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要不然陈王他们怎么会联合针对康王呢?
  实在是周朝礼法观念太强悍顽固了,截至目前,周朝君王,没有一个不是嫡长子。
  也就是陛下,当年与皇后成亲多年,都没有子嗣,导致当年的大人们齐齐上书,在昭武帝击退了赫塔尔部落的一场战争后,嫡长子没有后代,这是一种何其可怕的事……声势太大,以致于先帝不得不做出妥协。
  给昭武帝赐人,苏丞相眼光锐利的将苏昭仪塞了进去,其他世族也是一样的动作,那时,虽然还支持英王,但,世族总要有些退路的,当时先帝的身体已然不太好了。
  也因此,昭武帝同世族和解的才那么快——支持过其他王爷的世族只需要出一大笔钱就可免夷族流放之苦。
  当然,这也是世族发现事不可为之后的决断——是真的无法成为外戚,再加之当今后宫还有自家血脉的皇子,所以,下次再战。
  毕竟,在昭武帝那里,他们差点就成功打破周朝嫡长子的礼法了,当时先帝可不喜昭武帝了,要不是昭武帝在边疆立大功,再加之朝中老大臣们的鼎力支持,先帝又突然崩逝,昭武帝能不能登基还不好说呢。
  曾经的苏氏也是这样的,但现在不是情况不一样吗,长子出自苏氏,那他们就不能动这礼法传统,反而要下大力气维护。
  这也是为什么,此次陈王他们如此来势汹汹,实在是上一次差点就成功了。
  这一次吸取教训,矛头首先对准康王这个长子和苏氏。
  当然,他们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成功的,哪怕有京畿第一世族苏氏的支持,康王也迟迟没能坐上储位。
  苏氏的实力也大减,以致于苏齐贤将主意打到了顾丛嘉身上。
  到底嫡长子才独一无二,两个人分,还是不够有力。
  在有过之前康王弃母流言的传播经验之后,苏丞相此次的行动就顺畅多了,但也需要人盯着,为保隐蔽,这计划也只能是苏氏族人去做。
  盯着苏盛几天,见他只会喝闷酒,也不会有什么酒后吐真言,苏丞相想了想,便将负责盯着苏盛的人撤了回来。
  今日苏盛进酒馆,同往常一样扫了一眼,哦,堂弟他们都回去了啊……苏丞相派来盯苏盛的人自然也是同苏盛认识且有几分感情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苏盛闭嘴——怎么,你同苏昭仪有感情,和其他族人就没感情了吗?
  苏丞相的意图直白的摆在明面上,苏盛自然也知道,他倒是牢牢地闭上了嘴,只不过,喝酒喝的更凶了。现在看到堂弟他们都回去了,他眼中的嘲讽更盛,只不过这次是对自己的……想必是苏丞相还有其他筹谋的大事,自然看不上他这个窝囊只敢喝闷酒的家伙。
  苏盛坐下,像往常一样,一杯接着一杯,仿佛他喝的不是烈酒,而是水一样。
  往常所有的苦闷再怎么样苏盛都无法对人言说,他还是牢牢的记得,不能口出无状,牵连族人,但,今天又不一样。
  苏盛旁边坐着两个书生打扮的人,眼瞧着也是喝多了。
  无所忌讳,就开始了。
  “要我说,这流言保不齐就是真的呢,毕竟,咱们那位陛下对秦王的圣宠那是都,都有目共睹的!”
  “就是,就是啊,苏昭仪曾经可是京城双姝之一,如斯美人,若是陛下不偏袒秦王,他怎么可能如此凉薄,追封苏昭仪都不肯呢?!”
  两个醉醺醺的书生说这话其实也没多少人关注在乎,苏盛的耳朵动了动,‘凉薄’,那位陛下可不就是‘凉薄’!
  他开口了:“两位兄台说的有理,我,我敬你们一杯。”
  苏盛说着,摇摇晃晃的转过身来,举起酒杯。
  喝闷酒越喝越闷,再加上苏盛长久积蓄在心中的无可诉说,现在他听别人说,终于忍不住了,敬了两人一杯。
  他还保留一丝克制,他不能口出无状,连累族人,所以他从来不说,但别人说,他敬他们一杯,这总可以吧?
