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魏王稍稍一想,就觉得不寒而栗。
自己作为毒蛇之时,暗中观察,静待时机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固然很爽,但要是告诉你,你的身后也有一个不知面貌的敌人在暗中窥伺,那,整个人都不好了。
魏王现在就是如此,他暂停了出去偶遇璃国公主的计划——一个小国公主而已,他有的是时间,但眼下这个问题要是不商讨出个结果来,他晚上都睡不着觉。
“能悄无声息的查到这么多东西的人……殿下,会不会是秦王?”
刑部尚书沉思了些时候,抬头。
毕竟,前不久陈王才探查过秦王的寿礼,秦王有这个动机去反查回去,而且,秦王也有这个势力去查——他是当前陛下最宠爱的皇子,吴武,花都与,金源……
魏王:“不,不可能是他。”
“顾丛嘉是被父皇亲手抚养的,况且他的势力都摆在明面上,花都与没有这个人脉去为他调查,金源还是个六品官,吴武大将军在军中势力强悍,但在朝中……”
魏王摇了摇头,他不认为是顾丛嘉做的。
刑部尚书也理解了魏王的意思,的确,秦王殿下是昭武帝亲自抚养的,这是周朝立国以来绝无仅有的圣宠与爱重,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何尝不是在限制秦王动作呢?
昭武帝时时刻刻盯着秦王,秦王根本没有那个能力能在陛下眼前藏什么东西,更不用说算计他们了。
哪一个皇子能当着昭武帝的面光明正大的算计其他皇子啊?都是陛下的儿子,虽然人人都知道他们之间暗流涌动,不太对付,但在陛下面前还是要装一装兄友弟恭的。
哪一个家长乐意见到自己的孩子相互残杀啊?
刑部尚书摇了摇头,就这么把正确答案排除在外了,不仅是他,今日收到信纸的赵王同麾下谋士一顿分析也排除了顾丛嘉这个正确答案。
归根究底,顾丛嘉是昭武帝亲自抚养,目前还住在皇宫里,这两项给了他们很大的迷惑性……住皇宫里,被陛下亲自抚养,这无不诉说着昭武帝对顾丛嘉的关注度。
如此盯着,顾丛嘉是绝对瞒不过昭武帝搞事的。所以,怎么会是顾丛嘉呢?不可能,绝对不是。
昭武帝只要站在那,就是顾丛嘉天然的庇护。
作为家长昭武帝不会乐意见到孩子们相互攻讦,尤其还是老小算计他的兄长们,顾丛嘉瞒不过昭武帝搞事,所以,顾丛嘉不可能搞事……这样推测的思路,很正常,很合理。
问题是,这个推测从一开始就是歪的,昭武帝对陈王他们之间的相互攻讦是漠视的,甚至可以说是暗中鼓励的,不然当初的夺嫡风波哪能闹那么大……昭武帝自身登位便不易,他可太知道夺储的兄弟之间是什么关系了,就凭他登基后亲征将自己的兄弟全带到了战场,最后只活了向他俯首称臣,被他吓破了胆的一个就足以证明昭武帝的想法。
当初他夺储是这样,现在,陈王他们也要是这样,昭武帝自认自己对陈王他们够好的了,毕竟,他会准许陈王他们夺储失败后活着。
所以,这样的昭武帝根本不会在乎顾丛嘉怎么搞事,怎么算计陈王他们。
一来,他就是偏心顾丛嘉,在顾丛嘉身上投注的感情跟陈王他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二来,陈王他们也暗中查探了顾丛嘉的寿礼消息,只不过是没查到而已,但这也证明是陈王他们先不怀好意的,现在只是被顾丛嘉报复了回去,自己菜,怪谁?
当然,如果是顾丛嘉被欺负了,昭武帝可能就是另一番说辞了……咳咳,不过现在昭武帝心里就是理直气壮的认为这就是陈王他们菜,想起歪心思被人报复了回去没什么好说的。
顾丛嘉不可能瞒过昭武帝搞事,但问题是顾丛嘉是当着昭武帝面光明正大搞事的,因为昭武帝根本就不会在乎。
遗憾的是,这种离谱的做法根本不会有人想到,就连切实经历过此等做法的,顾丛嘉的亲信都战战兢兢,害怕顾丛嘉触怒昭武帝,其他人又怎么会想到顾丛嘉会这么莽撞和大胆。
所以,便达成了虽然是顾丛嘉搞事,给赵王和魏王递信纸,但顾丛嘉完美脱身,这个锅与他相距十万八千里,根本不会落到他身上。
但,信纸不会凭空出现,真正的罪魁祸首被排除,那还有谁呢?
