话,大理寺就是在这里发现了围栏不顶用的事……他嫌疑最大的尸体案……
赵王抬眼,同陈王对上视线,这一刻,两人共频,一定要保证一次将魏王搞死,绝不给他翻身的机会,这样的毒蛇,他们忌惮。
比顾丛嘉的忌惮还尤甚,最起码,顾丛嘉走的还是煌煌大道,就是昭武帝的圣宠和自身的政绩,而魏王这小子,是玩阴的啊。
在瑞方公主做最后准备,等待迎娶璃国王子的时候,来自陈王的哭诉奏折和赵王的喊冤奏折一并出现在了昭武帝的御案上。
不一样的奏折,不一样的人,同样的目标,剑指魏王。
第126章 第126章立储(13)
陈王哭诉:“儿臣不知与六皇弟有何深仇大恨,竟能叫他去引诱璃国公主设计儿臣!儿臣冤枉啊!”附上莫叔亲笔,承认公主好几次同魏王约于河道柳树下,且,他们能及时给陈王送珊瑚也是得到了魏王的指点。
由此,魏王殷殷切切指导璃国使团扒上陈王一事确凿,且,在魏王指导璃国使团的时候,他还同璃国公主有着密切来往。
就算,没有璃国公主之死的事情,他这样的做法是想怎?怎么,享受偷情的韵味吗?尤其是在明确知道璃国使团想要搭上陈王的时候,还和璃国公主联系着呢?
而在璃国公主之死这件事一出来之后,再加上魏王的种种行为,这简直更可疑了好吗?
而赵王喊冤:“工部左侍郎贪墨证据确凿,罪大恶极,但,那醉汉和两小童在下大暴雨的夜晚在河边坠河,过于蹊跷,且时间还在万寿节前夕,若真是工部左侍郎贪墨导致的此事,儿臣愿认罚,可,河道柳树边的地点也实在巧合,儿臣合理怀疑,是这几人撞见了什么不该撞见的,以致于被灭口……再加之,六皇弟与我有不少争端,儿臣以为,这是六皇弟为栽赃我所致,请父皇明查!”
两封奏折,一下子点燃了自陈王沉寂而表面平静的朝堂,风雨终究落下。
眼下,这两封奏折被摔到魏王面前,“你有什么说的吗?”
魏王看着莫叔的亲笔,手攥成了拳,他敢背刺他!一时心中又气又怒,现在的魏王还以为是莫叔泄密,所以才被陈王他们查到此事,不然,他想不出这件事为何会暴露。
他不怀疑陈王真心想要调查的时候调查不到,毕竟,这件事又不像那几具尸体,所有动手的痕迹都被大雨冲刷个干净,只是,这件事陈王本不该想到,不会去调查的。
就凭他对陈王他们的了解,凭璃国使团从进京起就专攻陈王府的目标,以及他们携带数百万两,却只给了昭武帝小部分,给陈王大部分的作风……这样的孤注一掷,陈王怎么可能会想到他,就算因为当初他上奏折过于快速进而怀疑他,也不该一下子就追溯到他与璃国使团的源头,陈王不该想到的。
结果,陈王不仅想到了,还调查了,甚至这件事牵出萝卜扯出泥,还将尸体之事重提,除了莫叔背刺告发,魏王想不到其他可能。
然,来自上首冰冷的视线让他知道,现在不是陷于情绪之中的时候,这件事不能认,魏王在心中定调,一旦承认,他所做的,让陈王在政治上慢性死亡的局面和赵王万寿节前夕爆雷,给昭武帝找晦气的嫌疑全部白费。
而且,不止功夫白费,一旦他认下,那岂不是承认自己故意在万寿节前夕给昭武帝找晦气,且,算计昭武帝,让其怒火烧到赵王身上……上意不可揣测,他这都不是揣测上意了,而是直接想让上意跟着他的算计走……这种算计,魏王想不出有什么能活命的可能,这对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是不可容忍的。
一时间,脑袋疯狂转动,叮——
还真被他给想到了,“父皇,儿臣好歹是亲王,有什么不可得,非得去引诱璃国公主?”
“儿臣还有一疑问,璃国公主心怀不轨,都害的本王侄儿腹死胎中了,二皇兄竟然能念及外邦友谊,退回璃国公主携带的百万两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