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也就是说,昭武帝将自己的那份甚至加上国库的一部分划给了他,就因为怕他缺钱花。
而他,也怕昭武帝缺钱花。
毕竟,减免赋税的一部分是从昭武帝从赫塔尔部落带回来的战利品里面出。
第110章 第110章万寿节(19)
接下来的寿宴,平平淡淡,当然这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
寿宴结束了,表面上众人都言笑晏晏的体面告别,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就单说陈王这里,虽然恼恨顾丛嘉的一手让自己没能讨好昭武帝,甚至连自己的送礼都显得有那么几分的虚伪,但是,顾丛嘉的大招针对的不止他一人,这次寿宴上,没有人能比得过顾丛嘉,无论是用心还是寿礼,那可是一条商路!有着源源不断钱财的商路!
自己没讨得到好,其他人也没有,相当于无功无过,至于说顾丛嘉送完礼后昭武帝会更宠他,反正昭武帝一贯宠爱顾丛嘉,也不差这么一点了。
而自己即将迎来的两位侧妃,陈王嘴角上扬,目光里尽是睥睨和骄傲,宣璐,会是自己敲开军中势力的门砖,而璃国公主,会是自己将有一大笔钱财支持的保障,缓解了近来屡屡被罚俸禄的紧张,而且还能有些余力去做别的。
想到这一件事,陈王的心情便好上了几分,等到他成功插入军中势力,看他怎么收拾顾纸,用他准备的寿礼,他的寿礼是那么好用的吗?
若是赵王动了自己的寿礼,偷偷藏好也就罢,之前的交锋后这件事算是过去了,但是,他竟然堂而皇之的就这么充当自己的寿礼送上去了……陈王吩咐:“去查赵王,有事弹劾,无事,变有事,弹劾。”
虽然陈王自己要准备娶两位侧妃入府的事宜,还抽不开身去对付赵王,但,暂时出一口气还是可以的。
陈王开始动作,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干看着,尤其是,魏王。
想到璃国请求联姻,想要璃国公主入陈王府为侧妃时,宣璐那一瞬间变了的脸色,魏王摇摇扇子:“我这二皇兄倒是有福,只可惜,他怕是不懂,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
蛇吞象这几个字他说的尤为重,仿佛透过这几个字看见了森森血气,一旁随时准备伺候主子的太监低头,屏息,不敢出一点声音。
“剩下的交给你,没问题吧?”
魏王漫不经心的问。
伺候魏王的大太监一惊,连忙保证:“绝不会出差错。”
“等等,把这香囊销毁了吧。”
魏王解下最近一阵子挂在腰间的香囊,气味其实还蛮好闻的,只可惜,于他最大的用处便是被销毁,就像那美丽的璃国公主一样。
想到今日在宴会上,璃国公主身侧的香囊,那个味道……一切都在计划中,甚至因为昭武帝的命令,这计划还突来了一阵东风。
这种香味单独用,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配上一种药,那便是触之即死的东西。
魏王要大太监做的,就是把那种药不着痕迹的递给宣璐,让她用在璃国公主身上,如此简单的事情,魏王已经懒得自己再动手了。
显然,魏王的大太监也懂这个道理,他的主子觉得这件事简单,如果他办砸了的话……
魏王的大太监浑身一抖,不敢再想下去,他立即找人蹲守在了宣府附近,务必要勾起宣璐想要购买此药并用在璃国公主身上的想法。
宣府,宣奇一脸疲惫的回来,看到女儿期待关怀的双眼,他动了动嘴,但最终没说什么。
他开不了这个口,告诉宣璐,宴会结束后陛下宣召他不是因为有多器重他,或许在他答应陈王的求娶之前,陛下还会器重他一二,现在……
宣璐本就因那璃国公主的婚期同她一样而不高兴,要是因为自己被陛下宣召能让宣璐开心一点,那也很好。
宣奇的思绪飘到了同陛下对话的时候。
窗外天色昏昏,明武殿倒是灯火通明,但,那并不能温暖几分。
陛下坐于上首,他说:“你自己辞官或是朕让你失去官职,你选一个?”
宣奇跪在地上,明明是秋冬时候,甚至能算的上冷,但他额角的汗就是止不住的流,他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怎么说呢,这是他打拼半辈子的成果,好不容易走到这个位置……
昭武帝有些腻烦,他能猜到宣奇的心思,但是,“不要说朕不留情面,朕给过你机会了,你自己做出的选择。”
甚至他现在还给宣奇脸面,让他自己辞官,好让事情不那么难看,这都是看在宣奇以往的情面上。
他不愿陈王他们插手军中,朝中能为官的,谁不知道,他刚才问宣奇愿不愿嫁女,若宣奇不愿,就不愿,无人能逼迫他,但是,宣奇愿意,既然已经作出了选择,那现在这样给谁看?