陈王不可能,他们接收到的寿礼消息就是陈王的,顾墨总不会失心疯了给他们自己准备的寿礼消息,赵王,赵王倒是有可能……魏王刚这样想着的时候,陈王的寿礼无了,字面意义上的。
陈王花费大力气寻的一米左右的极纯正的血红珊瑚就这么消失在了原地,再不见踪迹。
陈王绝不是吃素的,他的寿礼丢了,他自然要去找,这么一找就找到了赵王头上,虽然还没有确切证据,但彼此谁不知道谁啊,还要什么证据。
魏王旁观了陈王一系疯狂针对赵王一系的场景,心中下了结论,不会是赵王,若是赵王搜集全了他们所有人寿礼的消息,那遭殃的绝不会只有陈王的寿礼。
最起码,他们的寿礼都要有些破损才对,毕竟,他们兄弟什么关系,能顺手让其他人头疼那就顺手做了,毕竟,都是奔着让彼此倒台的人还装什么。
但赵王只搞了陈王,足以证明他只知道陈王的寿礼消息。
那,又会是谁?
排除赵王,排除顾丛嘉……魏王将目光放到了七皇子顾尚身上,毕竟,探查皇子们的寿礼这一目的本就将人选缩小在诸位皇子之间,有能耐的,有实力的就那么几个。
当天命令下去,晚上的时候魏王便拿到了顾尚的母族消息。
他看着其中的‘疑有市舶司关系’这几个字,笑了,笑得阴森。
市舶司,那边钱财开路,三教九流是什么都沾点的,而且,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顾尚的母妃安嫔目前是暂掌宫务的。
宫中的消息再加上市舶司的路子,这样,顾尚能拿到他们的寿礼消息就不意外了,毕竟,他们又不是一个人准备寿礼,经手的人那么多,且有些寿礼还要路途遥远的运来,说是保密,但实际也没有那么秘密。
魏王嘴角扬着笑,但这笑,怎么看怎么冷。
七皇子,顾尚,他倒是一时没注意这个有心机的,不过没关系,他现在注意到了。
魏王想,给赵王递信,给他递信,想让他们互相攻讦,好坐收渔翁?想的挺美,但是,做梦!
翌日,一则关于赵王寿礼的消息传入了陈王的耳中,雍郡王和楚郡王的消息也各自传到了彼此的耳中。
魏王此前没有出手,是因为忌惮身后不知是何人出手探查的,现在既然知道了,虽然恼怒于顾尚的狂妄,让他们按着他的走向,但,消息该利用还是要利用的。
顶多是在万寿节临近的时候给顾尚来一个大的。
……
“就是可惜,三皇兄还是出手出早了,不然其他人没生起警惕心,不转移寿礼的话,这场戏会更精彩。”
顾丛嘉叹息。
自陈王之后,赵王,雍郡王,楚郡王,魏王都心生警惕,秘密转移了位置,所以,现在有确切损失的就只陈王一人。
昭武帝:“你又怎么知道这样不会更好看呢?”
顾丛嘉:嗯?
第97章 第97章万寿节(6)
顾丛嘉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黑宝石,流光璀璨,漂亮极了。
听着父子俩对话的苏禾这一次坚强的管理好了表情,并没有失态,但,听着这话,苏禾还是眼角抽抽,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或许,陛下您还记得,这场争斗的缘由是皇子们给您准备的寿礼呢?
寿礼每一件都价值千金,您就这么看着?万一损毁了,您不心疼吗?还点评他们转移寿礼更精彩?
苏禾只觉得眼前的陛下很陌生,陌生的可怕,连价值千金万金的寿礼都不在乎了。
以往昭武帝对于这种平白来的寿礼(钱),是抱着期待的,但现在……苏禾看着昭武帝和秦王殿下兴致勃勃讨论这场戏会怎么怎么好看,也是,陛下现在坐拥天下,自然不如以前那么期待寿礼也是正常的。
事实上,昭武帝依然期待寿礼,平白得来的钱谁不喜欢,但是,昭武帝看着顾丛嘉,那一双流光溢彩的眼睛好像比钱来的更让他开心,看着顾丛嘉这样,他的唇角也不自觉上扬。
看戏就看戏,就算是他们因为寿礼而争斗,难不成还能不给自己送礼吗?那礼依然是自己的,那看一看这场戏又如何?
昭武帝如此想着,同顾丛嘉兴致勃勃的分析起来。
昭武帝从来不会因为旁的让顾丛嘉扫兴。
正如昭武帝所说,只有陈王的寿礼遭了殃,那这场争斗立马就上了一个台阶。
赵王对陈王的寿礼动手,距离万寿节这么近,再想去寻其他寿礼,寻是能寻到,但肯定不如别人提前几个月精心准备的礼物好,丢脸是小事,倘若因此影响了昭武帝的观感——陈王因为自信储位是囊中之物,所以给昭武帝的四十大寿的寿礼也来的敷衍,那就非常不妙了。
自己作为毒蛇之时,暗中观察,静待时机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固然很爽,但要是告诉你,你的身后也有一个不知面貌的敌人在暗中窥伺,那,整个人都不好了。
魏王现在就是如此,他暂停了出去偶遇璃国公主的计划——一个小国公主而已,他有的是时间,但眼下这个问题要是不商讨出个结果来,他晚上都睡不着觉。
“能悄无声息的查到这么多东西的人……殿下,会不会是秦王?”
