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34章 六子夺嫡(14)苏齐贤已经老了啊……
  看着手中的名单,苏禾满意的摆摆手,章道源和其家眷直接押送到大牢中。
  与此同时,分出人手,不同队伍去抓第一份名单上的其他人,这件事,讲究的就是雷厉风行。
  苏禾来之前已经得到了昭武帝的口谕。
  自章府那缓慢渗出的血色之后,周围的人家都禁闭房门,生怕牵扯上。
  现在章府门打开了,禁军也走了,周围有人家就让下仆偷偷打开门缝,看了一眼。
  这一看,差点没吓死,章道源的家眷横七竖八的摆在那里,他们身下是缓缓流出的血……
  但这,还不是最吓人的。
  刚被眼前这一幕冲击到,下一瞬就得知了禁军在京城抓人的消息,且都是有官身的人家,不听任何话,就只强硬的压人到大理寺牢狱。
  许多人家在此刻小心翼翼了起来,这么大的动作,想来章道源一定是交代了什么……虽然肯定自己没做过贪墨军需的事,但还是小心为妙。
  虽然说他们根本不知道,昭武帝到底怎么把目标定位到兵部武库司主事身上的,但,不妨碍他们长眼睛,这个时间点,还是低调点为好。
  但有一个人不一样,那就是苏丞相。
  他在这个时间点孤身一人登上了各大世族的府邸,说他高调吧,人家是孤身一人登门的,但要说他低调吧,全京城几乎所有人都静悄悄,没敢有动作的时候,你这明晃晃的登上其他世族的门,是异常显眼的。
  不同于其他人感概,还是苏丞相有底气,够嚣张。
  昭武帝看着这则消息的时候,反倒是勾起了唇角,他清楚的知道,苏齐贤此举不是嚣张,而是慌了啊。
  原本设想的让大皇子他们去牵制同样母族的皇叔们,让世族分散力量,以巩固皇权,毕竟他那时才刚登基。
  但时事世移,登基那日做的梦,让他下定决心亲征,同时,大部分他所谓的皇弟都被他带到战场为国捐躯了。
  顺势更改计划,先帝昏庸,那时候他们夺嫡争的是头破血流,互相打的狗脑子都出来了,他在边疆都有所耳闻……说来搞笑,要不是世族他们争储争的你死我活,就凭先帝后期那昏庸的模样,一旦世族抱团共同对抗皇权,这天下怕不是早改朝换代了。
  不过这也为昭武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他是跳出那些个皇弟之外登基的,也就是他原本不在世族的掌握之内,再加上先帝那些个不省心的儿子,他的皇弟,不论是梦中,还是现世,最初登基之时的确艰难……原本世族是在自己的圈子里内,默认陛下的母族不是你家就是我家,但突然出了个意外,一介商贾突然成了陛下的母族,大周的国公。
  昭武帝和他的母族都不在世族的眼中,但突然就冒出来并摘了桃子。
  不论是因为他们支持的先帝的儿子还活着,还是因为他们不想要更多的人身居高位打破他们的利益圈——大周官位就那么多,还有一些特别优秀的寒门子弟。
  于情于理,昭武帝登基之初就在被世族联合抱团的抵抗中,这才有昭武帝这一代,皇权和世族的矛盾这么大。
  也因此后来那些个皇弟“为国捐躯”,世族赔罪捐了那一笔军需。
  也有了昭武帝费心费力瓦解世族的谋算,顾笔他们同样身上留着世族的血啊,先帝时期争储那么厉害,没道理现在不争啊。
  也不枉他给顾笔他们监国之权,明里暗里放出他命不久矣的消息,让他们越发争斗。
  有过监国的经历,感受了掌握那么多权利的滋味,还知道陛下寿数不多,这要他们怎么可能放手。
  直到现在,他所做的一切开始有了结果。
  世族,不再是铁板一块,他们将开始自相残杀。
  尤其是苏齐贤,他已经老了啊。
  还当他们是曾经的第一世族,号令其他世族的时候呢?
  昭武帝心情颇好的起身,站在打开的窗前,欣赏着今天冬日难得的太阳。
  同样的天气,昭武帝觉得今日阳光明媚,但苏丞相却觉得今日这天气太糟糕了,虽然有阳光,可一点温度都没有。
  怎么会这么冷呢?
  苏丞相有些佝偻,想着。
  自从章府被禁军围住,这事情是哪哪都不对了起来。
  要说章道源暴露的可能,只可能在顾丛嘉身上,只有他同昭武帝说了,才会有禁军围章府的事情……可这,怎么可能呢?