是,他是不能阻止有些人想要从龙之功的想法,但是,他不愿陈王他们能有军中势力,那一切就以他的意志为先。
若有军中之人同陈王他们联系,那好,当下就可以换人,驻守边疆多年再加上灭了赫塔尔之战的亲征,昭武帝可以说不怎么熟悉文官,但武官他一定摸的透透的,谁什么性子,谁擅长什么,谁最想要干什么……他基本都知道。
文官换人一时半会昭武帝会不知道该找何人,但武官,驻守边疆的人那么多,你不珍惜在京的机会,有的是人想上来。
何况,这又不是换了大批武官,就一个人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
宣奇满脸苦涩,但却没有反驳昭武帝的话,他知道,曾一同与陛下征战的经历告诉他,陛下说的是事实。
宣奇深深的跪拜在地上,头磕在冰冷的石板上,“臣年老体弱,无力胜任京都守备一职,请求致仕。”
“允。”
“从边疆调任需要时间,你暂时还任京都守备,直到你女儿成亲。”
昭武帝瞥了他一眼,道。
宣奇:“臣,叩谢陛下。”
宣奇回神,看着女儿不满的神色,苦笑了下,陛下一向冷酷,是他还心生妄想,以为自己没有想要从龙之功这个念头就可以让陛下不处置自己,却忘了,陛下在乎的从来不是有从龙之功念头的官员,而是付出了行动,与陈王他们有联系的军中官员。
他虽没有这个念头,但女儿却要嫁于陈王做侧妃……事实已然胜于雄辩,最起码,在陛下那里,看中的永远是做了什么,而不是想什么和说什么。
不过这些宣奇都没有同宣璐讲,宣璐想要嫁给陈王,他答应了,仅此而已。
宣奇怜爱的摸摸宣璐的脑袋,唯愿他的女儿往后如愿,快乐无忧。
昭武帝把这个事当睡前故事讲给顾丛嘉,重点是京都守备过几天会换人,然后,顾丛嘉听的是:“那这宣守备还挺疼爱他女儿的。”
能顶着昭武帝的不喜,致仕也要满足女儿所愿,此乃顾丛嘉听过的第一桩。
昭武帝,昭武帝有点无语,“你真的就纯听故事啊?”
顾丛嘉弯着眼:“哎呀,我知道嘛,京都守备过几天就换人了。”
“可是,那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昭武帝呵呵一笑:“你猜我为什么坐的这么稳?”
昭武帝初登基不过堪堪一年就能力压朝堂上的所有人,一力亲征,并把自己的那些兄弟都拉到了战场上,最后死的就剩一个,也没人敢说,凭的是什么?
军权!
因为昭武帝他掌兵啊,他有军权,而且还不是那种信任大将军的军权,而是自己就能统帅三军上前线的,所以,昭武帝的威势赫赫。
顾丛嘉眨巴眨巴眼睛:“你想让我干嘛?”
“陈王在拉拢武官了,很快,其他人也会行动起来。”
昭武帝恨铁不成钢,你倒是动动啊。
顾丛嘉才不上当,一来,陈王这不是前脚刚拉拢好,后脚直接被人撅了根,这拉拢,拉拢了个寂寞,二来,其他人,出了陈王这件事,其他武官怎么还敢同亲王联系,他们还是很珍惜自己打拼半辈子的仕途的。
再说了,顾丛嘉桃花眼闪闪,“你不能给我喂饭吗?”
他记得,他的武学师傅好像就是大将军,这是昭武帝喂到他碗里的饭。
昭武帝被气笑了:“你现在已经能够入朝参政议政了,还指望我给你喂饭?”
顾丛嘉撇撇嘴,好吧,他知道诡计多端的老父亲让他上朝就是为了放养他,让他自力更生。
他这边嘟嘟囔囔,奈何昭武帝的听力一绝,他:“再给你一次机会,苏氏银矿案,你要上朝吗?”