刑部尚书沉思了些时候,抬头。
毕竟,前不久陈王才探查过秦王的寿礼,秦王有这个动机去反查回去,而且,秦王也有这个势力去查——他是当前陛下最宠爱的皇子,吴武,花都与,金源……
魏王:“不,不可能是他。”
“顾丛嘉是被父皇亲手抚养的,况且他的势力都摆在明面上,花都与没有这个人脉去为他调查,金源还是个六品官,吴武大将军在军中势力强悍,但在朝中……”
魏王摇了摇头,他不认为是顾丛嘉做的。
刑部尚书也理解了魏王的意思,的确,秦王殿下是昭武帝亲自抚养的,这是周朝立国以来绝无仅有的圣宠与爱重,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何尝不是在限制秦王动作呢?
昭武帝时时刻刻盯着秦王,秦王根本没有那个能力能在陛下眼前藏什么东西,更不用说算计他们了。
哪一个皇子能当着昭武帝的面光明正大的算计其他皇子啊?都是陛下的儿子,虽然人人都知道他们之间暗流涌动,不太对付,但在陛下面前还是要装一装兄友弟恭的。
哪一个家长乐意见到自己的孩子相互残杀啊?
刑部尚书摇了摇头,就这么把正确答案排除在外了,不仅是他,今日收到信纸的赵王同麾下谋士一顿分析也排除了顾丛嘉这个正确答案。
归根究底,顾丛嘉是昭武帝亲自抚养,目前还住在皇宫里,这两项给了他们很大的迷惑性……住皇宫里,被陛下亲自抚养,这无不诉说着昭武帝对顾丛嘉的关注度。
如此盯着,顾丛嘉是绝对瞒不过昭武帝搞事的。所以,怎么会是顾丛嘉呢?不可能,绝对不是。
昭武帝只要站在那,就是顾丛嘉天然的庇护。
作为家长昭武帝不会乐意见到孩子们相互攻讦,尤其还是老小算计他的兄长们,顾丛嘉瞒不过昭武帝搞事,所以,顾丛嘉不可能搞事……这样推测的思路,很正常,很合理。
问题是,这个推测从一开始就是歪的,昭武帝对陈王他们之间的相互攻讦是漠视的,甚至可以说是暗中鼓励的,不然当初的夺嫡风波哪能闹那么大……昭武帝自身登位便不易,他可太知道夺储的兄弟之间是什么关系了,就凭他登基后亲征将自己的兄弟全带到了战场,最后只活了向他俯首称臣,被他吓破了胆的一个就足以证明昭武帝的想法。
当初他夺储是这样,现在,陈王他们也要是这样,昭武帝自认自己对陈王他们够好的了,毕竟,他会准许陈王他们夺储失败后活着。
所以,这样的昭武帝根本不会在乎顾丛嘉怎么搞事,怎么算计陈王他们。
一来,他就是偏心顾丛嘉,在顾丛嘉身上投注的感情跟陈王他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二来,陈王他们也暗中查探了顾丛嘉的寿礼消息,只不过是没查到而已,但这也证明是陈王他们先不怀好意的,现在只是被顾丛嘉报复了回去,自己菜,怪谁?
当然,如果是顾丛嘉被欺负了,昭武帝可能就是另一番说辞了……咳咳,不过现在昭武帝心里就是理直气壮的认为这就是陈王他们菜,想起歪心思被人报复了回去没什么好说的。
顾丛嘉不可能瞒过昭武帝搞事,但问题是顾丛嘉是当着昭武帝面光明正大搞事的,因为昭武帝根本就不会在乎。
遗憾的是,这种离谱的做法根本不会有人想到,就连切实经历过此等做法的,顾丛嘉的亲信都战战兢兢,害怕顾丛嘉触怒昭武帝,其他人又怎么会想到顾丛嘉会这么莽撞和大胆。
所以,便达成了虽然是顾丛嘉搞事,给赵王和魏王递信纸,但顾丛嘉完美脱身,这个锅与他相距十万八千里,根本不会落到他身上。
但,信纸不会凭空出现,真正的罪魁祸首被排除,那还有谁呢?