  他这一丝克制,保留了还不如不保留。
  原本酒馆两个醉鬼书生的话无人在意,哪怕他们是口头不敬亵渎陛下,京城的巡检司也不会知道——京城百姓这么多,他们怎么可能知道两个寻常醉鬼说什么。
  但,苏盛这一开口,就不得了。
  吏部尚书派来盯着苏盛的是两个人一见有情况,非常机灵的一个人跑去给程尚书报信,另一个人继续盯着,手下刷刷的写。
  三个酒鬼碰了一杯便又各自继续喝了,仿佛没什么事,但,这事可没完。
  谁让苏盛是苏丞相的嫡长子,吏部右侍郎呢,盯着他的人可不少。
  不过现在的苏盛是想不起这些的,他如同往常一样踉踉跄跄的回去了。
  他走了,盯着他的人也随之走了。
  暗处有三个人现出身影,金源,庄闻明,还有一个,手上青筋暴起,眼神里满是怒火,“他们怎敢不敬陛下?!”
  第77章 第77章科举(24)
  瞧着李安忍不了的想要上前打那两个醉鬼,金源不得不伸手阻止他,李安回头,眼神里的凶意让金源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
  旁边的庄闻明提醒道:“我们明天便是殿试了。”
  李安被这话一激,冷静了下来,他明天就要去面见陛下了,不能在此刻出事。
  可他还是愤恨:“难道就让他们这么逃过吗?!还有苏盛!他算什么朝廷官员,竟敢对陛下不满?!”
  对李安来说,当年昭武帝在赫塔尔部落手中救下他,还为他寻了清风书院院长张天择为师,这是他心中最为敬仰的人,绝不允许有人对其不敬!
  “我们可以报官。”
  金源冷静的提出建议,其实,按理来说,像他们这样明天就去殿试的学子最好是老老实实,不沾惹任何事情的。
  毕竟,会试那么多人,总有人没考上,这样的,心里怕也是酸涩又嫉妒的,他们要是在做出什么,保不齐就把他们也给拉下来了。
  但,昭武帝对于他们是不一样的。
  金源他们不像李安反应那般大,但也是生气的。
  陛下灭了赫塔尔部落,让周朝人安居乐业,从此不再受外敌侵扰,而且陛下仁善,只征收以前三分之一的税,此等君主,怎可任人诋毁?!
  “这两人报官,那苏盛怎么办?”
  哪怕现在他们心里已经完全没有了对苏大人的敬意,但他们心里还是清楚的知道,苏盛和这两个书生酒鬼是不一样的,他是苏氏的继任者,吏部右侍郎,正三品大员,肯定不是他们报官能撼动的,还很容易牵连到他们自身。
  李安瞥了两人一眼,语气坚定:“殿试的时候,我会留下同陛下禀明。”
  纵然他知道以他之力,根本就是以卵击石,但他也不能忍受朝廷里的官员居然在私底下对陛下口出无状。
  什么叫他们说的在理,在哪门子的理,陛下不给苏昭仪追封定有他的理由,怎么,就因为苏昭仪曾经是京城双姝之一,陛下就要对苏昭仪另眼相待,必须追封?
  这是把陛下看成什么人了?陛下才不是那等贪恋美色之人!
  陛下不给苏昭仪追封才是正理,苏盛那样,指不定苏昭仪犯了多少错呢!
  对昭武帝无比敬仰的李安理直气壮的想。
  金源和庄闻明对视了一眼,知道李安是下定决心了,“我们陪你一起。”
  李安有些惊讶,随机笑了笑,往常沉默稳重的他,此刻倒是有些少年的意味了,“好啊。”
  三人商量好之后,就决定庄闻明去报官,他们俩搁这盯着这两个醉鬼,好歹他有一个右相的爹,京兆尹会更重视一些。
  只不过,还不等庄闻明出发,那两个醉鬼书生就被围了起来——京兆尹已经来了。
  围在京兆尹身旁的百姓七嘴八舌的开口。
  “大人,就是他们不敬陛下!”
  “对,咱们可以作证,说什么陛下偏袒,陛下凉薄的。”
  “大人,快把他们抓起来,好好审问,别不是奸人刺客想要对陛下不利。”
  “对对,大人,赶紧把他们抓起来。”
  京兆尹惊了,能在京城这个一板砖砸下来有五个权贵,三个高官,两个皇亲国戚的地方生存下来的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老实谨慎。
  他们平常都是避着官走,今日不仅不避,且主动报官,现在还这副表现……京兆尹脸上带着笑,这是陛下之功。
  他平赫塔尔,减赋税,这些,百姓都是看得见的。
  他们自然知道是昭武帝让他们过的很好,毕竟,距离先帝时期也没多久,他们有些人是切身经历过那个糟糕的时候的。
  若是这两个醉鬼只说秦王,那么无人会这么激奋,可牵扯到陛下,那你就得给我好好说说!什么叫陛下凉薄!若是陛下凉薄,你们还能在此好好的喝酒,还口出无状!
  这等端起饭砸锅的家伙,必须要好好收拾,摆出态度,万一陛下听说了,以为他们都是这样不记恩的家伙可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