顾丛嘉:……那当然还是要的。
看出这个意思之后,昭武帝也看出了顾丛嘉这个小崽子在军权这块是有自己的打算了,不然也不至于东扯西扯的。
他起身,“足够的权势才能支撑你想做的事情。”
“尤其是,军权。”
顾丛嘉看着他的背影,闭眼,一夜好梦。
而他,也怕昭武帝缺钱花。
毕竟,减免赋税的一部分是从昭武帝从赫塔尔部落带回来的战利品里面出。
第110章 第110章万寿节(19)
接下来的寿宴,平平淡淡,当然这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
寿宴结束了,表面上众人都言笑晏晏的体面告别,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就单说陈王这里,虽然恼恨顾丛嘉的一手让自己没能讨好昭武帝,甚至连自己的送礼都显得有那么几分的虚伪,但是,顾丛嘉的大招针对的不止他一人,这次寿宴上,没有人能比得过顾丛嘉,无论是用心还是寿礼,那可是一条商路!有着源源不断钱财的商路!
自己没讨得到好,其他人也没有,相当于无功无过,至于说顾丛嘉送完礼后昭武帝会更宠他,反正昭武帝一贯宠爱顾丛嘉,也不差这么一点了。
而自己即将迎来的两位侧妃,陈王嘴角上扬,目光里尽是睥睨和骄傲,宣璐,会是自己敲开军中势力的门砖,而璃国公主,会是自己将有一大笔钱财支持的保障,缓解了近来屡屡被罚俸禄的紧张,而且还能有些余力去做别的。
想到这一件事,陈王的心情便好上了几分,等到他成功插入军中势力,看他怎么收拾顾纸,用他准备的寿礼,他的寿礼是那么好用的吗?
若是赵王动了自己的寿礼,偷偷藏好也就罢,之前的交锋后这件事算是过去了,但是,他竟然堂而皇之的就这么充当自己的寿礼送上去了……陈王吩咐:“去查赵王,有事弹劾,无事,变有事,弹劾。”
虽然陈王自己要准备娶两位侧妃入府的事宜,还抽不开身去对付赵王,但,暂时出一口气还是可以的。
陈王开始动作,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干看着,尤其是,魏王。
想到璃国请求联姻,想要璃国公主入陈王府为侧妃时,宣璐那一瞬间变了的脸色,魏王摇摇扇子:“我这二皇兄倒是有福,只可惜,他怕是不懂,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
蛇吞象这几个字他说的尤为重,仿佛透过这几个字看见了森森血气,一旁随时准备伺候主子的太监低头,屏息,不敢出一点声音。
“剩下的交给你,没问题吧?”
魏王漫不经心的问。
伺候魏王的大太监一惊,连忙保证:“绝不会出差错。”
“等等,把这香囊销毁了吧。”
魏王解下最近一阵子挂在腰间的香囊,气味其实还蛮好闻的,只可惜,于他最大的用处便是被销毁,就像那美丽的璃国公主一样。
想到今日在宴会上,璃国公主身侧的香囊,那个味道……一切都在计划中,甚至因为昭武帝的命令,这计划还突来了一阵东风。
这种香味单独用,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配上一种药,那便是触之即死的东西。
魏王要大太监做的,就是把那种药不着痕迹的递给宣璐,让她用在璃国公主身上,如此简单的事情,魏王已经懒得自己再动手了。
显然,魏王的大太监也懂这个道理,他的主子觉得这件事简单,如果他办砸了的话……
魏王的大太监浑身一抖,不敢再想下去,他立即找人蹲守在了宣府附近,务必要勾起宣璐想要购买此药并用在璃国公主身上的想法。
宣府,宣奇一脸疲惫的回来,看到女儿期待关怀的双眼,他动了动嘴,但最终没说什么。
他开不了这个口,告诉宣璐,宴会结束后陛下宣召他不是因为有多器重他,或许在他答应陈王的求娶之前,陛下还会器重他一二,现在……
宣璐本就因那璃国公主的婚期同她一样而不高兴,要是因为自己被陛下宣召能让宣璐开心一点,那也很好。
宣奇的思绪飘到了同陛下对话的时候。
窗外天色昏昏,明武殿倒是灯火通明,但,那并不能温暖几分。
陛下坐于上首,他说:“你自己辞官或是朕让你失去官职,你选一个?”
宣奇跪在地上,明明是秋冬时候,甚至能算的上冷,但他额角的汗就是止不住的流,他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怎么说呢,这是他打拼半辈子的成果,好不容易走到这个位置……
昭武帝有些腻烦,他能猜到宣奇的心思,但是,“不要说朕不留情面,朕给过你机会了,你自己做出的选择。”
甚至他现在还给宣奇脸面,让他自己辞官,好让事情不那么难看,这都是看在宣奇以往的情面上。
他不愿陈王他们插手军中,朝中能为官的,谁不知道,他刚才问宣奇愿不愿嫁女,若宣奇不愿,就不愿,无人能逼迫他,但是,宣奇愿意,既然已经作出了选择,那现在这样给谁看?