陈王不可能,他们接收到的寿礼消息就是陈王的,顾墨总不会失心疯了给他们自己准备的寿礼消息,赵王,赵王倒是有可能……魏王刚这样想着的时候,陈王的寿礼无了,字面意义上的。
陈王花费大力气寻的一米左右的极纯正的血红珊瑚就这么消失在了原地,再不见踪迹。
陈王绝不是吃素的,他的寿礼丢了,他自然要去找,这么一找就找到了赵王头上,虽然还没有确切证据,但彼此谁不知道谁啊,还要什么证据。
魏王旁观了陈王一系疯狂针对赵王一系的场景,心中下了结论,不会是赵王,若是赵王搜集全了他们所有人寿礼的消息,那遭殃的绝不会只有陈王的寿礼。
最起码,他们的寿礼都要有些破损才对,毕竟,他们兄弟什么关系,能顺手让其他人头疼那就顺手做了,毕竟,都是奔着让彼此倒台的人还装什么。
但赵王只搞了陈王,足以证明他只知道陈王的寿礼消息。
那,又会是谁?
排除赵王,排除顾丛嘉……魏王将目光放到了七皇子顾尚身上,毕竟,探查皇子们的寿礼这一目的本就将人选缩小在诸位皇子之间,有能耐的,有实力的就那么几个。
当天命令下去,晚上的时候魏王便拿到了顾尚的母族消息。
他看着其中的‘疑有市舶司关系’这几个字,笑了,笑得阴森。
市舶司,那边钱财开路,三教九流是什么都沾点的,而且,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顾尚的母妃安嫔目前是暂掌宫务的。
宫中的消息再加上市舶司的路子,这样,顾尚能拿到他们的寿礼消息就不意外了,毕竟,他们又不是一个人准备寿礼,经手的人那么多,且有些寿礼还要路途遥远的运来,说是保密,但实际也没有那么秘密。
魏王嘴角扬着笑,但这笑,怎么看怎么冷。
七皇子,顾尚,他倒是一时没注意这个有心机的,不过没关系,他现在注意到了。
魏王想,给赵王递信,给他递信,想让他们互相攻讦,好坐收渔翁?想的挺美,但是,做梦!
翌日,一则关于赵王寿礼的消息传入了陈王的耳中,雍郡王和楚郡王的消息也各自传到了彼此的耳中。
魏王此前没有出手,是因为忌惮身后不知是何人出手探查的,现在既然知道了,虽然恼怒于顾尚的狂妄,让他们按着他的走向,但,消息该利用还是要利用的。
顶多是在万寿节临近的时候给顾尚来一个大的。
……
“就是可惜,三皇兄还是出手出早了,不然其他人没生起警惕心,不转移寿礼的话,这场戏会更精彩。”
顾丛嘉叹息。
自陈王之后,赵王,雍郡王,楚郡王,魏王都心生警惕,秘密转移了位置,所以,现在有确切损失的就只陈王一人。
昭武帝:“你又怎么知道这样不会更好看呢?”
顾丛嘉:嗯?
第97章 第97章万寿节(6)
顾丛嘉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黑宝石,流光璀璨,漂亮极了。
听着父子俩对话的苏禾这一次坚强的管理好了表情,并没有失态,但,听着这话,苏禾还是眼角抽抽,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或许,陛下您还记得,这场争斗的缘由是皇子们给您准备的寿礼呢?
寿礼每一件都价值千金,您就这么看着?万一损毁了,您不心疼吗?还点评他们转移寿礼更精彩?
苏禾只觉得眼前的陛下很陌生,陌生的可怕,连价值千金万金的寿礼都不在乎了。
以往昭武帝对于这种平白来的寿礼(钱),是抱着期待的,但现在……苏禾看着昭武帝和秦王殿下兴致勃勃讨论这场戏会怎么怎么好看,也是,陛下现在坐拥天下,自然不如以前那么期待寿礼也是正常的。
事实上,昭武帝依然期待寿礼,平白得来的钱谁不喜欢,但是,昭武帝看着顾丛嘉,那一双流光溢彩的眼睛好像比钱来的更让他开心,看着顾丛嘉这样,他的唇角也不自觉上扬。
看戏就看戏,就算是他们因为寿礼而争斗,难不成还能不给自己送礼吗?那礼依然是自己的,那看一看这场戏又如何?
昭武帝如此想着,同顾丛嘉兴致勃勃的分析起来。
昭武帝从来不会因为旁的让顾丛嘉扫兴。
正如昭武帝所说,只有陈王的寿礼遭了殃,那这场争斗立马就上了一个台阶。
赵王对陈王的寿礼动手,距离万寿节这么近,再想去寻其他寿礼,寻是能寻到,但肯定不如别人提前几个月精心准备的礼物好,丢脸是小事,倘若因此影响了昭武帝的观感——陈王因为自信储位是囊中之物,所以给昭武帝的四十大寿的寿礼也来的敷衍,那就非常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