  秦王难道就不怕陛下猜忌他吗?他可是和贪墨军需的官员见面,他们还提出了交易啊……苏丞相根本无法相信自己居然栽在了看人的眼光上面,尤其还是一个小娃娃身上。
  因为他的傲慢,自信秦王一定会同意,于是,派出章道源这个参与了军需案,算是自己心腹的人前去谈判。
  也因此,章道源被陛下直接锁定。
  苏丞相都不敢去想章道源会交代些什么,不要说他没交代,就凭章府那流出的血和苏禾出来带着笑意的神情,苏丞相就知道一定是章道源有所交代。
  这件事固然有章道源办事不力的原因在,但也有他苏齐贤看错眼的原因。
  苏齐贤不是个自怨自艾的人,在想清楚这个事情之后,直接就奔来了其他世族府邸,礼部尚书府,吏部尚书府,工部尚书府,尤其是刑部尚书府,他要他们一同上奏,劝谏陛下不能够没有证据一言不发直接围府下狱,而且章道源那边,朝中没有的弹劾和证据,陛下就直接动刑下狱,这不符合规矩!
  此时此刻,刑部尚书府,看着对面下棋的魏王,刑部尚书抚了抚胡须,讥嘲道:“那苏老匹夫是疯了吧。”
  他居然想让他们上奏以没有章道源贪墨军需的证据,章道源说话不可信为由逼迫陛下放了那些人,想也知道陛下不会同意,然后相互拉扯,进而退一步让他见一见章道源。先不说这是昭武帝重视的军需案,就说现在他们可是各为其主的,他凭什么帮他啊?!
  是,先帝时期他们有时候会这么干,但那是对世族都有巨大利益的,比如新增世族录取官位等。但第一,昭武帝可不是先帝,没先帝那么好说话。陛下威仪赫赫,他们是疯了才跟着苏齐贤一起上奏逼迫陛下!
  第二,这件事里于他们也没有利益可言,他是凭什么以为他们会帮他?还言之凿凿,那么自信。
  魏王笑的温和:“您应该没帮他吧?”
  刑部尚书:“当然没有,他之前还想让殿下您在朝臣心中变成无能的印象,现在是他那边出事,对我们可是大好事,我当然不会帮他了。”
  “我都没有听他说完,直接把他轰出去了。”
  刑部尚书急急解释,眼前这个人,可不是什么好脾性,朝中民间皆传魏王待人随和,脾性最好,甚至那葛琅也因此胆敢背叛一位王爷,他大概想着魏王脾性好,不会把他怎么样吧。
  但谁又知道,魏王会让自己的叔公,刑部尚书畏惧至此呢?
  魏王绝不是一个好人,他更像是一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隐蔽且危险。
  魏王依然是那副温和的样子,起身给刑部尚书倒了一杯茶,“您喝。”
  刑部尚书不敢不喝,哪怕烫的要死,也直接一口闷。
  其他人跟刑部尚书的情况都差不多,听完苏齐贤的目的,基本都把他轰出来了。
  别说什么世族一体了,现在这件事明明是他苏氏掺和的多,他们其他人都没咋参与,而且,目前他们都各位其主,争储打的激烈,他要是长时间在他们府中久留,那陈王他们会怎么想?
  他们可不像是康王一样,纯纯依赖苏丞相,苏丞相说什么他信什么。
  抱着这样的想法,苏齐贤跑了四家府邸,没一个愿意帮他一起上奏的。
  也是他们这样的作为令苏齐贤彻底狠下了心,此次章道源一定会交代一些什么,好一点想,他只交代了贪墨军需案里的人,往坏处想,那就是他安排的与章道源同批授官的人基本上都暴露了。
  那可都是他们苏氏隐藏的势力啊,虽然暴露的不是很完全,但这些人已然是明牌,被陛下所知。
  虽然官位还在,但这本身就是一种损失,以往让他们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现在是彻底不成了。
  他们苏氏有所损失,那凭什么其他人还好好的?
  京畿第一世族实力下降,其他人要是不降,他苏氏还是第一世族吗?
  原本想着一起对抗皇权,世族一体的情分在,只要其他人愿意同他一起上奏,印证他们苏氏还是京畿第一世族,还能号令其他世族,让陛下迫于压力让他见一面章道源,与章道源交流一下,知道他到底交代了什么,让他心里有数。
  他就不会动其他世族的隐藏势力,毕竟,到底世族一起,势大才能对抗陛下。
  但现在,既然他们不同意,那也别怪他了,苏丞相的脸彻底阴沉了下来。
  军需案里,潘荣是苏氏姻亲,由他而起,同他牵扯的,要么是康王一脉,要么是忌惮苏氏势力的官员,总而言之,就是康王一脉的损伤,准确来说,是苏氏的损伤最大。