是,他是不能阻止有些人想要从龙之功的想法,但是,他不愿陈王他们能有军中势力,那一切就以他的意志为先。
若有军中之人同陈王他们联系,那好,当下就可以换人,驻守边疆多年再加上灭了赫塔尔之战的亲征,昭武帝可以说不怎么熟悉文官,但武官他一定摸的透透的,谁什么性子,谁擅长什么,谁最想要干什么……他基本都知道。
文官换人一时半会昭武帝会不知道该找何人,但武官,驻守边疆的人那么多,你不珍惜在京的机会,有的是人想上来。
何况,这又不是换了大批武官,就一个人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
宣奇满脸苦涩,但却没有反驳昭武帝的话,他知道,曾一同与陛下征战的经历告诉他,陛下说的是事实。
宣奇深深的跪拜在地上,头磕在冰冷的石板上,“臣年老体弱,无力胜任京都守备一职,请求致仕。”
“允。”
“从边疆调任需要时间,你暂时还任京都守备,直到你女儿成亲。”
昭武帝瞥了他一眼,道。
宣奇:“臣,叩谢陛下。”
宣奇回神,看着女儿不满的神色,苦笑了下,陛下一向冷酷,是他还心生妄想,以为自己没有想要从龙之功这个念头就可以让陛下不处置自己,却忘了,陛下在乎的从来不是有从龙之功念头的官员,而是付出了行动,与陈王他们有联系的军中官员。
他虽没有这个念头,但女儿却要嫁于陈王做侧妃……事实已然胜于雄辩,最起码,在陛下那里,看中的永远是做了什么,而不是想什么和说什么。
不过这些宣奇都没有同宣璐讲,宣璐想要嫁给陈王,他答应了,仅此而已。
宣奇怜爱的摸摸宣璐的脑袋,唯愿他的女儿往后如愿,快乐无忧。
昭武帝把这个事当睡前故事讲给顾丛嘉,重点是京都守备过几天会换人,然后,顾丛嘉听的是:“那这宣守备还挺疼爱他女儿的。”
能顶着昭武帝的不喜,致仕也要满足女儿所愿,此乃顾丛嘉听过的第一桩。
昭武帝,昭武帝有点无语,“你真的就纯听故事啊?”
顾丛嘉弯着眼:“哎呀,我知道嘛,京都守备过几天就换人了。”
“可是,那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昭武帝呵呵一笑:“你猜我为什么坐的这么稳?”
昭武帝初登基不过堪堪一年就能力压朝堂上的所有人,一力亲征,并把自己的那些兄弟都拉到了战场上,最后死的就剩一个,也没人敢说,凭的是什么?
军权!
因为昭武帝他掌兵啊,他有军权,而且还不是那种信任大将军的军权,而是自己就能统帅三军上前线的,所以,昭武帝的威势赫赫。
顾丛嘉眨巴眨巴眼睛:“你想让我干嘛?”
“陈王在拉拢武官了,很快,其他人也会行动起来。”
昭武帝恨铁不成钢,你倒是动动啊。
顾丛嘉才不上当,一来,陈王这不是前脚刚拉拢好,后脚直接被人撅了根,这拉拢,拉拢了个寂寞,二来,其他人,出了陈王这件事,其他武官怎么还敢同亲王联系,他们还是很珍惜自己打拼半辈子的仕途的。
再说了,顾丛嘉桃花眼闪闪,“你不能给我喂饭吗?”
他记得,他的武学师傅好像就是大将军,这是昭武帝喂到他碗里的饭。
昭武帝被气笑了:“你现在已经能够入朝参政议政了,还指望我给你喂饭?”
顾丛嘉撇撇嘴,好吧,他知道诡计多端的老父亲让他上朝就是为了放养他,让他自力更生。
他这边嘟嘟囔囔,奈何昭武帝的听力一绝,他:“再给你一次机会,苏氏银矿案,你要上朝吗?”
顾丛嘉:……那当然还是要的。
看出这个意思之后,昭武帝也看出了顾丛嘉这个小崽子在军权这块是有自己的打算了,不然也不至于东扯西扯的。
他起身,“足够的权势才能支撑你想做的事情。”
“尤其是,军权。”
顾丛嘉看着他的背影,闭眼,一夜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